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寫作作為初中英語教學的一種新模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作能力。用其構建有活力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堂,需要教師做到寫作的篇幅微小、時長微短、立意細微??梢宰寣W生在進行了詞匯積累與訓練、素材收集與整理的基礎上,仿寫文章結構,應用重點詞匯、句式,完成基于原文句子的縮寫、擴寫和續(xù)寫,也可以寫下閱讀感受和心得。在推進微寫作時,還需要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資料,引導學生找到閱讀主線,完成相互批改和學習,不間斷課后微練習,在深入思考和分層寫作練習中螺旋前進。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微寫作;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24-0077-04
微寫作是信息技術思維作用于教育教學領域的產(chǎn)物。對初中英語教師而言,微寫作的教學價值不僅在于改變了寫作的基本范式,更提供了其他教學版塊的課型創(chuàng)新可能性。師生在微互動之中可以更有效的溝通,學生雖然單位時間內寫作的量較小,卻可以通過有效寫作實現(xiàn)對第二門語言知識,尤其是閱讀語篇中知識的有效積累和應用,學生學習思維能力的提升,在微寫作背景下會不斷被強化。
一、 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上推進“微寫作”的重點
(一)篇幅微小
初中英語閱讀課上的微寫作首先要做到篇幅微小,總長度控制在20~50詞即可,有效減輕學生的寫作實際和心理負擔,激發(fā)其對寫作的熱愛。比如,閱讀“best friends”之前先讓學生圍繞主題自行寫50詞左右對好朋友或高品質友誼的理解,學生可自選角度,可以是人物小傳,還可以是對某一友情故事的記敘;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寫有內容的語段,也可以對本次閱讀學習產(chǎn)生興趣,想了解別人的好朋友是什么樣的,或他人對“好朋友”的定義。
(二)時長微短
除篇幅之外,微寫作還需要控制時間,盡量讓學生在5~8分鐘完成,目的就是使得微寫作有效嵌入各個閱讀教學階段,并幫助學生及時遷移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寫作效率。比如讓學生讀“best friends”第一部分關于“Betty”的描寫,梳理自然語段的邏輯關系,仿照結構即興寫一小段描寫自己好友或熟悉的人的文字。要求學生不僅遷移知識,還需要控制寫作時長,最短時間內完成有邏輯表達的學生可以獲得一份獎勵。
(三)立意細微
英語閱讀課上的微寫作往往是與教學目標、課時內容、語篇特點相結合的。教師也要在這些結合的基礎上著眼于細微之處,以達到特定寫作訓練目的。比如語篇中使用了“make”這一單詞,其后面既可以接名詞短語,還可以做使役動詞教師。教師就可以聚焦這一知識點進行填空類的微寫作練習:給出不同語境下的句子或對話,請學生在目標選項中選擇名詞、形容詞、不帶“to”的動詞不定式,填在“make”后,使句子完整且含義正確。
二、 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上推進“微寫作”的基礎
(一)詞匯訓練
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基礎都是英語詞匯。所以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上推進微寫作,首先要對學生進行詞匯訓練,讓其通過詞匯解析借鑒所閱讀文章的習作表達方式。而該種訓練盡量要避免對單一詞匯的單個教學,要利用派生詞等方式讓學生自由表達。
比如,在“friends”單元教學時,詞匯訓練的重點要放在形容詞原級、比較級、最高級的介紹和使用方面,可以先給出“small、long”等簡單詞匯及其比較級、最高級,讓學生回憶學習過的其他文章或者閱讀過的其他素材,說出1~2個類似的單詞“升級”例子;也可以請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與該例子不同的英語形容詞比較級、最高級。教師基于詞匯構成分析其變化的規(guī)律、特點,再結合具體語篇探討使用不同級別形容詞的方式、語境,讓學生模仿例子寫出類似的語句。
(二)素材收集和整理
雖然上文已經(jīng)分析到微寫作的篇幅較短,但并不代表可以隨便寫、胡亂寫、毫無內容地寫。所以在閱讀課上進行微寫作練習,還需要做好素材收集和整理的基礎準備。
首先,這種準備自然是以要閱讀的文章為對象,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概括。例如,在“school life”的語篇閱讀中,教師就可請學生自由發(fā)揮,回憶曾經(jīng)完成的寫作練習,思考該語篇可以被整理成哪個方向、主題下的寫作材料,是關于生活思考、文化習慣的,還是探討英語寫作體裁的;再將自己的思考結果用英文標注在語篇旁,實現(xiàn)以讀促寫下的語篇多角度解讀,以激活學生的寫作材料整理思維。其次,再讓學生順著自己選定的或考慮到的角度收集多元的橫向、縱向寫作素材。比如,將“school life”與生活文化寫作主題掛鉤,就可以請學生回憶自己相關的生活經(jīng)歷,將生活經(jīng)驗作為寫作的初始材料;或者讓學生上網(wǎng)搜集素材,提煉出與主題有關的部分,進行寫作拓展和補充。
三、 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上推進“微寫作”的角度
(一)仿寫文章結構
閱讀課上的微寫作角度是多種多樣的,也正是因為角度多,才可以充分歷練學生的學科本領,讓其從閱讀語篇中汲取養(yǎng)分。教師可引導學生從仿寫文章結構入手,助力學生理解語篇內容,學習寫作思路。比如,讓學生閱讀“a day out”的reading部分,梳理Linda完成世界公園一日之旅的基本情況,概括每一自然段落的內容,繪制文章結構的框架,說一下語篇的主題、文體各是什么,文章的展開思路又是怎樣的?以給Linda寫回信的方式,用相同的結構介紹一下自己曾經(jīng)的一日之旅;或者給其推薦家鄉(xiāng)的旅游景點,為其安排一次一日游活動——會帶她去哪兒?怎么去?時間和游玩方式各是什么?
(二)應用重點詞匯、句式
初中英語教材以發(fā)生在不同人物身上的故事為起點,編入了許多學科詞匯、句式等重點知識,這些知識也是學生寫作的支架。所以教師在閱讀課堂上應用微寫作模式,還需要讓學生學習和使用單詞、短語、句式結構,進行有內容、有內涵、有情感的微創(chuàng)作。比如,學習過“do it yourself”的reading部分,學生在理解了DIY的核心含義之后,需要使用“should、had better、have to”等重點句式,和“review、return”等單詞,以及“hand in、write about、and so on”等短語,設計圍繞“my cousin and DIY”不同自然段落的對話,每一名同學扮演簡短對話中的一個角色,以達到微寫作的時長、篇幅要求,并讓學生在合作中鞏固知識。
(三)縮寫、擴寫和續(xù)寫
整篇英語文章是由多個句子構成的,教師還應當結合句子的特點和內容,引導學生在縮寫、擴寫、續(xù)寫中鍛煉微寫作能力,激活寫作思維。
比如,縮寫練習,就可以先請學生復述語篇或自然段主要內容,找到關鍵詞短語,基于其含義關聯(lián)特征完成刪除、替換。閱讀“school lives”就讓學生分別概括“l(fā)ife in a British school”和“American school”兩大語段,盡量用幾個關鍵表述形容詞或動詞短語概括內容,讓學生在對比分析和思考中完成微型練習。擴寫練習就可以著重讓學生發(fā)揮聯(lián)想能力,補充語片中沒有詳盡描述的部分,通過擴寫使含義或語言意境更飽滿。閱讀過Daniel關于“ideal school”的表述之后,請學生結合“we have lots of time for after school activities”進行擴寫練習。先通讀文章,判斷Daniel的性格特點、基本習慣,考慮既然有大量的課后自主時間,那都會做什么?擴寫時既可以使用本單元出現(xiàn)的重點單詞、短語,也可以使用既往知識進行描繪性補充。而進行續(xù)寫練習就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給其更多的想象和自我釋放空間,只要合情合理就不限制續(xù)寫的角度:讀了Suzy的DIY story,根據(jù)前景情內容推測一她是否會喜歡這份DIY job,為什么?將自己的判斷用簡要的描述性文字記錄下來。
(四)寫下個人閱讀感受和心得
英語閱讀課是主觀客觀相結合的一種課型,知識是既定的、客觀的,但每個人對文章中所涉及的人物、所表達的觀點理解是主觀的,所以該種課堂上的微寫作角度還可以使學生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心得。比如,同樣是“my cousin and DIY”一部分的閱讀課,可以讓學生邊讀邊寫自己了解到“my cousin”行為時的感受,讓自己想到了什么;或者本語篇插圖讓自己有哪些聯(lián)想、推測,將這種個性化的閱讀思考隨時記錄在自然段或圖片的旁邊,用類似批注的形式實現(xiàn)微寫作對個人閱讀的幫助,也無形中將課內材料變?yōu)樽约簩懽鞯乃夭摹?/p>
四、 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上推進“微寫作”的注意事項
(一)創(chuàng)設情境,拋出問題
閱讀中的微寫作本質是一種讀寫相結合的英語教學模式。教師在推進學生寫的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設不同情境,利用問題引領學生思考,使其有基本的寫作方向。
教學“a poem about the seasons”時可以先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同學們最喜歡或最不喜歡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學生給出答案后播放圖片或視頻,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有的同學非常不喜歡冬天,認為天氣太冷,沒有辦法參加更多的戶外活動;但我們看這些冬日美麗、壯觀的雪景,這些多種多樣的冰雪運動,會不會有新的想法?引發(fā)學生辯證思考,冬天真的如自己想象那樣的不好嗎?接著再讓學生寫一寫看了這些資料,自己對季節(jié)的看法有哪些變化?現(xiàn)在自己最喜歡或最不喜歡一年中的哪個季節(jié)呢?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獲得有用素材,完成內容翔實的微寫作訓練。再讓學生帶著新問題“我們有感而發(fā)的文字是否可以通過重新編輯變成像本閱讀課上一樣的小詩,使自己的文字更美?”開始閱讀,給學生設定以寫促讀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有意識積累和模仿。
(二)提供資料,引發(fā)聯(lián)想
初中生微寫作的主要問題是不太容易帶入自己的想法或主觀感受,根本原因是缺乏一定合理的聯(lián)想、想象或推理能力,導致無論是寫對語篇的看法,還是仿照句式結構寫出英文版的比喻、擬人、排比句子,都稍顯干癟。所以此時就需要教師提供不同類型的資料,讓學生換個角度想一想、寫一寫。
比如,學生在閱讀過“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之后,請學生共同觀看慢直播的一小段片段,像坐火車一樣環(huán)游紐約之外的地方,包括瑞士、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請學生想象一下自己是游客或直播UP主,想看到些什么,或帶大家看哪些景點,讓其他地方的人們了解這次直播旅行。再給學生提供我國某一地方的文化、景觀、社會風俗資料,請學生截取部分內容,整理為寫作素材。更可以請學生大膽想象,要做不同于傳統(tǒng)“online tour”的項目,可以借鑒一些流行的網(wǎng)絡方式或視頻拍攝手法,給學生一定的資料獲取時間,先寫下項目大綱形式的微寫作內容;課后再逐項目補充微寫作大綱,以全面激發(fā)學生課內外閱讀、寫作的興趣。
(三)深入閱讀,找到主線
為避免閱讀課中微寫作的比例過大,不能較好地完成閱讀教學計劃,或學生通過閱讀汲取到的養(yǎng)分有限,教師還應當推動學生進行深入閱讀,找到語篇主線,順著該主線分別完成常規(guī)閱讀訓練和特定的閱讀加寫作訓練。
教材中多次出現(xiàn)了簡潔版的思維導圖,如“introducing a country”部分就圍繞the UK給出了思維導圖。教師可以仿照該種形式,推動學生讀標題,找關鍵單詞、短語,整理文章結構和基本內容,再分別完成縮寫、仿寫、擴寫等練習活動。閱讀Gulliver in Lilliput,就可讓學生利用網(wǎng)絡學習平臺查一查文章標題中涉及的人物、地點,了解基本故事背景,在標題旁寫下自己對本故事內容或結尾的推測。再自選關鍵詞繪制思維導圖,可以是Gulliver第一視角下看到的是人、事、內心的感受;也可以是第三視角下小人國經(jīng)歷的事情、公眾的心理變化等。最后請學生基于自己對語篇的理解,在插圖旁邊寫下自己對該插圖的認知——其是展現(xiàn)了故事的哪一階段?其前后相關的故事是怎樣的?隱藏了哪些未知的線索?讓學生既在閱讀理解中學會提煉主題思想,了解英語獨特表達方式,又可以學習著文章的寫作思路,將收獲的知識變化、輸出,有效提高寫作本領。
(四)分層練習,螺旋前進
初中生的英語基礎、語感、語用素養(yǎng)都有較大的差別,所以閱讀課上的微寫作還需要以分層的形式進行,讓每一名學生都有參與練習的條件,都可以在知識支架中提高自己。
比如,閱讀同一篇文章,基礎的微寫作任務是讓學生對已讀部分進行詳盡的復述,尤其要準確寫出文中出現(xiàn)的關鍵單詞、短語、重點句子,可以是本課涉及的新內容,也可以是曾經(jīng)學過的知識,鋪墊好寫的基礎、做好寫的開頭。而中層級難度的任務可以是請學生以小組合作為方式討論一下什么是“good manners”,生活中有哪些好的或不好的行為習慣,我們應當怎樣保持好習慣或改變不好的習慣。通過小組口頭表達讓學生既練習了實用句型,又基本形成了微寫作的內容。再將口語表達變?yōu)闀姹磉_,從而強化知識印象。綜合拓展類的微寫作任務則可以是學生自由發(fā)揮,基于本篇文章談個人的觀點;也可以是學生間自由交換微寫作語篇,相互批改、給出建議再完善寫作成果,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比較、評價和創(chuàng)新寫作思維。
(五)評改糾錯,相互學習
初中生的英語知識理解程度不高,決定了其在微寫作練習中必然會出現(xiàn)一些語法、知識運用方面的問題,利用好這些生成性問題,開展學生間的糾錯評改活動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這種評改除上文提到的自由交換、相互批改之外,也可以由教師主導,確定評改的方向。比如,要求學生將同桌的微寫作練習當作一個簡短語篇進行閱讀,從中著重找出是否有前后描寫矛盾,語序關系錯亂,詞匯、語法錯誤的問題。通過清晰目標讓學生讀和改的精力更集中,并有重點解決初中學生英語寫作時的典型問題,再讓學生自己進行錯誤修改,加深印象。
(六)不間斷進行課后微練習
利用微寫作構建初中英語閱讀高質量課堂,還應當打開眼界,使得課上教學與課外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用課外自主學習成果反哺課堂教學的需求。
比如,給學生布置課后微寫作練習知識的儲備、整理、轉化運用作業(yè):在學生學習過“wild animals”單元文章之后請其自行查找資料,可以是關于熊貓介紹的新聞、紀錄片,可以是記錄北極熊生活的報道,從中提煉出關于動物習性、外貌等描寫的不同英文單詞、表述結構,結合課內語篇涉及的相關內容,繪制以動物為中心詞的語用知識思維導圖,或者從課外材料角度進行課內語篇的寫作擴展。學生更可以思考課上學習的新方向,自行選取感興趣的、有關野生動物的材料,進行閱讀和積累,包括科普瀕危海洋生物保護的素材,探究已滅絕生物復活的科幻文章等。重點是讓學生邊閱讀邊批注、記錄、總結,并定期組織微寫作學習交流會,由學生共享該階段的閱讀和寫作成果,打開彼此知識視野的同時,讓其打下更牢固的寫作基礎。
五、 結論
初中英語閱讀課堂用好微寫作環(huán)節(jié),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目的。教師應當立足學情、教情,使微寫作嵌入在閱讀的導入、展開、知識新授和復習鞏固不同環(huán)節(jié),并給學生提供便于其展開聯(lián)想、想象、思考的資料、情境,同時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作、自由交流,助力學生在讀寫相結合的英語課堂上成長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游江桑.“微寫作”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2022(30):54-56.
[2]何其麗.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探微[J].文淵(中學版),2020(6):348.
[3]陸秋吉.關于新時期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微寫作的相關思考[J].校園英語,2018(3):195.
[4]朱達勇.淺談微寫作訓練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J].求知導刊,2019(3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