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黑龍江寒地水稻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措施

      2024-08-08 00:00:00莊秀蘭
      新農(nóng)民 2024年19期

      摘要:黑龍江地處我國北方,是糧食的主產(chǎn)區(qū)之一,受到地理位置的影響,當?shù)匾院厮痉N植為主。為實現(xiàn)寒地水稻優(yōu)質、高產(chǎn)的目標,除了要掌握相關的栽培技術之外,還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因此,本文從培育壯秧、選地作床、播種方法、秧苗移栽、水肥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黑龍江寒地水稻栽培技術,隨后論述了寒地水稻病蟲害的防治措施,期望能夠為寒地水稻增產(chǎn)增收助力。

      關鍵詞:水稻;寒地水稻;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在我國,水稻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其產(chǎn)量的高低不但對農(nóng)戶的收益有直接影響,而且還關系到國家的糧食安全。黑龍江作為糧食主產(chǎn)區(qū),以寒地水稻種植為主,為實現(xiàn)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的目標,應了解并掌握寒地水稻栽培技術,并在生產(chǎn)實踐中科學應用。同時,還要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以減輕對水稻生長發(fā)育的影響,提高水稻品質和產(chǎn)量。

      1 寒地水稻栽培技術

      1.1 培育壯秧

      1.1.1 優(yōu)選良種

      在黑龍江地區(qū)開展寒地水稻種植的過程中,水稻品種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不但關系到壯秧的培育效果,而且還會對后期的產(chǎn)量有所影響。因此,要對選種予以高度重視,以優(yōu)良品種作為首選。要保證所選的稻種純凈度達標,即不低于98%,并且還要有良好的發(fā)芽率,最低不得低于90%??山Y合種植地的氣候、土壤肥力和墑情,選取抗病蟲害能力強、品質優(yōu)、產(chǎn)量高的品種。需要注意的是,應當在指定的經(jīng)銷場所購買通過國家或是省級審核的稻種,這是確保稻種質量的前提和基礎。

      1.1.2 種子處理

      當水稻品種選好之后,要在正式播種前對種子進行預處理,包括包衣、浸種、催芽等環(huán)節(jié)。(1)目前,寒地水稻種植基本已經(jīng)實現(xiàn)全程機械化生產(chǎn)。因此,可在秋季對稻種進行機械包衣,這樣能夠使包衣效率獲得大幅度提升。經(jīng)過包衣處理后的稻種要先烘干,然后裝袋保存,若是條件允許,則可存入暖庫內。稻種包衣要選擇效果好的種衣劑,其中,應含有甲霜·種菌唑、戊唑醇等成分,要控制好種衣劑的用量,以免過量使用對稻種發(fā)芽造成不利影響。由于稻種包衣后不能被陽光照射,所以,要在包衣前對稻種進行攤鋪曬種,以2~3 d為宜[1]。(2)浸種是較為簡單實用的消毒方法,浸種前可以先用淡鹽水對稻種進行浮選,將漂浮在鹽水表面飽滿度不足的種子全部剔除,剩余的稻種從鹽水中撈出后放到清水中將表面殘留的鹽水洗凈,然后放入含有咪鮮胺、吡蟲啉、多菌靈等藥劑的混合溶液內浸泡,以3 d左右為宜。(3)浸泡好的稻種要及時催芽,催芽前要對稻種仔細清洗,確保表面無藥劑殘留,將稻種放入溫度適宜的水中,以此來達到提升稻種溫度的目的,當?shù)痉N的溫度達到25℃以上,便可統(tǒng)一裝入編織袋內,置于溫度不低于25℃的室內。正常情況下,約40 h,大部分稻種便會出芽,當芽長達到0.8 mm左右時,將種子從袋內取出,鋪在堅硬、干凈的水泥地面上晾曬,曬好后要覆蓋保濕。

      1.2 選地作床

      1.2.1 苗床地的選擇

      在寒地水稻壯秧培育中,要選擇適宜的地塊作為苗床,所選地塊的附近應當有充足的水源,地勢越平坦越好,以向陽背風處為最佳。正常情況下,每1 hm2要準備不少于200 m2的苗床,并在苗床地選好后配制床土。

      1.2.2 苗床土的配制

      苗床土的好壞與寒地水稻壯秧的培育效果密切相關,所以,要確保苗床土的配制質量。(1)在具體配制時,可將無除草劑殘留、富含大量有機質、pH在5.5~6.5的微酸性土壤作為首選,由此,能夠促進育苗成功率的提升。選好的苗床土不能直接使用,要進行過篩處理,篩好的苗床土堆放到指定的位置處備f02c4983ff9ecdee4e5c4824b8692fbde30bb8154934f2543372afa5fccd3086用。以面積為360 m2的大棚為例,可以擺放的苗床盤大約在2 000盤,每一盤能夠裝土2.5 kg,單個大棚所需的苗盤土約為5 000 kg。(2)配制苗床土時,需要使用袋裝的壯秧劑,每袋能夠拌制苗床土750 kg左右。先用壯秧劑試配50 kg的苗床土,測定pH,當pH在4.5~5.5時,便可裝盤使用,若是測得的pH超過5.5,則應采取加酸的方法重新測試,調酸劑可以選用濃硫酸,效果好且用量較少。使用前按照要求進行稀釋,然后拌入土中,最終便可配制出含有壯秧劑、pH在4.5~5.5的苗床土。苗床土配制的過程中要注意如下事項:加酸調整時,要對加酸前、加酸后的酸堿度準確測定;向苗盤土內拌壯秧劑前,要將濃硫酸與壯秧劑提前拌好,并以覆蓋薄膜的方式進行悶料;要對壯秧劑的用量嚴格控制,不得隨意增減。

      1.2.3 適時作床

      秋季是最適宜寒地水稻作床的時間段,在該季節(jié)作床時,要對土壤進行深翻處理,通過深翻能夠進一步增強土壤的透氣性。

      1.3 播種方法

      在寒地水稻播種前,要做好擺盤和澆水等準備工作,然后密切關注本地的天氣情況,當溫度達到可以滿足秧苗生長發(fā)育的需要時,采用農(nóng)用機械播種水稻。播種操作時,如果沒有特殊原因,中途不宜停歇,以確保播種連續(xù)進行,這樣能夠使播種質量得到提升。當因故必須中斷播種時,在恢復前,要做好相關的檢查工作,避免出現(xiàn)漏播的現(xiàn)象。播種時要控制好深度,不宜過深或過淺,若是播種過深,則會對幼苗破土造成不利影響,過淺會影響種子的成活率,不利于壯秧的培育。播種后要及時覆土,并采取覆蓋地膜的方式保溫,避免溫度不夠影響種子發(fā)育。

      1.4 秧苗移栽

      水稻秧苗移栽的過程中,為提高作業(yè)效率,可采用插秧機進行插秧,操作時,要控制好秧苗的插入深度,以入土2.0 cm左右為宜,由此能夠為秧苗順利返青和有效分蘗創(chuàng)造條件;秧苗的移栽密度與產(chǎn)量密切相關,可按地力的實際情況確定密植或是稀植,當?shù)亓^差時應以密植為主,若是地力好,則可稀植;秧苗移栽時,要確保順序正確,以大田下方作為起始點向上方插秧,一塊地插好后,要及時查缺補漏,這樣才能確保苗全。

      1.5 肥水管理

      1.5.1 施肥

      在肥料的選擇上,應以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作為首選,采取測土配方技術,確定化肥的用量。水稻在不同的生長發(fā)育階段,對肥料的需求情況有所差別。因此,應按階段施肥。如分蘗期以氮肥為主,輔以磷、鉀肥,可分兩次施用,第一次在水稻返青后,施用量為肥料總量的80%,第二次可按秧苗的長勢確定時間,將剩余的20%全部施入[2];水稻進入抽穗期后,可施用氮肥和鉀肥,施肥期間如果植株的葉片有萎蔫的跡象要及時灌水,給水稻根系提供充足的水分,促進根系發(fā)育,待葉片正常后再繼續(xù)施肥。

      1.5.2 灌溉

      黑龍江地區(qū)水資源不豐富,因此,在寒地水稻灌溉時,應當采取節(jié)水措施。插秧后,將大田內的水層深度控制在植株高度的2/3左右,秧苗進入返青期后,要將田間水深控制在3.0 cm以內,這樣能夠有效促進分蘗;當秧苗長出10葉后,可采取干濕交替的灌溉方式,以此來促進根系發(fā)育。

      2 寒地水稻病蟲害防治措施

      2.1 病害防治

      2.1.1 稻瘟病

      黑龍江地區(qū)寒地水稻生長發(fā)育期間,稻瘟病是最為常見的病害之一,也是對水稻品質和產(chǎn)量影響較為嚴重的病害,它以水稻植株的莖葉作為主要的危害對象,該病害一旦大規(guī)模發(fā)生,會造成水稻減產(chǎn),減產(chǎn)的幅度在15%左右,如果發(fā)生的是稻瘟病中危害最為嚴重的穗頸瘟,則有可能導致受害的稻田出現(xiàn)絕收的情況,會使農(nóng)戶受到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所以,必須對稻瘟病的防治予以高度重視,具體措施如下:

      (1)在寒地水稻種植前,要選擇具有較強抗病能力的水稻品種,這樣能夠降低病害發(fā)生率,也是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同時,水稻育苗過程中要對床土全面消毒,將潛藏在土壤內的致病菌消滅。(2)加強肥水管理,以此來促進水稻植株的長勢,增強抗病性。施用化肥時要保證均衡,避免某種肥料施用過量,應增加硅肥的施用,這樣能降低稻瘟病的發(fā)病率。(3)做好田間巡視檢查工作,發(fā)現(xiàn)染病的植株及時拔除,并帶出大田燒毀,防止病毒傳播。稻瘟病發(fā)生的初期階段,可以選用咪鮮胺,以噴施的方式給藥,要控制好濃度和用量,以免產(chǎn)生藥害。

      2.1.2 立枯病

      通過對黑龍江地區(qū)寒地水稻種植區(qū)調查后發(fā)現(xiàn),育秧階段是當?shù)亓⒖莶〉母甙l(fā)期,該病害是由真菌引起,如果種植區(qū)域內出現(xiàn)連續(xù)的低溫天氣,或是所選的地塊土壤為偏堿性,則會導致立枯病的發(fā)生概率增大。感染立枯病的水稻植株會表現(xiàn)出長勢變弱、莖稈變脆、莖部腐爛等情況,若是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植株會在較短的時間內枯萎死亡,病情嚴重時,水稻會大面積死亡,產(chǎn)量隨之減少。因此,做好立枯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具體措施如下:(1)在水稻品種的選擇方面以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品種作為首選,從根本上降低立枯病的發(fā)生概率。按照相關的栽培標準對水稻進行催芽,播種時要確保溫度穩(wěn)定在8℃以上,根據(jù)所選地塊內的土壤條件,對種植密度合理確定,避免密植增大立枯病的發(fā)生幾率。(2)加大苗床管理力度,尤其是要做好低溫冷害的防范工作,應確保大棚溫度,定期通風換氣,保持大棚內的空氣流動。(3)在水稻不同的生長發(fā)育階段,加強水肥管理,并控制好溫濕度,培育壯秧;在水稻幼苗期選用立枯靈,以噴施的方式給藥,這樣可以有效預防立枯病的發(fā)生;發(fā)病初期的秧苗可以用立枯清治療,用量控制在1.0~1.5 g/m2,兌水后噴施到苗床上。

      2.1.3 稻曲病

      該病害由稻綠核菌所致,病原菌通常會潛藏于土壤內越冬,成功越冬的菌核會在翌年萌發(fā)出大量的分生孢子,這些孢子通過空氣的流動傳播,散落于水稻植株上,當水稻進入破口期時,孢子便會對幼穗進行侵害,進而引起谷粒發(fā)病。稻曲病具有較強的傳播性,控制不當很容易大面積發(fā)生,所以要加強對該病害的防治,具體措施如下:(1)將抗病能力強的水稻品種作為首選,并對選好的種子進行浸種消毒。同時,要做好大田巡視,發(fā)現(xiàn)病株后應立即清除,在對抽穗期的病株清除時,要防止菌粉散落,可以將病株裝入袋內,帶出大田后燒毀或是深埋。采取深翻的方法處理地塊,將潛藏在土壤表層的致病菌翻入深部土層中,并施用相應的藥劑消滅病菌,這樣可以有效減少侵染源。(2)寒地水稻生長發(fā)育期間,要加強栽培管理,對現(xiàn)有的田間管理模式優(yōu)化調整,以降低稻曲病的發(fā)生概率。選擇適宜的時間段播種和移栽水稻,從而使水稻抽穗期避開高溫和多雨等天氣;測定田間土壤中所含的養(yǎng)分,按水稻植株不同生長階段所需的營養(yǎng)合理施肥,保證氮、磷、鉀肥平衡施用,避免氮肥過量;抽穗期采用間歇灌溉的方法,適度曬田,以免植株根系長期受到水體浸泡導致抗病能力降低,增大病害發(fā)生的可能性。(3)播種前用多菌靈浸種,以增強種子的抗病性;破口期前1周左右是防治稻曲病的最佳時期,可以選用濃度為40%的咪鮮胺銅鹽·氟環(huán)唑,用量為20 g/667 m2,或是濃度為40%的菌核凈,用量為100 g/667 m2,兌水后以噴霧的方式給藥,每隔5~7 d用藥1次,通常2~3次可達到預期中的防治效果[3]。

      2.2 蟲害防治

      2.2.1 負泥蟲

      該害蟲以水稻的葉片作為食物,當葉片受害后,植株無法進行光合作用,長勢會受到嚴重影響,無法均勻抽穗,產(chǎn)量會大幅度下降。因此,要做好負泥蟲的防治工作。具體措施如下:(1)每隔1周左右,用掃帚將植株上的幼蟲掃落,由此能夠使負泥蟲對水稻植株的影響進一步降低。(2)選用適宜的化學藥劑進行防治,如濃度為90%的晶體敵百蟲,用量為100~150 g/667 m2,或是選用濃度為2.5%的功夫乳油,用量為20~30 mL/667 m2,兌水后以噴霧的方式給藥。

      2.2.2 二化螟

      在寒地水稻種植區(qū)內,二化螟的發(fā)生率持續(xù)升高,對水稻的危害性進一步增大。為此,要對二化螟的防治予以重視。具體措施如下:(1)二化螟會在水稻葉片的尖端產(chǎn)卵,對此可以采取人工摘除的方法消滅蟲卵,以此來降低蟲口基數(shù)。(2)幼蟲期是二化螟防治的最佳階段,防治效果較好的化學藥劑有濃度為25%的殺蟲雙水劑,用量為200 mL/667 m2;濃度為20%的三唑磷乳油,用量為120~150 mL/667 m2;濃度為5%的氟蟲腈懸浮劑,用量為30~50 mL/667 m2;濃度為90%的殺蟲單可濕性粉劑,用量為30 g/667 m2;濃度為50%的殺螟松乳油,用量為100 mL/667 m2,上述藥劑兌適量的水后,以噴霧的方式給藥。

      2.2.3 潛葉蠅

      寒地水稻生長發(fā)育期間,受潛葉蠅的危害比較嚴重,該蟲害一旦大規(guī)模發(fā)生,會使受害地塊減產(chǎn)達到30%左右,危害性非常大。因此,要加強對該蟲害的防治。具體措施如下:(1)水稻灌溉時,不得采用深水漫灌的方式,要控制好灌水的深度,以淺水為宜,這樣能減少落卵量。同時,要及時清除田間和周邊的雜草,這樣可減少蟲源。(2)秧苗移栽前3 d,選用濃度為70%的吡蟲啉,兌水后均勻噴施到苗床上,由此能對潛葉蠅起到有效的預防作用。

      3 結語

      綜上所述,黑龍江寒地水稻產(chǎn)區(qū)在生產(chǎn)過程中要重視每個環(huán)節(jié),了解并掌握相關的栽培技術和實施要點,并加以合理應用。同時,針對影響水稻品質和產(chǎn)量的病蟲害,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治,這樣才能將病蟲害的影響降至最低程度,方可為水稻優(yōu)質、高產(chǎn)目標的實現(xiàn)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郭曉紅,徐令旗,胡月,等.不同栽培方式對寒地水稻生長發(fā)育和穗部性狀的影響[J].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學報,2020(4):53-55.

      [2] 程雪.北方寒地水稻栽培技術要點探析[J].湖北農(nóng)機化,2020(5):74.

      [3] 王文軍.水稻旱直播除草與病蟲害防治技術集成[J].農(nóng)業(yè)與技術,2020,40(5):97-98.

      屏南县| 卢龙县| 甘南县| 饶阳县| 常山县| 洮南市| 宁国市| 柏乡县| 双柏县| 东辽县| 平江县| 赤城县| 泉州市| 友谊县| 固阳县| 奇台县| 望城县| 莒南县| 福清市| 巴楚县| 伊金霍洛旗| 奉化市| 始兴县| 南宁市| 邳州市| 鹤山市| 柳江县| 承德市| 钦州市| 河曲县| 日喀则市| 枣强县| 怀柔区| 竹山县| 长丰县| 陈巴尔虎旗| 南安市| 柳江县| 昂仁县| 微山县| 兴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