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雖然是一項繁瑣的工作,但只要我們用心去做,那么它就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成就感,幸福感也會油然而生。
做一名有幸福感的班主任,要有一個良好、平和的心態(tài)。哲人說:“你的心態(tài)就是你真正的主人”。我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肯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壓力、挫折和煩惱。工作中的不如意會導致我們教育熱情度的降低,甚至會消極應付。面對不如意,我們常常會埋怨。魏書生說得好:“埋怨環(huán)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天氣惡劣,常常是我們抵抗力太弱;埋怨學生難教,常常是我們自己方法太少?!毙膽B(tài)決定命運,心態(tài)決定成敗。所以,作為班主任,只要我們擺正心態(tài),多改變自我,一定會有意外的收獲。
做一名有幸福感的班主任,要有愛心,尊重每一位學生。我們經(jīng)常說要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學生,所以當學生犯錯的時候,我時常問自己“假如是我的孩子,我該怎樣做?”教師的主要工作是育人,育人的途徑有多種多樣,但“愛”應始終貫穿其中。班主任是每天和學生接觸最多的人,班主任的愛更如春風化雨,沁人心脾,給學生以精神的愉悅。教師尊重學生就是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遇到問題時,要常換位思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不以成績論英雄。古人云:“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彼?,只要你對學生付出了真愛,學生就會喜歡你、接納你;你以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你也便贏得了學生的尊重,那么你便是幸福海洋中的班主任了。
做一名有幸福感的班主任,要學會包容學生。我們要允許學生犯錯誤,學生成長的過程就是犯錯誤并改正的過程。和大多數(shù)班主任不同,我對犯錯誤學生的處理沒有固定的模式,也沒有固定的規(guī)章制度。對于學生的違紀處理,我采用的是開“盲盒”的形式。開“盲盒”顧名思義是你從“盲盒”里抽出什么處罰,你就將接受什么處罰。當然“盲盒”的內(nèi)容是學生們提前準備好的。開學初,我要求每個學生寫出三個犯錯誤的處理方式,然后把大家所寫的放在一個盒子里,每次有學生犯錯誤,我們就請出盒子,讓犯錯的學生從中抽取他即將接受的懲罰。學生所寫的懲罰方式千奇百怪,如:男生穿女裝,在操場跑一圈;把當天的作業(yè)翻倍寫一遍;夸夸我們的班主任;背誦《滕王閣序》、《長恨歌》;拍一段犯錯誤的說明視頻發(fā)到家長群……總之,沒有學生想不到的奇奇怪怪的懲罰措施。因為犯錯誤時你也不知道究竟會接受什么處罰,所以學生對犯錯充滿了敬畏。當然犯了錯誤的學生也都心甘情愿的開“盲盒”來接受處罰,處罰的過程也是學生放松的過程,不同尋常的處罰方式,既調(diào)解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同時也減少了學生違紀的次數(shù)。最主要是,在這個處罰學生的過程中,班主任收獲的絕對是愉悅的體驗,是一種幸福的享受。
做一名有幸福感的班主任,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自己要學會“偷懶”。好習慣成就好未來,每次接新班的時候,我都特別注意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但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我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一個月內(nèi)讓學生養(yǎng)成最基本的習慣。對于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我從來不是一次性灌輸所有的規(guī)矩、要求,而是一周重點抓一個方面。我通常的做法是,第一周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講文明懂禮貌的習慣,見到領導老師要主動問好,狠抓教室衛(wèi)生,良好的環(huán)境才會有愉悅的心情來學習。第二周主要是培養(yǎng)“入班即靜,入座即學”的習慣。剛開始,我要求他們進入教室不管做什么,只要靜下來坐到座位上就可以了,讓學生慢慢地養(yǎng)成靜下來的習慣。到第三個周,我讓學生在靜下來坐下去的基礎上,再加一個找事做,可以讀課外讀物,可以練字,也可以寫作業(yè),基本上人人有事做。到第四個周的時候,我就要求學生所找的事必須圍繞著當天科目所學知識進行。經(jīng)過四個周的時間,學生基本上進教室能自覺主動的去學習。接下來,班主任的作用就是在日常管理中發(fā)現(xiàn)問題,讓班干部或者學生自己自行解決,這也讓我從煩瑣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更有利于我“偷懶”,幸福感也隨之而來。
總之,在班主任工作中,只要我們換一種思維方式,換一種工作態(tài)度,轉(zhuǎn)換一下心態(tài),那么班主任工作就不再只是忙與煩,而是充滿著幸福。讓我們一起用心做教育,用心感受做班主任的幸福,做一名有幸福感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