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一次活動中,有人問了我一個問題:“作為校長,面對考試得100分和只得20分的學生,你給他們的臉色是一樣的嗎?”問題十分尖銳,直指校長本心。
面對成績懸殊的學生,校長不僅要做到一視同仁,給予他們親切的笑臉,更重要的是,要讓只考了20分的學生重拾信心,綻放屬于自己的燦爛笑容。
革新理念,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稗k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fā)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fā)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是我們教育改革的宗旨。近年來,國家在政策制定與實施方面持續(xù)加大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發(fā)展教育。從學前教育的普及普惠到義務教育的優(yōu)質均衡,從中西部的教育攜手到發(fā)達地區(qū)對僻遠地區(qū)的教育扶貧,都體現(xiàn)了國家對辦好每一所學校的決心以及為了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所付出的努力。
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積極向上、充滿陽光,是教育的追求和使命,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職責。作為校長,我們必須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革新教育理念,確?!懊恳粋€孩子都能成長成才”的辦學理念能夠深入人心。
多元課程建設,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成功教育創(chuàng)始人劉京海提出“三個相信”: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潛能;相信每個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美國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加德納(H.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也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可能性。分數(shù)之外,每一位學生都擁有自己的閃光點???0分的學生,或許在某門課程表現(xiàn)不佳,但卻可能在其他領域展現(xiàn)出卓越的才能。
學校的責任在于發(fā)現(xiàn)、挖掘學生的長處,搭建多樣化的成長平臺,因材施教,助力其成為某一領域的佼佼者。學校應積極推進多元課程建設,在國家課程基礎之上開設豐富的校本課程,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實現(xiàn)學生學有所長、各展其才。目前,學校在夯實基礎型課程的前提下,開設了四十余項拓展型課程,涵蓋藝術、文化、科技、生活體驗等多個領域,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渠道幫助其拓寬視野、發(fā)展特長,從而使其在學習和成長的道路上更加自信、陽光。
評價體系變革,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在教育評價過程中,認可學生的成果,肯定學生的成績,是至關重要的。在傳統(tǒng)的教育評價體系之下,分數(shù)是唯一的考核標準,只得20分的學生往往被視作絕對的失敗者,這違背了教育的初衷。因此,實施多元評價,打破“唯分”桎梏,是推動評價體系變革的題中應有之義。
多拿一把“尺子”衡量學生,將才藝、創(chuàng)造力、品德、合作能力等納入評價體系,加強過程評價育人和增值評價育人,為所有學生提供獲得肯定和表揚的機會。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新評價體系下,所有學生都有優(yōu)點,所有學生都在進步。目前,許多中小學校實施各類校“星”評比、爭章活動等,授予學生各種名目繁多的稱號,這些都是學校積極推進評價改革的表現(xiàn),也充分彰顯了學校以綜合評價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理念。
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更需要家長、社會的積極參與,共筑教育合力。讓只得20分的學生擁有笑臉,關鍵在于校長引領、課程創(chuàng)新、評價改革,更在于家庭、學校、社會協(xié)同育人。我們相信,只要秉持正確的教育理念,采取恰當?shù)慕逃胧?,為每位學生提供足夠的成長空間和展示自我的舞臺,所有學生都能綻放燦爛的笑容,迎接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