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對胃脘痛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血液流變學指標、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3年1月至12月凌云縣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76例胃脘痛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38例)使用奧美拉唑、克拉霉素、莫沙必利、膠體果膠秘膠囊聯合治療,研究組(38例)使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治療,均治療1個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血液流變學指標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研究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中醫(yī)證候積分及全血黏度低切、血漿黏度、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紅細胞聚集指數均降低,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均升高,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結論 相較于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治療胃脘痛,可更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血液流變學,提升生活質量,且治療效果更為顯著。
【關鍵詞】胃脘痛 ; 柴胡疏肝散 ; 四君子湯 ; 血液流變學 ; 中醫(yī)證候積分 ; 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18.0101.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8.033
現代醫(yī)學將胃脘痛歸于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胃潰瘍等疾病范疇,而該病的出現和很多原因有著密切關系,不良生活行為、飲食習慣及工作壓力等都會造成該病的產生。胃脘痛一旦發(fā)病就會阻礙機體內對食物的整體分解和吸收,并抑制消化系統(tǒng)功能,從而增加腹腔的整體不適感,而且該病還會傷害很多的器官,降低機體吸收能力并影響日常生活,因此要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治療胃脘痛的藥物是奧美拉唑、莫沙必利分散片、克拉霉素、膠體果膠秘膠囊,奧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通過對胃壁細胞質子泵產生作用,減少胃酸生成;莫沙必利分散片可促進胃脘痛患者胃腸道更好蠕動;克拉霉素屬于抗生素,可起到抑菌的作用;膠體果膠秘膠囊能夠加速修復胃腸道黏膜上皮細胞,在胃內形成溶膠,對胃黏膜進行保護,以上不同的藥物聯合應用時分別從抑制胃酸、促進蠕動及保護胃黏膜等幾方面協(xié)同對胃部疾病進行治療;但單純西藥長期服用,患者依賴性較強,會影響預后[1]。中醫(yī)認為,胃脘痛的發(fā)生與肝氣郁結、脾胃虛弱有關,受多種因素影響,使得脾胃損傷,致使肝氣橫逆,侵犯胃部,導致胃失和降,引起發(fā)病[2]。中醫(yī)治療具有較高、較全面的治療價值,強調標本兼顧。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應用于胃脘痛疾病中,可以修復患者受損部位,從多個方面入手,如益氣健脾、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等,可以實現標本兼治[3]。鑒于此,本研究探討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治療胃脘痛,分析其對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為今后臨床治療胃脘痛提供新的治療思路,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3年1月至12月凌云縣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76例胃脘痛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對照組(38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齡31~62歲,平均(44.75±2.72)歲。研究組(38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齡30~64歲,平均(45.14±3.2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消化內科常見病診療新進展》 [4]《胃脘痛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 [5]中的診斷標準,且中醫(yī)辨證為肝氣犯胃證:胃脘脹痛,痛連兩脅,噯氣、矢氣則痛舒,胸悶噯氣,喜長嘆息,大便不暢,舌苔薄白,脈弦;⑵入組前1個月未使用過可能對此次研究結果產生影響的相關藥物。排除標準:⑴因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引起的胃脘痛,如胃癌、胃潰瘍穿孔等;⑵合并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⑶精神異常,認知障礙。本研究經凌云縣中醫(yī)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海南海靈化學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20092,規(guī)格:20 mg/粒)20 mg/次,1次/d;克拉霉素分散片(四川省旺林堂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127,規(guī)格:0.25 g/片),0.25 g/次,2次/d;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廣東安諾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264,規(guī)格:5 mg/片)5 mg/次,3次/d;膠體果膠秘膠囊(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479,規(guī)格:50 mg/粒)150 mg/次,4次/d,治療1個月。研究組使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治療,藥物組成:白芍30 g,黨參20 g,枳殼12 g,柴胡、赤芍、川楝子、延胡索、白花蛇舌草、陳皮、香附、當歸、白術、茯苓各10 g,法半夏9 g,炙甘草、川芎各6 g,黃連3 g。若患者有明顯的反酸情況,則需增加海螵蛸、吳茱萸各6 g;若患者胃脘有明顯的灼熱感并伴隨口干、口苦的情況,則需增加黃芩10 g;若患者伴有吐惡心的情況,則需增加竹茹6 g。上述藥材煎煮后取藥液400 mL,1劑/d,早、晚溫服,200 mL/次,持續(xù)治療1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治療后患者胃部疼痛、反酸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通過胃鏡檢查以后確認機體的胃部狀態(tài)已經恢復正常為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疼痛有所緩解,通過胃鏡檢查后確認機體胃黏膜有所改善為有效;臨床癥狀未改善,疼痛未緩解、胃鏡檢查胃黏膜未恢復為無效[4]??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⑵中醫(yī)證候積分。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患者的反酸、腹脹、胃痛中醫(yī)證候癥狀進行評分,病情程度從無到重分值范圍為0~3分,患者癥狀越重代表得分越高[6]。⑶血液流變學指標。采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全自動血液流變測試儀(北京賽科希德發(fā)展科技有限公司,型號:SA-6000)檢測全血黏度低切、血漿黏度、紅細胞壓積、紅細胞聚集指數;另采集患者3 mL空腹靜脈血,抗凝處理,以3 000 r/min轉速,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漿,采用全自動凝血測試儀(北京賽科希德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型號:SF-8100)檢測血漿纖維蛋白原。⑷生活質量。使用簡明健康狀況量表(SF-36)[7]評分評估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總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等級資料(總有效率)比較以[例(%)]表示,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中醫(yī)癥候積分、血液流變學指標、SF-36評分)經S-W檢驗證實符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 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與治療前比,兩組患者各項中醫(yī)證候積分均降低,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均降低,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SF-36評分均升高,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3 討論
胃脘痛作為臨床中較為多發(fā)的一種胃部消化病癥,飲食不節(jié)、受寒、過勞等均可引發(fā)疾病的發(fā)生,會損傷機體消化系統(tǒng),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在治療胃脘痛疾病時,臨床西藥治療并沒有十分特效的藥物與方法,多以對癥處理為主。其中,奧美拉唑在抑制胃酸分泌方面有著十分顯著的成效,無論是哪種原因引發(fā)的胃酸分泌,該藥物均存在著一定的抑制效果,且持續(xù)時間較長,還能避免胃黏膜壁受損程度的加重;莫沙必利分散片能夠有效提升胃竇與十二指腸的協(xié)調性,進一步收縮胃和十二直腸,提升胃腸道的張力;克拉霉素是一種半合成的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而膠體果膠秘膠囊是一種胃黏膜保護劑,能在胃腸液中形成穩(wěn)定的凝膠體,將胃酸、胃蛋白酶與潰瘍灶、糜爛面給予隔離,加速修復、愈合潰瘍組織,保護受損黏膜[8],雖然上述藥物聯合治療能夠盡快改善胃脘痛患者胃痛、反酸等臨床癥狀,可是停藥之后非常容易復發(fā),并且會出現較多的不良反應,預后不良。
中醫(yī)把胃脘痛歸到“痞滿”范疇,該病的發(fā)生與內傷飲食、脾胃虛弱及情緒失調有關,而脾胃是后天之本,與脾臟能夠互為表里,所以該病的治療原則就是健脾和胃、溫中散寒、疏肝解郁[9]。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中陳皮、香附及川芎存在辛溫之性,能夠可發(fā)揮出理氣止痛、氣血暢通、活血疏肝的功效;延胡索、川楝子能夠發(fā)揮行氣止痛的功效;柴胡、枳殼發(fā)揮疏肝理氣的功效;黨參較為溫和,具有補中益氣、止渴、健脾益肺、養(yǎng)血生津的功效;茯苓有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聯合灸甘草具有解毒、止痛、解痙的功效;白芍、當歸能夠發(fā)揮良好的和血、養(yǎng)血功效;赤芍可止痛、柔肝、斂陰;法半夏具有和中祛濕的功效;白花蛇舌草、黃連可清熱解毒,上述藥材合用,可發(fā)揮活血止痛、疏肝理氣、益脾和胃等功效[10]。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可促使機體的胃腸道循環(huán),并提高胃腸道的整體營養(yǎng)供給能力,盡快修復胃腸道的消化功能,并且該藥方還可以有效抑制機體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整體分泌,從而改善消化功能,可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11]。本研究中,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中醫(yī)證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這提示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治療胃脘痛患者,可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治療效果顯著。
大多數胃脘痛患者會存在瘀血內阻的情況,導致胃部經絡不通暢,阻礙胃黏膜腺體血液灌輸,造成缺血、缺氧的情況。若血流速度減慢,導致胃黏膜缺乏充分的血液供應,會增加血液黏稠度,提高全血黏度;當機體內血液的整體流動性發(fā)生改變時,會使胃黏膜的血液灌注明顯減少,血漿黏度也會升高,同時也會提高紅細胞血液黏稠度,加重胃脘痛的相關癥狀。紅細胞聚集指數可對在血液當中紅細胞的聚集程度進行有效反映,血液黏度增加,紅細胞發(fā)生聚集,導致胃黏膜的局部出現不均勻的血液灌流,提高紅細胞聚集指數。纖維蛋白原是與血液凝固有關的一種蛋白質,當患者血液呈現出高凝狀態(tài),纖維蛋白原會明顯升高,此時患者十分容易發(fā)生血栓,如果在胃黏膜的微小血管當中出現血栓,會對胃黏膜的血液供應產生影響,導致胃黏膜發(fā)生缺血甚至壞死,從而出現劇烈的胃脘痛[12]。奧美拉唑特異性作用于胃黏膜壁細胞,對胃酸分泌產生有效抑制作用;莫沙必利分散片能夠使乙酰膽堿釋放量增加,使排空速度加快,產生全胃腸道促動力作用;克拉霉素分散片具有多種藥物特點,生物利用度高,進入患者體內后,可維持藥物濃度穩(wěn)定;膠體果膠秘膠囊加速胃潰瘍愈合,殺滅幽門螺桿菌,刺激胃黏膜上皮細胞分泌黏液,加大其保護作用,但上述西藥整體對于血液流變學的影響效果還有待提高[13]?,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川穹有效成分川穹嗪可以明顯增加紅細胞的活性和變性能力,使得其能夠更加均勻地分布在血液當中,從而使得紅細胞壓積明顯降低;此外,川穹嗪還可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血液流通,改善患者血液黏稠狀態(tài)[14];白芍、當歸等通過對血液當中的物質成分進行調節(jié),使得血漿當中的大物質分子含量明顯減少,進而使得血漿黏度明顯降低[15-16]。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各項血液流變學指標均低于對照組,這提示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治療胃脘痛可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
綜上,相較于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治療胃脘痛,可更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血液流變學,提升生活質量,且治療效果更為顯著。但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樣本量不足,后續(xù)可擴大樣本量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為今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胃脘痛提供新思路。
參考文獻
阮振躍, 陳玲紅, 顏燕燕. 硫糖鋁混懸凝膠聯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治療隆起糜爛性胃炎效果及對胃腸激素的影響[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22, 15(35): 23-26.
桑子淇, 王漢, 劉玉茹, 等. 中醫(yī)治療胃脘痛的研究進展[J].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24, 30(3): 545-551.
秦鵬, 李闖, 申晨.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在胃脘痛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21, 28(25): 191-194.
張華. 消化內科常見病診療新進展[M]. 天津: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9: 175.
張聲生, 周強. 胃脘痛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J]. 中醫(yī)雜志, 2017, 58(13): 1166-1170.
李艷萍, 辛在霞, 張琰基. 溫針灸聯合腹部隔姜灸對脾胃虛弱型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中醫(yī)癥候PlVGrEp+fLoiarPyrYQuOhS/WeplQv9uC7qwLDKrQd0=積分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 反射療法與康復醫(yī)學, 2022, 3(11): 11-13.
劉玉敏, 蔡艷, 侯磊. 運用SF-36量表評價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質量[J]. 寧夏醫(yī)學雜志, 2020, 42(11): 1045-1047.
陳榮政. 六君子湯加減聯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治療脾虛型慢性胃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藥研究, 2024, 3(16): 117-119.
李玉霞.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治療胃脘痛療效分析[J]. 中外醫(yī)療, 2022, 41(16): 190-193, 198.
顧昊.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加減治療胃脘痛的療效研究[J].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20, 18(23): 148-149.
顏顯揚.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輔以穴位貼敷治療脾胃虛寒型胃脘痛的效果觀察[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9, 30(12): 1995-1997.
王井清, 王杰. 柴胡疏肝散加減聯合隔姜灸治療胃脘痛(氣滯型)有效性及對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J]. 陜西中醫(yī), 2021, 42(1): 7-8.
陳德賢. 含果膠鉍劑的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 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 2019, 41(3): 282-284.
劉濤. 中藥川芎的鑒定及臨床安全用藥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20, 18(27): 135-136.
柳嘉茜, 李玟靜, 許夢萍, 等. 基于網絡藥理學探討白芍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分子機制研究[J]. 中醫(yī)臨床研究, 2024, 16(7): 8-14.
徐志偉, 李季文, 馬新換, 等. 當歸不同藥用部位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24, 42(4): 74-77.
作者簡介:張紅澤,大學本科,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脾胃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