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梁山一百零八將中,誰的兵器最花里胡哨?非呂方、郭盛兩人的方天畫戟莫屬。
且看呂方、郭盛兩人的出場——
呂方仿呂布打扮,喜紅色,“身上百花袍,錦織團花……騎一匹胭脂抹就如龍馬,使一條朱紅畫桿方天戟”。郭盛效薛仁貴打扮,喜白色,“身上鑌鐵甲,披千點寒霜……坐下騎一匹征馬宛玉獸,手中輪一枝寒戟銀蛟”。
對影山前,兩人棋逢對手,各使方天畫戟,斗到三十余回合,不分勝敗。“斗到間深里,這兩枝戟上,一枝是金錢豹子尾,一枝是金錢五色幡,卻攪做一團,上面絨絳結住了,那里分拆得開。”一旁觀戰(zhàn)的花榮一箭分雙戟,討了個滿堂彩。
花榮這一箭,不但解了二人的尷尬,還間接提醒他們:戰(zhàn)斗廝殺豈是走秀顯擺,形同兒戲?搏命拼殺的兵器,掛些花里胡哨的豹子尾和五色幡,就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擺設。可惜兩人并未領會。
上梁山后,戰(zhàn)場上難見呂、郭二人的身影,直到曾頭市戰(zhàn)曾涂。
歷史重演。呂方和郭盛夾攻曾涂,“三騎馬在陣前絞做一團”。兩枝戟上的豹子尾、五色幡又與曾涂槍上的朱纓攪在一起,奪扯不開。殺氣騰騰的戰(zhàn)場瞬間上演了一出滑稽鬧劇。
曾涂率先抽出槍向呂方的脖子刺來。又是花榮殺到,見情勢危急,暗發(fā)一箭,正中曾涂左臂,曾涂翻身落馬。呂方、郭盛雙戟并施,曾涂一命嗚呼。
可笑的是,此時兩人的方天畫戟還纏在一起,難以分開。
梁山排座之時,呂方、郭盛專管宋江和吳用的安保工作,后來又負責迎接朝廷招安的欽差。如此安排,宋江正是看中了他們手中的方天畫戟。
其時,畫戟總是出現(xiàn)在儀仗隊中——不但漂亮,還有威嚴感,如敞開的兩扇門一般,以烘托主角出場。
此后,方天畫戟徹底成了擺設,呂方、郭盛也成了宋江身旁花瓶式跟班。兩人一左一右,一紅一白,兩廂分開,手持畫戟,儀式感十足。
一件兵器,掛滿繁瑣的裝飾,最終只能淪為“銀樣镴槍頭”。呂方、郭盛從外形上模仿呂布和薛仁貴,得到了一點“面子”,“里子”卻相差甚遠。
面子是這個世界上最難放下,卻也是最沒用的東西,撐不了多久。呂方和郭盛在征戰(zhàn)方臘時,碰到稍有實力的對手,很快死于烏龍嶺下,只換得宋江一聲輕嘆。
世上總有人喜歡給自己安上“豹子尾”和“五色幡”,他們得到了面子,結果可想而知。
(摘自《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