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在黃埔百年歷史里,“打撈”17萬個名字

      2024-08-15 00:00:00
      讀報參考 2024年23期

      沒有照片、沒有生平介紹、沒有犧牲地點,“名字”是許多黃埔軍人留在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線索。但找到名字就足夠讓許多黃埔后人欣喜激動——他們需要填補關于先輩的歷史空白,證明先輩曾經在世界上存在過、犧牲過。

      黃埔名錄查詢室

      1924年6月,孫中山在廣州東郊建立陸軍軍官學校,被稱為“黃埔軍?!?,這所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為北伐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提供了重要軍事力量,超過20萬黃埔軍人前赴后繼,其中很多人犧牲在戰(zhàn)場上。但由于黃埔體系的構成復雜,以及歷史原因造成大量史料失散,如今許多黃埔軍人的姓名已經無跡可尋,他們的后人無從得知先輩在黃埔軍校的具體信息,甚至無法確證先輩曾經是一名黃埔軍人。

      2024年6月16日是黃埔軍校建校百年的紀念日,劉曉美是在校舊址紀念館的“黃埔名錄查詢室”里,查證了父親提起過的“往事”。查詢室里有兩臺電腦,內置數據庫收錄了將近17萬名黃埔畢業(yè)生的學籍信息,可以用姓名或籍貫的方式查詢到。這17萬個姓名、籍貫等信息,是搭建數據庫的團隊從浩瀚的原始文本中找出來,一個字一個字地敲入到系統中的。

      黃埔名錄查詢室由“關愛抗戰(zhàn)老兵公益基金”在2020年發(fā)起籌備。今年38歲的羅亞君是基金秘書長,她告訴記者,自2013年基金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收集整理抗戰(zhàn)老兵影像資料,將歷史資料數字化,傳播、推廣抗戰(zhàn)記憶。在和抗戰(zhàn)老兵接觸中,羅亞君發(fā)現,黃埔老兵是其中更特殊的一群人,他們大多接受過正規(guī)的軍事訓練,表達能力好,能完整地復述出在黃埔軍校上課時期和戰(zhàn)場上的細節(jié),“都是寶貴的歷史資料”。

      但許多老兵手上甚至連自己“曾經上過黃埔軍?!钡淖C明都沒有。老兵和家人也常向基金提出,希望能找到自己年輕時的資料或照片。20世紀六七十年代,民間許多關于黃埔軍校的文件都被銷毀了,目前能查詢到黃埔老兵資料的官方渠道是浙江省檔案館和廣東省檔案館。不過,檔案館是有門檻的,真正能在那里得到答案的人屈指可數。

      羅亞君和同事漸漸萌生出建立“名錄查詢室”的想法,希望能夠幫助黃埔軍人后代更便捷地查詢到先輩的學籍,打撈這段民族記憶——哪怕沒有先輩的詳細經歷,只查到一個簡單的名字和學籍,也是好的。

      “打撈”姓名

      2022年,基金開始和黃埔歷史研究者于岳合作,請他參與編撰名錄。于岳從2012年就開始收藏黃埔軍校的歷史資料,并在網絡上為黃埔軍人的后代查詢前輩信息,10年間,他在多個網絡平臺零散整理、發(fā)布的黃埔軍人名錄達到數萬人。

      于岳和黃埔軍校并沒有直接的淵源,對黃埔歷史的研究完全源于興趣。2005年,還在上大學的于岳到湖南衡山旅游,第一次參觀了為紀念抗日陣亡將士而建的南岳忠烈祠,“覺得很震撼,那時候才對國民黨軍隊在抗戰(zhàn)中的作用有了一些認識。后來看了一些文章發(fā)現,很多優(yōu)秀的軍人都是出自黃埔軍校,就開始不斷搜集這方面的信息”。

      2012年前后,于岳第一次從舊書收藏市場淘到一本民國時期的原版黃埔軍校同學錄。他打開幾個“尋親”的網頁,對照著同學錄翻看,發(fā)現好多人的名字就在那本書里。于岳就把同學錄里的名字一個個敲下來,發(fā)到網上,一個月時間里有20多個黃埔后人聯系他尋找長輩的資料。從那時起,他就堅持收藏、整理黃埔軍校同學錄,幫助黃埔后人查詢資料,一做就是十幾年。黃埔軍校的構成體系復雜,于岳收集的大多數是官方沒有記載或公開的信息,包括黃埔軍校的分校、各種各樣的訓練班。

      于岳曾經在自己撰寫的許多文章里談及黃埔軍校對時代的改變,但在采訪中,他始終不曾談起宏大的話題,“我不是從黃埔軍校的歷史意義出發(fā)去做這些事的,只是為了一個個具體的人。我原本只是個搞收藏的,慢慢發(fā)現,舊書收藏品不像瓷瓶字畫,放在那里就行了。一本書放在展柜里沒有意義,只有通過文獻的挖掘,幫助到人,才能發(fā)揮它本來的價值”。

      啟動“黃埔名錄查詢”系統的開發(fā)工作后,于岳負責名錄的收集和編撰。要獲取原始文獻并不容易,市面上現存的與黃埔軍校相關的資料“少得可憐”,于岳得隨時盯緊收藏圈的消息,“有時候一本舊書放出來,被別人買走了,可能就再也見不到了”。檔案館里資料不允許復制或拍照,于岳曾經花一下午時間,手抄600多個姓名和籍貫信息。

      另一項主要工作是校對。這是一項精細到一筆一畫的工作,卻只有校對者本人和那位被校對者的后代能夠發(fā)覺,“因為許多人只會看自己先輩的姓名”。參與編撰“黃埔名錄”后,一直到2024年,于岳從零散瑣碎的文獻海洋里打撈出超過17萬個姓名和學籍,手動在電腦里鍵入上百萬字,再由其他同事開發(fā)成可供查詢的數據庫系統。和檔案館繁瑣的手續(xù)相比,這是黃埔后人能查詢到先輩信息的最便捷方式,也是目前國內收錄姓名最多的黃埔名錄查詢系統。

      為了防止出現信息倒賣等現象,系統目前并沒有開放線上查詢。羅亞君也有自己的難題要面對——如何打造一個線下的查詢室。最終,這間查詢室選址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的一間教室里。

      “尋親”的人

      這是一個情感濃度極高的小房間。哭泣、感謝的故事反復在這里上演,但也有人查詢不到先輩的信息,朝著工作人員發(fā)脾氣?!凹词刮覀兘忉?,現在只收錄了17萬人,還在不斷增補中,他們還是會陷入情緒里,仿佛先輩的過去沒有被認可?!绷_亞君理解這種失落。

      80歲的劉曉美是幸運的,最終在系統里查詢到了父親的學籍,這是她搜尋了十幾年才得到的結果。

      劉曉美第一次知道父親的經歷是在1960年代,14歲的她初中畢業(yè),卻沒有高中可讀,“因為政治審查不過關,回家后,我父親才告訴我,他是國民黨軍人,抗日戰(zhàn)爭期間參加過幾次戰(zhàn)爭。但父親沒說更多具體的細節(jié),我也沒問”。后來中專畢業(yè)后,劉曉美想申請入團,父親又寫了一份資料,讓她附在入團申請書之后。那張紙上更詳細地記錄著父親讀軍校、上戰(zhàn)場的時間,還有隸屬隊伍的信息。劉曉美第一次知道父親是“國民黨第四軍102師”的軍人。

      喬茵是大灣區(qū)黃埔同學后代親友聯誼會秘書長,查詢室上線那天,她帶著十幾位黃埔軍人的后代前去查詢?!昂芏嗳酥恢老容吺屈S埔軍人,具體哪一期、哪個縱隊,都不清楚;還有一些黃埔先輩沒有留下子女就犧牲了,由侄子、侄女等后人來查詢,大家查到后心情都非常激動,感覺有一段空白被填補上了,可以告慰先祖?!?/p>

      也有一些遺憾,劉曉美至今沒有見過父親年輕時的軍裝照,她聽母親說起,家里曾經收藏過,又不得不銷毀了。“查詢室里放的是100張個人照片拼接起來的。我想等著,下一步能查到爸爸年輕時真實的照片。”

      這也是黃埔名錄查詢系統下一步的規(guī)劃。羅亞君說,“姓名+學籍”的查詢結果只是初版框架,接下來將會提升為具有影像化圖片的版本,但最終的設想是希望能實現系統與黃埔后人的互動,“由后人來講述先輩生平更多的故事,給框架填充‘血肉’,盡可能完整地打撈一個黃埔軍人的過去和一段民族記憶”。

      (摘自《三聯生活周刊》吳淑斌)□

      双牌县| 监利县| 安阳县| 县级市| 湄潭县| 武义县| 昌都县| 武邑县| 内江市| 平昌县| 泌阳县| 吐鲁番市| 分宜县| 水城县| 普兰县| 绿春县| 惠安县| 余干县| 南城县| 岑巩县| 施秉县| 吉林省| 历史| 河北区| 上饶市| 孟村| 通山县| 安西县| 大英县| 洞口县| 米易县| 连平县| 独山县| 益阳市| 玉树县| 太白县| 连州市| 霍州市| 龙游县| 普格县| 兴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