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網絡的不斷發(fā)展,微課已經成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微課進行教學,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微課視頻并借助互聯(lián)網播放給學生觀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增強教學效果。本文分析了初中語文微課的重要意義和應用原則,并提出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微課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微課教學;“互聯(lián)網+”
一、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微課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教師不僅可以利用微課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微課具有短、精、快等特點,能夠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學習更多的知識。對于一些知識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講解,也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進行講解。
微課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水平進行調整。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點進行講解,也可以選擇難度較大的知識點進行講解。教師通過微課教學法能夠讓學生掌握知識要點,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微課還具有個性化特點,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可以根據(jù)學生不同學習情況進行調整,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微課教學法還能提高學生的 學習效率。微課視頻中有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深入的學習。
二、“互聯(lián)網+”背景下初中語文運用微課教學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微課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對“互聯(lián)網+”背景下初中語文運用微課教學的重要意義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有效對策,以供參考。
(一)有利于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微課教學是基于現(xiàn)代網絡技術而衍生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將多媒體技術和傳統(tǒng)課堂進行了有機融合,為教師開展高效課堂教學活動提供了便利。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應用微課教學模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教師在進行語文課程教學時,可以利用微課播放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視頻,利用視頻中的聲音、圖像、文字等將課文內容展現(xiàn)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孔乙己》一課中,教師可以將視頻中的背景音樂和臺詞制作成微課播放給學生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孔乙己這一人物形象。通過微課播放的方式,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和學習。
(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內容比較豐富、有趣,且具有短小精悍、生動形象的特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運用微課進行教學。例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教師可以按以下順序教學:首先,播放微課視頻,讓學生對圓明園這座皇家園林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其次,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讓學生對圓明園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再次,向學生介紹圓明園這座皇家園林的建造歷史和建筑特點,讓學生對圓明園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最后,對圓明園這座皇家園林進行簡單評價,向學生介紹作者曹雪芹的生平事跡和創(chuàng)作背景等。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
(三)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整體效率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微課教學,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教師的講解可以將課文中的重點、難點內容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對于課文內容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并且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直接在微課視頻中進行提問,教師可以通過視頻與學生進行交流,便于解決問題。在微課視頻中教師會將課文進行分解,讓學生一步一步地進行學習,從而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文章的內容。微課教學以其精煉的語言,巧妙地將課文內容、重點、難點知識呈現(xiàn)給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的講解加深印象。教師還可以將重點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把需要掌握的內容歸納在一起,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掌握。在微課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制作微課視頻的形式展示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這樣可以更好地解決問題。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
三、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微課應用原則
初中語文教學是初中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而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利于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微課,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輔助性原則
微課教學方式主要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將文字、圖片、音頻等多種信息資源結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微課教學雖然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的學習需求,但微課教學并不能代替教師的授課,只起輔助作用。教師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微課,需要在授課過程中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輔導和指導,為學生提供幫助。例如,在學習《背影》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機、合適的內容向學生介紹朱自清這位偉大的作家。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還可以讓學生感受朱自清父親對他深深的愛和關懷。
(二)個性化原則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出發(fā)點,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應用微課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形成獨特的理解和認識,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和幫助,為學生制定個性化學習方案,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例如,在學習《我有一個夢想》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將課文錄制成微課,通過微課讓學生自主去品味和感悟其中蘊含的精神。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有關夢想的內容有哪些、如何實現(xiàn)夢想等問題。通過微課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三)靈活性原則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應用微課,從而促進教學效果提升。例如,在學習《觀潮》這一課時,教師可應用微課進行教學設計,其中包括觀察方法、觀察對象、觀察時間等內容,同時要對課文中的重點詞語進行解釋說明,讓學生感受作者對觀潮這一現(xiàn)象的描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小組進行討論,然后根據(jù)討論結果設計微課視頻,讓學生邊看視頻邊閱讀課文內容。在微課視頻播放完成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重點詞語進行總結概括,如可以讓學生總結“驚濤拍岸”一詞中“涌”“拍”等字的含義。
四、“互聯(lián)網+”背景下初中語文運用微課教學的策略
(一)利用微課技術進行課前導入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微課技術進行課前導入,這不僅能使學生對課堂產生興趣,還能夠使學生對課堂內容有初步了解。在課前導入時,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設計一些有趣的問題,利用微課技術將這些問題發(fā)布到網絡上,讓學生進行思考,并將他們的想法記錄下來。例如,在學習《孔雀東南飛》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然后利用微課技術將這些問題發(fā)布到網絡上,讓學生在網絡上尋找答案。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在上課之前了解課文內容,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除了設置一些有趣的問題,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技術將課文的內容制作成視頻。例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教師可以在微課上向學生展示一些關于魯迅先生童年生活的視頻。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讓他們了解魯迅先生小時候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他對周圍事物的看法和態(tài)度。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微課向學生展示一些古代文學作品。
(二)注重微課對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作用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注重知識的講解,而忽視了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因此,學生在學習中很容易產生倦怠情緒,降低學習的興趣。而微課則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祝?!愤@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快速地掌握知識。
教師在進行一節(jié)課的講解時,先通過微課向學生介紹魯鎮(zhèn)這個地方,再引出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接著,教師給學生播放一段視頻《祝?!?。這段視頻主要是講述祥林嫂是一個可憐的婦女形象,在魯鎮(zhèn)的生活中飽受折磨。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人物形象,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思考祥林嫂所遭受的痛苦,然后讓學生說出自己所了解到的祥林嫂形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和交流。在小組討論之后,教師可以對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對祥林嫂所遭受的痛苦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在這種教學情境下,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更加輕松。
(三)結合微課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
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通過微課視頻的方式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在運用微課進行語文教學的歸納總結時,教師應以課程內容和教學過程為依據(jù),綜合運用圖片、文本、表格、思維導圖等媒體,將課堂上的知識點集中整理到微課中。在播放微課后,教師可讓學生對照微課和學習筆記,自主、合作地對課程要點進行復盤,把疑點、認知不透徹的內容反饋出來,教師可以答疑或查缺補漏。
例如,在事物說明文閱讀教學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利用版課出示說明對象的圖片,還有總結文章特點、說明寫作方法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結合思維導圖回顧教材說明文的主要內容,其中包括描寫了哪些實體性事物,作者使用的是介紹法、描述法、記述法還是闡釋法,說明文的語言風格等。在學生自我整理完之后,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對于微課中所整理出來的知識,大家還有沒有什么疑惑?有同學反映,他們不能準確地掌握說明文的語言風格,教師說:“說明文語言的基本要素是客觀、準確,通常情況下不會表現(xiàn)出作者的情感傾向,在這一點上,我們會追求生動或者平實?!睂W生在課后可以多讀幾篇類似主題的文章,這樣就很容易體會到說明文的語言運用規(guī)律和風格了。這樣,就可以利用微課進行歸納總結,并進行拾遺補漏,從而全面地消除學生的閱讀理解盲區(qū)。
(四)引導學生利用微課進行課外內容拓展
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學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學習語文知識,這也為語文教師提供了新的教學方式。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微課進行課外內容拓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論語》這一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孔子與弟子的對話視頻,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孔子對弟子的要求。然后,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每天都進行交流討論。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
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例如,如果學生認為某些教師不喜歡自己小組成員的發(fā)言,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提出解決方法。如果學生不知道如何發(fā)言,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討論這個問題,然后由每個小組推薦一位代表發(fā)言。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學生會意識到在與同學交流時應該尊重他人的想法。同時教師也可以給學生一些建議,讓學生在交流中學會換位思考。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寫作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其他同學的想法。
五、結束語
微課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幫助,也能夠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水平,讓教師在教學中找到自身的不足,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教師要認識到微課教學對學生學習的作用,持續(xù)學習,提升自身專業(yè)水平,從而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學生。
作者單位:王兆虎 白銀市白銀區(qū)武川新村學校
參考文獻
[1]戴俊華.教智融合背景下初中語文“微課”教學的實踐路徑[J].作文,2023(Z4):77-78.
[2]楊學義.初中語文運用微課教學的策略及反思[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3(08):40-42.
[3]陳洋.淺談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以《蘇州園林》為例[J].中學語文,2023(23):09-10.
[4]陳穎杰.探索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應用中的價值、問題以及策略[C]//中國陶行知研究會.2023年第二屆生活教育學術論壇論文集,2023:32-34.
[5]王立紅.淺議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理論研究與創(chuàng)新網絡總結年會論文集(一),2022:03.
[6]劉慧芳.微課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教育藝術,2023(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