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韓國國內有關是否自行擁核的幾次民調。
在2022年11月進行的民意調查中,有64.3%的受訪者贊成韓國自主開發(fā)核武,有33.3%表示反對。
2024年2月6日的東亞日報報道,每10名國民中就有7名表示“韓國需要獨自開發(fā)核武器”。
韓國近年“自行擁核論”灼熱,事出有因。
在金正恩屢屢宣布不放棄核武器的情況下,韓國國內對朝鮮無核化近乎絕望。2024年2月6日的民調,對朝鮮棄核持悲觀態(tài)度的應答者占91.1%,而前一年是77.6%。專家解釋說:民眾既對朝鮮擁核的不斷升級和狂暴的挑釁姿態(tài)感到恐懼,也對美國允諾的對朝鮮核遏制力感到不信任,認為韓美日安保合作也無法消除朝核威脅。
今年11月將舉行的美國總統(tǒng)選舉,前總統(tǒng)特朗普很可能再次入主白宮。韓國恐懼特朗普2.0。在特朗普1.0時期,特朗普對朝核問題與金正恩舉行過三次首腦會談,也只是大搞“會談秀”。美國媒體披露,特朗普正在研究二次執(zhí)政后,以允許朝鮮擁有核武器為前提的交易政策,即美國擬宣布 “凍結朝核方案”,朝鮮中斷現在和未來的核開發(fā)和生產,美國承認其過去開發(fā)的核武器。韓國媒體抨擊特朗普“是放棄無核化而容忍朝核,事實上承認朝鮮是擁核國。對此,韓國只能 “以核對核”,通過“恐怖的核平衡”來維護自身安全。
6月19日,朝鮮與俄羅斯簽署了相當于恢復軍事同盟關系的新條約,條約中規(guī)定“如果一方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將立即提供軍事援助”。 韓國輿論認為,事實上,俄朝建立了“核保護傘同盟”。這使“自主核武裝論”火上澆油。6月25日,保守的韓國執(zhí)政黨國民力量黨黨首候選人就“自主核武裝論”展開了爭論。國會議員羅卿媛表示,若自己當選黨首,將把“自主核武裝論”作為黨論。首爾市長吳世勛也表示,“韓國也應該自主開發(fā)核武器”。26日,《朝鮮日報》等保守媒體對“自主擁核論”進行了深度報道,進一步提高了“自主核武裝論”的熱度。
自主開發(fā)核武器,韓國必將在經濟和外交方面受到重創(chuàng)。
韓國執(zhí)政黨方面提起“自行核武裝”話題后,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最高委員鄭清出來抗議,“自主擁核論是極其不負責任且萬分危險的主張”,院內代表樸贊大也對此批評道,“核武裝論是會導致朝韓同歸于盡的‘零和游戲’”。 許多專家認為,必須正視“核不擴散原則”仍在美國的外交和安全策略中占據主流意識的現實。即使特朗普再次上臺,很難真正容許韓國自主進行核武裝。
更有人批評自行擁核論缺乏可行性,在政治、外交和經濟上韓國都要付出相當大的費用。
美國不會允許韓國擁核,美國主張通過延伸核遏制和加強韓美日三國安保合作來應對朝鮮的核威脅,通過向韓國提供核保護傘來保障韓國的安全。事實上,70多年的韓美同盟保證了韓國的安全和繁榮。美方認為,韓國的自主核開發(fā)不僅違反了《核不擴散條約》(NPT),還會引發(fā)東北亞內部的“核多米諾現象”。
韓國作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簽約國,如果未經NPT批準自主開發(fā)核武器,那么作為貿易大國的韓國必將在經濟和外交方面受到重創(chuàng)。在很難期待中、俄默認的情況下,若韓國被打上非法核開發(fā)國的烙印,會像朝鮮和伊朗一樣成為國際社會嚴厲制裁的對象。另外,還會引起其他無核國家的反對。
韓國政府近日表示,堅持認真遵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規(guī)定的義務,將進一步加強韓美同盟的延伸威懾力量予以應對。這等于宣告,韓國政府與自主核武裝論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