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班,我都會路過老城中心的一條小巷。小巷很窄,兩側(cè)是一排排略顯破舊的老式居民樓。與遠處的高樓大廈相比,這里像是被城市遺忘的角落,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反而多了一份幽靜與閑適。
每次經(jīng)過小巷,我的腳步總會不自覺地慢下來。錯落分布的國槐,如一把把巨傘,撐開大片樹蔭,送來絲絲清涼。透過低矮的柵欄,一樓小院的景色一覽無余。有的家里種滿鮮花,將院落裝點得清新雅致。有的庭院搭起葡萄架,串串紫色的葡萄如風(fēng)鈴般垂下,氤氳出淡淡的香氣。有的院里種上各種蔬菜,紅彤彤的番茄,綠油油的萵苣,新鮮帶刺的黃瓜,圓嘟嘟的紫茄,爬滿竹架的豆角,探出院子的向日葵……從巷口走到巷尾,像是漫步在田園里,愜意舒適。
在巷子盡頭,有一處不大的院落,院里種滿了絲瓜。我路過時,常會看到一對老夫妻在院里除草、搭架、澆水。老人看到我,總會熱情地打招呼:“小伙子,上班去??!”我則笑著向他們揮揮手,雖不相識,卻倍感親切。
到了夏天,老人院里的絲瓜成為小巷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碧綠的絲瓜藤蔓交織纏繞,爬滿整個柵欄,密密匝匝的葉子層層疊疊,鋪陳開來,形成一片綠色的海洋。黃澄澄的絲瓜花點綴在綠葉之間,甚是好看。清晨上班時,陽光灑在絲瓜秧上,嫩黃的花瓣向外舒展,中間簇擁著淡黃色的花蕊,散發(fā)著陣陣清香,引來一群蜜蜂。下班路過時,暑氣還未消散,絲瓜葉微微卷起,像是在躲避酷熱的侵襲。
絲瓜在熱浪中悄然生長,一天一個樣。我上班經(jīng)過時,總愛駐足觀賞。細長的絲瓜從葉片間垂下,有的筆直,有的彎曲,有的還帶著嫩嫩的絨毛,讓人忍不住想去觸摸。我不禁想起宋代詩人趙梅隱《詠絲瓜》里的詩句:“黃花褪束綠身長,白結(jié)絲包困曉霜。”這片絲瓜,讓巷子多了一份詩情與畫意。
一天下班路過巷子,老人突然叫住我:“小伙子,喜歡吃絲瓜嗎?給你幾根絲瓜,清炒、做湯都好吃!”我有些詫異地停下腳步,趕忙說:“謝謝,不用啦,您留著自己吃吧。”老人笑著說:“今年絲瓜大豐收,這絲瓜長得快,今天不摘,明天就變老了?!闭f著,老人從柵欄里遞出兩根翠綠細長的絲瓜。我盛情難卻,只好接過絲瓜,剛想掏錢,老人笑呵呵地說:“拿著吃吧,絲瓜又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想吃的話隨便摘?!泵鎸ν蝗缙鋪淼摹梆佡洝保倚睦锱?。
一場雨后,再經(jīng)過巷子,老人院里的絲瓜竟紛紛“爬”出了柵欄,順勢攀緣到路邊的國槐上。絲瓜藤上垂下許多絲瓜,大大小小幾十根。下班時,我突然發(fā)現(xiàn)老人院外的國槐上系著一塊舊紙板,上面歪歪扭扭地寫著:“共享絲瓜,免費采摘,按需自取,傳遞快樂?!?/p>
路過這里的快遞小哥、散步的老人、遛狗的年輕人,看到牌子后,都紛紛摘下幾根絲瓜,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老人站在院里笑著喊:“外面的絲瓜不夠,可以來院里摘,管夠!”
我站在巷邊,被這美好的一幕觸動?!肮蚕怼苯z瓜,讓老人體會著分享的快樂與幸福,讓路過的行人感受著世間的美好與溫暖,也讓整條小巷充滿濃濃的人情之美、人情之味。
編輯|龍軻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