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 傅子文
入夏后,隨著氣溫升高,包括昆蟲在內(nèi)的動物十分活躍,加上夏天人們穿著單薄,人們?nèi)菀自庥鰟游锏亩R?。動物口腔?nèi)的細(xì)菌可能會造成傷口感染,而一旦被攜帶狂犬病病毒的動物抓咬了,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則可能會要命!所以夏季感染狂犬病的概率大于冬季。讓我們來一起學(xué)習(xí)應(yīng)對動物咬傷的知識吧!
什么動物會傳播狂犬病病毒?
并非所有的動物都會傳播狂犬病病毒。犬科、貓科及翼手目動物會傳播狂犬病病毒,被它們抓咬后需及時打狂犬疫苗; 魚類、昆蟲、蜥蜴、龜和蛇等動物則不會傳播狂犬病病毒,一般情況下,被這些動物抓咬后是不需要打狂犬疫苗的。
被貓、狗咬傷
貓、狗等動物的口腔內(nèi)有很多微生物,其中一些微生物會造成傷口感染,有的甚至可能引發(fā)致命的疾病,如狂犬病。所以,如果被動物咬破了皮膚,必須高度重視,并對傷口進(jìn)行必要的處理和治療。
被動物咬傷后,需要重視但不必恐慌,可采用“一洗二消三就醫(yī)”的方法對傷口進(jìn)行處理。
被蜂類叮咬、蜇傷
許多昆蟲叮咬人時會將它的唾液注入人的皮膚里,人的皮膚受到唾液里的某些物質(zhì)的刺激,會出現(xiàn)過敏癥狀,嚴(yán)重的不良反應(yīng)可能會危及生命。
被螞蟥咬傷
螞蟥一般棲于淺水、草地和樹枝上。螞蟥在吸血時會分泌一種抗凝物質(zhì),使被吸咬者的傷口流血不止。被螞蟥咬傷后只要采取正確的處理方法,傷口一般可以自行恢復(fù),不需去醫(yī)院治療。
螞蟥在吸血時,其吸盤會緊緊吸住傷口不松開,可在螞蟥叮咬部位的上方輕輕拍打或用酒精、食鹽等滴撒在螞蟥身上,使其松開吸盤而掉落。千萬不要強(qiáng)行拔扯正在吸血的螞蟥,一旦螞蟥被扯斷,其吸盤就會留在傷口內(nèi)引起感染。
螞蟥掉落后,若傷口流血不止,可先用紗布壓住傷口止血,再往傷口上撒一些止血粉。
被毛毛蟲蜇傷
毛毛蟲體表長有棘刺狀毒毛。毒毛蜇入人體皮膚后會放出毒素,可引起人體蕁麻疹、關(guān)節(jié)炎等全身性反應(yīng)。
被毛毛蟲蜇過后,可先用膠布反復(fù)粘貼患處,將附在皮膚上的毒毛粘出來;再用清涼油、紅花油等涂抹患處,若身處野外,也可用鮮馬齒莧搗爛外敷。傷處形成水皰的,可用燒過的針將水皰刺破,將血擠出;傷口潰爛時,可用抗生素軟膏涂抹。
被蜈蚣咬傷
蜈蚣生活于腐木及石縫處,晝伏夜出。蜈蚣越大,被其咬傷后的中毒癥狀越嚴(yán)重。被蜈蚣咬傷后,如果處理不當(dāng),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一般情況下,被蜈蚣咬傷后,可在傷口處涂抹肥皂水,用鮮扁豆葉、鮮蒲公英或魚腥草搗爛外敷。中毒較為嚴(yán)重的,可立即在傷口上端2—3厘米處進(jìn)行局部捆扎,每 15 分鐘松開一次,必要時可用嘴巴吸出傷口的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