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蒙和尼克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可是有一天,這對令人羨慕的鐵哥們兒卻反了目。起因是尼克突發(fā)奇想,發(fā)明了一種能輕松清除狗屎的糞便蒸發(fā)劑。憑著這項發(fā)明,他搖身一變成了億萬富翁。迪蒙深深地嫉妒尼克,他在酒吧遇到一個叫吉曼的人,在吉曼的慫恿下,開始故意找尼克的茬兒……
這是電影《嫉妒》中的情節(jié)。
嫉妒是一種心理痼疾,深潛于人的內心深處。善妒者看到別人比自己強時,心里就酸溜溜的不是滋味。善妒者不惜采用最卑鄙無恥的手段,去破壞別人的幸福,哪怕他是自己的朋友手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戰(zhàn)國時的屈原“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其內政外交的政策主張無一不顯露出他的遠見卓識,因此深得楚懷王的器重和賞識,“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上官大夫“心害其能,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跖枨健?。黃鐘毀棄,壯志難酬,屈原悲憤地自沉汨羅而死。
西漢的賈誼才華橫溢,未及十八歲,便以能誦擅文名滿郡中,被文帝召為博士,“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文帝準備“以賈生任公卿之位”。然而,他卻遭到絳侯周勃、潁陰侯灌嬰、東陽侯張相如、御史大夫馮敬、文帝近侍鄧通的嫉妒,他們紛紛詆毀賈誼:“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這導致文帝漸漸疏遠了賈誼,最終將他流放外地,年僅三十三歲的賈誼憂郁而逝。
宋代的蘇軾,無疑也是一個曠世奇才。他的文章一面世,馬上洛陽紙貴,只要皇上吃飯的筷子老半天不動,侍者準知道,那一定是皇上在看蘇軾的文章了。不僅皇上酷愛蘇軾的文才,太后也是喜歡得了不得。然而蘇軾的有些同僚們卻處心積慮,告他的密狀,從他的詩中挑刺,炮制出“烏臺詩案”,將他打入死牢。
這些充滿血腥味的史實,無不源于兩個字——“嫉妒”。
莎士比亞說:“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個綠眼的妖魔!”
唯有以壯士斷腕之決心,遠離這顆“災星”,掘嫉妒之根,植和諧之樹,才能書寫自己坦坦蕩蕩之人生!
(編輯 雪彤/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