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朝城郊走越荒僻,只聞狗吠,越顯得人聲闃(qù)寂。
深秋的凌晨很有寒意,但知江穿得挺單薄,穿得多了就不方便練功了。
知江走的不是日常腳步,是戲里的“趟馬”,劇中人物騎馬前行時就用到這種身段。
是探江讓女兒這樣走路的。這時賣菜的馬車還沒進(jìn)城呢,假馬不怕被真馬撞了。探江是拿科班里的一套訓(xùn)練女兒。
當(dāng)望江已不能指望自己成為名角跨入響堂時,他將這指望寄托到兩個兒子身上。
探江眉清目秀,集中了爹娘相貌的優(yōu)點。而蘸江相反,把爹娘的缺點加到一起,長成了歪瓜裂棗。
兒子們兩三歲時,望江就把他們帶來戲班里玩耍。
探江喜歡“扒臺簾”,從臺簾縫里往臺上窺望。
蘸江則對戲箱里的各種行頭感興趣。戲班新排《十八羅漢斗悟空》時,蘸江簡直如孫猴子般抓耳撓腮。因為是新戲,許多行頭都要班里自己設(shè)計制作。要給伏虎羅漢做個圈兒,得拿彩色布條纏上。大家各忙各的,停下來時,沒想到六歲的蘸江已把伏虎圈纏好,纏得勻勻稱稱、像模像樣的。
望江就將小兒子送進(jìn)科班,那個所謂的“六年大獄”。
老師見探江長得唇紅齒白,就讓他學(xué)了旦角。
探江教女兒在街上趟馬時,告訴她:“在科班早上練功時,老師會讓孩子們每批七個人趟馬跑圓場。為什么是七個人,不是六個人,也不是八個人呢?”
知江不吭聲,等答案。
“這七個人是梁山七弟兄:晁蓋、林沖、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扈三娘?!?/p>
知江說:“扈三娘是女的,不能算弟兄?!?/p>
“別抬杠,”探江笑道,“那你說該怎么叫,叫‘七姐妹’嗎?或者叫‘梁山六弟兄加一個姐妹’,那多別扭!”
知江沒詞兒了。
探江說:“不管叫什么,科班這樣安排是有道理的。七個人分七個行當(dāng),七種個性:晁蓋是大花臉,要有梁山首領(lǐng)的氣概;林沖是武老生,要武中有文;劉唐呢,是架子花臉,要演出暴躁的勁頭;阮小二是短打武生,勇中帶秀;阮小五是風(fēng)趣又機靈的武丑;阮小七是勇猛的武二花;扈三娘是柔中有剛的武旦。七個人先按自己的行當(dāng)跑趟馬,跑著跑著,老師一敲鑼,立刻大花臉變武老生,武老生變架子花臉,架子花臉變短打武生……這樣跑七趟后,各種行當(dāng)都學(xué)到了,以后就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啦?!?/p>
知江忽然眼珠一轉(zhuǎn):“爹?!?/p>
“怎么?”
“我忽然想到,如果我是學(xué)老旦的,要不要也這樣跑趟馬?爹,我這可不是抬杠?!?/p>
探江承認(rèn):“確實,這不算抬杠,學(xué)老旦的也得這樣?!?/p>
知江說:“老旦是演老婆婆的,沒有老旦演的武戲吧?”
“不是沒有,是你沒見過。佘太君你知道吧?”
“知道,楊老令公的夫人,她有武戲嗎?”
“有哇,有一出《太君辭朝》,佘太君要扎靠開打?!稇?zhàn)太平》里有大將花云,花云的老母親在《游宮射雕》里也有武打。還有一出《乳母教槍》。你知道梁山一百零八將里有個雙槍將吧?”
“雙槍將董平。”
“對?!栋舜箦N》里被仇敵金兀術(shù)抱走養(yǎng)大的雙槍陸文龍,他的雙槍就是奶媽教的,那奶媽就是董平的姐姐……”
就這樣一邊練著,一邊聊著,練一會兒,歇一會兒。
知江忽然停步:“爹,你說過,爺爺曾經(jīng)想知道自己有沒有演戲的天分,你看我有嗎?天分?”
探江有些沉重地說:“你爺爺沒有,我也不像有。我學(xué)旦角,年輕時沒紅起來,現(xiàn)在發(fā)胖了就更慘了,但我希望你不一樣。天分這個東西很難說?,F(xiàn)在最紅的旦角梅蘭芳,小時候?qū)W戲,老師最后都不愿教他了,說:‘祖師爺沒賞你飯吃?!蠋熣f他的眼睛不靈活,沒法演旦角。梅蘭芳后來靠養(yǎng)鴿子,眼睛盯著鴿群轉(zhuǎn),不是練出一雙滴溜溜的比女人還像女人的眼睛?”
忽然傳來女子的高叫聲,聽來似乎有些凄厲:“咦——!啊——!”
探江判斷了一下:“是在窯臺那邊。”
嚇得知江不敢往前走了。
探江往叫聲傳來的方向看,看見一團小小的火光。
“爹?”知江貼著父親。
那叫聲一陣一陣地傳來。
探江說:“不是女人的聲音……是男人的。跟我一樣,是個男旦在喊嗓子?!?/p>
“不會吧?”知江不信,“我們來窯臺多少次了,沒見有別人來這里喊嗓呀?!?/p>
探江就將手里的燈籠向那小小火光晃了幾下,口中也“咦”“啊”了兩聲。
叫聲停止了。看來小小火光也是一個燈籠,那燈籠也朝著這邊晃了幾下。
于是父女倆向火光走過去。
果然他們看見一個穿大褂的中年男人。
走近了,探江招呼道:“原來是魏老板?!贝巳耸谴毫厣绲奈荷倭?,亦是旦行中的翹楚,在演合作戲時探江見過他,不過探江是在臺下。應(yīng)邀演出合作戲的都是名角,所以魏少霖不認(rèn)識井探江,但魏少霖還是向這位同行點了點頭。探江說:“我是云華社的,姓井。魏老板很少來這里吧?”
“第一次來?!蔽荷倭卣f,“我一直在中山公園五色土喊嗓,近來那邊太鬧騰了,惹不起還躲不起嗎?我就躲到這里來了?!?/p>
探江問:“五色土怎么鬧騰了?”
魏少霖說:“養(yǎng)百靈的人越來越多了,聽說最近他們也要選百靈四大名旦,要比個我高你低的,您說我受得了受不了?”
知江這時也不怕陌生了,問魏少霖:“比什么?比叫喚嗎?”
“哦,那叫喚的名堂可多了,什么‘家雀鬧林’‘群雞爭食’,還有學(xué)貓叫,學(xué)老鷹叫,一共有十三套,我也記不全。最厲害的叫‘水車子軋狗’,吱吱扭扭的,送水的獨輪車來了,很容易軋到躺在路當(dāng)中的狗。據(jù)說要當(dāng)選百靈四大名旦,百靈不僅要學(xué)車和狗的聲音,還要學(xué)到水車由遠(yuǎn)到近和由近到遠(yuǎn)的聲音,也算真不容易?!?/p>
魏少霖朝附近的墳頭掃一眼:“這窯臺啊,除了僻靜,還有點……怎么說呢,有點親近的感覺?!?/p>
“啊?”知江不明白,“我只覺得挺瘆人呢。剛才遠(yuǎn)遠(yuǎn)望見您那燈籠,我還以為是——”
“以為是鬼火吧?”魏少霖笑了,“我?guī)煾妇驮嵩谶@兒。他沒兒沒女,教戲這點積蓄還不夠買一塊巴掌大的墓地。后來還是我們這些梨園行的熱心腸朋友,集資買下窯臺的這塊地。前面有座牌坊,刻了四個字,現(xiàn)在看不清,寫的是‘梨園義地’。從此以后,沒錢買墳的那些孤寡同行,再也不愁死無葬身之地了。對了,小姑娘,剛才那兩嗓子,是你喊的嗎?”
知江說:“是我爹喊的?!?/p>
“你是陪你爹來的嗎?”
“不,我爹陪我來的。”
“哦,明白了,”魏少霖點著頭,“等我的琴師來了,你能唱一段嗎?”
看知江忸怩著不好意思回答,探江趕緊接過話去:“知江,難得能讓魏老板指點一下,咱們求之不得呀?!?/p>
說完這話,探江轉(zhuǎn)向魏少霖:“魏老板,聽您剛才的話,我有幾句不中聽的言語,不知——”
魏少霖忙道:“請講請講?!?/p>
探江便說:“我學(xué)藝不精,自己的玩意兒是馬尾拴豆腐——提不起來的,但我喜歡聽人白話(huo)名角們的那些事兒。我聽說金少山金三爺在家里養(yǎng)了一些鳥,有藍(lán)靛、紅靛、紅子什么的,他唱《鎖五龍》那段‘見羅成把我牙咬壞’的翻高唱,就是從紅子的高音里悟到的?!?/p>
魏少霖是何等冰雪聰明,立刻“嗯”了一聲。
探江繼續(xù)說:“程硯秋先生,看上去多么喜靜的一個人,偏偏也愛泡電影院。聽說有一次他在真光電影院看《鳳求凰》,是美國電影呢,硬是把人家夢克唐娜的一首洋歌化到他的《鎖麟囊》里,化得就像……那句話叫什么來著?”
“春水無痕?!蔽荷倭亓⒖坦Ь雌饋恚罢垎柧壬竺??”
“不敢,賤號探江。”
“那我要稱您‘探江兄’。探江兄,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我不該挪地方,留在五色土挺好的?!?/p>
探江有些惶恐了:“魏老板,其實小女有幸跟您一起喊嗓是她的造化,可以常得您的指教不是?”
“那好辦哪,”魏少霖笑道,“咱們可以一同搬回五色土啊?!?/p>
正說著,有個人帶著胡琴來了。
魏少霖便向父女倆介紹:“這是我的琴師,名‘秋波’,偏偏他又姓宋?!?/p>
知江想起那句成語“暗送秋波”,對爹笑了。
魏少霖把探江的建議對宋秋波說了,宋秋波“啊”地拍了魏少霖一下:“昨天你說要搬來窯臺,我沒吱聲,其實我正在琢磨著一個新腔。你猜這新腔從哪兒悟到的?”
“從百靈的叫喚里嗎?”
“百靈十三套里不是有‘紫燕找窩’嗎?我覺得可以化成一個新鮮好聽的伴奏過門,但還沒想好。”
“行,明兒個咱們再去找百靈,你可以接茬兒琢磨你的過門。小姑娘,”魏少霖轉(zhuǎn)向知江,“你叫什么名字?”
“井知江?!?/p>
“這名字挺有志氣啊,”魏少霖咂摸著,“以一井欲知一江,好。知江啊,你會的戲都是你爹教的?”
“是。”
“你會不會昆的?”
“昆的”指的是昆曲。
知江說:“我爹教過我《思凡》和《游園》?!?/p>
魏少霖說:“京戲各個行當(dāng)都拿昆曲來打底子。京戲旦行中的青衣,以前被人戲稱‘抱肚子旦’,一雙水袖捂在肚子那兒,坐著可以一唱老半天。昆曲哪有這種事,那是一刻不停地載歌載舞,真正是演戲。知江,你就把《思凡》里那曲《山坡羊》唱給我聽聽?!?/p>
“就是那段‘小尼姑年方二八’?”
“沒錯。不光傻唱,把身段也帶上?!?/p>
“成?!?/p>
知江便見宋秋波從他的琴袋里取出一支笛子。
魏少霖解釋道:“我每天喊嗓都是京的昆的左右開弓?!?/p>
宋秋波吹出《山坡羊》,知江便活潑潑地邊唱邊做:“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師父削去了頭發(fā)……”
魏少霖朝宋秋波指了指,笛聲立刻停下,知江也就不唱了。
探江擔(dān)心地問:“怎么,有毛病?”
魏少霖毫不客氣:“有毛病。不過——”
“還有‘不過’?”
“唱法,臉上和身上,都有欠缺,就像枝子有點歪,我知道怎樣下剪子。這孩子吭兒不錯,是塊好材料?!笨詢壕褪巧ぷ?。
井探江見魏少霖愿收知江于門下,頓時大喜過望:“這塊材料在您手上能做成大褂,在我手上興許就只能做成坎肩兒了?!?/p>
魏少霖雖是旦行,卻極其豪爽:“接下來就是拜師宴的事了,在哪兒擺,請什么人。多少有出息的孩子,一拜上名師,借的這筆債就不知猴年馬月能還清了。除了這頓飯,還得做幾身漂亮行頭,不能丟師父的人哪。放心吧,孩子,今兒個是師父看上了你,所有開銷包在師父身上。要是掉個頭,是你死乞白賴地纏著我——”
知江說:“那就該我們借債請客了?!?/p>
“那——”魏少霖一撇嘴,“我愿不愿收你還另說呢?!?/p>
眾人大笑起來。
在這當(dāng)兒,井知江還沒忘了問這句話:“師父,您去響堂演過吧?”
這可是井家的心結(jié)呀。
魏少霖反手一槍,問:“你會寫字不?”
井探江替女兒回答:“寫不好,先生教的是柳體?!?/p>
“我是隨便一問。請客撒帖子,當(dāng)然是我來寫,誰認(rèn)識井知江???我要請的第一個人就是如今的響堂主人。”
集賢堂號稱京城八大飯莊之首,在這里請客最有面子。
集賢堂有戲臺,所以又能吃飯又能聽?wèi)颍彀?、耳朵、眼睛都可以不閑著了。
不過一般來說,請客和唱戲的不會是同一伙人,可魏少霖從來喜歡自行其是。當(dāng)客人們各自坐下,在尋覓主人的身影時,臺上開始打通了。
鑼鼓家伙熱鬧了一氣,忽然停住,停到所有人都靜下來?;镉嬕脖环愿?,只能在打通時上菜,此時便不可走動了。
臺上罩著桌圍椅帔的一桌一椅本來就擺好的,現(xiàn)在它們浸在柔和的燈光里。
魏少霖扮的小姐和知江扮的丫鬟,在笛聲中娉婷地出場,還沒開口呢,臺下的內(nèi)行們便在心里嘀咕:《游園驚夢》。
來客在帖子上已經(jīng)知曉,魏少霖要收的新徒弟叫井知江,但大家沒想到的是師徒倆會在拜師宴上粉墨登場。顯然魏少霖覺得這個徒弟“拿得出手”。
小姐持折扇,丫鬟持團扇,聲聲相和,步步相隨,把每個瞬間拍攝下來都可以入畫。
拜師的日子之所以遲遲未定,是因為魏少霖一定要等到已下不去剪子了才公之于眾。
師徒倆只演了較短的《游園》,后面的《驚夢》還要加個小生柳夢梅,就掐掉不演了。他們卸了裝,在掌聲中回到主桌。知江看到主桌上已坐了一位客人。
魏少霖沒跟這位客人打招呼,看來是因為互相很熟就隨便一些了。魏少霖沒坐下,他對知江說:“你跟我去見見客人們吧?!?/p>
知江說:“剛才不是見過了嗎?”
魏少霖一愣,隨即笑道:“你的意思是在臺上已被大家見過了?行,咱梨園行講究的是‘臺上見’,那我去兜一圈?!?/p>
“臺上見”原來的意思是,雙方第一次合作前不用對詞兒,不用走臺,大家憑本事直接演出。
魏少霖走后,知江大膽地問主桌上的客人:“您就是那位響堂主人嗎?”
那客人沒來得及回答,旁邊桌上另一位客人趕過來:“知江啊,演得不賴呀!”
知江忙叫“大爺”。
原來這就是井蘸江。他在鸞鳳社當(dāng)過管戲箱的箱倌,后來開了個行頭鋪,把名字改成很霸氣的“井占江”,再后來又開起了綢緞莊。
“不過,”占江說,“大爺不是領(lǐng)你到綢緞莊,讓你要什么料子隨便挑,還給你買了水鉆頭面,怎么不見你穿戴出來?”
知江說:“師父不讓,他說丫鬟穿戴成這樣,比小姐還像小姐,這是攪戲?!?/p>
“你師父沒說錯?!迸赃叺目腿瞬遄斓?,“我還見過一個《三堂會審》里的蘇三,跪在那兒,面前的小桌子上擺著各種化妝品。兩個跟班各背一個茶壺,茶壺上還寫了‘茶’和‘參’。她就唱兩句撲一下粉,涂一下口紅,喝口茶或者參湯。這到底是個判了死罪的犯人還是個闊少奶?第二天她被記者寫成文章,這可出名了?!?/p>
魏少霖回來后,井占江干脆不走了,他想聽些名角逸事好傳播傳播。
魏少霖給知江介紹主桌客人:“這就是當(dāng)今的響堂主人,孟雨夕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