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5M1E分析法是從人員、機器、材料、方法、測量、環(huán)境六個方面分析造成產(chǎn)品質量波動原因的一種傳統(tǒng)生產(chǎn)產(chǎn)品工序質量控制方法。文章在分析新時代內部審計面臨的主要矛盾的基礎上,將內部審計工作視為一個產(chǎn)品加工過程,借助5M1E方法識別六項審計風險,包括審計人員風險、審計標準風險、審計證據(jù)風險、審計方法風險、審計結論風險、審計環(huán)境風險,并運用SAD模型評估分析影響審計工作的兩項主要風險因子包括審計人員素質風險、審計問題整改風險,并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以期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使內部審計可以充分發(fā)揮其監(jiān)督企業(yè)經(jīng)營活動、提高企業(yè)管理水平的作用。
關鍵詞:5M1E分析方法 SAD模型 內部審計 風險因子 風險管控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10-079-03
隨著企業(yè)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和經(jīng)營活動的發(fā)展使得經(jīng)濟業(yè)務日趨復雜,企業(yè)面臨的風險加大,作為承擔運行監(jiān)控職能的審計部門也在適應這一變化,管理模式也在不斷調整和完善。加之新時代內部審計工作面臨著三個主要矛盾,即繁重的審計工作任務與有限的審計資源條件之間的矛盾,復雜的職業(yè)執(zhí)業(yè)環(huán)境與粗放的審計技術方法之間的矛盾,較高的審計價值期望與較慢的審計轉型步伐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無疑增加了審計風險,如何有效識別內部審計工作中存在的風險以及采取合理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降低審計風險,保證審計質量,提高審計效果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內容。為此,將內部審計工作視為產(chǎn)品加工過程,采用5M1E方法識別審計風險、運用SAD模型評估分析影響審計工作的主要風險因子,并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
一、運用5M1E分析法識別風險因子
(一)基于5M1E分析法的內部審計風險識別
為準確分析辨識審計風險,將內部審計工作可以視為一個完整的生產(chǎn)加工流程,那么審計資料、審計證據(jù)等是內部審計的“原材料”,工作底稿、事實確認是內部審計的“在產(chǎn)品”,審計報告是內部審計的最終產(chǎn)品,即“產(chǎn)成品”。即把5M1E分析法中的人、機、料、法、環(huán)、測六要素一一對應到內部審計工作中,依次為“人—審計人員”“機—審計標準或審計程序”“料—審計證據(jù)”“法—審計方法”“環(huán)—審計環(huán)境”“測—審計結論”。運用5M1E分析法將審計風險分解為審計人員風險、審計標準風險、審計證據(jù)風險、審計方法風險、審計環(huán)境風險、審計結論風險,再逐層依次細分風險。
(二)影響內部審計風險因子分解
根據(jù)上述基于5M1E分析法的內部審計風險,將影響內部審計風險因子進行逐項分解:
1.審計人員風險。審計人員素質風險:由于內部審計人員職業(yè)勝任能力不足,可能影響信息獲取和深層次問題的挖掘,導致內部審計項目質量。審計人才儲備風險:由于審計人員年齡結構、知識結構不合理,造成后備人才斷層,或審計人員專業(yè)知識欠缺,審計力量薄弱,導致審計任務不能保質保量完成。
2.審計標準風險。審計項目立項風險:由于審計立項項目不能反映公司重點關注事項,可能導致審計結果不能有效支撐公司經(jīng)營決策,影響審計質量和效果。審計計劃風險:審計計劃制定不合理或不全面、審計計劃未經(jīng)過有效審核,可能導致審計工作無法有效開展。審計執(zhí)行風險:由于審計重點、內容、方法等確定不當,或審計程序執(zhí)行不到位或審計執(zhí)行受阻,可能導致反映的內容與事實不符或審計證據(jù)不能支撐結論,影響審計工作質量。審計問題整改風險:由于未對審計整改事項開展后續(xù)審計工作、未對整改情況進行監(jiān)督,或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提出問題整改不到位,可能導致審計發(fā)現(xiàn)的問題未落到實處,內部審計的職能未執(zhí)行到位,影響審計成果轉化及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的實效性。審計制度設計風險:由于審計制度缺少頂層設計、制度設計不當或設計不完整,可能導致審計依據(jù)不足,影響審計項目質量。
3.審計證據(jù)風險。由于取得的審計證據(jù)不可靠、審計證據(jù)的相關性不突出,或審計證據(jù)證明力不足,可能導致得出不準確的審計結論,影響內部審計項目質量。
4.審計方法風險。先進審計方法應用風險:由于對現(xiàn)代先進的審計方法不熟悉或應用不當,可能導致獲得的審計證據(jù)不足以支撐審計結論,影響內部審計項目質量。審計方法創(chuàng)新風險:由于審計方法單一或傳統(tǒng)審計方法不突破,不適應現(xiàn)代新型審計業(yè)務,可能導致審計項目不能有效開展,影響內部審計項目質量。
5.審計結論風險。審計評價風險:由于審計評價單一籠統(tǒng)、片面或用詞不準確等,可能影響審計決定或結論,導致審計評價的不客觀。審計問題揭示風險:由于審計問題揭示不當或問題與風險界限混淆,可能導致揭示的審計問題無法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影響審計質量。審計建議風險:由于提出的審計建議不專業(yè)或過于籠統(tǒng),可能導致被審計單位整改效果不佳或不能有效支撐公司經(jīng)營決策,影響審計質量。
6.審計環(huán)境風險。審計氛圍風險:由于被審計單位的不配合或企業(yè)未形成良好的氛圍,可能導致審計項目不能有效開展,影響審計監(jiān)督職責的發(fā)揮。審計資源風險:由于審計資源薄弱或資源配置不當,可能導致審計實施受阻,影響審計任務保質保量完成。
二、運用SAD模型評估風險因子的影響程度
(一)SAD模型分析法
系統(tǒng)調整與發(fā)展分析法(SystemAccommodation and Development
),又稱SAD模型分析法,這種方法是對影響總體目標完成的各種因素加以整合,并對因素的影響程度定量化,以明確找出改善和優(yōu)化方法,便于企業(yè)合理分配有限資源,提高管理效果。
其基本步驟如下:
第一步,確定研究范圍??赏ㄟ^分析影響問題的各種因素,找出各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初步確定研究的范圍和目標。
第二步,構建SAD模型。SAD模型是按因果關系將存在問題的各種因素按因果關系聯(lián)系起來的圖解模型,是一種最終目標、中間目標和改善手段三者之間的關系。SAD模型計算表達式為線性函數(shù),設現(xiàn)行問題的結果為Y,問題的原因為X1,X2,X3,……,Xn,并設:0≤Y,X1,X2,X3,……,Xn≤1,并且將Y和X關系表達為:Y=A1X1+A2X2+…AnXn,其中,An表示Xi對Y的影響系數(shù)。當原因只有1個時,Y=X;當原因有2個,則Y=0.5X1+0.5X2(影響度相同時),或Y=0.6X1+0.4X2、Y=0.7X1+0.3X2(X1比X2具有較大影響時),或Y=0.9X1+0.1X2(X1比X2具有很強影響時);當原因有多種時,按照比例將數(shù)值1分配各個權重。
(二)建立內部審計風險分析的SAD模型
1.影響內部審計風險因子的SAD模型。為了找出影響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的主要風險因子,提高審計工作管理的效率,按照上述分解的內部審計風險因子以及影響審計風險因子的主要因素,結合實際業(yè)務開展情況判斷其因果關系并根據(jù)影響程度賦予不同的權值,從而建立影響內部審計風險因子的SAD模型。
(1)將影響內部審計工作的風險因子分為審計人員風險、審計標準風險、審計證據(jù)風險、審計方法風險、審計結論風險和審計環(huán)境風險等六項風險,根據(jù)影響程度分別賦予0.3、0.2、0.2、0.1、0.1、0.1的權值。
(2)將審計人員風險分為審計人員素質風險和審計人才儲備風險等兩項風險,根據(jù)影響程度分別賦予0.7和0.3的權值。其中影響審計人員素質風險的因素為勝任能力不足,因此,賦予1.0的權值;影響審計人才儲備風險的因素為后備人才斷層,因此,賦予1.0的權值。
(3)將審計標準風險分為審計項目立項風險、審計計劃風險、審計執(zhí)行風險、審計問題整改風險、審計制度設計風險等五項風險,根據(jù)影響程度均賦予0.2的權值。其中,影響審計項目立項風險的因素為未反映審計重點事項、影響審計計劃風險的因素為審計計劃不合理、影響審計執(zhí)行風險的因素為執(zhí)行不到位、影響審計問題整改風險的因素為問題整改不到位、影響審計制度設計風險的因素為制度設計不完整,影響因素均為一項,因此,均賦予1.0的權值。
(4)影響審計證據(jù)風險的因素為審計證據(jù)不相關、不可靠和不充分,影響因素為一項,因此,均賦予1.0的權值。
(5)將審計方法風險分為先進審計方法應用風險r4fL7Xhfif7PRh0Pdtl5kb/0bQb7chbmBW5EP2UHJ1E=和審計方法創(chuàng)新風險等兩項風險,根據(jù)影響程度均賦予0.5的權值。其中,影響先進審計方法應用風險的因素為先進審計方法不熟悉、影響審計方法創(chuàng)新風險的因素為先進審計方法單一,影響因素均為一項,因此,均賦予1.0的權值。
(6)將審計結論風險分為審計評價風險、審計問題揭示風險、審計建議風險等三項風險,根據(jù)影響程度,分別賦予0.3、0.4、0.3的權值。其中,影響審計評價風險的因素為審計評價不準確、影響審計問題揭示風險的因素為審計問題揭示不當、影響審計建議風險的因素為審計建議籠統(tǒng),影響因素均為一項,因此,分別賦予1.0的權值。
(7)將審計環(huán)境風險分為審計氛圍風險、審計資源風險等兩項風險,根據(jù)影響程度均賦予0.5的權值。其中,影響審計氛圍風險的因素為未形成良好的審計氛圍、影響審計資源風險的因素為審計資源薄弱,影響因素均為一項,因此,分別賦予1.0的權值。
此外,勝任能力不足還影響審計方法創(chuàng)新風險、先進方法應用風險、審計證據(jù)風險、問題揭示風險;審計證據(jù)不相關、不可靠和不充分也影響問題揭示風險;問題整改不到位還影響審計執(zhí)行風險以及審計分為風險。在實際審計業(yè)務開展中根據(jù)影響程度賦予一定權值,因此,在建立影響內部審計風險因子的SAD模型時也將考慮這一部分因素的影響度。
2.計算外部原因的影響度。計算SAD模型外部各因子對內部審計工作風險的影響度,則:
X1的影響度(勝任能力不足):1.0×0.7×0.3+1.0×1.0×0.2+1.0×0.4×1.0×0.4×0.1+0.6×1.0×0.4×0.1+1.0×1.0×0.5×0.1+1.0×1.0×0.5×0.1=0.55
X2的影響度(后備人才斷層):1.0×0.3×0.3=0.09
X3的影響度(評價不準確):1.0×0.3×0.1=0.03
X4的影響度(建議籠統(tǒng)):1.0×0.3×0.1=0.03
X5的影響度(審計資源薄弱):1.0×0.5×0.1=0.05
X6的影響度(未反映重點事項):1.0×0.2×0.2=0.04
X7的影響度(計劃不合理):1.0×0.2×0.2=0.04
X8的影響度(制度設計不完整):1.0×0.2×0.2=0.04
X9的影響度(問題整改不到位):1.0×0.2×0.2+1.0×1.0×1.0×0.5×0.1+1.0×1.0×0.2×0.2=0.13
按照上述SAD算法,可以看出影響內部審計項工作的主要影響因素為:人員勝任能力不足和審計問題整改不到位兩項因素,影響度值分別為0.55和0.13。對應的風險為審計人員素質風險和審計問題整改風險為主要的影響風險因子。
三、影響內部審計項目質量主要風險應對
針對上述影響內部審計項目質量的兩項主要風險因子,分別針對審計人員素質風險、審計問題整改風險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
(一)審計人員素質風險應對措施
內部審計人員的業(yè)務素質,是決定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和內部審計發(fā)展的一個關鍵因素。為此,應開展對內部審計人員的能力素質分析,有針對性地開展內審人員能力素質提升工作,促進提高審計質量和水平。一是加強對國家政策法規(guī)、上級單位及企業(yè)內部相關文件和規(guī)章制度的學習研討交流,認清形勢、開闊視野、明確方向、理清思路。二是在鞏固專業(yè)知識的同時積極創(chuàng)新,重視內部審計人員的繼續(xù)教育,積極構建學習型審計團隊。三是在審計項目實施之前,應先查閱相關資料了解被審計單位業(yè)務性質和需要特別關注的重大經(jīng)營問題,加強審前調查,同時在組建審計項目團隊的過程中,充分考慮現(xiàn)有人員類別、知識結構,合理搭配、取長補短,做到審計隊伍整體提高,共同成長。
(二)審計問題整改風險應對措施
審計的目的不僅是揭示問題,更重要的是督促解決問題,將審計問題整改落在實處和日常工作中。一是建立審計整改監(jiān)督機制。企業(yè)各業(yè)務部門管理層要將審計發(fā)現(xiàn)的問題納入督察督辦事項中,審計部門根據(jù)問題整改臺賬跟蹤檢查問題整改情況,按照“制度未完善的不放過、資金未追回的不放過、責任未落實的不放過”的原則,對問題整改落實情況跟蹤檢查,對審計問題整改情況建立清單,實行銷號管理,保證整改落實效果。二是建立責任追究制度。被審計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作為整改的第一責任人,對重大問題要親自管、親自抓。對整改不到位、不及時、不徹底的要與相關單位及人員約談,對整改不力、屢審屢犯的要嚴格追究責任。三是建立長效機制。把審計整改與管理改進相結合,研究和剖析問題成因,從管理體制上加以改進,完善制度規(guī)范、健全內控措施、優(yōu)化管理流程,逐步建立“過程清楚、責任明確、措施有力、處理有效”的整改長效機制,樹立審計權威,發(fā)揮審計監(jiān)督作用。
四、結論
內部審計要快速轉型以適應新常態(tài)和新形勢,就要有效識別內部審計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潛在風險,以便采取合理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降低審計風險,保證審計質量,提高審計效果。面臨企業(yè)風險加大,作為承擔運行監(jiān)控職能的審計部門也在適應這一變化,管理模式也在不斷調整和完善。本文將內部審計工作視為一個產(chǎn)品加工過程,借助5M1E方法識別審計風險,共六類15項風險因子,并對影響風險因子原因逐一分析,通過運用SAD模型評估計算出影響審計工作的主要風險因子的影響度,分別就影響內部審計項目質量的主要風險因子,分別為審計人員素質風險、審計問題整改風險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以期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以維護公司健康運行、防范風險、提供增值服務發(fā)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孝玲.基于質量控制5M1E分析法的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17(03)
[2] 宋俊杰,蘭曉笛,宋丹丹.基于SAD模型和AHP法的評標指標影響程度分析[J].價值工程,2015(10)
[3] 楊芳,魏強.以防風險和提效益為驅動的企業(yè)內部審計監(jiān)控機制建立與實踐[J].經(jīng)營與管理,2020(07)
[4] 何凱,周栩,湯立.SAD模型法在施工質量控制中的運用[J].四川建筑,2007(04)
[5] 閆燕飛.CF公司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案例研究[J].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碩士論文,2020.
[作者簡介:楊芳,管理學碩士,慶安集團有限公司高級經(jīng)濟師,研究方向:風險管理與審計管理。]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