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鄧小平關于“關鍵在領導核心”思想的歷史性貢獻

      2024-07-12 12:37:07李君如
      百年潮 2024年6期
      關鍵詞:領導核心領導集體民主集中制

      李君如

      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特別是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決定性意義的時候,總使我們想起并引用鄧小平關于“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的政治交代。完全可以說,鄧小平關于“關鍵在領導核心”的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原創(chuàng)性思想理論成果,對于黨的事業(yè)特別是黨的建設具有無法估量的意義。在紀念鄧小平誕辰120周年之際,我們有必要對這一極其重要的思想,開展深入的研究。

      一個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政治交代

      在鄧小平退休前后,講得最多、也最重要的,就是他對全黨和中央新領導集體的“政治交代”。這個“政治交代”具有極其豐富的內容,既講了我們黨應該組成一個什么樣的中央領導集體、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形成后應該怎樣工作,又講了退出領導崗位的領導干部應該怎樣支持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工作。其中,一個關系到黨的事業(yè)發(fā)展全局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政治交代,就是“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關鍵在領導核心”。

      這一重大政治交代,基于鄧小平對國內政治風波發(fā)生后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事業(yè)面臨的生死存亡嚴峻挑戰(zhàn)的深刻判斷。1989年春夏之交,面對國內發(fā)生的政治風波,中共中央領導層內部出現(xiàn)了不同意見。特別是當北京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政治動亂這樣嚴峻的形勢下,作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趙紫陽對動亂采取縱容和支持的態(tài)度,助長了動亂的發(fā)展。5月20日上午,鄧小平在住地同陳云、李先念、彭真、楊尚昆、王震、李鵬、喬石、姚依林、宋平等開會。鄧小平在講話中指出:問題的根子出在黨中央,是在中央內部。黨內有兩個司令部。陳云等在會上表示,完全擁護鄧小平的講話和中央必須采取的措施。會議提議江澤民任中共中央總書記。1989年5月31日,鄧小平在同李鵬、姚依林的談話中,在強調改革開放政策不變的同時,提出要更換領導層,組成一個實行改革的有希望的中央領導集體。他指出,在我們黨的歷史上,真正形成成熟的領導是從毛劉周朱這一代開始;第二代是我們這一代,我算是個領班人;現(xiàn)在要換第三代。他明確指出:“關鍵在領導核心?!薄斑@就算是我的政治交代?!彼€說,這個領導集體要黨內信得過、人民信得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胸襟開闊、不搞小圈子,希望大家能夠很好地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

      這一重大政治交代,源于鄧小平對黨的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鄧小平在提出“關鍵在領導核心”這一“政治交代”后,進一步從黨的歷史經驗的總結中,闡述了黨的中央領導集體為什么要有一個“核心”。1989年6月9日,他在接見首都戒嚴部隊軍以上干部,談到要很冷靜地考慮一下過去,也考慮一下未來時,強調:“我們原來制定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照樣干下去,堅定不移干下去?!辈痪茫驮?月16日同江澤民、李鵬、喬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環(huán)、楊尚昆、萬里談話,通過對黨的歷史經驗的回顧總結,鮮明地指出:“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集體是靠不住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是毛主席。因為有毛主席作領導核心,‘文化大革命就沒有把共產黨打倒。第二代實際上我是核心。因為有這個核心,即使發(fā)生了兩個領導人的變動,都沒有影響我們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始終是穩(wěn)定的。進入第三代的領導集體也必須有一個核心,這一點所有在座的同志都要以高度的自覺性來理解和處理。要有意識地維護一個核心,也就是大家同意的江澤民同志。開宗明義,就是新的常委會從開始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注意樹立和維護這個集體和這個集體中的核心。只要有一個好的政治局,特別是有一個好的常委會,只要它是團結的,努力工作的,能夠成為榜樣的,就是在艱苦創(chuàng)業(yè)反對腐敗方面成為榜樣的,什么亂子出來都擋得住。”9月4日,他在同江澤民、李鵬、喬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環(huán)、楊尚昆、萬里商量自己退休問題時,再次以歷史經驗為鑒戒,強調“中國一定要有一個具有改革開放形象的領導集體”,“這個集體要有一個核心”。

      這一重大政治交代,成于鄧小平對黨的領導制度改革的深刻思考。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召開的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通過了《關于趙紫陽同志在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動亂中所犯錯誤的報告》,決定撤銷趙紫陽黨內一切領導職務,選舉江澤民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調整中央領導機構部分成員,形成了新的中央領導集體。11月12日,鄧小平在會見參加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全體同志時,再次強調“確定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是我們全黨做出的正確的選擇”。12月24日,他在同江澤民、楊尚昆、李鵬談話時,在對一年半以來中央的工作表示滿意的同時,再次強調:“中國問題的關鍵在于共產黨要有一個好的政治局,特別是好的政治局常委會。只要這個環(huán)節(jié)不發(fā)生問題,中國就穩(wěn)如泰山。”“后年黨代會要選一些年輕一點的精力充沛的人進政治局,進常委會更好?!彼€明確指出:“這一年多的成績不可低估,國內外形勢比我們預料的要好。最關緊要的是有一個團結的領導核心。這樣保持五十年、六十年,社會主義中國將是不可戰(zhàn)勝的。”這里,他反復強調“好的政治局”“好的政治局常委會”和“團結的領導核心”,強調的是中國共產黨的中央領導機構應該形成一個什么樣的領導制度,這是一個更深層次的思考。事實上,在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的同時強調還要有一個“領導集體的核心”,本身就提出了一個領導制度創(chuàng)新的問題。

      總而言之,這不是一個退休老人一般性的政治交代,而是一位老一輩革命家心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政治交代。這是一個具有重大創(chuàng)新意義的領導制度問題,一個重大的政治決策。

      “關鍵在領導核心”思想豐富和發(fā)展了黨的民主集中制

      鄧小平關于“關鍵在領導核心”的思想,即黨的中央領導集體要有一個核心的思想,在黨的民主集中制發(fā)展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民主集中制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組織原則。中國共產黨把“民主集中制”寫進黨章,是1927年6月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案》;把它確定為黨的組織原則,是1928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之前,1921年7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綱領中,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黨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但對于黨的地方委員會怎么成立等問題已經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作了明確規(guī)定。在1922年7月召開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部黨章。這部黨章雖然也沒有寫上“民主集中制”,但“紀律”部分的規(guī)定都體現(xiàn)了民主集中制原則。1923年7月召開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和1925年2月召開的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黨章修正案中重申了這些體現(xiàn)民主集中制原則的規(guī)定。黨的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章》,第一次把民主集中制稱為“組織原則”,并且初步闡述了“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則”之內涵。這一過程,集中體現(xiàn)了黨建立初期對于民主集中制原則的認識過程。從中也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在我們黨的歷史上,中央領導機構如何設置和中央如何組織起來開展領導工作,是一個關系民主集中制組織原則的落實,以及黨的組織化程度和領導力的重大問題。從延安整風和黨的七大,到黨的十二大,再到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和黨的十四大,再到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和黨的十九大,在黨中央領導制度建設和完善問題上,我們經歷了四次探索和制度創(chuàng)新。

      一是,經過延安整風,到黨的七大,中國共產黨不僅從思想上認真清理了給黨的事業(yè)造成嚴重危害的主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發(fā)揚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學風,而且完善了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了黨中央主席制的領導制度。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到黨的七大之前,黨中央的領導制度長期以來沒有定型,特別是關于黨中央主要領導人曾經有過“中央局書記”“委員長”“總書記”“主席”等各種制度設計,遵義會議后的黨中央主要領導人稱為“負總責”。1943年3月20日,在《中共中央關于中央機構調整及精簡的決定》中明確:“在兩次中央全會之間,中央政治局擔負領導整個黨工作的責任,有權決定一切重大問題。政治局推定毛澤東同志為主席?!薄胺仓卮蟮乃枷搿⒄?、軍事、政策和組織問題,必須在政治局會議上討論通過?!薄皶浱幨歉鶕?jù)政治局所決定的方針處理日常工作的辦事機關,他在組織上服從政治局,但在政治局方針下有權處理和決定一切日常性質的問題。”“書記處重新決定由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三同志組成之,澤東同志為主席,會期不固定,得隨時由主席召集之。會議中所討論的問題,主席有最后決定之權?!边@個文件,不僅決定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設“主席”,而且明確了主席的權限和職責,特別是規(guī)定中央書記處會議“由主席召集之”,“會議中所討論的問題,主席有最后決定之權。”這樣的領導制度,我們可以稱為“主席制”。自1943年3月起,主席制就成為民主集中制關于中央領導制度的重要特點。黨的七大修改通過的黨章不僅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而且規(guī)定“中央委員會主席即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黨的七屆一中全會選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為中央書記處書記,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同時也就成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顯然,黨中央領導制度的這一改革,從組織制度上保證了毛澤東在長期斗爭實踐中形成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地位。黨的七大實行的主席制,一直延續(xù)到黨的十二大。

      二是,黨的十二大在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經驗基礎上,進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原則,把黨中央的領導制度從主席制改為總書記制。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后,鄧小平在1980年8月18日講話中提出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這一重大問題。他強調各級黨委要真正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相結合的制度,重大問題一定要由集體討論和決定。決定時,要嚴格實行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一人一票,每個書記只有一票的權利,不能由第一書記說了算。在總結“文化大革命”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黨的十二大通過的黨章決定在黨中央設立“總書記”。我們可以把這樣的領導制度稱為“總書記制”。胡耀邦在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后,在黨的十二屆一中全會被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他在黨的十二大對此重大制度變動是這樣說的:“根據(jù)歷史的經驗和教訓,新黨章強調從中央到基層的各級組織都必須嚴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的原則,明確規(guī)定‘禁止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薄靶曼h章規(guī)定,黨中央不設主席只設總書記,總書記負責召集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會議和主持中央書記處工作”。這里講的“負責召集”和“主持”,就是黨中央總書記的權限和職責。黨中央決定重大問題,就是鄧小平說的:“重大問題一定要由集體討論和決定。決定時,要嚴格實行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一人一票,每個書記只有一票的權利,不能由第一書記說了算。”顯然,黨的領導制度進行這一改革的初衷,是要通過強化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來防止發(fā)生個人崇拜。但是,在當時雖然沒有強調黨的領導集體要有核心,實際上還是有核心的。正如鄧小平所說的:“第二代實際上我是核心。因為有這個核心,即使發(fā)生了兩個領導人的變動,都沒有影響我們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始終是穩(wěn)定的?!薄皩嶋H上”這三個字表明,開始實行總書記制時黨的領導集體還是有核心的,同時也表明這一問題長期以來并沒有正式明確和制度化。

      三是,從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到黨的十四大,進一步健全黨中央的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原則,明確指出在實行黨中央總書記制的同時要有一個領導集體的核心。面對1989年春夏之交國內政治風波的嚴峻挑戰(zhàn),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意識到黨的領導集體在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時,還要有“核心”這一重大問題。鄧小平聯(lián)系黨的歷史經驗深刻指出:“關鍵在領導核心?!边@就明確提出了黨中央的領導制度,應該是“黨中央總書記+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這樣的構架。要有一個好的政治局,特別是好的政治局常委會,最關緊要的是要有一個堅強的又能夠團結人的“領導核心”。正是基于這樣深刻的考慮,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認為江澤民具備這樣的素質和能力。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選舉江澤民為黨中央總書記,江澤民也由此成為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黨的十四大第一次把鄧小平提出的“關鍵在領導核心”思想寫進了黨代會報告,意味著這一思想已經在很大程度上為全黨所接受,開始往制度化的方向發(fā)展。顯然,這樣的思想和制度創(chuàng)新,來自黨的領導工作實踐及其積累的豐富經驗,完善和發(fā)展了黨的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原則。

      四是,從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到黨的十九大,進一步總結黨的十六大以來在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問題上的歷史經驗,重新強調黨中央和全黨要有一個領導核心。自從鄧小平提出黨要有一個領導集體的核心問題以后,我們黨在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原則的過程中進行了新的探索。實踐證明,鄧小平關于黨的領導集體要有核心的思想是正確的。我們這么大的一個黨,在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的同時,必須要有一個核心。否則,在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等錯誤思想的影響下,一些目無政治紀律、無視黨和人民權威的人各自為政、各行其是,黨中央的權威性就會受到損害,黨的領導就會成為一句空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我們黨在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短短幾年就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生了歷史性變革。因此,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召開的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遵循黨和人民的意志,明確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號召全黨同志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不移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這是我們形成“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標志。黨的十九大把這一重大成果寫進了大會通過的黨章(修正案)。我們黨反復強調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進一步明確了“兩個確立”,即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這是一個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重大決策。

      回顧黨的領導制度這四個階段的探索和制度創(chuàng)新,我們深深體會到,重新學習領會鄧小平的政治交代,重新學習領會鄧小平關于“關鍵在領導核心”的深刻思想,能夠幫助我們更加自覺地堅持“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

      “領導核心”科學內涵初探

      什么是“領導核心”?“領導核心”的科學內涵是什么?這里,我們結合黨堅持和發(fā)展民主集中制問題的豐富實踐,作一個初步的探討。

      從上述黨的領導制度探索歷史的回顧中,我們可以注意到,關于“領導集體的核心”問題,歷史上存在兩種狀況。一種狀況,是黨的領導集體核心不是黨中央主要負責同志。比如遵義會議之后相當長一段時期,黨中央負總責的是張聞天,但核心是毛澤東。又比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黨的領導集體的核心是鄧小平,但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一屆六中全會黨中央主席是華國鋒,十一屆六中全會到黨的十二大黨中央主席是胡耀邦,黨的十二大到十二屆六中全會后黨中央總書記是胡耀邦,黨的十二屆七中全會前到十三大黨中央代理總書記是趙紫陽,黨的十三大到十三屆四中全會黨中央總書記是趙紫陽。另一種狀況,是黨中央主要負責同志就是黨的中央領導集體核心。1943年3月決定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主席,黨的七屆一中全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主席,從那時一直到毛澤東去世,“主席”和“核心”的人選始終是統(tǒng)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當選為黨中央總書記。從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一直到今天,“總書記”和“核心”的人選也是統(tǒng)一的。我們之所以提請大家注意這兩種情況,是要說明“領導集體的核心”問題,不只是一種領導制度的組織形式問題,而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強調建立“領導集體的核心”要建立的是政治強的中央領導集體,選的是政治強的中央領導核心。研究“領導集體的核心”及其科學內涵,首先要從政治上看問題,而不只是從組織形式上去把握這一問題。

      聯(lián)系歷史來重溫鄧小平的政治交代,特別是他關于“關鍵在領導核心”的深刻思想,可以注意到,鄧小平在政治交代中論述中央領導集體要有一個核心時,根本之點在于建立一個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定不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中央領導集體。因此,對于“領導核心”的科學內涵,他在定位“領導核心”是中央領導集體的“領班人”時,強調:一是黨內信得過、人民信得過的中央領導集體“領班人”;二是胸襟開闊,不搞小圈子,能夠廣泛團結人的中央領導集體“領班人”;三是堅持改革開放,堅決懲治腐敗,堅持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中央領導集體“領班人”。

      聯(lián)系黨的歷史來研究“領導集體”的科學內涵。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指出: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毛澤東作為“核心”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按照陳云在《遵義政治局擴大會議傳達提綱》這一權威文獻所陳述的,遵義會議通過的決定,第一條就是“毛澤東同志選為常委”。遵義會議后在對常委分工時,明確毛澤東為周恩來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由于當時黨的領導主要是領導軍事斗爭,毛澤東由此進入中央領導集體并承擔起軍事指揮的領導任務。重要的是,遵義會議后,軍事上的重大決策都是毛澤東帶領大家作出的,不久就扭轉了中央紅軍被動的局面,最終贏得了紅軍長征的偉大勝利。所以,大家一講到遵義會議就一致認為,是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而遵義會議之所以能夠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毛澤東的正確主張之所以能夠在遵義會議上獲得絕大多數(shù)領導人贊成和擁護,一是在實踐中大家已經看到了“左”傾教條主義的嚴重危害;二是毛澤東在行軍途中已經對王稼祥、張聞天及一些紅軍干部反復進行深入細致的工作,團結了大多數(shù);三是毛澤東在會上的長篇發(fā)言,對博古、李德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進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評,并闡述了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問題及以后在軍事上應該采取的方針,得到絕大多數(shù)領導的贊成。由此可見,“核心”之內涵,一是能夠順從和代表黨內正確的意見;二是能夠團結領導集體中的絕大多數(shù)同志;

      三是能夠在紛繁復雜的形勢下為黨指出正確的方向,提出正確的路線。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我們在闡述黨的歷史及其豐富經驗的時候,特別是在闡述遵義會議歷史和毛澤東貢獻的時候,沒有使用過“核心”這一概念,我們使用得比較多的概念主要是“領導地位”和“領袖”。劉少奇在黨的七大所作的《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中明確指出:“很重要的,就是我們的黨,已經是一個有了自己偉大領袖的黨。”他說:“這個領袖,就是我們黨和現(xiàn)代中國革命的組織者與領導者—毛澤東同志?!彼谡撌雒珴蓶|是中國共產黨“偉大領袖”的時候,用了黨和革命的“組織者與領導者”、中國無產階級和中華民族的“杰出代表”、“為災難深重的中國民族與中國人民指出了達到徹底解放的唯一正確道路”、“一切都根據(jù)人民群眾的意志”和“人民最忠實的勤務員和最恭謹?shù)男W生”,并有許多中堅干部“圍繞在毛澤東同志周圍”,等等。鄧小平在黨的八大所作的《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中,也闡述了“領袖對于黨的作用”,并引用了列寧關于領袖是“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的論述,強調“這種領袖是在群眾斗爭中自然而然地產生的,而不是自封的”。這些關于“領袖”和毛澤東作為“偉大領袖”的論述告訴我們:作為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一能夠忠實代表黨和人民根本利益,二能夠廣泛團結和組織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三能夠為黨和人民指明正確的道路。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講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黨是用“領導地位”或“領袖”來闡明我們黨是有“核心”的,但這并不是說完全沒有使用過“核心”這個概念。比如在1962年中央召開的七千人大會上,鄧小平在闡述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原則的時候,就說過:“我們黨,在過去一段時間里,中央和毛澤東同志都特別強調樹立核心;后來,核心大體上樹立了,就特別強調如何當好‘班長。這就是說,一定要樹立核心。不樹立核心,處于渙散的狀況,這個黨委的工作是做不好的?!碑斎?,鄧小平在這里講的“核心”,指的是“黨委的‘班長”,和他后來強調的“黨中央的核心”不完全一樣,但又有聯(lián)系,因為黨中央和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也有一個“班長”這樣的“核心”。

      綜上所述,無論從鄧小平的論述來看,還是從黨的歷史經驗來看,對于什么是“領導核心”問題,盡管在各個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要求,但其基本內涵始終是黨和人民意志的忠實代表者、黨的領導集體意志和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力量的凝聚者、黨的正確路線制定者和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正確方向的引領者。簡單地說,“領導核心”就是忠于黨和人民、團結黨和人民、引領黨和人民的領袖。

      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

      我們在紀念鄧小平誕辰120周年之際,重溫鄧小平的政治交代特別是他關于“關鍵在領導核心”這一重要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就是要在歷史與邏輯、理論與實踐、政治與思想的統(tǒng)一上,更加自覺地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萬眾一心,攻堅克難,完成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的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神圣使命。

      首先,我們要從歷史與邏輯的統(tǒng)一上認識到“兩個確立”是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決定性因素。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涵蓋了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建設、維護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建設、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tǒng)一、外交工作等方方面面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fā)生的歷史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義。這一切彪炳史冊的變革和成就,正如黨的二十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關于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明確指出的:“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取得的?!闭窃谶@樣的實踐過程中,我們認識到“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毫無疑問,“兩個確立”是黨在新時代歷史性實踐基礎上形成的,也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的決定性因素。

      其次,我們要從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上認識到“兩個確立”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zhàn)略家的非凡理論勇氣、卓越政治智慧、強烈使命擔當,應時代之變遷、立時代之潮流、發(fā)時代之先聲,作出一系列重大科學判斷,成為團結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指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前進方向的領路人。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文件征求意見過程中,地方和部門以及軍隊都希望這次全會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上,中央委員會同志一致贊成正式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致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實踐充分證明,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是眾望所歸,當之無愧、名副其實;一致表示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反映了全黨的共同意志,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寫入黨章,同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之所以能夠得到全黨的一致贊同,是因為這是來自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科學結論,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合乎歷史邏輯的科學結論。因此,完全可以說,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共同選擇、必然選擇,是黨和國家之幸、人民之幸、中華民族之幸。

      再次,我們要從政治與思想的統(tǒng)一上認識到深刻領悟“兩個確立”是新時代新征程最緊要的任務。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在中國式現(xiàn)代化道路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yè),前途光明,任重道遠。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紀疫情影響深遠,世界進入變亂交織的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發(fā)展進入戰(zhàn)略機遇和風險挑戰(zhàn)并存、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笔录S時可能發(fā)生。如同大海航行要有敢于和善于迎風破浪前進的舵手,要有全天候的羅盤指南一樣,面對偉大征程上難以避免的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我們更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黨的二十大作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以通過《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關于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這樣的權威形式,指出:“新時代新征程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推向前進,最緊要的是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笨梢?,在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必須更加自覺地承擔起“最緊要的是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這一黨的政治建設和思想建設重要任務。

      總之,我們今天重溫鄧小平關于“關鍵在領導核心”的政治交代,就是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邁上新征程后的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在任何情況下都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在思想、行動上始終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尤其在改革發(fā)展面臨種種挑戰(zhàn)、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艱辛攻堅克難之際,我們更要充滿信心、團結奮斗,以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的要求,堅定不移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確保全黨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步調一致向前進。

      (責任編輯?楊琳)

      作者:原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

      猜你喜歡
      領導核心領導集體民主集中制
      陳云民主集中制思想論析
      民主集中制的知與行
      百年大黨領導核心制度的建構邏輯與運行機制
      把民主集中制制度優(yōu)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論領導核心的戰(zhàn)略定位與歷史意義
      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需要堅強領導核心
      黨的“三代領導集體”維護祖國統(tǒng)一的思想
      學習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黨的建設科學化與健全民主集中制
      論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偉大歷史貢獻
      軍事歷史(2004年1期)2004-11-22 07:40:30
      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涉臺外交斗爭述略
      軍事歷史(2004年2期)2004-11-22 07:12:10
      互助| 尚义县| 曲沃县| 仪征市| 蓬安县| 凉山| 阜康市| 莲花县| 浦县| 芦溪县| 四川省| 广南县| 沭阳县| 天祝| 应用必备| 望都县| 石景山区| 邢台县| 寿阳县| 洞头县| 怀远县| 辽阳县| 邢台市| 响水县| 兰考县| 佛山市| 龙州县| 双牌县| 沙坪坝区| 泰和县| 包头市| 屯门区| 芦溪县| 平邑县| 大埔县| 蒙城县| 萨嘎县| 隆德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定安县| 宝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