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0日,中國首款3A游戲《黑神話:悟空》正式亮相,該款脫胎于《西游記》的單機游戲不僅發(fā)布當天即迅速登頂最大國際游戲平臺Steam熱玩榜,總銷量450多萬份,總銷售額達15億元,創(chuàng)下國產游戲全新紀錄,而且還以其精湛高清的畫質、恢宏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創(chuàng)新設計的游戲玩法,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場關于中國游戲和中國文化的討論熱潮。
正如相關評論所述:這個夏天,以中華文化經(jīng)典名著《西游記》為底蘊的《黑神話:悟空》,給世界帶來了“中國震撼”。《黑神話:悟空》不只是“這個夏天最精彩刺激的游戲”,還是中華文化在全世界的快速走紅?!逗谏裨挘何蚩铡坊鸨鋈?,不僅讓玩家沸騰,帶火了山西等游戲場景取材地,更讓中國文化一躍出海,并且也引發(fā)著武術文化的發(fā)展激蕩,觸動著武術文化傳播的思考。
對比于《黑神話:悟空》的高質量、高成本、大制作及其表明的中國游戲開發(fā)能力的世界水準和標志的中國游戲在世界舞臺的抬頭,中華武術文化的博大厚重、發(fā)展歷程事實上都遠在這款3A游戲之上。但當前的武術國際傳播狀態(tài)卻存在著眾多的難關,面臨著多樣的瓶頸,期待著同樣的突破。
雖然“中文配音+英文字幕的展示形式是大多數(shù)海外玩家的設置首選”,但由于中文配音相比英文配音所具有的更優(yōu)良、更直白的體驗感,一句“本游戲默認語言為簡體中文”的含金量與浪漫氣質,對于全球游戲玩家的影響意義與象征價值不言而喻。反觀武術多年來的國際推廣,尤其是以競技武術為主的“申奧”之路,充滿了多少次為了適應西方奧運風格的規(guī)則修改與技術靠攏?以至于不少人心中產生了“削足適履”的疑問與困惑。
正如一些評論所指,在《黑神話:悟空》游戲的關鍵詞英文翻譯中,“悟空”不再是“Monkey King”,而是直譯為“Wukong”,金箍棒也沒再翻成“鍍金的長棍子”,而是同樣直接采用拼音“Jingubang”。這種“放馬西行,直面天命”的不忘初心與毅然前行也與武術文化國際傳播中的相關英文翻譯構成鮮明對比。長期以來,武術文化英文翻譯普遍存在著重適應西方文化特點的慣性方式,時至今日,Chinese martial arts 仍然作為“中國武術”的主流翻譯出現(xiàn)在網(wǎng)絡平臺與種種碩博科研論文之中,主體模糊的指導方針又導致了武術拳種術語名詞對外翻譯的相應難點累聚與尷尬困境。面向西方的武術跨文化傳播主動適應至今所取得的成果,與《黑神話:悟空》游戲風靡世界的熱度相比,堪稱一目了然!尤其值得武術深思的是,《黑神話:悟空》游戲的主人公同樣是以“棍法”武功膾炙人口。同樣的棍棒之法,同樣的武林技法,同樣的國際傳播,為何有著不同的結果與影響?
當然,作為游戲的《黑神話:悟空》擁有高額的成本投入與精良的高科技制作,其生動性及商業(yè)性與武術傳播的定位等有顯著區(qū)別。但這并不影響或者局限關于武術文化國際傳播的思考。當今時代,我們已經(jīng)有迥然不同以往的綜合國力與世界影響,我們已經(jīng)有足夠的積淀、基礎和能力來把包括武術在內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國際傳播推向全新的高度。武術的發(fā)展之路,不僅需要對比,同樣需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