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不應僅限于語言知識的傳授,還要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筆者嘗試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下面,以五年級的“遨游漢字王國”綜合性學習實踐為例,談談如何以撰寫研究報告為驅動任務,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1.確定主題,培養(yǎng)比較思維
在綜合性學習實踐中,師生化身“小小漢字研究員”,撰寫研究報告。撰寫研究報告,首要步驟是確定一個具有研究價值的主題。此階段,教師通過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漢字,并運用比較思維對各種問題進行深入分析與對比。通過小組討論與交流,學生逐漸發(fā)現某些問題已得到廣泛探討,而另一些問題則蘊含著更為豐富的研究潛力,極具研究價值。
這種比較思維的訓練,不僅提升了學生在海量信息中迅速定位研究焦點的能力,還強化了問題意識,為后續(xù)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2.整理資料,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確定研究主題后,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搜集、篩選、分類和整合信息,引導學生發(fā)現新問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在漢字演變過程的研究中,學生引入了AI技術,利用其強大的算法分析能力,迅速整合豐富的歷史文獻與學術資源,生成了詳盡的研究報告。然而,面對高效的科技輔助,學生也表達出了對研究意義的困惑。教師及時引導學生認識到科技應為探索的助力而非替代,鼓勵他們以問題為導向,與AI進行互動,調整并深化研究方向。經過討論,學生確定了“漢字演變趨勢”等具有前瞻性的研究主題,并由此衍生出“漢字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漢字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傳播”等開放性話題。
3.交流合作,點燃辯證思維
在綜合性學習實踐中,合作探究是不可或缺的學習手段,它不僅能促進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更是激發(fā)學生辯證思維的重要途徑。
學生在小組內分享研究報告時需要清晰闡述自己的觀點,并學會傾聽與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見。在合作探究的氛圍中,每個學生都在修正和豐富自己的認識,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能力,也促使他們對問題進行全面理解和深入思考,從而鍛煉辯證思維。
4.撰寫報告,拓展語用思維
研究報告文本的撰寫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是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檢驗,也為他們提供了展示學習成果的平臺。
教師可指導學生融合多學科知識,選取最具說服力的論據來支撐觀點。同時,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表現形式,如通過制作卡通動畫直觀展現漢字的演變歷程;通過創(chuàng)意設計展現漢字的美學價值;設計線上共享表格、繪制統(tǒng)計圖表,分析不規(guī)范漢字的使用情況。創(chuàng)新的文本表現形式不僅增強了報告的說服力,也將漢字文化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