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開始做生意,就總聽到身邊的人講兩個詞,一是江湖,二是大哥。
這和我接受的教育、我的經歷背景多少有些隔膜。我很好奇,于是找了很多描述江湖故事的書和影視劇來看,比如《胡雪巖》《上海灘》,以及香港的警匪片、江湖片、古惑仔電影,等等。
看的過程中,我總想搞明白一件事:大哥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什么樣的人可以做大哥,做大哥有什么好處,為什么多數(shù)故事里大哥最后都死得很悲慘,不得善終?
我用了十多年來體會這件事,最后發(fā)現(xiàn)了大哥的生存方法、行為準則,或者說大哥的邏輯。
在一個非正式的江湖組織里,雖然沒人任命,卻總會有一個人成為大家的領導者,被大家稱為大哥。作為大哥,他對這個組織有獨特的貢獻,在組織中有一種不可替代的作用。
這個貢獻和作用是什么呢?概括而言,就三件事。第一,指道;第二,扛事;第三,買單。
所謂指道,就是大哥得給組織一個方向。
過去常有人說,“跟大哥走,大哥怎么走我就怎么走,大哥去哪我去哪?!睘樯兑蟾缱??因為大哥見識多、人脈廣、身體好、武藝強,比其他人厲害,有方向感。跟著大哥走,路越走越寬。
也就是說,在一個組織里,領導者、一把手永遠要給跟隨者方向。如果不具備這種能力,沒有這樣的行為,其實就不是大哥。
十幾年前,我碰到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
當時,有一個早年間認識的老板,在一個南方城市開了家高爾夫球場,邀請我去看看。
看了球場之后,他帶我去飯店吃飯,車沒走多遠,我就發(fā)現(xiàn)后面跟著幾輛車,跟我們坐的這輛一模一樣,我便問了一句,“咱吃飯沒多少人吧?”
他說,“還有幾個人,他們都叫我大哥。不過你不用管。他們愿意一起吃就一起吃。”頓了一下,他又補了一句,“我們比較土?!?/p>
一開始,我還沒太明白他那句“比較土”是什么意思,以為就是自謙。等到坐下來準備吃飯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擺了兩桌。我和這個朋友單獨一桌,剩下還有四個人,他們一桌。
我說,“既然一起吃,何必點兩桌還浪費呢?”
他說,“不了,兩桌菜都一模一樣。他們吃他們的,我們吃我們的?!?/p>
我說,“你們這還挺奇特,是怎么個說法?”
他說,“你不知道,我們呢,跟你們不同,我們沒什么文化?!?/p>
我說,“這跟文化有什么關系?”
他便跟我講起了他們的故事。
他們也是從海南撤出來的。他們五個都是西北人,有新疆的,有寧夏的,還有甘肅的,早年間在蘭州相識,上世紀八十年代,五個人一起去海南,到海南以后,也是炒房炒地,一開始掙了點錢,但是在泡沫破滅之后,基本上又賠了回去,剩下幾萬塊錢。
拿著幾萬塊錢,他們離開海南,又退回到蘭州。幾個人商量接下來怎么辦。他說,干脆把錢一分,每人拿點錢,各回各家算了。
但是,其他幾個人都不同意,覺得出來闖蕩好幾年,卻一事無成,最后就拿幾千塊錢回去,沒法跟老婆交代,也沒法跟自己交代。都說,“不能散,我們還愿意跟著大哥你干?!?/p>
他說他不想折騰了,但是這幾個一直鼓動他繼續(xù)干,還說,“你定個秤,你說怎么干我們就怎么干?!?/p>
他當時想了想,就答應了,但同時提了兩個條件?!暗谝唬艺φf,你們咋干。也就是,我說干什么,去哪干,怎么干,你們都得聽我的,別跟我執(zhí)拗。第二,現(xiàn)在咱們沒錢,以后萬一掙到錢了,我說怎么分就怎么分,你們不能因為分錢的事跟我鬧。別到時候為了錢造我的反?!?/p>
他覺得這兩條是個底線,其他幾個人都同意了,但也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等將來掙到錢了,大哥說咋分就咋分;但是在這之前,他們希望跟大哥一樣,“大哥吃啥我們吃啥,大哥穿啥我們穿啥。”他也答應了。
這之后,他便帶著這幾個人繼續(xù)折騰,最終來到這個南方城市開發(fā)高爾夫球場。當然他們也都做到了一開始的承諾,這幾個人都聽他的,但是在分錢之前,大家在物質方面絕對一樣。
于是就出現(xiàn)了我看到的那一幕。這個大哥開什么車,其他四個人也開什么車。大哥出來吃飯,他們也跟著,幫不上什么忙,但不生事也不添亂。所以他才說,他們比較土。
我覺得這太有意思了,就招呼他們幾個過來一起吃飯,一起聊天。這個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所以,指道,是即使在遇到危險、困難的時候,也要聽大哥的。大哥要能在關鍵時候拍板定案、指方向。
所謂扛事,實際上就是組織和用人。大哥指出方向以后,組織接下來怎么完成這件事呢?
第一,要完成機構設置等組織建設,比如說,江湖上的組織往往有很多堂,實際上就是建立分支機構。
第二,要找到替組織出謀劃策的人,江湖組織中,這樣的人是智多星、師爺。
大哥還要統(tǒng)籌人事、排兵布陣,誰適合干什么,誰不適合干什么,七梁八柱,大哥得一清二楚,然后據(jù)此做好分工。
作為大哥,要會規(guī)劃組織,要會用人,要能識別在組織內部誰忠誠,誰是背叛者,誰是告密者,誰可能是組織的破壞者,這是大哥的能力,也是大哥最重要的工作。
所謂買單,通常說的是要負責任。
維持一個組織必須有錢,如果沒錢,組織就散了,大哥就要承擔所有的責任。但大哥要買的單不僅是金錢的單,還有法律、生死,甚至是照顧家眷,等等,所有的這些單大哥都要買。
關于這件事,我也曾遇到過一個特別的事。差不多二十年前,一個夏天的晚上,我接到一個江湖朋友的電話,他說,“東哥有點事,想找你,能不能麻煩你跑一趟?”
他說的東哥,是他大哥。剛好那天我也有空,就說行。于是他就開車來接我,把我送到北京北三環(huán)的一個公寓。
一進屋,就看到一個人光著膀子,背對著門,坐在茶幾邊上。我知道這就是東哥。帶我來的朋友低聲說了一句,“東哥,馮哥來了?!?/p>
這時候,東哥轉過頭,微微欠一下身,對我說,“馮哥您坐?!比缓笥謱游襾淼娜苏f,“你先回去吧?!?/p>
我坐下后,就問他,“東哥,這么晚了找我,有啥急事嗎?”
東哥嘆了一口氣,他把茶幾上的幾張紙,還有鉛筆往前一推,說道,“這大哥不好當啊。我這的賬盤來盤去盤不到一塊兒了,所以才請你來幫忙盤盤這個賬?!?/p>
我明白了,他在算賬。
他不像我們正經地開公司做生意,他沒有連續(xù)的經營行為,常年東一榔頭西一棒,投資了一些房地產,也有證券,甚至還曾跑到海外的賭場上混過。于是有時候能收一些錢,有些錢又收不到,有的還得打官司。但是手底下有一大幫人,要交房租,還要出糧發(fā)工資,要維持組織,這些都得持續(xù)地花錢。一大堆事,讓他很頭疼。
于是我就和他一邊聊天一邊捋賬,幫他慢慢把賬捋清楚。等全部捋清,已經是夜里一點多了。
這回我算看到了,白天這么虎虎有威的大哥,晚上還得一個人拿著鉛筆,對著幾張紙算賬。這讓我知道,大哥是要買單的。
真正的大哥,在買單這件事上,有六個字最重要。這六個字是:買全單,一直買。
所謂買全單,就是不能只管一部分人,或者是一部分事。比如東哥,凡是管他叫大哥的,他都得管。這些人惹了事,需要拿錢擺平的,單他全得買。有各種危機,他都得處理。許多事,最終都是要拿錢來擺平的,最終落到錢上是最具體最實在的。也就是說,他要承擔全部的責任。
買全單,這還不夠,還要一直買。從他當大哥的那一刻起,直到他不當大哥了,這個過程如果是二十年,那就買二十年,如果是三十年,他就得買三十年。
這和我們創(chuàng)業(yè)、做企業(yè)是一樣的。你是總裁,董事長,或者大股東,也一樣要買全單,而且一直買。你當一天董事長、CEO,你就得簽一天的字,就要把這單全買了。
也就是說,當大哥,買單是一個非常艱巨的挑戰(zhàn),非常考驗能力和毅力。因為要承擔責任,一直承擔。
我們讀MBA時會學習領導力,知道領導者要做戰(zhàn)略管理,要做組織和人事,要做風險管理,最后要創(chuàng)造利潤。這是工商管理的語言。
但在江湖當中,我們把領導者稱為大哥。大哥其實就是一種非正式組織當中最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CEO,就是董事長,就是組織中最有領導力的人。在一個組織里,能做好指道、扛事、買單這三件事,就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
除了這三件事,大哥其實還有一件事。如果說買不起單了,怎么辦?那就是第四件事,犧牲。所謂犧牲,就是當大哥無法買單,買不起單,或者惹出的事足夠大,大哥罩不住,處理不了了,怎么辦?大哥要犧牲。他犧牲了以后,這事才能結束。
在香港的警匪片和古惑仔電影里,我發(fā)現(xiàn)有一個很常見的情節(jié):底下的人吵吵嚷嚷,惹了一堆事,然后大哥出來收拾亂攤子,去跟對手談判講和也好,再打架也好,鬧到最后,結果是大哥被砍死,結束了。
初看時,覺得這些大哥太講義氣了,有勇氣,很剛烈。慢慢明白了,邏輯其實是這樣的:當沖突不斷升級,場面十分混亂,局勢不可解時,大哥的作用就是穩(wěn)形勢、定是非、給結局。
大哥出場就意味著矛盾要解決,亂局要穩(wěn)住,是非要落定,事情要結束。這種情況下,要么講和,不能講和時,如果不能砍死對方大哥,自己被砍死也是結束。
當大哥,就要有這樣一種準備,這樣一種氣度,這樣一種能力。
當大哥不像當小弟。小弟惹了事,可以撒丫子就跑,然后去找大哥。此外,萬一打不過對方,小弟可以投降,甚至認賊作父,還可以半夜跑路。但是小弟的這些選擇,大哥都不能選。兩軍對壘時,大哥不能投降,大哥不能跪,大哥跪了,不僅照樣會被對方砍死,兄弟也會都散了。
所以,大哥除了指道、扛事、買單以外,還要有犧牲的心理準備。因為事情遲早會有大哥擺不平、捂不住的時候,總有他買單買不動的時候。這個時候,大哥要有勇氣用自己的生命來解決問題,這叫犧牲。
江湖上的大哥如此,企業(yè)組織里,也是如此。
我們看到,當一些企業(yè)遇到困難,比如房地產公司爆雷時,大家的期待就是,企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大股東,能犧牲自己,拿出自己的財產來拯救公司,或者彌補相關各方的損失。
然而現(xiàn)實卻是,一些創(chuàng)始人、大股東,采取措施切割風險、轉移資產,然后保全自己的后代。對他們的這些動作,政府、債權人、輿論都會非常不滿,為什么大家期待你犧牲的時候,你沒犧牲?所以你不是一個好的創(chuàng)業(yè)者,也不是一個好的實控人,更不是一個好的CEO和企業(yè)家。
這種爆雷的企業(yè),如果創(chuàng)始人、大股東、實控人把自己的所有家當都拿來剛性兌付,然后自己承擔所有的風險,哪怕被限高,住在橋洞底下,也愿意再去奮斗,掙錢,負責到底,能給大家這樣一種態(tài)度,大家一定會覺得這是一個有承擔的好企業(yè)家,也會給他出路,給他機會,最后也會有更好的結局。當你愿意犧牲的時候,實際上你就是一個好大哥。不愿意犧牲,最后選擇逃避的,哪怕前三件事情都做對了,但最后這一件事沒做好,也不是一個好大哥,仍然會被追隨者不齒,也會被公眾譴責,也一定會走向牢獄,甚至是肉體徹底的毀滅。
這就是大哥的邏輯。指道、扛事、買單、犧牲,這也是一個領導者應有的風范。(來 源:馮侖風馬牛)
責任編輯/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