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壩子,顧名思義就是山間小平地,去之前從這個名字就可以判斷出,這里的地貌類型主要以山地為主。果不其然,從藝術(shù)邊城馬關(guān)出發(fā),穿過夾寒箐的山巒,才抵達那個國界線有三十八點五公里的邊陲小鎮(zhèn)——小壩子。
對于大地的一道道脊梁,我們都只是匆匆的過客,大梁子的苗族,已經(jīng)先于我們千百年來到了這一片梁子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地、日月,是永遠繞不開的意象。在這里國門就是家門,去山里干活就相當(dāng)于去放哨,無論世事如何變遷,他們都不曾后退一步,他們的靈魂早已深扎進祖國的沃土里。當(dāng)炊煙在兩國三縣交界的梁子上緩緩升起。我試圖在這一縷人間煙火中,尋找著記憶的塵?!,F(xiàn)代化的閣樓、平房之間,還能聽見雞鳴狗吠的聲音,畫眉鳥不停地在樹枝上歌唱。我聽說,主人家給它吃的是炒熟的牛肉末拌上雞蛋清,鳥長得肥壯,聲音才更加悅耳。在這一點上,人和動物是無比相似的,俗話說,財大氣粗,從大梁子村民們自信滿滿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他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
山村、田野,流水,是我這一生都繞不開的意象?;叵脒^去的日子,我的文字始終沒能離開山村的底色,山村是我生活的地方,也是我文字的歸宿。春天,油菜花開了,很多人都發(fā)出“風(fēng)景這邊獨好”的感慨,但誰又真正地去關(guān)注過這一片片金色的油菜花,對于它的主人又意味著什么?正所謂你眼里的風(fēng)景,在別人眼里有可能只是人間尋常之物。比如,我的母親比我更關(guān)心這一年油菜籽的收成,對她而言花只是裝飾物,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深愛著腳下的土地,深愛著自己歸宿的山村。從小我就偏愛流水,可能是因為我們村子在半山腰上,嚴(yán)重缺水,有時遇上干旱,人畜飲水都非常困難。因此,村里人,都非常羨慕那些水源豐富的地方,不用靠天吃飯。更讓人感到遺憾的是,綠汁江,從村子下面的壩子里蜿蜒而過,然而,我們村子在壩子里的田地很少,大部分土地都在半山腰上,正所謂田高水低,遠水解不了近渴啊。越是自己缺少的東西,就越覺得無比向往。幾年前經(jīng)常聽村子里的人說:“要是村子旁邊有一股清泉流下來,我們這日子肯定要比現(xiàn)在好過啊?!苯衲赀^年回到家里,就沒有聽到誰還這么說,原來是趕上了鄉(xiāng)村振興項目,從幾十公里外的地方引水到了村子里,水龍頭一打開,清澈的水在陽光下光彩奪目,鄉(xiāng)親們笑了,我也笑了。
二
離我老家千里之外的小壩子大梁子村,實現(xiàn)了溪流從山頂流經(jīng)村莊,雖然這是人為的景觀,但很美,也很實用。他們是將其他地方的溪流改道引到村子背后的山上的。大梁子村就是山多,有的村民說,早幾年,你抱個大南瓜,不小心掉落的話,直接滾到村子下面的箐里了??上攵?,大梁子的山高坡陡。這么一改,大梁子村就有高山流水的景致。這個景觀被稱為“顯山露水”,我們從中讀出了一種從容和自信。
石榴花開了,像一盞盞紅色的燈籠,在枝頭閃爍。懸崖峭壁撐起的寨子,多少有點令人生畏。沖天樹也開花了,整棵樹就像大地上蓬松的頭發(fā),直指藍天,那白色的花朵,已經(jīng)按捺不住了,總想著飛上九霄云外,一樹又一樹的花開,點綴著這里的古色古香。
來到邊界村寨大梁子,每家每戶都插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如果你來到這兩國三縣交匯的地方,你會更加深刻地領(lǐng)悟“中國”這兩個字意味著什么?它就是鐫刻在我們心中永遠抹不去的底氣和自豪,我們以生為中國人而自豪,因為我們在強大的國度里,才有了大梁子村群眾投工投勞,奮戰(zhàn)九十天就建成如今的美麗鄉(xiāng)村的動人故事。門前花開,院子干凈,干好農(nóng)活,奮斗新生活,是這里一幅幅生機盎然的真實畫卷。人民富,國家強,邊疆就安寧。雖說山川異域,風(fēng)月同天,但我們是有自己的祖國的,我們的底色就是那邊界上迎風(fēng)飄揚的五星紅旗。
三
從村子右側(cè)還有一條用石頭鋪成的小路通向另一座山巒,據(jù)說這是以前的茶馬古道,柴米油鹽醬醋茶,是千年不變的生活物資,回想那些年馬鍋頭趕著馬隊,在這崇山峻嶺中穿梭,除了山間響起馬鈴鐺的浪漫聲響,更多的是艱辛與奔波。如今的大梁子村,出門就可以開著車去街上采購各種用具,曾經(jīng)的茶馬道,已經(jīng)不再具有當(dāng)年的功能。但大梁子村的人,一直保留著這段古道。除了是前往新建觀景亭的必經(jīng)之路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希望大梁子年輕的后生們記住昨天的苦日子,讓明天生活得更好。
最令人驚嘆的是,這個曾經(jīng)臭水橫流、房屋老舊、雞糞牛糞隨處可見的寨子,如今已經(jīng)打造成生態(tài)宜居的現(xiàn)代化小康村。周末、節(jié)假日引來眾多游客來此打卡、游覽山水,觀賞邊界風(fēng)貌。
的確,以大梁子村為代表的一些邊界村寨,搭上了鄉(xiāng)村振興的快車,實現(xiàn)了彎道超車,邊境群眾齊心協(xié)力地把自己的家園建設(shè)成生態(tài)、綠美、宜居,幸福的日子一直在路上,祝愿他們越來越幸福。就像石榴廣場上,那兩個用石塊壘起的石榴造型一樣,各民族只有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未來的康莊大道才會越走越寬闊,越走越遠。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新時代,以大梁子村為代表的邊界地區(qū),一定會越來越美,在邊界上形成一道道靚麗的風(fēng)景線。你看,不同膚色的人們,在向我們豎起大拇指;你聽,邊界以外的地方,各國人民在用不同的語言在向我們點贊。這樣的場景,在新時代,即將變成一種習(xí)以為常的舉動?!爸袊边@兩個字,深入我們的靈魂,變成無窮的力量。
【作者簡介】普文海,男,彝族,云南雙柏人,現(xiàn)居文山。小學(xué)教師,在讀碩士研究生?,F(xiàn)為云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文山州第七屆青聯(lián)委員。有作品見于《中國校園文學(xué)》《邊疆文學(xué)》《西部》《滇池》《散文詩》 《椰城》 《散文詩世界》《教師文學(xué)》《牡丹》等刊物,偶爾有文章在各類比賽中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