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且認他鄉(xiāng)作故鄉(xiāng)

      2024-08-11 00:00:00宋珊
      延安文學 2024年4期

      一個人確定他要干的事情,不一定一開始思路就是明晰的,但一直堅持做,逐漸地就豁然開朗了。周維東真正開始他之后所有的研究,應該是從他的碩士畢業(yè)論文算起。在《“突擊”中的突擊文學——對解放區(qū)文學的政治文化闡釋》這篇論文的“致謝詞”中,他談道:“記得在研一快結束的時候,我大膽向李怡老師就解放區(qū)文學談了一些粗淺的感受……”在李怡老師的鼓勵下,沒想到就此開始了他的學術研究之路。而這所有視域的打開,與他在延安大學的四年學習時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他的學術之路上,延安一直未曾離開他的視域,延安及延安文藝給了他源源不斷的思緒。

      成都之行:另辟蹊徑的交流方式

      和周維東老師約定好暑假在成都見面,沒想到突然的疫情讓我們比原定的時間推遲了一周。此前,我和周維東老師有過幾次“接觸”。第一次“只聞其名未見其人”,因為周維東老師是延安大學中文系畢業(yè)的,文學院經(jīng)常在很多場合以優(yōu)秀校友的方式介紹他,那時候我的感覺是這位師兄做學問很厲害。第二次接觸,是周維東老師獲得“青年長江學者”稱號后,教育部組織他們來延安學習,他和延安大學文學院的師生有了一次深度的學術交流。我那會剛開始關注延安文藝,聽他講關于新秧歌劇的模式,感覺這位師兄很有思想。

      周維東老師知道我們抵達的時間,因為疫情,他格外關心我們此行的安全,不時問我們行程到哪了,讓我們注意防護。到了成都,周老師又很貼心地安排在一家火鍋店見面,以很“四川”的方式迎接我們。面對周老師,我正準備用很程式化的采訪方式和他交談,他卻另辟蹊徑,徑直告訴我們他期待在一種隨意的方式中進行交流,并打算先和家人陪我們一起轉轉,這樣有助于我們了解到一個更全面的他。這樣的安排太深入人心,也正是我們期待的方式。在用餐期間,我們聊起很多延安大學的老師。以一種共通的回憶建起交流的通道,我們聽他講過往,他聽我們講現(xiàn)在。吃完飯后,火鍋店旁邊有個鐵像寺水街公園,我們一行人過去走了走。周老師跟我們聊成都的氣候,聊鐵像寺的歷史。他認為在成都這座城市里,鐵像寺就是可觸的歷史,我們有現(xiàn)代,我們還有傳承,一個城市的根系是很重要的。走到散花書院,周老師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文化打卡地,書院的名字是根據(jù)李白的《登錦城散花樓》中“日照錦城頭,朝光散花樓”詩句而來,當代著名詩人、成都人流沙河老師為之題名。他講這些的時候,成都的一切都融入他的血液中,信手拈來,順理成章。因為一天的勞頓,周老師提議我們先休息,準備第二天陪我們去轉轉,這樣邊走邊聊,更自然自在一些,我們也欣然答應了。

      第二天一早,我們到了約定的地方,周老師和家人開車帶我們前往目的地。周老師的愛人是四川人,她有四川女性所有的特質:能干、直爽、周到、細心……一路上能看見她“虎媽”式地喊叫兩個孩子,也能看見她很專業(yè)地從藝術學角度給我們分析物景構型,還能見她時不時“白”周老師一眼,意思就是“這個你要弄好”,而周老師也很快就心領神會,兩人配合得很是默契。周老師一路上給他家老大講關于我們所見事物的歷史、傳說,時不時把老二扛上肩,還要一直跟我們聊各種各樣的話題……這一連串的動作,讓我覺得與停留在我腦海中那個在臺上講課、在書齋里撰寫論文的嚴謹?shù)闹芾蠋熍腥魞扇?。眼前的這位周老師讓人覺得更真實、更親切,他是我們敬慕的學者,他還是妻子的好丈夫、孩子的好父親。所以當我們看著他頂著高溫,不厭其煩地“對付”我們這一群人時,很是佩服他的耐心。

      當聊起自己的家庭、妻子、孩子,周老師很動情地說,他這些年一直忙于工作,很感謝家人的支持。周老師愛人時不時插科打諢兩句,但滿眼全是愛意,從中能看出周老師極力在平衡家庭與事業(yè)的關系。他無意中提到,有時候與家人在一起,也能冒出一些學術的思想,比如陪孩子讀書,聽孩子的觀點,以及他們解讀事物的視角,會有不一樣的啟發(fā)。這讓我們也深受震動,原以為孩子只是要被馴化的對象,到了周老師這里孩子原來也是“啟蒙者”。一路上他的兩個孩子很乖巧地站在周老師身邊,不鬧也不躁,靜靜聽周老師的講授。如果畫面靜止在這一瞬間,我們看見是父親在給孩子講授知識,但從孩子接納的狀態(tài)來看,讓我們覺得聽者的態(tài)度才決定了講授者講述的程度。

      延大記憶:“地緣文化”中的

      情感體驗

      周維東老師跟我們聊起延安大學,并不是很刻意的。在我們結束訪談后,我回想他的言談舉止,其實延安大學的一切已經(jīng)與他所有的一切融為一體了。周老師給我很形象地列舉了一個畫面:陜南的山和陜北的山。他說二者形態(tài)上區(qū)別很大,陜北的山更厚實些,山基本沒有那么“冒頭”的,也就是并不鋒利、險峻,但深深扎入大地。周老師講這些的時候,基于一個很大的前提,也就是這幾年他一直關注的一個話題——“地緣文化”。簡單來說,地緣文化是文化學研究中從局部地理、環(huán)境關系及其引起的社會、文化差異與因緣關聯(lián),探討地理區(qū)域文化特征與發(fā)展規(guī)律的社會科學。他關注這種地理差異中文化的演進、融合,去言說這之間的文化差異及碰撞。這一切基于他從陜南到陜北,再從陜北到西南,又從西南到華北,最后定居西南,這樣一個地理的遷徙。他不斷適應文化的變化,也在不自覺地思量這一過程帶給他的情感體驗。在研究中,這種表達也是十分清晰的。聽著周老師的講述,不由讓我想到了毛姆《認故鄉(xiāng)》中的一段話:“有時候一個人偶然到了一個地方,會神秘地感覺到這正是自己棲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尋找的家園。于是他就在這些從未寓目的景物里,在從不相識的人群中定居下來,倒好像這里的一切都是他從小就熟稔的一樣。”周老師所表述的地緣,或許正是他內心要“認”的那個故鄉(xiāng)。

      周維東老師說他選擇報考延安大學,帶有一些“冥冥之中”的天意。上高中的時候,學校來了一支支教的學生隊伍,身上穿著印有“窯洞大學”的衣服,那會只是好奇還有這么一所大學,沒想到自己居然會考入這所大學。他從延安大學畢業(yè)后,他的高中母校還宣傳他,從而帶動了師弟師妹也考入延安大學。當年入學報到時,周老師提前一天坐汽車到了學校,迫切地想來看看學校到底是什么樣子。他到了后聯(lián)系學院的老師,是他的學長黨子奇來接待的他——那會黨子奇老師還是學生,還沒有參加工作。黨子奇帶他去了宿舍,他們住1號樓,后面就是青年樓。來的那個季節(jié),延安已經(jīng)開始冷了。周老師說他對延安大學的環(huán)境似乎有種天然的適應性,沒有那么多的差異感,就覺得來上學了,那就好好學。

      聊起他在延安大學上學時的老師,周老師的第一句話就是:“韓卿元老師一直對我們說,‘發(fā)展才是硬道理’。這句話當時還似懂非懂,現(xiàn)在工作這么久了,終于有所頓悟,人不發(fā)展前進肯定是要倒退的?!闭f完這句話,周老師的話匣子就打開了。呂達老師那會是他們的班主任,人年輕,但穩(wěn)健,能付出,不在乎吃虧,很仗義,又關心他們,總是處處維護學生,這讓周老師在延安大學的四年中感覺是被關心的;張子剛老師講《詩經(jīng)》,每篇都要求學生背誦,雖然他方言味道很濃重,但被他解讀的趣味性所吸引,那會兒還真記了不少東西;賀陶樂老師講唐詩,用關中方言讀起詩來,唐詩真的是“唐詩”呢;包永新老師講文論課,功底真扎實;惠雁冰老師出口成章,一氣呵成,再加上帥氣的外形,心里忍不住贊嘆怎么這么有才;姚懷山老師講授領導學,風趣幽默,講起課來深入淺出,輔修秘書學,那會真的是學了不少呢;梁向陽老師講散文,梁老師真的會寫也能寫,上完課他們都動筆寫,現(xiàn)在時不時寫散文,還能想起梁老師教的一些內容;孫宏亮老師教外國文學,讓他們看了不少書;魏久堯老師講美學,問大家“什么是審美”,魏老師認為:“審美是換一種思路去了解生活的美好?!边@句話對周老師來說記憶猶新,自己也在一直不斷地換著角度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的美好……

      說起他在延安大學的學業(yè),可能是由于當時對未來沒有太多的確定感,也沒有特別清晰的目標,以至于他的動力不足,學習成績一般?,F(xiàn)在想想,最后悔的就是沒有認真把老師們所講的一切內化于心。那時很多老師用他們最樸素的人生經(jīng)驗與知識體會,告訴一群懵懂的人這個世界的樣子,可惜懂的人太少了。青春期的迷茫誰都有,如若一直沉浸在迷茫中,那真的是在浪費時間和生命?,F(xiàn)在回想,他的大學生涯是他開始認識到要做一番事的階段,雖然很多想法不成熟、很稚嫩,但不去做怎么知道不行呢?一步步行動起來,總會慢慢接近最終要達成的目標。周老師一再強調延安大學的學風,盡管延安真的很閉塞,但學生努力學習的勁頭很讓人動容。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那么清晰的目標,但似乎大家都知道應該去奮斗。不管是在學習方面,還是在人際交往能力的鍛煉方面,大家都在躍躍欲試。

      周老師談到了他接觸的不同地域的人,b00d25e8e44fefbb007214f7a373ce49f54946e7faf034ad2d3cc80e2e19d467而陜北人的憨厚、率直,讓他一直愿意與這些同學交往,甚至頗有“江湖”的風范。仿佛小說的情節(jié)換了個時空在現(xiàn)實上演一樣,文科人愛幻想憧憬的情懷,都讓他開始在同學身上尋找“俠”的氣質。周老師還問起現(xiàn)在還在文學院的一些他的學長、同學,談了很多他們在學校的趣事。對青年樓、紅磚樓的青年人表現(xiàn)出的亢奮、激情,他印象尤為深刻;而上學時陜北飯菜淳樸可口的味道,一直是他抹不去的舌尖記憶。當他聽到很多當年的老師已經(jīng)退休,不由得感嘆時光飛逝;聽到曾經(jīng)的建筑有的已經(jīng)不存在,他也思悵良久;在聽到學校新校區(qū)建設時,他感覺到一種嶄新的記憶和飽含期望的母校情感,又開始在內心滋生漫延了……

      向外行走:保持清醒的狀態(tài)

      談起大二暑假在安康報社的實習經(jīng)歷,周維東老師認為可能自此開始堅定了他對于文學的追求。這個實習崗位是他毛遂自薦找來的。暑期一放假,他就回到安康,在報社開始實習。雖然跟著報社前輩學習的時間并不長,但是他主動要求寫稿子,稿子質量還都很不錯,也都被刊發(fā)了。從那會起他就意識到,自己想要表達,這種表達必須自己主動去爭取。報社實習結束后,他回到老家,開始懵懵懂懂思索未來,但志向依然不是明晰的。他畢業(yè)的時候,有好些就業(yè)單位可選擇,諸如路橋集團、邯鄲礦山管理局、甘肅的部隊、上海青浦中學等,都可以去,工作崗位還是不錯的。但他考研了,還考上了。說起考研,周老師進行了詳細的敘述。那會錄取率很低,自己感覺學得并不是最好的,不知道最終結果會不會如他所愿。如果真考不上,那就工作吧。當最終結果出來,他專門跑去給惠雁冰老師匯報,他急于分享這一巨大的喜悅。

      因為考上了研究生,相對其他同學來說,周老師準備畢業(yè)論文的時間就顯得很是寬裕。在他認真打磨畢業(yè)論文的過程中,獲得感最強的,是他用電腦把論文一個字一個字地敲出來。為什么這件事情讓他難以忘懷呢?因為那個年代,擁有一臺自己的電腦幾乎是不可能的,都是窮學生,沒有額外的錢來購買這個時髦的設備。當時一個師弟有一臺臺式電腦,他就利用時間空隙敲自己的論文,再排版、校對??粗罱K的成稿,自己的文字變成鉛字雖然不是第一次,但那種喜悅之情還是難以言表的,以至于這種感受一直持續(xù)到了現(xiàn)在。我在翻閱他的論文時,透過紙背能感受到他對筆下每個字傾注的精力。而當文字發(fā)表的那一刻,周老師是很幸福的。一個學者的思想和才華被社會所認可的時候,他努力的價值也就實現(xiàn)了。

      問起周老師怎樣評價自己,他想了想說,他不是一個自信的人,挫敗感強,一直有一種不能完全釋放的感覺。也正是因為在延安大學的四年,被周圍的人和文化所感染,他們不服輸,很執(zhí)著,他也就學著做,努力鍛煉自己的毅力,并開始主動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周老師很形象地總結了這么一段話:“我單向度地把人分為兩類,一類是喜歡回家的人,一類是喜歡向外行走的人。我就屬于第二類,我不是很愿意一直停留在一個地方。我一直在路上,喜歡新環(huán)境,喜歡新鮮感和刺激感。這些都可以讓我保持清醒的狀態(tài)?!闭f這段話的時候,周老師似乎就站在了起跑線上,隨時等待發(fā)令槍響。在和周老師的交談中,我忽然有一種發(fā)現(xiàn),周老師一直在以一個既主觀又客觀的角度來看延安大學的人和事。從主觀方面講,他本身就是他所知道的事情的親歷者,對此他講述得總是十分感性;從客觀方面講,在對這些事情的回憶結束后,他都有一個冷靜客觀的評判,雖然不見得所有的論斷都能讓人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是在簡單評析對錯,而是在尋求事件本身的意義及其過程所帶來的經(jīng)驗——這是遠遠大于結果本身的。

      此行前,我們在學校找出了他畢業(yè)實習的考核表,并復印制作成了紀念卡,作為來自母校的禮物送給他。考核表中記錄著他實習的成績是優(yōu)秀,實習總結中有這么兩段話:“一、做一名合格教師非易事。它不僅需要有高度的工作熱情,而且還需要在工作實踐中,在知識和工作技巧方面不斷提高自己,特別在當前推行素質教育、教育改革的今天。二、教師工作是全面的。它既要培養(yǎng)人才,又需要提高學生總體水平,因此教師還必須有長遠計劃——教書育人,又要有短期計劃——提高學科成績,而且,學生的廣泛性,也要求教師工作的深入性、全面性?!睆乃倪@些總結中,能看出他對自己參與的事件有著明晰的判斷。但我更想說的是,人經(jīng)歷每一件事情不單單是經(jīng)歷過,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在于經(jīng)歷過后自我的覺知。這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而周老師做到了——他一直在不斷總結自我,不斷矯正方向,不斷努力向前。

      對于延安大學的校訓——“立身為公,學以致用”,周老師至少對我們提到了三次??梢哉f,他一直是這一校訓的很好的踐行者。在他看來,“立身為公”是對社會身份的認可,這個是很典型的傳統(tǒng)思維,他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去尋求社會的角色,無論是哪種社會身份的扮演,盡可能與社會的公共品質相聯(lián)系;“學以致用”是他現(xiàn)在工作、生活方式的一個很好的“代名詞”,他將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注重實踐和運用,從不斷產(chǎn)出的學術成果能看出他精進的業(yè)務能力與態(tài)度。周老師不斷強調這八個字對他的影響,這八個字使他將自己的興趣很好地融入到工作生活中,為他不斷努力上進、實現(xiàn)德才雙馨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動力。

      學理建構:延安文藝研究的

      “空間”視野

      周老師隨后講起他來西南師范大學讀碩士、去北京師范大學讀博士、再回到四川大學任教的經(jīng)歷,對這段的講述他顯得很自然。似乎這些都是對他大學開始鍛造的所有認知的實踐而已,只需按照自己既定的方向一步一步走就行了。周老師對他的這些經(jīng)歷這樣總結道:“一個人必須要有樸實的品質,這是一個人立世的基點。接下來要對自己做什么,思路要很清晰,要清楚自己有要做一點事出來的想法,這個很重要。因為它決定著你有沒有動力去完成它。在嘗試的過程中,要敢于走出舒適區(qū),更要有挫敗感的體驗。但是你發(fā)現(xiàn)了問題不總結、不解決,那么所有的努力也是無用的;必須還要有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才不至于讓自己惶惑,陷入迷茫狀態(tài)。另外,還要學會放空自己、琢磨自己,有時候也不能太忙,人一忙起來就無法思考自己了。”我又問起他:“您本科是在延安大學這樣一所普通大學讀的書,出身并非名牌,這對您后面的工作等有無影響?”周老師不假思索地說:“出身確實很重要,但你自己要清醒地面對現(xiàn)實。英雄不問出處,要想清楚自己的優(yōu)勢是什么,自己能干什么。這些都思考清楚了,或許關于出身的問題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我是一個很注重過程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我一定會全力以赴,最終的結果我也就不介意了?!敝芾蠋熯€告訴我,在延安大學受陜北淳樸的民風影響,他認為人的人品很重要,說大點是一個人的境界問題,說小點關乎一個人的社會認同感,而做人的意義永遠大于做事情本身。

      我問起了周老師近些年的研究,我將他的一些文章提煉了關鍵詞:長征文學、“二流子改造”、延安道路的世界凝視、“區(qū)域間”的抗戰(zhàn)文學、空間想象、“現(xiàn)代中國”、“空間”視野、邊緣處的表達、“民國空間”等等。這些關鍵詞中都提到了延安文學的藝術形式、精神內涵,還有一個就是“空間”的概念。我問他為什么會做這樣的一種學理建構?周老師說:“首先因為我在延安大學上過學,天然的文化親屬感讓我不由自主地就選擇這一陣地做我的研究。另外,我認為就每一個區(qū)域而言,如果沒有注意到區(qū)域間聯(lián)系的因素,對文學語境的把握就存在殘缺,所得出的結論也難免偏頗?!蔽液髞矸喠恕丁皡^(qū)域間”的抗戰(zhàn)文學——抗戰(zhàn)時期國共轄區(qū)間文學互動的三個維度》一文,周老師在文章中指出:“區(qū)域間的文學互動包括傳播、影響和反饋等一系列過程,可以是觀念上,也可以是實體上,但總體而言都不外乎三個方面:人員流動、作品傳播和理論交流?!蔽闹兄芾蠋熡谩傲魃⑽娜说木袷吩姟薄昂螢檠影参膶W”“超越區(qū)域的思想共鳴”三個標題論述他的觀點。我在此并無意解讀周老師的觀點及其他。周老師應該是基于自己多次輾轉的生活經(jīng)歷,自覺地將學術視域點放置在了文學代際開放非斷裂與阻隔的關系中,并對不同的文化背景產(chǎn)生了不同的精神反應。從周老師為四川作家苗勇的《晏陽初》寫的評論文章,以及他參與四川“文學+”工作時表示“年輕一代對文學的理解發(fā)生了變化,我們要提前謀局,思考如何與四川文學相結合”等等,不難看出周老師對屬地文化的認同感。由此,他是將自我學術、自我認知,包括自我精神的信仰,都扎根在空間文化的代際關系中的。

      成都這幾天不熱,我們在濕潤的空氣中走在成都的街頭。到處有排起長隊做核酸的人群,太古里、錦里、春熙路、人民公園等成都地標式的地方,此刻都十分安靜,但依然看不見成都人的慌亂。臨別之時,我很冒昧地跟周老師談了我對他的印象。他不同于我一直以來觀念中的學者形象。周老師的穿著很符合大眾審美,他很幽默健談,但從來不會故作深沉??傊?,他是很容易給人親近感的。果然,聽完我說的這一堆話,周老師笑了,不反駁,也不做確定,只說“可能吧,可能吧”,而他的家人已經(jīng)開懷大笑了。

      九月中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公布名單,周老師的項目《延安時期重要文藝術語的當代意義流變研究》又“中”了。這是他第三次獲批立項國家項目,關注點依然是延安時期的文藝。延安大學四年的生活記憶已經(jīng)融入他的血液,延安成了他夢開始的地方,他用他的方式裝點這里,故鄉(xiāng)在他的觀念中是被“認”下了。

      責任編輯:吳怡樺

      铁岭市| 高安市| 左权县| 巩义市| 商城县| 阿尔山市| 阜康市| 湖州市| 云龙县| 高唐县| 云林县| 青田县| 邵阳县| 阿克陶县| 浑源县| 长武县| 香河县| 通海县| 彰化市| 东安县| 桐庐县| 开远市| 长白| 安新县| 沅江市| 孝义市| 黄冈市| 开阳县| 青川县| 榆林市| 建平县| 淮滨县| 克什克腾旗| 庄浪县| 石泉县| 兴仁县| 青铜峡市| 三河市| 杭州市| 通山县| 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