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應“把開展讀書活動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引導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魯迅是個人作品入選中小學語文教科書最多的作家,其經(jīng)典作品對中小學生的精神成長、核心素養(yǎng)培育和學校文化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價值。作為中國魯迅研究會基礎教育分會秘書處所在學校,北京市三里屯一中立足校情,以魯迅經(jīng)典閱讀為基點,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中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用魯迅精神的“鐵質”營養(yǎng)學生的血液,用魯迅經(jīng)典作品的“鈣質”強壯學生的骨骼,切實培育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1.科學施教,拉進學生與魯迅作品的距離
很多中學生對魯迅作品存在著疏離感,究其原因,是由于其年代離學生較遠、社會背景差異巨大。為消除這種疏離感,拉進學生和魯迅作品的距離,教師要精心備課、科學施教。
教師可以采取獨立自讀、課內(nèi)精讀、舊文重讀、課外拓讀以及相關研究文章參讀的方式,通過課時傾斜、課內(nèi)課外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等方式,激發(fā)學生對魯迅作品乃至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習慣,促進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例如,學習散文詩《好的故事》時,教師引領學生反復誦讀文本,想象畫面,體味意境,使學生在分享個人經(jīng)歷中拉近和魯迅作品的距離;指導《朝花夕拾》整本書閱讀時,教師從書籍封面鑒賞、全書目錄的分類分組及重新排列組合等多視角切入,將魯迅喜歡的動物、植物、書籍、游戲以及寫老師、寫朋友的藝術作品等作為小專題,讓學生循序漸進地走進文本,逐步了解魯迅的不同側面;指導高中學生閱讀魯迅雜文時,教師以《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的閱讀學習為基點,拓展到“魯迅與青年”專題閱讀,從思考“魯迅喜歡什么樣的青年人”到討論“當代中國需要什么樣的青年人”,既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品質,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家國情懷、社會擔當意識。
2.構建“立人”閱讀課程體系,培養(yǎng)負責任的表達者
魯迅先生的“立人”思想是一個極其豐富的精神寶庫,其“非信無以立”“致人性于全”的目標,“誠和愛”的待人之道,認真、理性、堅韌的處事之道,“發(fā)國人之內(nèi)曜”的切入點等精髓與學校校訓“愛家愛校愛國,求真求善求美”的內(nèi)涵有著緊密相通之處。
魯迅經(jīng)典閱讀校本化,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在語文特級教師的指導與引領下,立足學生實際,進行以魯迅作品為基點的十二年一貫制系列經(jīng)典閱讀課程研發(fā)。小學階段,讓學生初步感受魯迅作品,培養(yǎng)閱讀興趣,習得初步的閱讀方法,并進行適合兒童特點的表達與展示;初中階段,以教材中魯迅單篇課文研讀和《朝花夕拾》整本書閱讀為主體,并進行適當拓展,讓學生積累對魯迅散文、小說作品閱讀的初步經(jīng)驗,進而掌握一般性的閱讀策略和閱讀技巧;高中階段,在研讀教材中魯迅作品的基礎上,拓展為對魯迅小說、雜文的整本書研讀以及對魯迅傳記、魯迅作品研究文獻的閱讀,使學生對魯迅其人、其文有較為系統(tǒng)的理解和把握,特別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進而培育合格的“準專業(yè)”閱讀者。在研讀魯迅課文的基礎上,學校開設了“魯迅的故事”“《朝花夕拾》細讀”“《吶喊》細讀”“《彷徨》細讀”“魯迅雜文選讀”“魯迅作品專題閱讀”等課程,引導學生體味經(jīng)典作品的內(nèi)涵。
同時,學校還開設了第二課堂:充分利用區(qū)域優(yōu)勢資源,組織學生參觀北京魯迅博物館、八道灣魯迅紀念館、紹興會館、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魯迅文學院等館所,使學生近距離“接觸”魯迅先生,增強學習、體驗的現(xiàn)場感、情境感;定期開展體悟江南文化游學活動,組織學生參觀紹興魯迅紀念館、南京魯迅紀念館、上海魯迅紀念館等,尋覓魯迅足跡,“觸摸”有溫度的魯迅;邀請魯迅研究專家進校作專題講座,拓展魯迅作品閱讀的廣度、寬度和高度;邀請?zhí)丶壗處煾鶕?jù)學段特點和學情,開發(fā)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分別為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開設系列魯迅作品鑒賞課。
3.拓寬活動點,讓學生站在舞臺中央
活動具有實踐性、情境性和綜合性的特點,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形式和載體,能在具體的設計和實施過程中達成立體綜合的育人效果?;诖耍瑢W校每年都舉行凸顯魯迅經(jīng)典作品元素的讀書節(jié),并開發(fā)了學段特點鮮明的系列活動課程。小學階段,講“小魯迅的故事”、背誦魯迅名言,開展“我為魯迅爺爺畫張像”“我為魯迅爺爺過生日”活動;初中階段,組織魯迅作品朗誦比賽、魯迅作品書法比賽、魯迅作品課本劇展演、“走近魯迅”展板解說、魯迅經(jīng)典閱讀手抄報評選等活動;高中階段,開設“閱微講堂”,開展魯迅作品改編比賽、“我和魯迅同讀一本書”、魯迅作品百問百答、魯迅作品辯論賽、“魯迅杯”雜文征文比賽、魯迅作品閱讀小論文、讀書報告撰寫與評選。這些依據(jù)學段特點、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而設計的活動,豐富多彩且有挑戰(zhàn)性,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充分展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巨大潛能。
經(jīng)過幾年的實踐與探索,學校構建了十二年一貫制經(jīng)典閱讀和活動課程體系,在魯迅作品閱讀教學方面的特色正在逐步形成,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
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反復地閱讀、充分地感受魯迅作品文本,接觸魯迅思想、魯迅文化,有助于埋下閱讀經(jīng)典的種子,烙下人文思想的印記。我們將繼續(xù)以經(jīng)典閱讀培育和提升中小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為學生打好“精神的底子”,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基,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基。
編輯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