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婦把一只小雞雛和一枚雞蛋放在阿拍面前,讓他取舍。
留雞還是留蛋?阿拍一拍腦門:留雞。有雞就不愁生蛋。
結(jié)果,阿拍錯了,因為那只雞雛,原來是只公雞。
第二年,農(nóng)婦把一只母雞和一枚雞蛋放在阿拍面前,阿拍又一拍腦門:留雞。結(jié)果,沒幾天,雞就死了。原來,那是一只病母雞。
第三年,農(nóng)婦又把一只母雞和一枚雞蛋放在阿拍面前,這次阿拍還是一拍腦門,眼珠一轉(zhuǎn):留蛋。因為蛋也可生雞啊!可是,這次,阿拍還是錯了。因為,那枚雞蛋,是沒受精的雞蛋。
阿拍遇到問題,總是憑已往的經(jīng)驗拍著腦門做出判斷,而不是從實際出發(fā),弄清情況。這樣的做法,怎能不一錯再錯呢?
(編輯 兔咪/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