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認知敘事視角下的城市家具設計策略

      2024-10-22 00:00:00李斯涵沈杰
      設計 2024年17期

      摘要:本文旨在從認知敘事的視角對城市家具的敘事類型進行分析,探討認知敘事視角下的設計策略。以認知敘事理論為指導,深入研究用戶對城市家具敘事的認知過程,并基于該過程,通過案例搜集、聚類分析,提出瞬時觸發(fā)的敘事、基于行為的敘事和基于伴隨文本的敘事三種不同類型的敘事方式。最終從3個層次維度提出了相應的設計策略:通過在本能層打破常規(guī)情節(jié)或利用相似性符號進行設計,加強感官刺激引發(fā)用戶的體驗興趣;在行為層設置多層次的敘事互動方式,提升體驗層次;在反思層把握敘事文本的內容,采用多點并述的呈現(xiàn)方式,傳遞完整的敘事理念。采用多層次的敘事設計策略,從敘事感知到敘事認知,層層深入地進行設計,獲得更好的敘事性設計效果。

      關鍵詞:城市家具;認知敘事;敘事性設計;設計策略;公共設施

      中圖分類號:TS664.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4)17-0082-04

      Abstract:The work aims to analyze the narrative types of urban furni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narrative and explore design strategies within this perspective. Guided by cognitive narrative theory,the work delves into users’ perception processes of narrative design in urban furniture. Based on this exploration,through case collection and cluster analysis,three different narrative types are identified:instantaneous-triggered narrative,behaviorbased narrative,and accompanying text narrative. Corresponding design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from three dimensions. First,breaking conventional plots or utilizing similarity symbols at the visceral level to enhance sensory stimulation and arouse users’ experiential interest. Secondly,setting up multilevel narrative interaction modes at the behavioral level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experience. Lastly,at the reflective level,grasping the content of the narrative text and employing a multi-point presentation approach to convey a complete narrative concept. By adopting multi-level narrative experience strategies,from narrative perception to narrative cognition,design is conducted layer by layer to achieve better narrative design effects.

      Keywords:Urban furniture;Cognitive narrative;Narrative design;Design strategies;Public facility

      引言

      中央在2020年“十四五規(guī)劃”中首次提出的“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并在2023年發(fā)布了首個城市家具的國家標準,凸顯了城市家具設計的重要性。城市家具承載著人們在公共空間中娛樂休閑、社交、親近自然等活動,除了要滿足功能性、實用性的需求,還必須滿足人們精神交流的情感需求。而敘事設計的介入能夠在實用功能性的基礎上增添有溫度的情感互動。為了解決目前敘事性城市家具呈現(xiàn)方式單一、缺少互動、缺少敘事連貫性等不足,本文引入了認知敘事的視角,從用戶感知的角度出發(fā),結合3層次體驗理論,提出了城市家具的新分類方式,探索敘事性設計的新方向,并提出多感知層次的設計策略,讓用戶獲得豐富、流暢的敘事性體驗。

      一、敘事性設計在城市家具中的應用現(xiàn)狀

      (一)城市家具的敘事性設計

      城市家具的敘事性設計,是指以敘事理論作為指導,將敘事的方法運用到城市家具的設計實踐中,使城市家具不僅能滿足功能上的需求,也能表達某種情感層面上的內涵。通過這種趣味化的設計表達方式,可以有效延長、豐富用戶在情感層面的感受和體驗。

      與傳統(tǒng)文學敘事不同,在城市家具的敘事性設計中,用戶不再僅僅通過文字閱讀來理解故事,而是通過與家具的互動來感知和體驗不同層面的敘事內容。在城市家具的敘事中,比起追求完整故事表達,更加強調對敘事情感的表達、氛圍的營造,關注起承轉合的敘事情節(jié)。而不同于產品或空間環(huán)境的敘事性設計,城市家具是一個特殊的敘事性設計載體。既是一個與用戶聯(lián)系密切的工業(yè)產品,需要充分考慮產品的易用性、可用性等體驗要素;同時又是放置于公共空間環(huán)境的公共產品,需要將周圍的環(huán)境因素也納入設計的考量范疇。

      (二)敘事性設計在城市家具中的應用現(xiàn)狀

      城市家具敘事性設計呈現(xiàn)出日益增長的趨勢,人們逐漸意識到城市家具不僅僅是功能性的物品,更是一個能夠傳遞情感、激發(fā)互動的載體。在信息牌、公共座椅、公交車站、垃圾桶、路燈、步道等多種類型的城市家具中都能看到不同種類的敘事性設計元素。但經過實地考察調研,大部分敘事性設計的效果仍不夠理想,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1.敘事呈現(xiàn)過于直白、生硬:現(xiàn)有的城市家具往往將敘事內容強行附加在產品上,以語言文字或圖像的方式植入,這種生硬直白、缺乏藝術性的表現(xiàn)形式很難吸引用戶注意。大部分用戶并不會花費時間駐足仔細閱讀文字或圖片上的敘事內容,無法將敘事理念有效地傳遞給用戶。

      2.缺少互動體驗:現(xiàn)有的敘事性設計大多數(shù)情況下將用戶局限于“閱讀者”的角色,用戶只能進行觀賞,缺少與城市家具的互動體驗。與傳統(tǒng)文學敘述不同,用戶“閱讀”城市家具的敘事內容應該通過與城市家具的互動體驗來實現(xiàn),缺少互動體驗的敘事性設計將缺少可感知、可閱讀性。

      3.缺乏敘事的連貫性:敘事性設計是一種通過設計載體進行溝通的藝術形式,這種表現(xiàn)形式需要一定的表達技巧,讓用戶得到連貫的敘事閱讀體驗。但現(xiàn)有城市家具與敘事內容之間未能巧妙結合,城市家具所承載的敘事性內容與實用功能之間幾乎沒有聯(lián)系。導致敘事內容和實際用戶體驗之間割裂脫節(jié),用戶在“閱讀”時缺少自然的流暢感,難以吸引用戶繼續(xù)深入體驗。

      二、認知敘事視角及其應用意義

      認知敘事是后經典敘事學中發(fā)展出來的重要的分支,是敘事學與認知科學相互交融后產生的交叉學科。相較于經典敘事學只重視對文本結構的研究,后經典敘事充分強調了讀者閱讀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認為閱讀的過程是讀者通過文本與作者進行交流互動的過程。而認知敘事更是著力于探討敘事與思維或心理的關系,聚焦于讀者的認知過程在敘事理解中的運作方式[1]。當代設計敘事,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結構主義敘事的影響,著力于敘事結構的分析、敘述方式的探討[2]。實際上,在敘事性設計中,應該強調以用戶為核心的敘事體驗,重視用戶對于產品敘事語言的解讀,而不是設計師的解讀。為了提升敘事性設計的表現(xiàn)力、提升用戶體驗,在城市家具的敘事設計中引入了該視角。

      引入認知敘事的視角后,城市家具的設計不再局限于只是對敘事編寫過程的關注,更加關注用戶對于敘事內容的解讀和感知,關注用戶能否體驗到敘事性的情節(jié)及體驗過程中的心理感受。通過這一視角的轉變(圖1),設計師能更好地迎合用戶的認知習慣和體驗期望,創(chuàng)造出更富有敘事深度和互動價值的城市家具,引發(fā)用戶的共鳴。

      三、認知敘事視角下的3種敘事性設計方式

      從認知的視角,在產品的敘事性設計中,“感知”和“認知”這兩個信息加工環(huán)節(jié)對用戶的敘事認知過程起主導作用?!案兄笔侵赣脩敉ㄟ^五大感覺器官被動或主動地接受敘事信息[3],對產品的外觀造型、色彩、材質等進行直接感知,包含感覺和知覺兩個連續(xù)的部分。在產生感官感受的同時,會產生相應的知覺體驗[4],例如,在接觸產品時因為其獨特的材質觸感而產生“愉悅”或“驚喜”的瞬時情感反應。不同感官感覺與瞬時發(fā)生的知覺體驗,共同構成了城市家具的敘事感知過程。而敘事認知則是在“感知”所獲取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內容進行篩選、組織等加工處理,從中識別、獲取敘事的元素、主題、情節(jié)等信息,獲得真正的敘事理解。這兩個認知過程是連續(xù)遞進、相互協(xié)作的過程,二者共同構成用戶對于城市家具敘事性設計的完整理解(圖2)。

      唐納德·諾曼將體驗分為本能層、行為層、反思層3個層次,縱觀諾曼的三層次體驗理論,與用戶的認知過程有密切的關系。在敘事感知階段,主要集中于本能層的初步感知和行為層的互動感知,用戶通過感官直接獲取直觀的體驗印象,同時在使用互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通過其他感官通道進行感知。而敘事認知階段則集中于反思層的認知理解,通過有意識的反思和經驗,將獲取的內容轉化為有效的敘事信息,更好地理解敘事內涵。因此,隨著體驗層次的深入,用戶對敘事理解也從感知到認知階段逐漸深入。

      在此基礎上,本研究搜集了大量城市性家具的敘事性設計案例從3個體驗層次進行聚類分析,最終得出3種不同類型的敘事方式:瞬時觸發(fā)的敘事、基于行為的敘事、基于伴隨文本的敘事(圖3)。值得一提的是,這3種敘事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互相排斥,甚至可以同時存在于一件城市家具中。但每種敘事方式都在不同的感知維度有所側重,因此相輔相成形成了多層次的、由淺入深的敘事認知過程。

      (一)瞬時觸發(fā)的敘事

      瞬時觸發(fā)的敘事主要依賴于本能層的感官感知,相較于其他敘事方式,用戶能通過與城市家具短暫的接觸快速獲取敘事內容。在這種敘事方式中,用戶通過感官感知城市家具的外觀造型、材質觸感、聲音等進行敘事感知,其中視覺感知是主要的感知方式。通過造型語言表達敘事主題和“情節(jié)內容”,是該敘事方式最常見的設計手段。如圖4是位于澳大利亞的海濱藝術中心的一張公共座椅,該座椅的椅面采用了沖浪板的貝殼狀的造型,通過視覺層面的造型語言讓用戶快速捕捉到了沖浪板這一意象,了解到該園區(qū)是與沖浪主題有關的園區(qū)。

      該敘事方式最顯著的特點是快速直接,調用用戶最本能的感知能力,在短暫的接觸甚至是非接觸經過的過程中便可以產生一定的情感共鳴,吸引用戶注意。但該方式所能傳遞的敘事內容有限,并且往往不夠具備深度,因此需要和其他敘事方式結合使用才能產生更好的敘事效果。

      (二)基于行為的敘事

      在該敘事方式中,設計師將敘事的元素巧妙融入用戶與城市家具的互動使用過程中,用戶主要通過行為層面的參與來感知敘事。這是一種動態(tài)的敘事過程,敘事不再只是被動地呈現(xiàn)給用戶,而是通過用戶主動的行為參與展開,如圖5這是荷蘭健身俱樂部在公交站臺投放的一則特別廣告,當用戶坐在公交車座椅上等候時,旁邊的廣告牌會顯示用戶的體重,通過這種方式告訴用戶如果您對自己的體重不滿意,健身俱樂部會提供瘦身減肥的服務。

      該敘事的呈現(xiàn)方式是一種自由開放的行為參與過程,符合城市家具的開放隨機的互動特征,并且能夠創(chuàng)造一種更為沉浸、親身參與的敘事體驗氛圍,吸引更多用戶參與到城市家具的互動中。

      (三)基于伴隨文本的敘事

      基于伴隨文本的敘事,是一種深層次的敘事方式,主要依賴于用戶在反思層面的認知理解。伴隨文本是符號學中的重要概念——除了文本本身,有些元素不在文本中,但往往必須被“讀進”文本里,這些不在文本但影響我們對于文本解釋的,便是伴隨文本[5]。在城市家具的設計中,也有基于伴隨文本的敘事,這些伴隨文本是附加在產品身上而存在的信息,無法獨立存在。如圖6,根據(jù)美國權威機構的研究,預計到2030年倫敦大部分地區(qū)將遭受嚴重的定期洪水,為了呼吁人們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Andre Kong工作室設計了該座椅。座椅分為兩個高度,正常的高度可供用戶休息使用,而另一個異于平常的高度則是按照預計洪水水位的高度所設計的,漸變的紅色暗示著水位的變化,提醒人們反思當前的氣候危機。在該案例中,設計師利用和用戶之間共同的背景和文化共識進行設計,所表達的敘事內容并沒有在產品中用設計元素直接呈現(xiàn),而是以伴隨文本的形式存在,需要用戶利用設計師留下的線索推斷和理解敘事內容。

      該敘事方式相比于其他兩種方式,能夠傳遞更深層次的意義內涵,但受用戶認知水平的影響較大,要求設計師要有較高的設計水平,巧妙地把握敘事內容和呈現(xiàn)方式,才能設計出能引發(fā)共鳴的敘事作品。

      四、城市家具的敘事性設計策略

      本研究結合城市家具敘事性設計的現(xiàn)狀,基于3種敘事方式及其對應的感知特征,提出了多感知層次的設計策略。如圖7,設計師可以根據(jù)具體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使用,以獲得更好的敘事效果。

      首先是加強本能層的感官刺激,這是激發(fā)用戶體驗興趣的有效手段,并且是能讓用戶在短時間內獲取敘事感知的有效方式。其次是通過行為層的設計豐富用戶的敘事互動體驗,在用戶有了進一步深入體驗的興趣后,通過行為的參與介入進一步提升體驗層次,滿足用戶需求。最后,無論是本能層還是行為層的敘事感知,都會在反思層引起更高層次的敘事認知,設計師需要把握好敘事文本的內容及其呈現(xiàn)方式,讓用戶能順利地在反思層獲得敘事認知,得到完整的敘事體驗。

      (一)本能層:加強感官刺激,激發(fā)用戶興趣

      本能層的感官感知是用戶與城市家具產生聯(lián)系的第一步,是用戶本能的直接感知,關系到用戶對于該產品的初印象。通過加強感官層面的刺激,可以更好地在短時間內引起用戶關注,產生情感共鳴,激發(fā)用戶進一步深入體驗與使用的興趣。

      1.打破常規(guī)情節(jié),制造沖突的感官感受:通過視覺上色彩的明亮對比,或通過觸覺上質感材質的巧妙搭配,都可以制造出沖突的感官感受吸引用戶注意,喚起用戶對城市家具進一步探索使用的欲望。而若想要給用戶留下更深刻的體驗印象,則需要打破常規(guī)的情節(jié),違背人們在經驗世界里使用城市家具的經驗,通過破壞這種經驗進行設計。例如,在單感官通道上違背用戶熟悉的感官經驗進行設計——一把擁有普通座椅兩倍長椅腿的椅子,在視覺上與用戶熟悉的椅子形成了反差,吸引用戶的注意,成為體驗敘事的起點。而在多感官通道上,以視、觸覺上的沖突為例,違背用戶對城市家具觸感的預期,制造實際觸感與視覺感受的戲劇性對立,也可以引發(fā)用戶多感官上的強烈沖突體驗。例如,一張看似冰冷堅硬的座椅,實際使用卻是柔軟溫暖的觸感,形成了心理預期與實際體驗上的反差。

      這種設計方式所產生的感官通道上的沖突體驗,打破了熟悉的感官體驗,給用戶帶來了體驗上的驚喜感和更強烈的情感共鳴。并且強烈的感官體驗能成為敘事的驅動力,激發(fā)用戶的興趣促使他們深入解讀每一件家具背后的獨特故事;同時也融入了整個敘事過程,成為敘事中起伏情節(jié)的一部分。

      2.利用符號的相似性,豐富感官感受引發(fā)情感共鳴:采用象征的手法,利用符號的相似性進行表意敘事,是敘事性設計的方法之一。符號是表達意義的載體,設計師是符號的發(fā)送者,通過符號的象征手法賦予城市家具以意義,用戶通過感官的感知及聯(lián)想能力的喚醒,接收設計師所表達的意義,實現(xiàn)設計師和用戶之間的情感交流。設計師利用符號與符號之間在感官上的相似性,用一個符號代替另一個東西,讓用戶在使用該城市家具的同時馬上聯(lián)想到另一個符號對象,通過這種象征的設計手法賦予城市家具更豐富的感官感受或深入的文化意義。例如一把放置于戶外的公共座椅,如果單純從功能的角度進行符號解讀,便是一把能夠提供休息作用的椅子。然而該椅子若是在某種感官通道上與其他符號具備相似的特征,如圖4將椅子從視覺上與沖浪板的造型符號聯(lián)系起來,便能喚醒用戶對其他意義內容的聯(lián)想。

      這種符號與符號之間的相似性不僅僅是視覺上的“長得像”,還可以是多種感官通道上的相似,例如在聽覺、觸覺、味覺等其他感官通道上具備相似性。除此之外,這種象征的手法既可以是直接“模仿”其他對象的某些具象特征,也可以采用更抽象的方式,通過符號再現(xiàn)其他對象的某種“品質”,喚醒用戶更多想象和聯(lián)想能力進行敘事。例如,通過提煉童年記憶中復古的材質、舊時的游戲交互方式等設計要素,將復古懷舊的情懷融入城市家具的設計中,喚醒用戶童年記憶里的符號,產生親切、懷舊的感受;或是通過放松的曲線造型和輕柔的材質模擬慵懶放松的感受,讓用戶聯(lián)想到了自己放松休息時慵懶的姿態(tài),產生輕松愉悅的心情。

      (二)行為層:多層次的行為參與,提供靈活的互動選擇

      只是通過感官感知敘事,能傳遞的敘事信息非常有限,并且通常只在首次使用時會給用戶帶來較多的驚喜體驗,在多次使用后這種驚喜感便會逐漸消失。而用戶若是通過多層次的行為互動后理解敘事內容,則能給用戶傳遞更豐富的敘事信息、留下更深刻的體驗印象。因此設計師需要把握不同的互動類型,設置多層次的行為參與模式。

      1.將敘事體驗融入用戶的一般行為:為了讓用戶能夠在流暢使用的同時獲得敘事體驗,可以將敘事內容融入用戶一般的使用行為里——不需要額外進行行為引導,用戶便可以通過自然的行為順利觸發(fā)敘事,在不經意間參與到敘事之中、感知敘事情節(jié)。這是一種淺層次的敘事互動類型,具體的做法是在現(xiàn)有用戶行為的基礎上,用敘事性設計的手段進一步滿足用戶的某種行為訴求,或額外地滿足用戶在情感層面上的期待,讓原本普通的行為變得不同尋常、更加有趣,為用戶創(chuàng)造愉悅的使用體驗。這種方式與產品設計中的“無意識”設計有共通之處,無意識設計同樣通過挖掘人們日常行為的細節(jié),分析潛在的需求,并將設計融入符合用戶習慣的行為中[6],以獲得更流暢的互動體驗。

      通過這種敘事形式,用戶通過一般的直覺行為參與敘事,但并不能改變敘事的內容及走向,在這個過程中只充當“閱讀者”的角色。該方式可以讓用戶在淺層次的互動中感知敘事內容,適用于使用時間較短、互動類型較單一的城市家具。若是想持續(xù)為用戶提供更有互動價值的敘事體驗,則需要采用更深層次的敘事互動方式。

      2.深層次的行為互動參與敘事編輯:通過深度的行為互動獲取的敘事內容,而不是直接表達出來的敘事內容,能給用戶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在深度的互動敘事中,用戶不僅能夠通過行為參與敘事,甚至能編輯敘事內容,影響敘事的走向。根據(jù)敘事的需要,設計師可以在局部內容上開放讓用戶介入體驗,并留下提示性的線索引導客戶參與到互動中來,充分給予用戶發(fā)揮和編輯的空間。在這個過程中,用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個性化地體驗敘事內容,在體驗中控制情節(jié)的走向,并推動敘事的發(fā)展,用戶既充當閱讀者的角色體驗他人的創(chuàng)作內容,也承擔部分創(chuàng)作者的角色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敘事體驗。這種可參與敘事編輯的深層次互動方式,大大豐富了互動的類型,讓用戶每次體驗都能產生不同的感受,避免設計出只適合于“一次性”參與的敘事體驗。

      通過淺層次與深層次的敘事互動方式結合使用,可以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敘事互動體驗。融入用戶一般行為的淺層次互動為用戶提供了快速、直觀的入口,使初次接觸或停留時間有限的用戶能夠輕松感知產品的敘事元素。而深層次的敘事編輯則為有時間和興趣的用戶提供更多主動參與和創(chuàng)作的機會,帶來更深入的敘事探索。兩者的結合使用不僅滿足了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也為用戶提供了更靈活、豐富的互動選擇,從而創(chuàng)造了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的使用體驗。

      (三)反思層:把握敘事內容及呈現(xiàn)方式,傳遞完整敘事理念

      用戶在感知層面的探索所獲得的敘事線索,會在認知層面結合過往的經驗、通過有意識的反思最終獲得更完整的敘事體驗,產生情感共鳴。設計師需要把握敘事內容的強度及呈現(xiàn)方式,盡可能確保用戶能夠在反思層獲得完整的敘事理解,有效傳遞敘事理念。

      1.把握敘事文本的內容,表達完整敘事情境:在城市家具設計的敘事性設計中,把握敘事文本的內容十分關鍵,需要在整體的敘事表達中尋找適當?shù)钠胶恻c。若過分追求宏大全面的敘事內容或藝術化的抽象表達,則可能給用戶帶來感知上的困難,甚至難以被用戶理解,這與城市家具需要適應廣泛受眾群體的設計需求相違背。城市家具不同于其他藝術類產品的敘事表達,設計師在敘事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用戶的喜愛偏好和感知水平,選擇合適的敘事內容,避免產生過分注重自我表達或過于個性化的敘事內容,確保敘事內容的選擇能夠引發(fā)用戶的興趣、產生情感共鳴。以本能層面的象征手法為例,若濫用過于抽象的象征符號導致作品過于隱晦難懂,不僅不能引起用戶的體驗興趣,相反還會被用戶抱怨該設計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因此,設計師在呈現(xiàn)敘事內容時,需要細致權衡,確保既保留了敘事的深度,又不至于讓用戶感到信息過載或難以理解。這種巧妙的文本內容設計將為城市家具創(chuàng)造出更具吸引力和易于理解的敘事情境。

      2.多個單點敘述形成多點并敘,傳遞深層次的敘事理念:由于城市家具的敘事并非像文字敘事那樣,通過一段話語的描述便能清楚地交代故事發(fā)生的前因后果,單個的城市家具能夠傳遞的敘事內容非常有限[7]。因此將多個單點敘述的城市家具進行連接,形成系列城市家具多點并述的敘事情境,更能發(fā)揮城市家具的敘事能力,提升敘事水平[8]。

      在單個城市家具的敘事中,可以將敘事的進程與用戶的使用過程結合,采用線性結構進行敘事。但是在多點并述的情境下,更適用于采用非線性、開放式的敘事結構進行設計,一方面,用戶使用城市家具的次序和時間并非固定的,即“閱讀”順序和“閱讀”時長并不固定;另一方面,開放的敘事結構也有利于用戶從多元化的視角“閱讀”和理解文化內涵及意義。設計師將一系列的情節(jié)融合在一起,采用交叉、并行的多元敘事路徑,并且每一個單點的城市家具都具備敘事性,可單獨體驗,同時也是多點敘事中的一部分,共同形成多點并述的局面。

      盡管并非按照單一的時間或空間順序進行敘述,但系列城市家具之間蘊含某種敘事的順序或關聯(lián),例如內容上的連貫、主題上的一致[9]、互動行為上的統(tǒng)一等,這些都是串聯(lián)多個單點敘述城市家具的線索。通過這些敘事性的線索,多個具有差異性的城市家具之間相互關聯(lián)形成了完整的敘事內容。也就是說,用戶若要理解某部分的敘事文本,這個文本內容中的敘事元素有可能不是出現(xiàn)在某個單個的城市家具上的,而是在多個城市家具中同時出現(xiàn)。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行走線路,進行理解和探索每一個城市家具所隱藏的敘事線索,當用戶體驗的城市家具越多,得到的線索越多,獲得的敘事理解也就越完整。因此,通過多點并述這種形式呈現(xiàn)的敘事內容,能夠跳出單一產品敘事的局限,使用戶更容易在反思層獲得深層次的敘事感知理解。

      結語

      隨著用戶對城市家具情感層面要求的提升,敘事設計是提升城市家具情感化表達的重要手段。以往用戶對敘事的感知環(huán)節(jié)往往容易被忽視,但實際上想要讓用戶獲得更好的敘事體驗,必須關注用戶對敘事性表達的真切感受,了解不同敘事類型對用戶所產生的不同敘事效果。本文通過認知敘事視角的介入,強調了以用戶感受為核心的敘事性設計,基于敘事的不同感知層次梳理了敘事性設計的3種類型,并歸納了不同敘事方式的感知特點及體驗感受。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多層次的敘事體驗策略,從敘事感知到敘事認知層層遞進。首先,通過本能層的感官刺激在短時間內引發(fā)情感共鳴,為用戶提供快速、直觀的體驗入口;其次通過不同層次的行為互動創(chuàng)造更深層次、長時間的敘事互動類型,并最終通過多點并述的呈現(xiàn)方式使用戶在敘事認知層面得到完整敘事體驗。通過不同敘事感知方式的組合使用,確保不同感知水平、體驗時長的不同類型用戶都能獲得敘事體驗,有效傳遞敘事理念、提升城市家具的敘事性設計效果。

      參考文獻

      [1]宋杰.西方認知敘事學研究的主要議題[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21,32(05):130-142+160.

      [2]張學東.設計敘事:從自發(fā)、自覺到自主[J].江西社會科學,2013,33(02):232-235.

      [3]歐陽宏生,朱婧雯.意義·范式與建構——認知傳播學研究的幾個關鍵問題[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6,38(09):14-20.

      [4](美)布里奇特·羅賓遜-瑞格勒(BridgetRobinson-Rigler),(美)格雷戈里·羅賓遜-瑞格勒(GregoryRobinson-Riegler)著.認知心理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20,36.

      [5]趙毅衡.“全文本”與普遍隱含作者[J].甘肅社會科學,2012,(06):145-149.

      [6]何燦群,呂晨晨.具身認知:無意識行為的認知探尋[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20(03):69-73+210.

      [7]耿彥昊,戴子婧,張志賢.“紅色”包裝的視覺敘事設計策略研究[J].包裝工程,2023,44(16):265-271.

      [8]龍迪勇著.空間敘事學[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5,450-455.

      [9]龍迪勇.試論作為空間敘事的主題-并置敘事[J].江西社會科學,2010(07):24-40.

      江北区| 崇仁县| 山阴县| 霍州市| 镇原县| 德阳市| 建湖县| 娱乐| 宁夏| 个旧市| 徐水县| 洪江市| 吉木乃县| 汝州市| 西畴县| 富宁县| 宁明县| 石家庄市| 抚远县| 武清区| 长丰县| 榆林市| 加查县| 股票| 温宿县| 安达市| 塔城市| 长葛市| 息烽县| 金阳县| 贵德县| 武汉市| 六盘水市| 年辖:市辖区| 湄潭县| 朝阳区| 青神县| 宁都县| 平阴县| 郯城县| 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