吳姍姍
[摘 要] 鋼琴藝術審美是一種音樂聽覺藝術的審美活動,不僅能讓人獲得奇妙的聽覺體驗,還可以與創(chuàng)作者、演奏者心意相通,從中獲得情緒情感、內容方面的共情,掌握鋼琴藝術的獨特韻味,并獲得個人音樂審美的提升,而這正是音樂聽覺能力體現(xiàn)在藝術審美活動中的核心作用。因此,鋼琴藝術審美中的音樂聽覺能力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由音樂聽覺能力的內涵出發(fā),分析了在鋼琴藝術審美中培養(yǎng)音樂聽覺能力的作用,并提出了相應的培養(yǎng)策略。
[關 鍵 詞] 鋼琴藝術審美;音樂聽覺能力;培養(yǎng)策略
鋼琴藝術在音樂藝術中有著較為獨特的地位及優(yōu)越性,鋼琴藝術審美是基于個人的音樂專業(yè)能力,通過聆聽鋼琴作品生成獨到見解的欣賞過程,是音樂藝術審美的獨特體現(xiàn)。要想提升鋼琴藝術審美,應具備一定的音樂聽覺能力,可以鑒別出鋼琴曲中的一些音樂要素,也可以基于個人的感知、情緒、思維、記憶,將其轉化為一種內心的獨特想法,完成一次完整的鋼琴藝術賞析,從中感受美、獲得美,繼而學會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
一、鋼琴藝術審美中音樂聽覺能力的內涵及其重要性
(一)音樂聽覺能力的內涵
音樂聽覺與常規(guī)意義上的聽覺是不同的,在鋼琴藝術審美過程中聽覺傳遞的信息會與自身的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交叉聯(lián)系,在聽到樂曲的基礎上,根據(jù)過往所學的知識生成一系列記憶方面的聯(lián)想,并獲得對該段音樂的獨特感知。因此,音樂聽覺能力的培養(yǎng)是鋼琴藝術審美培養(yǎng)中的關鍵。常規(guī)音樂專業(yè)課程中的“視唱練耳”基本功中就包含對聽覺的訓練,其核心目的是提升鑒賞者的音樂聽覺辨別能力,包括可以判斷出單音、音程與和弦,并感知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感知節(jié)拍、節(jié)奏,能分辨單聲部旋律、多聲部旋律等。鋼琴藝術審美中的音樂聽覺能力培養(yǎng)是鋼琴學習的基本功,是逐步感知音高、節(jié)奏,了解音樂元素,認識音樂語言的基礎課程。針對鋼琴藝術審美的聽覺訓練,不僅限于使鑒賞者學會音樂要素的分辨,還要突出在心理方面的“凝神細聽”,即音樂聽覺能力培養(yǎng),不僅限于人耳感受到的外部聽覺,還要強調聽到音樂旋律后在內心生成獨特感受的內部聽覺,也就是音樂感知能力。由內部與外部共同構成的音樂聽覺能力,也被稱為音樂鑒賞功力,是對音樂作品進行正確的欣賞鑒別的過程[1]。
(二)音樂聽覺能力的重要性
音樂有別于其他的藝術門類,如繪畫、雕塑等可視、可觸、可感的空間造型事物,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是直接的聲音藝術,人們接觸音樂、了解音樂、感知音樂都是先由聽覺進行的,而音樂的創(chuàng)作演奏與欣賞都是建立在以追求音樂審美為最終目的的基礎之上的[2]。音樂較為抽象,幾乎無具象形式,其審美活動也是較為模糊的,但經過聽覺與人腦的加工,可以為音樂賦予獨特的內容。所以,從本質上講,音樂審美活動是通過聽覺感知聲音對象,再于感知中根據(jù)個人的情感意識、思維模式對其再加工的過程。聽覺藝術沒有具體的形象,所以其審美活動具有即時性特征,是瞬時發(fā)生的一種對美的抓取。因此,音樂審美必須有較好的聽覺反饋機制,能夠抓住瞬間的聲音信息,對作品質量、作品傳遞的情感內核加以提升,從而完成審美。
鋼琴作為多聲部樂器,有著固定的音高,在學習鋼琴時,不僅要通過對手部動作的控制,借助鋼琴這一樂器呈現(xiàn)聲音,更要了解聲音,掌握傾聽聲音的方法,并對聲音加以想象、提升,才能在個人理解、感知以及對美的解讀基礎上完成真正的藝術創(chuàng)造[3]。從音樂藝術學習的角度而言,對藝術作品進行系統(tǒng)欣賞是后續(xù)一切學習的基礎,所以完成基礎的音樂聽覺訓練是聽懂鋼琴表演藝術的必要前提,是開展后續(xù)音樂藝術審美的基石。
二、在鋼琴藝術審美中培養(yǎng)音樂聽覺能力的作用
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我們常見的音樂活動均與人的聽覺息息相關。對于鋼琴演奏來說,擁有一雙具有高度審美力的敏銳的“耳朵”,具有完美的音樂聽覺能力,是演奏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中介環(huán)節(jié)。
(一)更好地把握作品
音樂藝術審美只有親耳聽到、親自感受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美,并生成個性化的獨特理解。鋼琴藝術作品有著自身的獨特旋律、結構,每首作品的風格及其內涵均有差異,經過不同演奏者的表演,其中體會出的情感也全然不同[4]。經過聽覺訓練,聽覺能力獲得提升后,便可以用耳朵傾聽鋼琴曲中的內容、技巧、旋律、風格,用心去感受作品的情感、意蘊、內涵、靈魂??梢哉f,較好的音樂聽覺能力是走入鋼琴藝術作品深層的“鑰匙”。在參與聽覺訓練時,應從作品中獲得情感方面的認知,體會到鋼琴藝術中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從更全面的角度理解作品。
(二)提升音樂想象力
音樂充滿想象力,鋼琴藝術也是如此。豐富的想象力是提升個人藝術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學習鋼琴時,應注重個人想象力的發(fā)揮。音樂聽覺能力的培養(yǎng)與想象力的生成之間有著密切聯(lián)系。在獲取聽覺體驗時,從聽覺感知中抓取重要信息,繼而在腦海中生成畫面,這便是基于聽覺感受發(fā)揮想象力的過程。因此,培養(yǎng)音樂聽覺能力、參與聽覺訓練,有助于發(fā)揮音樂想象力,而這種自主的、基于個人感官與思維的想象,能夠讓樂曲在不同人的心中呈現(xiàn)出不同的形象,從而獲得別樣的感悟與審美體驗。
(三)提高音樂核心素養(yǎng)
在學習鋼琴的整個過程中,聽覺訓練滲透在各個方面,無論是學習樂理基礎還是學習鋼琴演奏,都要具備一定的音樂聽覺能力[5]。強化音樂聽覺能力、開展多樣性的聽覺訓練可以促進后續(xù)一切音樂學習活動的開展,不只是從聽覺中獲取樂曲的相關要素,如旋律、和聲、節(jié)奏等,更要沉下心來,感受鋼琴藝術獨特的呈現(xiàn)內容,使音樂感知能力得到提升。在完全掌握音樂聽覺方法以后再進行演奏,可以更加得心應手地表現(xiàn)自身情感,為樂曲附加別樣的色彩效果,提高自身音樂水平、鋼琴演奏水平,同時在欣賞其他優(yōu)秀鋼琴藝術作品時,可以快速抓住音樂的變化、旋律的走向、樂曲中傳遞的情感,獲得鑒賞水平與審美能力的綜合提升,繼而實現(xiàn)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6]。
三、鋼琴藝術審美中培養(yǎng)音樂聽覺能力的策略
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其可以表演的音樂幾乎涵蓋所有類型,無論是在日常學習鋼琴藝術的過程中,還是在欣賞鋼琴曲目的過程中,擁有良好的音樂聽覺能力可以幫助人們更深入地感受鋼琴藝術、領悟鋼琴奧義。音樂聽覺能力對于審美能力、藝術感受能力以及鋼琴表演技藝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應重視音樂聽覺能力的培養(yǎng)。下文將針對鋼琴藝術審美中培養(yǎng)音樂聽覺能力的策略進行探討。
(一)加強基礎訓練
首先,人的聽覺能力與生俱來,但不同人的聽覺敏銳度及反饋速度有一定的差異。在培養(yǎng)音樂聽覺能力之前,應先了解鑒賞者在音樂賞析方面的一些基礎條件,如能否準確辨別不同音色、旋律、節(jié)奏等音樂要素,能否基于獲取的聽覺要素進行一系列的想象,繼而感受到樂曲的內核。在獲取上述信息后,再開展專項的針對性訓練。需要注意的是,這一過程要以因人而異為基本原則,分析不同人的外在聽覺、聽覺感知能力的敏銳程度,為其制訂針對性的音樂聽覺感官訓練計劃,使其能夠掌握聽懂鋼琴作品中傳達的基礎音樂要素的方法,能夠掌握有效彈奏的方式,提升音樂的感知能力。
其次,為鑒賞者提供大量的鋼琴藝術賞析機會,使其在多聽、多練的過程中,獲得聽覺能力的提升。在反復聽、重復聽中,加深對藝術作品的印象,生成對該鋼琴藝術作品的獨特記憶,才能把握住在鋼琴藝術作品中呈流動形態(tài)的音符、復雜多變的節(jié)奏、優(yōu)美動人的旋律等[7]。
最后,在鋼琴藝術審美中加強特定元素的聽覺訓練。先由音色識別出發(fā),逐漸過渡到節(jié)拍與節(jié)奏的把握與認知,再開展大小調音階的聽力訓練,最后開展旋律的培養(yǎng)。如先在聽覺練習中加入節(jié)拍器,逐漸從對作品律動性、節(jié)奏性的表層理解,過渡到對鋼琴作品的深度認知,對音樂律動生成個性化、感性層面的理解后,便能逐漸形成內心固定的節(jié)奏感,才能更深層次地理解鋼琴作品。
(二)強化音樂直覺與音樂聽覺感知的培養(yǎng)
想要從鋼琴藝術審美活動中獲得更深刻的感悟,應具備一定的音樂聽覺感知與音樂直覺的能力[8]。在培養(yǎng)音樂聽覺感知能力方面,要明確鋼琴藝術審美中的審美對象是非語義性的,在整個審美中,人能感受到的美既是樂曲中各個音樂要素組合的美,也是構成整個曲目的音的形式的集合美,此時,要記住在聆聽鋼琴藝術作品時第一視角的感受,抓住其旋律的特色,在基于直覺對其做出判斷的基礎上,從審美聯(lián)覺的角度生成對該藝術作品的獨特賞析,便能獲得個性化的心理感受與情感張力。從這一角度看,培養(yǎng)音樂直覺是提高音樂聽覺感知的基礎。
一方面,聽覺訓練前期應擴充作品類型,多接觸不同的鋼琴藝術作品,并開展以音響色彩為重心的聽覺訓練活動。先整體欣賞一遍,了解該作品的樂曲風格及曲式結構之后,再次聆聽樂曲,再提出確切的問題,關注本次聆聽與欣賞中的特別之處,分析該樂曲通過鋼琴塑造旋律走向、呈現(xiàn)出最終風格的方法,通過這種聽覺練習鍛煉音樂直覺[9]。
另一方面,開展旋律方面的聽覺審美專項訓練,將基于個人天賦的音樂審美轉化成更具專業(yè)性的音樂聽覺感知[10]。仔細、反復聆聽樂曲,并分析其中的細節(jié)及其內涵的情感強度,討論其旋律與內部線條走向。在聆聽后,嘗試從節(jié)奏、節(jié)拍、調性、旋律等要素上感知演奏者的情感表達,分析演奏者通過控制鋼琴聲音、音響效果傳遞出不同的效果,為樂曲附加靈魂,這種方法既能從整體角度分析樂曲的情感內容,又可以反作用于自己的鋼琴演奏訓練之中。在聆聽旋律細節(jié)、培養(yǎng)旋律把控能力與聽覺審美的過程中,嘗試從過往經驗中尋找可用技巧,判斷旋律的走向特點,提高對鋼琴藝術作品的句法分析能力,對結構深度平衡能力的敏銳度,對音色構建能力與速度節(jié)拍掌控能力的認知與了解,繼而通過聆聽與音樂聽覺感知,掌握整首樂曲的音樂靈魂[11]。在這一過程中,應重點關注細節(jié),加強引導,強調將音樂直覺、音樂想象轉化為音樂聽覺感知的過程。如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一部分人已經漸漸習慣樂曲內小節(jié)線與節(jié)拍之間的“界限”,這導致他們在面對跨越多個小節(jié)的大樂句時會下意識地在小節(jié)線間做停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樂句的流暢度[12]。而相較于其他樂器,鋼琴的旋律線條呈連貫、圓潤、舒適的形態(tài),演奏者只有具備極強的觸鍵控制能力,才能處理好銜接之處,演奏出流暢、連貫的樂曲。因此,在聆聽、欣賞鋼琴藝術作品時,要著重關注此類銜接點,不僅要準確定位音的開始,還要分辨出音的結束。
(三)充分調動聽覺感知與聯(lián)想意識
鋼琴藝術審美活動是針對抽象的聽覺藝術開展的活動。在審美活動中,人會基于聽覺感官的認知了解作品的內容并在腦海中勾勒出特定的音樂形象。通過審美聯(lián)覺功能生成細節(jié),感受到音樂作品自身的強大表現(xiàn)力,才能聽到、“看”到完整的作品,并對其進行更深層次的賞析[13]。所以在鋼琴藝術審美中,對音樂聽覺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突出聽覺感知與聯(lián)想意識的融合,在聆聽后因聯(lián)想生成想象,在樂曲本身的基礎上附加個人想象,形成美的畫面,獲得美的感受。為了激發(fā)聆聽音樂時的想象力,合理發(fā)展審美聯(lián)覺功能,應設計口頭語言表達、講述內心想法的輸出活動,通過各式各樣的形容詞匯,如悠長的、銀鈴般的、柔軟的、流動的等,描述自己接收到的鋼琴藝術作品中的信息[14]。利用聯(lián)覺功能,從觸覺、視覺等其他感官的角度描述音樂作品,讓聽覺感官與聯(lián)想意識充分結合,將其作為音樂聽覺能力訓練的補充性課程,調動鑒賞者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聽到樂曲后,主動在內心構建出與樂曲相關聯(lián)的音樂信息,繼而走入音樂,深刻感知樂曲中的美。
四、結束語
音樂是聽覺藝術,鋼琴藝術審美必須建立在會聽音樂、會感知音樂的基礎上,用耳朵去欣賞、去鑒別,所以在鋼琴藝術審美中開展音樂聽覺訓練是必要的。無論是否要走上專業(yè)音樂道路,人們都應有一定的鑒賞能力,能辨別樂曲中的音樂要素,基于人耳聽到的內容生成一系列的感性認知,并基于個人想法、理念完整地欣賞鋼琴藝術,在各式各樣的審美活動中積累經驗,以此充實內心,不斷地提高個人的音樂素養(yǎng)與音樂水平。
參考文獻:
[1]曹濤.音樂聽覺能力在鋼琴演奏中的作用研究[J].戲劇之家,2023(21):109-111.
[2]騫舟.鋼琴教學中音樂聽覺能力的培養(yǎng)[J].琴童,2023(11):36-38.
[3]徐渤.鋼琴演奏中音樂聽覺訓練的作用及路徑探討[J].藝術教育,2022(4):90-93.
[4]肖云帆.鋼琴教學中聽覺感知能力的作用與培養(yǎng)[J].藝術研究,2020(1):145-147.
[5]劉海蓉.音樂聽覺在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培養(yǎng)中的作用[J].音樂創(chuàng)作,2018(8):178-179.
[6]朱虹.淺談管弦鋼琴藝術指導的音樂素養(yǎng)[J].藝術研究,2017(3):140-141.
[7]徐嫣.淺論音樂聽覺視野中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培養(yǎng)[J].北方音樂,2015(14):72-72,74.
[8]李旭東.鋼琴演奏藝術中的內心聽覺探究[J].青年時代,2017(32):25.
[9]王悠.初探“內心聽覺”在演唱與鋼琴伴奏中的運用:以作品《一杯美酒》的藝術處理為例[J].藝術評鑒,2020(11):1-4.
[10]吳軼茜.鋼琴學習中的聽覺能力培養(yǎng)探研[J].成才之路,2019(3):49.
[11]王婷婷.音樂聽覺對于鋼琴演奏的作用和價值研究[J].戲劇之家,2023(23):99-101.
[12]常虹.鋼琴演奏中聽覺訓練的價值及實踐路徑[J].藝術評鑒,2023(3):81-84.
[13]呂旭鵬.鋼琴藝術審美中音樂聽覺能力培養(yǎng)分析[J].包裝世界,2023(1):112-114.
[14]續(xù)萍.論音樂聽覺感知在鋼琴演奏與教學中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23(23):124-127.
作者單位:江蘇宿遷澤達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