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經常說,身教重于言傳,所以,家長要給孩子做榜樣,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自己就要首先成為怎樣的人。但是,有的家長較真兒:“這也太費事了吧,難道為了讓孩子考上好大學,家長要點燈熬油,再考個學歷嗎?”別說,還真有一位媽媽這么干,而且效果好得出奇。
讓我們來說說她和女兒的故事。
劉愛靈是長沙一所小學的校長,高級教師。她從事教育工作20多年,卻發(fā)愁管不好自己的女兒依倩。
一天凌晨兩點多,劉愛靈發(fā)現依倩的房間有光亮,推門一看,依倩居然在玩手機?!斑@么晚了還在玩手機,你是想把眼睛弄壞?”劉愛靈大聲訓斥。依倩吐吐舌頭,趕緊關燈躺下。不久后的一天晚上,劉愛靈再次抓到依倩玩手機,怒不可遏,與丈夫一起嚴厲訓斥依倩,并沒收了依倩的手機。面對父母的高壓管制,依倩沒有迷途知返,反而心生不滿,開始和父母冷戰(zhàn)。家里失去了往日的歡聲笑語,氣氛十分壓抑。
劉愛靈很苦惱,思來想去,決定用實際行動給依倩做個好榜樣——她要以43歲的“高齡”報考湖南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
宣布這個決定時,依倩一臉驚訝。
從那天開始,劉愛靈推掉一切應酬,一下班就埋頭學習,備戰(zhàn)考博。她有一個自律的儀式:每天進書房學習d173b7dca1f9f52dd2d2f68a1b7e6b033b8f5c9015c3bc16c41da6b3b21b1897之前,都把手機放到客廳的茶幾上,逼自己專心致志地用功。依倩見媽媽動了真格,深受觸動,也變得自律起來。
一天,劉愛靈學習完從書房出來,發(fā)現茶幾上有兩部手機,一部是自己的,另一部是依倩的。原來,依倩在學習的時候也開始主動遠離手機,遠離誘惑。
“身教果然勝言傳。”劉愛靈暗暗高興。
一年后,劉愛靈成功考入湖南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專業(yè)攻讀博士。又過了一年,依倩參加高考,以專業(yè)課湖南第一、文化課湖南第二的成績考入心儀的大學。
有個成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說,桃樹、李樹不會說話,但其果實艷麗、味道可口,人們紛紛去摘取,于是樹下便踩出一條路來。比喻為人真誠篤實,自然能感召人心,無須多費口舌。劉愛靈以身作則,對女兒實施不言之教,效果立竿見影,正應了這個成語。
對怎么教育孩子,劉愛靈總結了三個要點:“一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因勢利導,讓孩子走適合自己的路;二要相信孩子,孩子感到父母對他的信任后,才會變得勇敢、自信、堅強、獨立;三要以身作則,孩子不聽父母怎么說,但會看父母怎么做,父母上進,孩子就不會懈怠?!?/p>
讀者朋友,您有讀書學習的習慣嗎?您遇到難題會廢寢忘食地鉆研嗎?您遭遇挫折會鍥而不舍、愈挫愈勇嗎?如果朋友天天約您喝酒打麻將,您會拒絕嗎?不必回答,請做給孩子看,像劉愛靈那樣。相信不久后,孩子就會做給您看,像依倩那樣。
歡迎掃碼參與討論。
詳細報道見本刊第05頁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