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青
游戲是幼兒積累生活經(jīng)驗、鍛煉綜合能力的重要方式。游戲教學對于推動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游戲過程中,幼兒能夠?qū)W習更多的知識,積累與其他同伴合作交流的經(jīng)驗,還能在多種多樣的游戲形式中實現(xiàn)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因此,作為家長,我們在家庭中要重視游戲教學,要采用多種方法為孩子的游戲和學習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幫助幼兒真正從游戲中獲得收獲與成長。
寓教于樂,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愛玩好動是幼兒的自然天性,家長借助游戲教學的形式,可以使幼兒在玩耍中積累更多的知識和經(jīng)驗,并促使幼兒在參與不同類型的游戲過程中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與動手能力。在游戲中,幼兒通過與小伙伴的交流互動,能夠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并收獲認可度和支持度。這對于幼兒提高自信心和積累成就感具有重要意義。在與小伙伴的互動交流中,幼兒還能養(yǎng)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并在競爭與合作中逐漸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作為家長,我們不應過度干預幼兒的游戲,但當幼兒在游戲中與他人發(fā)生糾紛或摩擦時,我們要引導幼兒建立“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的意識,在游戲開始前,為其設置相應的活動規(guī)則,并以這些科學合理的游戲規(guī)則和紀律,對幼兒進行約束和引導。這樣能使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建立規(guī)則意識,對于幼兒未來的學習和成長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游戲教學不僅能夠使幼兒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實現(xiàn)社會化經(jīng)驗的積累,有利于幼兒智力的提升,還能夠引導幼兒建立豐富的情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參與游戲時,孩子們往往會將自己的情緒、情感融入其中,而伴隨著游戲進程的不斷推進,幼兒的情緒也會發(fā)生變化。比如,成功時,會有較強的喜悅感;失敗時,又會產(chǎn)生懊惱、悲傷等情緒。這些情緒極大地豐富了幼兒的情感世界,有利于幼兒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
設計游戲情境,提升幼兒沉浸感
游戲教學深受幼兒的歡迎,這也與幼兒喜歡游戲的天性密切相關。對于家長來說,在家庭教育中采用游戲教學的方法,需要為孩子構(gòu)建完整的游戲情境,要鼓勵孩子,使其在熟悉的場景中獲取更多的支持。作為家長,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游戲教學素材。例如,在家里,玩具是較為常見的,家長可以利用各種玩具或教學圖片,為幼兒布置專門的玩具區(qū)或益智區(qū),也可以結(jié)合繪本故事或動畫作品,以動畫中的卡通人物形象為主題,建立游戲情境,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到游戲中,提高其對游戲活動的興趣,不斷豐富孩子在游戲中的體驗感。
在進行游戲情境建設時,家長要注意不要過度地限制孩子,也不要以高姿態(tài)對待孩子,而是要為孩子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間,真正激發(fā)孩子對學習、知識的渴望。家長還可以利用不同的游戲形式,搭建多樣化的游戲環(huán)境,如探索自然的科學游戲、揮灑汗水的體育游戲,以及結(jié)合繪本故事的繪畫游戲,這些都是家長進行游戲教學的良好選題。
設計與幼兒思維能力相匹配的游戲
在家庭生活中,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游戲教學時,可以結(jié)合家里孩子的年齡基礎展開。對于一些年齡較小的孩子,爸爸媽媽可以選擇用語言或圖畫、色彩類的游戲來引導孩子建立和發(fā)展想象力。例如,爸爸或者媽媽可以和孩子玩“你選我猜”的游戲,讓孩子在游戲活動中識別不同的色彩,或者由家長中的一方引導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然后在紙上畫出自己喜歡的事物。色彩與情感往往密切相關,一般來說,如果孩子選擇的是藍色,他會將其與大海、天空聯(lián)系起來。當孩子選擇了喜歡的顏色,并繪制完相應的圖片后,家長可以為孩子的圖片配上相應的音樂,引導孩子在音樂節(jié)奏中揮舞手中的道具,更加投入地參與到游戲中,這也能幫助孩子在游戲中獲得更多對于色彩的認識,增強其對色彩的體驗感。
對于一些年齡較小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多與其進行肢體接觸,這樣能夠增強孩子的安全感。而對于年齡稍大的孩子,家長在游戲的選擇上就可以相應地提高難度,設計的游戲要突出益智性和趣味性,如可以設計需要家長與孩子共同完成的“你畫我猜”游戲。年齡更大的孩子,在身體素質(zhì)上也會有明顯的增強,這時在游戲教學中可以選擇一些具有競爭性和挑戰(zhàn)性的游戲,如蘿卜蹲、搶凳子等。這類游戲能夠提高孩子的競爭意識,鍛煉孩子的反應能力和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傊?,在游戲選擇上要考慮孩子的身體狀況和能力基礎,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游戲教學的價值。
科學合理地安排游戲內(nèi)容
保證游戲內(nèi)容的多樣性。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游戲空間,除了具體的游戲形式外,家長還可以利用生活材料拓展游戲的內(nèi)容。比如,家長可以帶幼兒玩跳格子游戲。游戲中,家長要先為幼兒講解跳格子游戲的規(guī)則,然后選擇一處較為寬闊的室外場地,用粉筆畫出格子,讓幼兒開始游戲。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將生活中一些廢棄物品進行二次改造、利用,變廢為寶,如家里一些廢棄的瓶子、報紙、紙盒等。這樣能夠有效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還能使家長與孩子在互動實踐中增進親子感情。
保證游戲時間的合理性。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實施游戲教學,家長要設置科學合理的游戲時間,還要把控好游戲內(nèi)容。如果游戲時間過長,容易導致孩子對游戲產(chǎn)生疲勞感,使得游戲的價值無法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從而造成教學效果的降低。如果游戲教學的時間過短,則會使孩子在游戲過程中產(chǎn)生不盡興的感覺,這會影響孩子下一次參與游戲教學的積極性?;谶@一情況,作為家長,我們要合理控制游戲教學的時間,并平衡好游戲與教學之間的關系。
保證游戲過程的主體性。在游戲教學中,家長要與幼兒教師做好溝通交流,要實現(xiàn)家?;パa、共育。在家庭生活中,家長實施幼兒游戲教學活動時,要以幼兒為中心,關注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各方面的表現(xiàn),并及時解答幼兒在游戲中提出的問題,充分發(fā)揮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性。在教育過程中遇到問題或產(chǎn)生疑惑時,家長可以與幼兒教師進行溝通交流。與其他形式的教學相比,游戲教學具有明顯的主體性色彩,游戲教學也能對幼兒起到引導和示范作用。家長要充分認識游戲教學的重要性,并理解游戲教學的本質(zhì)在于幫助幼兒從游戲中獲得新知識,提升綜合能力。
例如,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在小區(qū)里玩踢毽子、丟沙包等民間游戲,這樣既能激發(fā)孩子的游戲積極性,也能使孩子了解更多民族文化相關的內(nèi)容,有利于加強孩子的文化教育。在孩子學習漢字時,家長可以為孩子設計“漢字連連看”的小游戲,以物體的圖片和漢字為主要元素,引導孩子將物體與對應的漢字用線條連接起來。這樣能夠加深孩子對漢字的印象,提高孩子的漢字識記效果,還能培養(yǎng)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開發(fā)孩子的智力。
游戲教學是幼兒教育中一種十分常見的教學方式,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要學會運用游戲教學,善于利用游戲教學,使游戲教學發(fā)揮出更大的教育價值,從而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