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亮 白立輝
陳覺
在風雨如磐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涌現(xiàn)出一大批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其中不僅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還有向警予、夏明翰、陳覺等一大批將生命永遠定格在那個嚴酷歲月的杰出青年革命者。他們革命早、入黨早、犧牲早、影響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共產(chǎn)黨青年革命英烈群體。青年革命英烈生前留下的眾多紅色書信,見證了他們艱苦卓絕的革命壯舉、救國救民的革命情懷、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視死如歸的革命氣節(jié)和無限掛念的骨肉情深。這些紅色書信是理解中國共產(chǎn)黨人初心和使命的鮮活文本,為新時代中國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提供了寶貴的精神養(yǎng)料。
在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艱辛歲月,無數(shù)青年革命者用生命書寫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血與火的革命史詩。青年英烈們在書信中流露出的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對人民疾苦的同情、對救國道路的詮釋都呈現(xiàn)出他們救國救民的革命情懷。
陳覺,湖南醴陵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8年在領導醴陵年關暴動期間,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入獄,旋即英勇就義,年僅25歲。就義前,陳覺堅守著一名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的高尚情操,不曾絲毫屈服于敵人的嚴刑拷打。陳覺父親四處奔走,設法營救兒子和已有身孕的兒媳,但敵人開出的條件是簽一份悔過書。對此,陳覺在給妻子的遺書中寫道:“前日,父親來看我時還在設法營救我們,其誠是可感的,但我們寧愿玉碎卻不愿瓦全。”面對敵人開出的價碼,陳覺斷然拒絕,寧可“玉碎”堅守革命初心,不為“瓦全”而求得兒女私情。在遺書中,陳覺還向妻子訴說了他對父母雙親的感激之情,談到傷心處,不禁潸然淚下,寫道:“云!誰無父母,誰無兒女,誰無情人,我們正是為了救助全中國人民的父母和妻兒,所以犧牲了自己的一切。”正是為救助全天下的父母和妻兒,中國共產(chǎn)黨人以博大情懷和非凡境界勇毅前行,毅然選擇犧牲自己的一切。
張熾,云南路南人,1924年(一說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5年6月,張熾在北京參加了支援五卅運動。8月,他在給弟弟的信中寫道:“因為處在國家危急存亡、敵人著著進攻、(帝國主義與軍閥、土匪是他們造出來的)民不聊生的時候,痛苦日多一日,哪有作樂的機會,就是作樂也不快樂……尤其是負很大的責任的青年的我們?!毙偶宫F(xiàn)了張熾“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翌年3月18日,張熾在京參加了抗議段祺瑞政府賣國行徑的學生運動。運動失敗后,張熾深感國困民艱,在寫給弟弟的另一封信中再次描述了中國“政治不良”“民窮財盡”的危難現(xiàn)狀,并在信中指出:“青年是社會的中堅,所以青年的我們,應當走這條路——革命,應當做這種工作——革命工作(革命二字在外省已經(jīng)是看得很平常了,只是在中國的云南不然,你們切莫聽了生畏)。我現(xiàn)在不忍心見國家淪亡,不忍心見同胞窮苦,將為亡國奴、奴隸。立志走這條大路,做這種有價值的工作?!?930年7月,張熾在參加工人集會時不幸被捕。1933年4月,因叛徒出賣,張熾在南京雨花臺英勇就義,時年35歲。
劉華,四川宜賓人,曾領導滬西日本紗廠工人大罷工與五卅運動,并先后當選中華全國總工會執(zhí)行委員、上??偣蔽瘑T長等。1923年8月,劉華在寄給叔父的信中寫道:“我們現(xiàn)在年輕人,只要認清了前途,就是拼命也要去干,總希望有一個好結(jié)果,因為一個人只能活幾十歲的命的原故?!庇纱?,劉華先后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chǎn)黨,并以滿腔熱血投身到救國救民的革命事業(yè)中。1925年6月,劉華收到了叔父勸其歸家的家書。此時正值五卅慘案發(fā)生不久,劉華因時局尚緊,脫不開身,便回信向叔父闡明:“因為既經(jīng)我們認清了的前途是光明的偉大的,而況此時工人擁護我,黨信任我,(我)應該完成黨的任務。豈能與敵人作白刃戰(zhàn)時為了私事就隨便抽身回家呢……時艱敵迫,革命是流血的事情。我處此,縱流到最后一滴血,也在所不惜?!毙胖?,他向叔父訴說著自己唯愿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意志和決心,道出了自己不愿返鄉(xiāng)的真實原因。不久,家鄉(xiāng)宜賓慘遭匪患,父親被綁架,祖母病危,母親受重傷,弟弟被打死。劉華多次收到兄長催其返鄉(xiāng)的電報。復電中,劉華寫道:“國家衰弱強鄰欺侮,神圣勞工輒為魚肉,我亦民族分子,我亦勞工分子,身負重任,何以家為,須知有國,方有家也?!?925年11月,劉華在上海不幸被軍閥孫傳芳逮捕,于當年12月被秘密殺害,年僅26歲。
夏明翰
紅色書信作為英烈們堅守初心、勇?lián)姑纳鷦訉懻?,見證了他們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堅守、對革命理想的堅定,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矢志不渝追求真理的精神底色。
1921年,夏明翰進入毛澤東創(chuàng)辦的湖南自修大學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7年任全國農(nóng)協(xié)秘書長,積極推動農(nóng)民運動走向高潮。1928年,因叛徒出賣被國民黨反動派殘忍殺害,年僅28歲。入獄后,夏明翰自知時日無多,不顧受刑后的遍體鱗傷,急書致妻子、母親、大姐及外甥女三封遺書。在寫給妻子的遺書中,夏明翰寫道:“拋頭顱、灑熱血,明翰早已視等閑?!魅∷杞K有日,革命事業(yè)代代傳。紅珠留著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堅持革命繼吾志,誓將真理傳人寰!”在給母親的遺書中,夏明翰說:“兒女不見媽媽兩鬢白,但相信你會看到我們舉過的紅旗飄揚在祖國的藍天!”面對死亡,夏明翰看到的是即將到來的充滿希望的紅色中國。在給大姐和外甥女的信中,夏明翰寫道:“人該怎樣做,路該怎樣走,要有正確的答案。我一生無遺憾,認定了共產(chǎn)主義這個為人類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甘愿拋頭顱,灑熱血!”之所以甘愿拋頭顱、灑熱血,之所以迎難而上、不懼艱險,皆因他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作為強大支撐,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沈志昂,江蘇奉賢(今上海市奉賢區(qū))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在葉劍英的率領下參加廣州起義。1928年春,沈志昂在進攻惠來縣城時負傷,后于轉(zhuǎn)移過程中在陸豐縣壯烈犧牲,年僅22歲。他在生前寫給妻子的十數(shù)封信中,幾乎每信必宣傳革命,闡述革命的重要意義。1927年4月,沈志昂在書信中向妻子指出:“我在每封信上,總有好幾個革命,革命。因為我覺到革命的意義,覺到革命的需要,我們的生路,只有革命。革命是我們目前最重要的任務。重要的任務,當然要時時提起,革命,革命,革命,革命;我們的生路只有革命。”1927年1月,沈志昂在寫給父親的一封信中特別強調(diào):“男之投身于革命,非個人之升官發(fā)財,實鑒于人民之受痛苦而謀其解放也,雖犧牲,于心亦愿也?!鄙蛑景簩L華初綻的青春奉獻于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事業(yè),現(xiàn)存于世的37封紅色書信見證了一位革命者堅定理想、堅守信仰的心路歷程。
裘古懷,浙江奉化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北伐后期曾任葉挺部團長,1929年不幸于杭州被捕。翌年被國民黨反動勢力殘忍殺害,年僅25歲。就義前,裘古懷自知生還無望,故分別疾書致革命同志、妻子兩封遺書。在給黨內(nèi)諸同志的遺書中,裘古懷寫道:“偉大的黨!親愛的同志們!我非常感激你們。由于黨給我的教育,使我認識了這社會的黑暗,使我認識了革命,使我成為一個有生命的人?,F(xiàn)在在這最后的一剎那,我向偉大的黨和你們致以最崇高的敬禮!”在遺書最后,他向組織表達了對革命形勢的見解:“現(xiàn)在我還未死,我要說出我心中最后的幾句話,這就是希望黨要百倍地擴大工農(nóng)紅軍。血的經(jīng)驗證明,沒有強大的武裝,要想革命成功,實在是不可能的?!痹趯懡o妻子的遺書中,裘古懷將對共產(chǎn)主義理想的信仰凝聚成“共產(chǎn)黨員是殺不完的,將來一定會有人替我報仇!”的無聲吶喊,將通身的革命能量化作對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必勝的堅定信念。
紅色書信見證了青年革命英烈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歷程,展現(xiàn)了敢于犧牲、視死如歸的革命氣節(jié),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矢志不渝追尋理想、敢于斗爭的真實寫照。
金方昌,山東聊城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赴山西代縣工作,先后任區(qū)委書記、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委委員等職。因漢奸告密,金方昌于1940年11月被日軍逮捕,不久便在獄中被折磨致死,年僅19歲。在獄中,金方昌被敵人打斷一只胳膊,挖去一只眼睛,但他毫不屈服。犧牲前,金方昌用血肉模糊的殘軀寫下與哥哥的訣別書。遺書中,他向兄長闡明了自己已抱定為革命事業(yè)犧牲一切的堅定決心:“我在被捕后沒有絲毫悲傷,我只有仇恨和斗爭。我知道我是為了民族的解放、全人類的解放而犧牲。我在牢獄里向這些罪人工作著,我沒有想過我再會活,也決不會活,我只有死,不過我在死前一分鐘都要為無產(chǎn)階級工作?!敝辽詈笠豢蹋鸱讲孕南蹈锩?,并將自己未竟的事業(yè)托付于遠方的兄長,希望兄長“能堅決為無產(chǎn)階級革命奮斗到最后勝利的時候”,并“要求哥哥們能把咱們的弟弟、侄子們都能培養(yǎng)成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戰(zhàn)士”。
金方昌
王器民,廣東瓊海(今屬海南)人,1922年秋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先后參與省港大罷工、平定陳炯明叛亂和楊(希閔)劉(震寰)叛亂等革命活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王器民不幸被捕,于同年7月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時年35歲。獄中飽受折磨的王器民自知出獄無望,致遺書一封于妻子。在遺書中,王器民開門見山地寫道:“‘為求主義實現(xiàn)而奮斗,為謀民眾利益而犧牲。自我立志革命,參加實際工作以來,這二句以(已)成誓詞……但是革命分子既抱定以上二句誓詞,即犧牲又有甚么緊要。”他向妻子表露了必死的決心。接著,王器民向妻子訴說了愿為謀民眾利益、謀革命勝利而不惜犧牲一切的夙愿:“我是為大多數(shù)人謀利益而犧牲的,我的革命目的達到了?!敝灰颉案锩肿尤鐭o肯犧牲,革命是沒有成功的日子”。這封極富歷史穿透力的遺書,刻畫了一位青年革命者不怕犧牲、舍身報國的英雄姿態(tài)。
黃競西,江蘇江都(今寶應縣)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中共丹陽獨立支部書記、國民黨江蘇省黨部中共黨團工作執(zhí)行委員等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黃競西被捕,于當年7月被國民黨反動派殘忍殺害。被捕后不久,黃競西接連寫下致妻子、母親、岳舅及革命同志的四封遺書。在遺書中,黃競西向親友吐露出自己甘于革命、無畏犧牲、忠誠于黨的心聲。在寫給妻子的遺書中,黃競西講述了自己從容赴死的豪情:“惟今昔情形不同,我終覺得死于今比死于昔使人們可覺悟中國是需要繼續(xù)革命的,我之死也無余恨?!薄八朗且豢鞓肥拢绕涫菫楦锩?。我在未死前,毫不畏懼,你們不要痛心?!泵鎸顸h反動派殘害革命同志的悲慘現(xiàn)實,黃競西愿以一己犧牲來喚醒更多革命群眾。在給革命同志的遺書中,他寫道:“為黨犧牲,是我心愿,我愉快的,惟望你們繼續(xù)前進,萬勿灰心?!边z書凝結(jié)著黃競西為黨犧牲、甘于革命的執(zhí)著信念,閃耀著一位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忠誠擔當、無懼犧牲的精神光芒。
紅色書信往往語言質(zhì)樸誠摯、表達細膩感人,寄托了革命英烈對父母、妻子、晚輩等的深切掛念。這些肺腑之言,已遠超一般的親情、愛情,而是革命者的大愛、大情懷。
1920年8月,向警予在寫給父母的家書中表達了對雙親的殷殷思念:“爹爹媽媽呀,我天天把你兩老(人)家的相(像)放在床上,每早晚必看一陣?!毕拿骱膊恍冶徊逗?,在給母親的信中寫道:“親愛的媽媽,別難過,別嗚咽,別讓子規(guī)啼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兒女不見媽媽兩鬢白,但相信你會看到我們舉過的紅旗飄揚在祖國的藍天!”
1928年4月,即將赴死的卓愷澤在遺書中寬慰雙親:“父親和母親都是年老衰弱的,經(jīng)不起悲哀慟哭的。你們一滴滴的眼淚都會滴在我死鬼的心上,使我不得安睡。父母!你們樂天知命的等著光明的來到吧!”
向警予
青年革命者用一封封家書甚至是遺書向遠方的愛人訴說著自己的綿綿愛意,而這份愛意也無時無刻不散發(fā)著革命的氣息。1927年12月,沈志昂在信中向妻子訴說道:“親愛的玩璆,現(xiàn)在革命的青年,不是像鄉(xiāng)下大阿哥樣的專門伴娘子的。我們?yōu)榱嗣癖?,暫時離開了愛人是時常有的?!迸R刑前,陳覺在給妻子趙云霄的遺書中寫道:“以前我們都不相信有鬼,現(xiàn)在則惟愿有鬼。‘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并蒂蓮,夫妻恩愛永,世世締良緣?!鄙硖幐锩鳖^的陳毅安在寫給妻子的54封書信中訴說了自己的無盡愛意與牽念,他寫道:“最親愛的妹妹:我知道你是舍不得離開我的,也知道你是很難過的,但是受革命驅(qū)使的我們,說不得這樣多了?!痹趹?zhàn)場上、牢獄中,英烈們留下的往往是堅忍不拔的赤膽形象,只在這一封封書信中我們方能覓得他們鮮為人知的柔情一面。
英烈們對家中晚輩的牽掛與期望之情尤為濃烈。1929年3月24日,趙云霄在就義前寫給女兒的遺書中說道:“小寶寶!我不能扶(撫)育你長大,希望你長大時好好的讀書,且要知道你的父母是怎樣死的。我的啟明,我的寶寶!小寶寶!望你好好長大成人,且好好讀書,才不(辜)負你父母的期望。” 1936年8月,趙一曼在就義前寫給兒子的遺書中說道:“希望你,寧兒??!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1939年,袁國平在寫給侄子袁振鵬的回信中叮囑其要鍛煉身體,報效祖國,“千萬要好好保養(yǎng)身體,鍛煉體格,是準備擔當大事業(yè)的前提” ??梢?,一封封紅色書信在言志的同時,也寄托著他們對晚輩的殷殷關懷與期望。
1965年5月,毛澤東重上井岡山時曾深情地說:“一回到井岡山,腦子里重現(xiàn)出他們一張張年輕的面孔,都是活生生的。他們都是有堅定信仰有犧牲精神的好同志。犧牲時都只有二十幾歲呀!”事實上,毛澤東講的即是中國共產(chǎn)黨青年革命英烈的群像。捧讀這一封封紅色書信,我們可以近距離地感受到烈士們振臂高呼的颯爽英姿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訴說,看到他們?yōu)楦锩膿u旗吶喊和令人悲愴的生離死別,看到他們堅守不渝的信念追求和深埋心底的絲絲牽掛,感受到那一顆顆彼時彼刻正搏動著的初心。
封面圖片說明:1947年,行進在娘子關的晉察冀野戰(zhàn)軍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