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流連廠肆與偕游“閱市”

      2024-09-27 00:00:00宋長江
      中國美術 2024年4期

      [摘要] 1903年4月至6月,齊白石初次寓京。他時常閑游琉璃廠,寓目書畫、篆刻藝術品,以之為一項重要的休閑方式,琉璃廠的古董商也會主動攜物登門求售。其間,齊白石結交了幾位新朋友,多與他們偕游“閱市”琉璃廠,共同品鑒書畫、點評畫家。彼時,思鄉(xiāng)情切的齊白石陷入病痛,心緒黯然,幸而新結交好友的探望、關愛與彼此間偕游廠肆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心理撫慰。流連廠肆對齊白石的積極之處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一是開拓了他的眼界與胸襟,二是加深了其與新結交友人的情誼,三是使其心理發(fā)生了較大轉變,提升了自信心,開始敢于自稱“先生”,四是無形之間緩解了病痛,撫慰了思鄉(xiāng)愁緒。

      [關鍵詞] 齊白石 書畫 寓京 琉璃廠 藝術市場

      齊白石作為我國近現(xiàn)代極重要的藝術家,長期以來廣受學界關注。關于齊氏,人們的研究范圍已從繪畫本體轉向外圍的藝術社會史、藝術市場層面,而這就涉及齊白石寓京期間的生活。面對該問題,有學者籠統(tǒng)地將齊氏的寓京生活概括為鬻畫、酬酢與自娛。[1]同時,也有文章分別探析了其借由三次寓京生活完成的身份轉變。[2]關于齊白石初次寓京期間流連廠肆的相關事宜,以往研究偶有提到,然而并未將之作為獨立問題加以探討,本文即著力于此,深挖齊氏傳記中所云“每天教無雙學畫以外,應了朋友的介紹,賣畫刻印章。閑暇時候,當去逛琉璃廠,看看古玩字畫。也到大柵欄一帶去聽聽戲”[3]之事?!肮淞鹆S”是齊白石初次寓京生活期間的一項重要休閑方式。這一舉動幫助齊白石實現(xiàn)了藝術人生中一個重要的心理轉折,其由此躋身晚清藝術品市場核心區(qū)域。

      一、流連廠肆與寓目繪畫、篆刻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夏壽田進京謀職,齊白石作為夏氏夫人姚無雙授畫教師隨行,此為其第一次入京,短暫駐留兩個半月。據(jù)齊白石《癸卯日記》記載,他們四月五日到京,“住南城騾馬市側北半截胡同,由西河過琉璃廠街口出大街”[4],即宣武門外的北半截胡同,東去不遠便是琉璃廠,這為他流連廠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雖然齊白石在《癸卯日記》及自傳中并未提及來京之前有無耳聞琉璃廠,但這不耽誤他初次寓京就衷情廠肆,對之流連忘返。琉璃廠,上溯元代設立的琉璃窯。清代的琉璃廠泛指東廠、西廠、廠甸、文昌館、火神廟等處。清代中期之后,這里成為全國藝術品交易的核心重鎮(zhèn)。孫殿起在《登廠阜記》中記載道:“琉璃廠者,京師雅游之所,東、西兩廠門,中去一里許,無雜物,悉列書籍、圖畫及鼎彝諸古玩器,以屬于觀門之外?!盵5]由于“悉列書籍、圖畫及鼎彝諸古玩器”,這里成為擅長書畫、雅好鑒藏之人的向往之地。

      一方面,齊白石主動閑游琉璃廠,寓目書畫、篆刻藝術品。到京安頓好不久,其即與夏壽田一起閑游廠肆,“十日午后,午詒偕游琉璃廠肆。永寶齋石印頗多,田黃價三十換,白壽山三十換。凡石溫潤者,高有一寸,價或十兩或八兩,中等石或六兩。午詒為無雙購畫具。向晚歸”[6]。這是齊白石第一次游歷琉璃廠肆。他重點記錄了見到的刻印石料,并詳細標明價格,為之后購買做好了準備。夏壽田為夫人姚無雙購買了繪畫工具,齊白石的授課任務由此開啟。古代文人對游歷文化藝術市場有特定用詞,即“閱市”。古人有“閱古玩”“閱法帖”之說。將閑逛文玩市場稱之為“閱”,帶有品味、賞鑒之意,可見人們通常將文玩鑒藏與交易視作一項雅事。晚明賦閑在家的李日華很喜歡“閱市”,他在《味水軒日記》中五次明確提到“閱市”,且一般伴有購買相中之物。齊白石多次流連廠肆,一般只是觀看、品鑒,較少購買,有明確交易記錄的是四月二十一日:“余購得銅器二,石印一,可佳(方三分,高五分,去價一萬二千)?!盵7]看多買少與齊白石當時的經(jīng)濟條件直接相關。彼時的他只是一個職業(yè)畫師,雖然夏壽田提供的束脩不算少,加之偶爾會有鬻畫之舉,但他不會斥“巨資”購買書畫,偶有相中之作也因索價過高而失之交臂。不過,齊白石需要不斷地購買畫材、石料。其四月二十五日“購白壽山石三方”[8],五月二十三日“又定筆十有六枝”[9]。他有時也僅籠統(tǒng)記載購物一事,并未點明所購之物為何,如五月十三日“午后去琉璃廠購物”[10],五月二十七日“之琉璃廠買物”[11]。

      另一方面,與主動“閱市”相反,齊白石流連廠肆還有一種“被動”形態(tài),即琉璃廠的古董商人主動攜物登門求售。齊白石寓京十日之后,就有賣主一日兩次登門推銷畫冊——上午攜朱耷畫冊,下午攜石濤畫作:

      十五日……巳刻,廠肆主者引某大宦家之仆攜八大山人真本畫冊六頁與賣,欲賣千金,余還其半不可得,意欲去。余鉤其大意為稿,惜哉!未印賞鑒印。末頁賞鑒印皆國初名人。余所藏丁黃照本印譜中之飛鴻堂及小松司馬印,又有“小松賞鑒”等印,共四十八印,無不精良。午后又攜大滌子真本中幅來,亦賣千金,不可分少。余欲留之。明日來接,不可。代午詒出金六百數(shù),不可。共前冊頁出千四百金,不賣。余印眼福印付之,即去。[ 1 2 ]

      齊白石剛剛在北京住下,其畫師的身份就在琉璃廠的古董商中間傳開了,被視為潛在客戶,可見古董商“嗅覺”之敏銳。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廠肆主或古董商所推銷的真跡并非他們自己所有,而是官宦家中之物,他們只是作為中間人前來撮合生意。雖然齊白石看到朱耷與石濤的真跡十分心動,但終因對方索價過高而未能成交。不過,身為畫家與篆刻家的齊白石并不會放過寓目真跡的機會。他隨即臨摹朱耷畫冊,“鉤其大意為稿”,還仔細觀察畫冊中前人留下的四十八方精良賞鑒印,做到了目識心記。商人上門推銷古物書畫的現(xiàn)象起碼在南宋就已存在了。岳珂記“徽宗皇帝傳旨御批”時言:“嘉定己卯,臣在郎舍,有市鬻者持此帖求售?!盵13]至晚明時期,古董商攜物上門求售已成為一種常見的私下交易方式。有時古董商甚至攜箱而來,供買家任意挑選。[14]琉璃廠的古董商們雖然第一次登門時未能成交,但他們毫不氣餒,沒有嫌棄齊白石這位外來的鄉(xiāng)村畫師,而是持續(xù)上門推銷,九天之后便第二次上門,“廿四日,初日平明讀廠肆送來戴務旃本孝山水冊,造局頗不平正,暇時當再三讀之”[15]。兩日之后,旋即“廿六日辰刻,永寶齋、延清閣共有五處,皆送畫予余觀。大滌子畫冊及昨日所看之中幅八大山人之畫佛、少伯先生石花中幅,一并留之”[16]。齊白石同樣是僅看未買。通過觀賞古董商第二次送來之畫,還有新的畫史知識收益——戴本孝“冊后記云:‘務旃畫與程穆倩相似?!嗖赜幸魃忦^印存中,印側拓款有‘穆倩’二字古篆,精細入微,今日始知穆倩工畫”[17]。戴本孝,字務旃,江南和州人,明末清初著名畫家。程穆倩,即程邃,字穆倩,安徽歙縣人,明末清初篆刻家,亦擅長繪畫。齊白石此前僅知道程邃精篆刻,看過戴本孝畫冊之后“始知穆倩工畫”。

      在寓目品鑒書畫、篆刻之余,齊白石已同古董商熟絡起來,臨別還會贈畫。比如,他第一次逛琉璃廠就去了永寶齋,此后多次光臨,永寶齋也多次登門求售。離京前一日,齊白石為永寶齋主人畫了一個團扇:“九日……為永寶齋主人畫團扇,佳?!盵18]這里的“為……畫”,筆者理解應是齊白石贈送,而非售賣,想來有感謝永寶齋主人之意,畢竟其曾于永寶齋寓目不少繪畫真跡。在《癸卯日記》第二頁頂部,齊白石畫下了團扇的簡稿,并有批注“自家造稿,垂柳外用濃墨作遠山,山外含夕陽,滿天朱霞,非當時傭傭(庸庸)者稿??滞鼌s,存于日記頂部”[19]。從畫稿可見,此團扇是一幅較為典型的“柳下牧牛圖”,只是未畫出牧童?!白约以旄濉憋@露出了齊白石的自信,不過其實質上并未走出傳統(tǒng)牧牛圖式之樊籬,而是仍舊采用了“樹下牛”構圖。齊白石臨別贈畫體現(xiàn)的是他與古董商之間的情感溝通。在他看來,這不過是為寓京三月的廠肆流連作一了結。他沒有想到的是,這無形之間為自己日后定居北京、在琉璃廠掛潤例鬻畫打下了人脈基礎。

      二、與文人好友的偕游琉璃廠肆

      齊白石雖然不擅長交際,但一生真誠待人,有不少好友。初次寓京期間,他結交了幾位新朋友,其中最重要的兩位是李瑞荃、曾熙。同時,他與夏壽田之間的情誼也更加深厚了。閑來“閱市”琉璃廠時,齊白石一般都會與朋友偕游,共同品鑒書畫、點評畫家。初次到京剛過十天,他就在夏壽田的引薦下結交了李瑞荃,并與之一見如故。李瑞荃,號筠盦,江西臨川人。齊白石記錄了他們初次會面的場景:

      十六日清晨……未刻,夏午論來北萍精舫,言李筠庵來,欲一與談。又言筠庵曾與馮嵩云及郭五皆先有言在,愿一識面。余將舊為梅庵所篆之印五以稿存呈之,筠庵將稿索去,欲寄其兄先睹為快。筠庵豐神渾樸,所談書畫皆遠時俗氣。[ 2 0 ]

      “梅庵”即李瑞清,字仲麟,號梅庵,[21]清末民初詩人、藝術家,中國近現(xiàn)代教育的改革者與奠基人。齊白石雖然并未與之謀面,但對之神往已久,才會為之刻印。李瑞荃拿到印稿之后就要寄給兄長,言印雖未成,但可先睹為快,可見為人率性、真摯。齊白石對之頗有好感,認為他豐神渾樸,遠時俗氣。四月二十七日,“未刻,筠廣來,偕游廠肆。又金冬心畫佛,即贗本稿亦佳。筠廣有冬心先生墨竹偽本,格局用筆無妙不臻殊。今人見之,便發(fā)奇想”[22]。他們在琉璃廠見到金農(nóng)贗作,齊白石的評價是雖贗亦佳。二人下午的偕游似乎未能盡興,晚上又去了李瑞荃的住處,見到了沈周、徐渭的偽本畫作。齊白石與李瑞荃的住處相距不遠,二人常常書信相邀,約見琉璃廠,如五月三日“忽得筠廣書,云今日欲去琉璃廠肆,有吳楚生退還名人字畫多多,皆二家兄所賞選者。自來京三月來不多見真跡,今日可一飽眼饞矣”[23]。二人當日所見繪畫較多,真、贗參半,李瑞荃還勸說齊白石不能以自己的繪畫水準來衡量古人,齊氏深以為然:

      余前見名人畫,見其筆黑不高平庸無味者作偽觀。李筠廣向余曰:“君畫品太高,前人尋常之作看輕宜矣。君所見,以自不能到為名人真跡無疑,要知名人亦只如此之好?!庇嘈湃?,今日以黃鶴山樵為最好,大滌子、王石谷次之,八大山人之偽可丑,所觀太多,不能盡記。[ 2 4 ]

      在與李瑞荃的結交過程中,齊白石獲益匪淺。李氏向齊氏推薦了《爨龍顏碑》。自此,齊氏書法轉向魏碑書風。有文章指出,“通過李筠庵,齊白石建構起系統(tǒng)的繪畫史觀、鑒藏觀”[25]。這雖然未免有夸大之嫌,但也能表明李瑞荃對齊白石的影響之大。

      齊白石也常與曾熙一起流連廠肆。曾熙,字嗣元,號俟園,晚號晨髯,湖南衡陽人。齊白石與之結交也是源于夏壽田四月十一日的引薦。夏壽田這樣介紹曾熙,“此楚天最善書者曾嗣元先生,愿一識君”,之后兩人“所談篆刻相恰”[26]。曾熙在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二甲進士及第。與齊白石結交時,其正在等待會試,故而有較為充足的時間游逛琉璃廠。四月二十一日,“余歸,嗣元相與沿街購古帖或石印”[27]。當日,齊白石購得上文所說二銅器、一石印,是他少有的購買記錄。四月二十四日晚,齊氏與李瑞荃、曾熙宴飲,并“與嗣元借梅廣所臨國初名人畫冊歸”[28]。相識不足半個月就借畫觀摩,可見彼此為同轍之人。

      若說齊白石與人偕游琉璃廠肆,次數(shù)最多的仍屬夏壽田。夏壽田,字午詒,號耕父、天畸、真心居士,湖南桂陽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進士。他與齊白石同為湖南湘潭名士王湘綺的門人。因此,在齊白石初次寓京期間,其與夏壽田的關系最為微妙,既屬同門,又為好友,更是雇傭關系。前文講到,齊白石第一次逛琉璃廠就是與夏壽田一起,“十日午后,午詒偕游琉璃廠肆”[29];四月二十三日,“偕午詒游琉璃廠肆,購石印及書畫。書畫無一可觀者”[30];六月三日,其與夏壽田、李瑞荃在琉璃廠共同觀賞了許多真跡,不過齊氏仍感慨“所看之畫一半不偽,即名家所為,令人心折者少也”[31]。正是在與夏壽田的偕游與交往中,齊白石開始正式自稱“先生”。四月二十一日,齊白石為夏壽田畫《借山吟館圖》,自認為畫得很好,遂在日記中寫道:“既數(shù)百年前有李營丘先生《梅花書屋圖》,又有高房山先生《白云紅樹圖》、徐文長先生《青藤老屋圖》,不可不存數(shù)百年后有齊瀕生先生《借山吟館圖》之心?!盵32]這里可以看出齊氏開始私下自稱“齊瀕生先生”。五月二十五日,夏壽田屬意齊白石凡制印、畫畫時,可落款“白石先生”,齊氏自愧不敢,夏氏卻言:“以先生才藝骨節(jié),倘束發(fā)讀書,與淵明何異?后千萬年不愧自稱‘五柳先生’。公五百年后言不愧自稱‘白石先生’也?!盵33]齊白石雖言不敢自稱“先生”,卻在日記中記下此事,這折射出他內心對夏壽田之言的認同。大約半個月后,齊白石在離開北京之前決定正式對外自稱“先生”。他在自傳中寫道:

      我在北京臨行之時,買了點京里的土產(chǎn),預備回家后送送親友。又在李玉田筆鋪,定制了畫筆六十枝,每枝上面,挨次刻著號碼,自第一號起,至第六十號止,刻的字是:“白石先生畫筆第幾號?!碑敃r有人說,不該自稱“先生”,這樣的刻筆,未免狂妄。實則從前金冬心就自己稱過“先生”,我模仿著他,有何不可呢?[ 3 4 ]

      按照齊白石所言,他自稱“先生”是模仿金農(nóng),而不是夏壽田所云之陶淵明。他是匠人出身,很晚才有機會讀書,不敢自比陶淵明這樣的文人楷模。金農(nóng)則不然,其出身布衣,為揚州職業(yè)畫家。齊白石與之身份相同,故而自比金農(nóng)也未遑多讓。通過琉璃廠這個清末全國最大的藝術品集散地,齊白石發(fā)現(xiàn),就算名家也常常是“令人心折者少”,當時海上諸名家比賣笑倚門兒不若,[35]甚至“書畫無一可觀者”,于是他這才最終有足夠的信心自稱“先生”。關于齊白石與夏壽田的交游,有學者在文章中指出:“無論齊白石怎樣的‘內心驕傲’,終究卻擺脫不了被‘他者目光’塑造的根本邏輯?!盵36]他認為是“他者目光”塑造了“白石先生”,這里的“他者”指的是以夏壽田為代表、有科舉功名在身的文人精英。筆者認為,“他者目光”的塑造毋庸置疑,然而齊白石與文人精英交游廠肆、寓目名家真跡之后提升了眼界與自信心,這同樣是他自我塑造“先生”身份的關鍵因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琉璃廠滋養(yǎng)了齊白石。

      郎紹君講道:“齊白石喜靜不喜動,不輕易交友,即便好友也并不經(jīng)常來往。”[37]不過,齊白石是很看重友情的,十分感激師友給予自己的極大幫助。在初次寓京期間,與友人偕游琉璃廠是其生活中的閑暇一筆,也是其藝術人生的重要節(jié)點。

      三、撫慰身體病痛與思鄉(xiāng)愁緒

      齊白石于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十月從家鄉(xiāng)北上至西安,應夏壽田之邀教其夫人畫畫,后隨夏氏進京,至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四月,已離家七個月有余。在初次寓京的兩個多月里,齊白石曾生病臥床,同時思鄉(xiāng)心切、意緒黯然。幸好,新結交好友的探望、關愛以及彼此間偕游廠肆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心理撫慰。

      齊白石四月五日進京,五月六日就生起了病,“十一日……余小病已六日矣,口內去皮,多因火氣,今夜以藥醫(yī)之”[38]。齊氏原本不以為然,不承想小病居然持續(xù)了一個多月,直至六月八日方緩解,這成為他執(zhí)意南下回鄉(xiāng)的重要原因。一個月期間,他病情反復,時好時壞,多虧了在京好友的關愛與照顧。李瑞荃、曾熙以及湘潭同鄉(xiāng)張翊六多次看望齊白石,特別是張翊六使他發(fā)出了“病亦有幸”的感慨。他在日記中寫道:“貢吾兄先聞余病,使人送午時茶。余客中病,有故鄉(xiāng)舊友憐之,病亦有幸矣?!盵39]五月二十七日,齊白石感覺病情好轉,急切地想要馬上步入生活正軌,繼續(xù)為夏壽田畫畫并去琉璃廠購物,“向頗輕快,為午詒畫冊頁之。之琉璃廠買物”[40]。經(jīng)過反復用藥,齊白石的病痛至六月八日才真正減輕。這日,李瑞荃有書信回復,并附上吳美人畫冊稿,供齊白石清賞解悶。齊氏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拿到畫稿后“大半勾存之”[41]。唐代張彥遠亦熱衷于收藏書畫,被問及此舉有何意義時,他回答道:“若復不為無益之事,則安能悅有涯之生?”[42]齊白石在生病的一個月間去琉璃廠寓目書畫、在家臨摹畫作,雖不能治療病情,卻可以緩解與釋放郁結的心緒,“愉悅”病體。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齊白石已過不惑之年,中年離家自然更會思念家鄉(xiāng)親人。其四月二十三日的日記相對較長,前半部分記錄了夜里做過的一個夢,后半部分正常記錄了白天的行為,正文如下:

      廿三日,昨夜夢中痛泣,自出借山吟館不曾看書。余嘗謂人曰:“余可識三百字,以二百字作詩,有一百字可識而不可解。”今夜算來大約只可識一百五十字矣。倘明年不欲歸去,比一字都不識者不如。不識字者言語有味,天性自然。而余三日不讀書,純是空腔,或欲自娛,或欲醫(yī)俗,非識字所不能也。日出為鴉警醒,泣尚未收。課無雙畫畢,偕午詒游琉璃廠肆,購石印及書畫。書畫無一可觀者。晚間,嗣元與筠廣來北萍居,相與盡談。不辭午詒去。燈下看大滌子畫。[ 4 3 ]

      此篇日記共208字,前146字看似是在痛泣自己讀書識字之事,實則是在表達思鄉(xiāng)之愁,因為只有在家里的借山吟館才能真正讀書。木匠出身的齊白石努力躋身文人精英社交圈實屬不易。他內心的自卑情結歸根于“讀書少”,于是最怕別人評論其畫“俗”。齊白石的心理邏輯是,讀書識得“三百字”便可醫(yī)俗,而讀書只能在家,如果長期遠游讀不了書便成俗人,于是必須歸鄉(xiāng)。不難推測,其二十二日夜里做的夢與家鄉(xiāng)有關,如此才會至天亮“泣尚未收”。二十三日白天的一切看起來平淡如?!滔姆蛉水嫯嫞c夏壽田赴琉璃廠購買石印與書畫。晚上,他與曾熙、李瑞荃相談甚歡,睡前還于燈下品鑒石濤繪畫。因此,逛琉璃廠、與好友暢談,加之睡前品畫,明顯沖淡了其昨夜的夢中之痛,撫慰了思鄉(xiāng)的愁緒。

      當然,與友人偕游廠肆、品鑒繪畫帶來的撫慰只是暫時的,思鄉(xiāng)之痛則是持久的。齊白石在五月十四日的日記中又提到了這種痛楚:

      昨夜達旦不能成寐,心中若有所失,不知一家老小何以。自接到去年十二月廿五日之家書以后,不得消息,意馬心猿,無時不在杏子塢白石間也。遠離日深,欲哭,淚已盡之久矣。[ 4 4 ]

      這只是齊白石“六出六歸”的第一次,“此時他還沒有任何定居北京的意愿,僅僅將古都作為游歷的對象審視”[45],應該想不到思鄉(xiāng)痛楚會伴隨他的后半生。郎紹君認為,“從鄉(xiāng)村來到大城市的齊白石,不習慣充滿競爭、沖突、傾軋、爾虞我詐的周圍環(huán)境。這也正是他眷念鄉(xiāng)村,以為‘農(nóng)家心太平’的主要緣由”[46]。另有學者指出,思鄉(xiāng)成為齊白石晚年繪畫的常見主題,并表現(xiàn)于題跋中的“懷鄉(xiāng)之人”“思鄉(xiāng)之感”“漂泊之痛”等字眼。[47]二者的觀點皆立足于齊白石晚年以畫抒懷的舉動。筆者認為,初次寓京時,齊氏應該會靠繪畫緩解鄉(xiāng)愁。我們能夠肯定的是,流連廠肆也起到了相同的功效。

      四、結語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五月十三日,齊白石已小病七日。其當天的日記如下:“十三日,為午詒刊印。課無雙畫。午后去琉璃廠購物。黃昏歸,經(jīng)過筠廣不遇。索畫之紙日久益多,奈何?”[48]這篇日記雖短,但清楚地記錄了四件事:一是為夏壽田刻印,二是去琉璃廠,三是尋李瑞荃不遇,四是苦惱求畫者越來越多。若無寓目特別之書畫,“去琉璃廠”僅被一筆帶過,看似隨意的幾個字恰恰揭橥這已成為齊白石此階段的日常之事。琉璃廠對彼時的齊白石而言就是一個流動的博物館,使其獲得了巨大的收益。流連廠肆對齊白石的積極之處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一是開拓了他的眼界與胸襟,二是加深了其與新結交友人的情誼,三是使其心理發(fā)生了較大轉變,提升了自信心,敢于自稱“先生”,四是無形之間緩解了病痛,撫慰了思鄉(xiāng)的愁緒。就初次寓京期間的齊白石與琉璃廠藝術商業(yè)區(qū)的關系而言,他主要是一個畫材、印料的“購求者”,而非鬻畫“供給者”?!肮┙o”是他之后第二次、第三次寓京需要面臨與解決的問題。

      (本文系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晚明書畫著錄中的交易敘述”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2023BYS011。)

      注釋

      [1]王菡薇.鬻藝與自娛:探索齊白石寓京時期書畫生活的兩個維度[J].學術研究,2021(7):51-56.

      [2]張濤.故鄉(xiāng)無此好天恩——齊白石三上北京的職業(yè)化之路[J].美術研究,2012(11):75-82.[3]齊白石.齊白石自傳[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58.

      [4]齊白石.癸卯日記[M]//北京畫院,編.人生若寄:北京畫院藏齊白石手稿.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13:49.

      [5]孫殿起.琉璃廠小志[M].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19.

      [6]同注[4],50頁。

      [7]同注[4],55頁。

      [8]同注[4],57頁。

      [9]同注[4],68頁。

      [10]同注[4],64頁。

      [11]同注[4],70頁。

      [12]同注[4],52頁。

      [13]岳珂.寶真齋法書贊[M].北京:中華書局,1985:18.

      [14]李日華.味水軒日記[M]//中國書畫全書(第三冊).上海書畫出版社,1992:1175.

      [15]同注[4],56頁。

      [16]同注[4],58頁。

      [17]同注[15]。

      [18]同注[4],74頁。

      [19]同注[4],75頁。

      [20]同注[12]。

      [21]1906年至1911年,李瑞清任兩江師范學堂監(jiān)督(即校長)。兩江師范學堂系東南大學前身。目前,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qū)的梅庵仍是藝術學院的辦公與教學場所。

      [22]同注[16]。

      [23]同注[4],71頁。

      [24]同注[4],72頁。

      [25]孟召漢.《癸卯日記》中的齊白石與李筠庵[J].齊白石研究,2020(12):27-45.

      [26]同注[6]。

      [27]同注[7]。

      [28]同注[8]。

      [29]同注[6]。

      [30]同注[15]。

      [31]同注[24]。

      [32]同注[4],54頁。

      [33]同注[4],69頁。

      [34]同注[3],59頁。

      [35]同注[4],62頁。

      [36]杭春曉.身份塑造之“他者目光”——齊白石、夏壽田早期交游中的“文雅”與“世俗”[J].美術大觀,2024(1):113-119.

      [37]郎紹君.齊白石的世界[M].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6:128.

      [38]同注[10]。

      [39]同注[4],67頁。

      [40]同注[11]。

      [41]同注[18]。

      [42]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二[M].俞劍華,注釋.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21:47.

      [43]同注[15]。

      [44]同注[4],65頁。

      [45]同注[2]。

      [46]同注[37],248頁。

      [47]陳濤.看盡世間風景 不如兩字家山——齊白石書畫題跋中的鄉(xiāng)愁[J].中國書法,2014(7):88-103.

      [48]同注[10]。

      昂仁县| 福鼎市| 秀山| 康乐县| 隆子县| 板桥市| 安义县| 元谋县| 苏州市| 友谊县| 福鼎市| 万盛区| 莱州市| 祁连县| 五莲县| 阿瓦提县| 上林县| 盖州市| 海安县| 邵武市| 鄂尔多斯市| 舒城县| 大渡口区| 马关县| 武川县| 成都市| 东源县| 阿克陶县| 樟树市| 平泉县| 渭南市| 旺苍县| 乌兰浩特市| 手机| 疏附县| 麻阳| 兴化市| 萍乡市| 宁强县| 正宁县| 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