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對語言和思考的力量非常向往,于是進入大學后,我毫不猶豫地報名了辯論社。
初遇辯論
“人生可以重來是可喜的還是可悲的?”在辯論社面試的時候,我抽到了這樣一個問題。按照規(guī)則,我可以任選一個持方來陳述觀點,于是我選擇了“可悲的”一方:“如果重來的機會是有限的,那人生有那么多遺憾的時刻、那么多美好的時光,我們就會不停地猶豫將機會用在什么時候;如果重來的機會是無限的,那我們有一點遺憾或有一點美好就會想重來一次,這樣的話,人生就會變成一個無限卡頓的視頻。無論哪一種,都會讓人頻頻回顧過去,而忘記了向前走。因為可以重來,所以我們很難獲得真正向前的力量,但人類文明的存續(xù),往往靠的是直面未知、堅持向前的勇氣?!?/p>
說完以后,我忐忑地等待學長學姐們的提問。回答了幾個學長學姐的問題之后,有一個學長問道:“辯題中是‘可以’重來,又不是‘必須’重來,說白了你也可以選擇不重來,那完全放棄能重來的機會是不是有點可惜?”
這是我沒有想過的角度,心里暗叫不好,但越是想反駁,腦子里就越是混亂,最后只能啞口無言地愣在臺上。
臺下一個學姐看出了我的窘迫,笑著讓那個學長不要刁難我,讓我離開了。
我回去之后有點失落,覺得自己與辯論的緣分到此結束了。沒想到,我最后竟然入選了!看到入選消息的那一刻,我高興得差點在路上摔了一跤。
攜手并肩
辯論賽一般有兩個持方,一方有四個辯手,四個辯手的職責各不相同,具體職責由不同的比賽規(guī)則而定,但總體而言,一辯負責開篇立論,二辯負責明晰焦點,三辯負責深入辯駁,四辯負責總結全場,這個過程也被概括為“起、承、轉、合”。其中,一辯和四辯稱為“守辯”,適合總結能力強、善于建構觀點的人;二辯和三辯叫作“攻辯”,適合臨場反應快、善于拆解觀點的人。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辯論賽場上精彩的唇槍舌劍也根植于賽場下辯手們對辯題的充分準備。
雖然上場比賽的只有四個人,但備賽的過程卻需要全社團成員的參與。因為人越多,觀點切入的角度和論證的方向就越多,思路也會更開闊。不上場的成員還可以充當另一持方的辯手,與將要上場的辯手進行“模擬辯論”,從而對觀點和論證方式進行打磨。
備賽討論的過程往往十分艱難,我們要一次又一次地建構觀點,然后一次又一次地推翻觀點,如果一個觀點經過大家無數次的討論仍具有說服力,那它就會被寫進一辯的立論稿里。
備賽討論的無數個深夜里,我們聚在小小的活動室里熱火朝天地討論辯題,樂此不疲。
在我加入辯論社不久的一次備賽討論中,我覺得有個觀點有點問題,但除我以外的其他人似乎都覺得這個觀點很合理,我害怕和大家起沖突,就憋著沒說。直到社團里的小尹學姐發(fā)現(xiàn)我有點萎靡不振,主動來問我怎么回事,我才不大好意思地說了出來。小尹學姐馬上叫來其他人一起討論,最后我們一起修改了這個觀點。之后小尹學姐跟我說:“觀點不同應該馬上說出來,因為上場的四個人是一個整體,如果說出來的話前后矛盾,那不是讓對方抓住漏洞了嗎?”我支支吾吾地應好。小尹學姐看了看我,問道:“你是不是不想和大家吵架?”我點點頭。她便說:“沒事的,就是觀念不同才要討論,思維就是要碰撞才會有火花的嘛,但這根本不會影響大家的感情,該玩還是會一起玩的。”后來我發(fā)現(xiàn),無論大家在討論的時候有多劍拔弩張,第二天還是會有說有笑地打招呼。觀點沖突不會影響感情,這似乎是約定俗成的“社規(guī)”。在這個地方,大家都明白爭吵并不是因為個人恩怨,而是因為想要追求自己心中的正確。
我們在一起打了很多場辯論賽:“離婚冷靜期的出臺弊大于利/利大于弊”“報喜不報憂是/不是當代值得倡導的孝道”“對原生家庭的批判正在讓年輕人更幸福/更不幸?!薄渲校械霓q題與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的辯題離我的生活比較遙遠,但對這些辯題的討論無疑加深了我對社會的理解,讓我跳出了自己的生活圈層,來到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從在場上因太緊張而結巴,到可以洋洋灑灑地陳述觀點,從看著學長學姐在場上閃閃發(fā)光,到自己也可以從容不迫地上場……我在辯論社中慢慢地成長起來?,F(xiàn)在,我依然記得贏下第一場辯論賽時的歡欣雀躍,記得輸了比賽后和大家一起在深夜里復盤……
我們學校有一座橋,橫架在一個小湖上,在無數個打完比賽的夜晚,我和社團的成員一起有說有笑地走過這座橋回寢室。橋的四周靜悄悄的,月光映照在湖面上,人像一尾小小的魚,浸潤在月色里。青春的記憶也如同那時的月光,白白的,亮亮的。
懷念,啟程
由于學業(yè)繁忙,大三、大四時我不再上場打比賽,但偶爾也會參與學弟學妹們的備賽討論,閑暇時也會看一兩場辯論賽。我還是會因一些精彩的結辯而感動,還是會記下那些“神仙打架”般的精彩對辯。
有人覺得辯論就是偏激,就是鉆牛角尖,一件明明兩邊都有道理的事情,卻非要爭個對錯。但正是這種“偏激”才能最大限度地挑戰(zhàn)思維的極限。
能被當成辯題討論的問題,都不是非黑即白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生活中碰到這種有爭議的問題時,大多數人要么覺得問題太復雜了不愿意去思考,要么稍作思考后發(fā)現(xiàn)其中一個立場有一點優(yōu)勢,就蓋棺定論,停止了思考。但辯論時由于立場是固定的,辯手們就得一而再,再而三,不停地去追問“有沒有辦法超越對方的優(yōu)勢”,從而把自己立場下能挖掘的論證都挖掘出來。在這個過程中,那些鮮少有人思考的方向會被深入地思考,那些已經存在的觀念會被不斷地挑戰(zhàn),而世界的復雜性也會被不斷地呈現(xiàn),于是思維得以被拓展、被磨礪,從而得到提升。
每個人的認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辯論這場針鋒相對的游戲就是讓你看到,這個世界上可能有一部分人的觀點和需求與你的觀點、你的需求完全不同,而那些乍一看十分荒謬的命題,深入想想卻有成立的可能性。當你經過思考、懷疑、迷茫,突然靈光一現(xiàn)時,那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樂是難以言表的。
我覺得辯論帶給我的影響是深遠的,其不僅能讓我在大大小小的面試中不那么怯場,在表達觀點時條理更清晰,更教會了我如何打破自身的認知真空,認識更廣闊的世界。
我非常懷念那段打辯論的時光,懷念和大家一起慢慢地捋順邏輯鏈條,懷念和大家一起打磨論證方式,懷念在那間小活動室里的歡聲笑語和針鋒相對……那是一段十分純粹的時光,純粹到只有思考的意義和情誼的真摯。我?guī)е蜣q論而擁有的美好回憶,帶著因辯論才有的認知蛻變,啟程向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