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有一個樟木箱,常年被鎖著,只有在夏日曬衣時才會被打開。箱子內(nèi),放著她出嫁時外婆準備的做衣服的布料,還有我小時候穿過的毛衣和戴過的帽子。放在最底層的,是一條被洗得干干凈凈、折得整整齊齊的紅背帶。
這條背帶,是在我滿月酒時外婆送來的禮物。它用全新的布料縫制而成,長約四尺,寬約一尺,底色為暗紅色。背帶中間的圖案是兩朵紅牡丹,一大一小,栩栩如生,花瓣下,翠綠的葉子層層疊疊,背帶兩側(cè),還印有吉祥的祝福語,寓意平安順遂。如今,這條背帶的兩根帶子的邊緣已被磨薄,圖案也微微起毛,母親卻尤為珍惜它。
母親告訴我,我?guī)讉€月大時,就像只小貓頭鷹。一到晚上,我的雙眼仿佛閃爍著銅鈴般的光芒,熄燈后我便會發(fā)出響亮的啼哭。在這樣的夜晚,母親的背便成了我溫暖的床,她總是溫柔地用背帶將我背在背上。隨著她步伐的搖曳,我匍匐在她溫暖踏實的背上,靜靜酣睡。幼小的我在她的肩膀上留下了無數(shù)痕跡,有口水,也有鼻涕。
數(shù)月之后,農(nóng)忙時節(jié)到來。這時,母親總是輕輕地抱起我,將我穩(wěn)穩(wěn)地立在凳子上。她熟練地將背帶從我腋下穿過,略微彎著腰呈下蹲姿勢,緊緊扣住背帶上的兩條帶子,用力往背上一扔,背帶裹著的我穩(wěn)穩(wěn)當當落在她的背心。
母親背著我,穿梭在田間地頭,她的身子一伸一俯,不停地鋤草。我像是坐在搖籃里,靠在她背上咿呀學語,玩弄她烏黑細長的發(fā)辮,偶爾還在她汗津津的衣背上留下些許尿漬。
當母親挑水澆苗換肩之際,她總會細心地回頭,觀察我在她背后的姿態(tài),以確保扁擔不會碰到我的頭或壓到我的手,再巧妙地將扁擔從一側(cè)肩膀換到另一側(cè)。長時間下來,她枯黃而瘦弱的雙肩就被勒出兩條殷紅的印痕。幼小的我,對母親的辛勞一無所知,不一會兒便在她的背上哭鬧起來。母親則會反手輕輕拍打我的小屁股,直到我安靜下來,或是進入夢鄉(xiāng)。
兒時的我也是個小病貓,每隔三兩天,母親就得背著我往診所跑。有一年冬天的深夜,我突發(fā)高燒,母親用酒精擦拭我額頭,體溫依舊居高不下。當時父親在外地工作,面對漆黑的夜路,母親心生畏懼,但她毅然決然用紅背帶緊緊裹住我,又為我披上披風,再背上奔向七八公里外的衛(wèi)生院。母親背著我疾步前行,雖是寒冬,但她的臉上卻很快滾落下豆大的汗珠。等趕到衛(wèi)生院,她面色潮紅,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濕。掛號、檢查、取藥,母親背著我樓上樓下地跑,一刻也沒有停歇。醫(yī)生告訴她,幸好送來得及時,稍微再晚一點,就要影響到大腦了。
在輸液時,護士建議讓我自己坐在椅子上,可母親怕我冷,堅持用背帶繼續(xù)背著我。直到天亮回到家,母親才輕輕地把我放下,她的胸口和腰上早已留下了三條深深的勒痕,那是她為了我而付出的無聲印記。
悠悠歲月長,我已長大成人。母親卻一直保留著這條破舊褪色的紅背帶,一端系著我無憂的童年回憶,另一端則牽動著母親逝去的青春歲月。這紅背帶如同永恒的紐帶,一圈又一圈地緊緊纏繞在我的心間,色彩永不消退。這紅背帶,不僅是一條普通的背帶,更是母親一生養(yǎng)育之恩的深情象征。
(編輯 高倩/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