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旨在探究統(tǒng)編小學語文“閱讀鏈接”價值最大化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閱讀鏈接 統(tǒng)編小學語文 有效運用
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從三年級開始編排“閱讀鏈接”,到六年級共編排了30個。鏈接的閱讀材料或與課文內容、主題、作者等有關,或與本單元語文要素有關。那么,在教學中如何高效地運用“閱讀鏈接”來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呢?
一、明晰“閱讀鏈接”教學價值
1. 增強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能力?!伴喿x鏈接”的設置除了豐富學生的閱讀材料之外,還希望通過所鏈接的材料與課文的比較閱讀,讓學生體會兩者在語言形式、寫作角度與主題選擇方向上的異同。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或作者情感,設計相應的問題或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閱讀鏈接”的材料也是課內外閱讀的橋梁,由此可以引向更豐富的閱讀材料。如讀完《祖父的園子》課后的“閱讀鏈接”,可以推薦閱讀《呼蘭河傳》,了解蕭紅的人生經歷,這樣對于人物形象會有更為豐滿的認知。也可以圍繞課文內容開展群文閱讀,如讀完《貓》課后的“閱讀鏈接”后,可以推薦老舍、豐子愷等作者描寫動物的作品,對描摹動物的文學作品進行系統(tǒng)閱讀,在閱讀中領會文字的奧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技能和學習方法,還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 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閱讀鏈接”中的許多材料都是從不同寫作角度來選材的。有的課文是散文,鏈接的材料卻是詩歌,讓學生知道可以通過不同的體裁來表現同一主題;有的課文是對人物的正面描寫,而鏈接的材料卻是從側面來描寫的,讓學生明白寫作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有的課文是用擬人的手法來描寫的,而鏈接的材料卻是用比喻或其他手法來描寫,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寫作手法。教師要重視對“閱讀鏈接”的教學,通過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在閱讀中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如在教學《蟋蟀的住宅》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仔細體會擬人的修辭手法對作者情感表達的助益,并引導學生對比課后“閱讀鏈接”《昆蟲》,感受不同語言的表達魅力,讓學生在交流中鞏固、運用語言。除此之外,還可結合“閱讀鏈接”開展一些說話、寫作訓練,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
二、形成“閱讀鏈接”教學策略
為了幫助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在“kZGlTR2+NK9IqTEPmal4qw==閱讀鏈接”教學時,可于文本教學前,適時引入;文本教學中,適時補充;文本教學后,適當拓展,有效引領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
1. 預學——提供前置性學習抓手。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中部分課文離學生生活較遠,學生課前如果沒有充分地預習,就很難能夠真正體會作者的情感及表達意圖。教學時,可將這部分課文的“閱讀鏈接”前置,巧妙利用“閱讀鏈接”來輔助教學。
如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教師可以在教學本課前,先結合“閱讀鏈接”《七子之歌(節(jié)選)》對中華民族的苦難史、抗爭史做簡單的回顧??梢栽O計如下預學任務:讀“閱讀鏈接”中的現代詩,提出不理解的問題。學生會提出很多問題,如:為什么英法聯軍侵入北京時清政府不抵抗?為什么“七子”會被列強霸占?……這些預學問題共同指向中華民族多災多難的過去,共同指向炎黃子孫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無形中,學生心中的愛國情感、民族責任感與使命感被激發(fā)了,還未進入課文教學階段,特殊的人文情愫就已在預學中預熱、醞釀與發(fā)酵了。學生的認知盲區(qū)得以填補,為學生體驗課文的情感做好了鋪墊。
此外,部分“閱讀鏈接”可輔助學生感悟文本,豐富學生閱讀積累,幫助學生對文本內容有更全面的感知。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課語言優(yōu)美,朗朗上口。課后“閱讀鏈接”中的《威尼斯之夜(節(jié)選)》一文,則從另一個側面介紹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的獨特美麗風光。這篇“閱讀鏈接”可布置學生自讀,增長見識,陶冶情趣,使學生對威尼斯有更全面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2. 補學——助推理解感悟的深化。在課文重難點處巧妙聯接課后“閱讀鏈接”,能明確閱讀方向和目標,使教學更有針對性,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如教學《琥珀》一課時,可在課堂開始、課堂中間、課堂末尾分別引入“閱讀鏈接”,達成不同的教學目標。課始,板書揭題之后,聚焦“琥珀”釋題。先借助圖片感知形象,再引入“閱讀鏈接”,讓學生快速閱讀,了解相關知識,為課文學習做好鋪墊。課中,課文對琥珀的形成過程做了推理,學生可能會對“陸地漸漸沉下去,海水漸漸漫上來”等相關信息存有疑惑,引入“閱讀鏈接”可以起到化疑去惑的作用。課末,推薦學生讀一讀“閱讀鏈接”,豐富學生對琥珀的認識,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與求知欲。還可鼓勵學生做一個“琥珀”專題閱讀,把文章讀厚??梢姡伴喿x鏈接”融入課文教學,可幫助學生消除知識盲點,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如,《普羅米修斯》課后鏈接了一段關于中國神話故事中“火”的來源的傳說,短文下面的“泡泡”提示:“我從燧人鉆木取火的故事中感受到了不同的神奇。”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重點關注鉆木取火故事的“神奇”,再與課文比對,探究中外傳說中關于火的來源的不同,讓學生知道世界各國對于火種起源有不一樣的想象和認識,體會神話故事的獨特魅力,激發(fā)學生閱讀更多古今中外神話故事的興趣?!饵S繼光》《十六年前的回憶》《紅樓春趣》《丁香結》等課文后的“閱讀鏈接”,都補充了相關主題的文章或資料,學生通過閱讀,能夠加深對課文主題的理解,同時也告訴學生閱讀的途徑是多元的,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查找資料,獲取知識。
3. 拓學——強化閱讀體系的建構。教學“閱讀鏈接”時,教師更多的是將“閱讀鏈接”后置,讓學生在學習完課文后感受相同主題文章不同的表達方式,實現由一篇帶動幾篇、由一篇輻射一類、由一篇走向一本書的聯動效果,有效檢測學生課堂所學,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如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引導學生在多次觀鳥所得中感受動態(tài)、靜態(tài)描寫的不同效果。課文賞析結束后,出示“閱讀鏈接”巴金的《筑渝道上(片段)》,讓學生自讀感悟,在文本閱讀實踐中,進一步體會動態(tài)、靜態(tài)描寫的妙處,鞏固本節(jié)課學習所得。
擴展閱讀視域,引導學生從單篇閱讀走向整本書閱讀,是“閱讀鏈接”的應有之義?!恫荽杓芬园自捨母木幍男问匠霈F在教材中,便于學生閱讀。課后的“閱讀鏈接”編排了對應的原著選段,旨在讓學生通過對比閱讀,發(fā)現中國古典名著的魅力,消除閱讀時的畏難情緒。學生自主默讀“閱讀鏈接”,結合內容,找出課文中相應的段落,發(fā)現原著的魅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必要的閱讀提示和輔導。
仔細研究“閱讀鏈接”,我們不難發(fā)現,其與課文內容、主題、作者或本單元語文要素有關。基于這樣的認識,教師研讀教材,就要揣摩每個“閱讀鏈接”的編寫意圖,將其與課文學習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用好“閱讀鏈接”。這么做,無論是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還是對學生讀寫能力的穩(wěn)步提高,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小學怡康街分校 本專輯責任編輯:莊嚴)
[1]周亭廷.小學語文課本的“閱讀鏈接”版塊有效利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8):166.
[2]鄭夢雨.分類“閱讀鏈接”,推進語文課堂深度學習[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1(01):25-26.
[3]季海霞.統(tǒng)編教材“閱讀鏈接”的編排特點與教學思路[J].教育研究與評論,2021(31):80-83.
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重點課題“統(tǒng)編小學語文‘閱讀鏈接’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LZD/2021/3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