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春寶 龔光華
近年來,各省市中考試題都會或多或少地考查學生對中外文化藝術方面歷史知識的掌握情況,《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2022年版課程標準”)的課程內(nèi)容中也對中外文化藝術方面的歷史提出了諸多要求。因此,掌握這方面的歷史知識和解答考查中外文化藝術歷史知識試題的技巧,有助于學生提高歷史考試成績。
一、2022年版課程標準中關于中外文化藝術的知識點梳理
2022年版課程標準要求了解并認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認識中華文明的歷史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了解人類文化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
中國古代史方面:史前時期中,通過了解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等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及其文化遺存,知道中國境內(nèi)原始社會時期的人類活動;通過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知道中國的原始農(nóng)耕生活。夏商西周與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漢字;了解甲骨文、青銅銘文、其他文獻記載和典型器物,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與思想;初步理解“百家爭鳴”局面的產(chǎn)生;通過《黃帝內(nèi)經(jīng)》和名醫(yī)扁鵲,了解這一時期的醫(yī)學成就;通過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秦漢時期中,知道這一時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司馬遷與《史記》、蔡倫與造紙術、張仲景與《傷寒雜病論》、華佗的故事等。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通過了解這一時期的科技和藝術成就,如祖沖之的數(shù)學成就,認識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隋唐五代十國時期中,從文學藝術、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認識隋唐王朝在世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遼宋夏金元時期中,通過了解這一時期的科技創(chuàng)新、文學藝術成就,認識宋元時期繁榮的文化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通過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的應用和外傳,認識中國古代的重要發(fā)明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貢獻。明清時期中,通過了解《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nóng)政全書》,認識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通過了解小說、戲曲的繁榮,知道明清時期文學藝術的特色。
中國近現(xiàn)代史方面:了解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nèi)容,知道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認識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史方面:了解亞非古代文明和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成就;通過了解歐洲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如《神曲》、莎士比亞的戲劇,初步理解“人文主義”的發(fā)展及其對人的思想解放的意義。通過了解牛頓、達爾文、巴爾扎克、貝多芬等人的成就,初步理解科學和文化在近代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
從以上的梳理中不難看出,中外文化藝術所涉及的知識點較多,能力考查要求不高,但是涉及古今中外不同時期不同地區(qū)的很多知識,因而在中考命題中不排除命制綜合性試題的可能性。
二、中外文化藝術專題真題舉例分析
近年來,許多省市中考都積極關注中外文化藝術方面的成就,接下來我們通過一些具體的中考真題進行分析,以便我們遇到類似問題能夠從容應對。
例1.(2023·北京)以下兩件唐代文物共同反映了當時(? )
A.政治制度完備B.中外文化交流
C.詩歌創(chuàng)作繁榮D.民族關系和睦
分析:2022年版課程標準在課程內(nèi)容的“隋唐五代十國時期”中指出,“從……文學藝術……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認識隋唐王朝在世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該題要求學生仔細閱讀兩件文物的注釋說明,根據(jù)所學知識,得出正確答案。唐朝是當時世界上具有影響力的強大國家,它和世界各國間頻繁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大大加深了各國人民間的相互了解,促進了各國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豐富了各國人民的物質(zhì)文化生活。本題答案為B。
例2.(2022·安徽)公元前5世紀,雅典雕塑家米隆參加過很多運動會,其雕塑《擲鐵餅者》(如圖)被譽為“空間中凝固的永恒”。該作品體現(xiàn)了(? )
A.苦行禁欲的生活哲學
B.科學理性的主流思潮
C.漠視民主的專制意識
D.崇尚人性的運動之美
分析:2022年版課程標準要求“了解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成就”。解答此題,仔細觀察雕塑和品讀“空間中凝固的永恒”的內(nèi)涵,結(jié)合古希臘文化體現(xiàn)出人文主義的知識,即可得出答案為D。《擲鐵餅者》通過精心雕刻的每一塊肌肉、骨骼和輪廓,強調(diào)擲鐵餅所需的力量,突出了運動之美,體現(xiàn)了古希臘人對運動之美的欣賞。
例3.(2023·上海)品讀歷史,就要認識人物。某校歷史研習社展開了認識人物活動,請你參加如下活動。
第一組:
第二組:
(1)請你對上述第一組中的人物所處時代排序。(填寫人名)
(2)請你按照示例,選定角度,選出人物。
示例:文學方面?? 人物:關漢卿、莎士比亞
____________? 方面?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jié)合材料及所學可見在不同時空下都出現(xiàn)不同的杰出人物,對此談談你的感悟。
分析:本題體現(xiàn)了2022年版課程標準對古今中外科技文化藝術和思想的考查要求,綜合度高,且命題形式新穎,要求學生綜合掌握有關古今中外科技文化藝術和思想的知識。第(1)小題是對時空觀念素養(yǎng)的考查,根據(jù)所學可得出答案:孔子祖沖之畢昇關漢卿。第(2)小題要根據(jù)題目要求對人物進行歸類。綜合分析題目,可將剩下人物分為科學方面(祖沖之、畢昇、牛頓、瓦特)和思想方面(孔子、蘇格拉底)。第(3)小題則考查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這些人物及其事跡表明:人類的歷史文化成就是人類杰出的人物共同創(chuàng)造的,也是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共同創(chuàng)造;我們應該對東西方的文明成就一視同仁,共同尊重、保護、傳承,從而構(gòu)建更好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三、中外文化藝術專題學習策略和復習方法
根據(jù)2022年版課程標準要求和中考試題命制的變化,學生在復習中要掌握下列學習策略和復習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1.夯實基礎知識。因初中三個年級六冊歷史教材的正文、相關史實、課后拓展、插圖等都是命題的重要素材來源,所以在復習中要依據(jù)每冊書的單元目錄和單元介紹,扎實掌握每一個知識點,逐漸形成“知識點”—“專題線”—“中外歷史框架”的知識體系。
2.掌握藝術作品的賞析方法。在復習過程中,學生要仔細觀察教材中涉及的圖畫作品,嘗試感知作品所傳達的情感和信息,注意色彩的搭配、線條的流暢度、形狀的獨特性等,理解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作品的意義;觀察作品的布局和組織,理解藝術家是如何安排元素和空間的。鑒賞藝術作品時要關注作品色彩的使用,識別藝術家的作品風格和特點;理解藝術作品中使用的象征主義和符號所傳達的深層次的信息和情感,嘗試運用批判性思維,對作品進行評價和分析。學生可以通過與他人交流和分享來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將藝術作品與所學歷史知識結(jié)合在一起,嘗試挖掘藝術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從小切口突破,避免在解題過程中只看到題目中藝術作品的表象,而忽略了歷史學科知識。
3.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學生在復習時要時刻關注身邊的文化藝術元素,并思考這些元素與命題結(jié)合可能呈現(xiàn)的形式。在日常學習中,可以化身為博物館講解員對文物進行講解;模擬藝術展推介人進行傳統(tǒng)文化藝術站宣傳;扮演旅游大使對中外著名建筑(如長城、故宮、金字塔等)進行景點介紹;擔任“城市規(guī)劃設計師”分析工業(yè)革命前后英法等國城市的變化,針對城市化進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