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以往的教學注重的是語文知識,語文技能,那么我們的語文教學追求的是情感。在語文課堂里,孩子對待語文學習,不應是被動地學,旁觀者似地學,應該讓孩子感到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生命成長的過程,一次情感經(jīng)歷的過程,也就是說,要讓孩子在語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驅動語文知識。我認為這是學好語文的前提。
因此,在執(zhí)教葡萄溝的過程中,我始終充滿激情,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讓學生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習全篇課文:
在課堂一開始,我就以一個導游的身份,帶領大家去葡萄溝去看一看,一開始就讓孩子們坐上小汽車,小汽車開到葡萄溝,去看看葡萄溝的景色。孩子們一開始就被吸引了。于是我抓住契機,展開教學:
(1)自讀課文,去葡萄溝里看看,整體感知葡萄溝是個怎樣的地方。
(2)通過老師的感情范讀帶學生入情入境,去葡萄溝里細細地看個夠。
(3)再讓學生在細看的基礎上談談對葡萄溝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4)接著,引導學生抓住重點段進行感情朗讀,在葡萄園里真切感受對葡萄的喜愛之情,并再創(chuàng)情境通過表演讓學生感受維吾爾族老鄉(xiāng)的熱情好客,體會到葡萄溝的物美情更美。
(5)在課文快結束時,再一次帶學生入境:激發(fā)學生對葡萄溝的喜愛,說說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使學生的情感受到升華:“因為這兒的水果多;因為這兒的葡萄美;更因為這兒的維吾爾族老鄉(xiāng)熱情好客。所以我們說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睆亩鉀Q了本課學習的重點。整節(jié)課,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在葡萄溝里走了一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自然流露出對葡萄溝的喜愛之情。
那么如何讓學生喜歡上葡萄溝呢?我展開了閱讀四步教學法。
第一層的理解意思。文中有一句話是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孩子們對于這句話意思的理解沒有遇到什么問題。
第二步就是畫面還原。畫面還原還原什么?怎么還原?還原了要達到什么目的?這些都是問題的所在。一個是茂密的枝葉,第二個是向四面展開,第三個是一個個,不是一個,再有一個就是像涼棚,讀這句話的時候我讓學生讀想,一邊讀一邊想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第二次就是一邊讀一邊想出現(xiàn)畫面,學生讀了之后說,讀到“茂密”,學生說看到了很多很多葉子,把太陽光都擋住了,讀到“一個個”,學生說一眼看過去,好多“涼棚”排成好多排,就像一個個隊伍站在山坡的梯田上。讀到“涼棚”,學生說在里面休息的時候,一陣陣微風吹來,整個人都感覺非常涼爽。所謂畫面還原Mt3p4NJEZ2XGmtv1Fb+oVXxS6KAcM1h5FeoL9ZBQnaE=,說的一定比文字豐富的,想的可以把沒有表達的東西寫上去。平時讀詞語就是讀到物就出現(xiàn)物,讀到動作就出現(xiàn)動作,詞句教學就是閱讀,要有厚度。閱讀是要關注全面的,有淺有深的東西,有厚度的。
接下來就是體會情感。其實在這里體會情感是和畫面還原合二為一的。在畫面還原以后,這么茂密的枝葉,這么涼爽的里涼棚,你喜不喜歡待在里面呢?孩子們都很喜歡。特別是下一句,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的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畫面還原以后,我問孩子們,看到這么美麗的葡萄,你會怎么樣???有一個孩子說:“看到這么美麗的葡萄,我的口水都要掛下來了?!币贿呑x一邊想是什么畫面,一邊讀一邊想是什么情感,這可能就是一種土壤,讓我、讓學生入心記言了吧。
第四步就是探究寫法。文章開頭是“那里出產(chǎn)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弊髡邽槭裁匆催@樣的順序寫?能不能把葡萄的描寫放到前面去。明顯是不能的,一個是他是按時間來寫的,另外一個,最喜愛的東西一般都放在最后寫。按照這樣的模式,還可以仿寫,我有許多朋友,有樂于助人的XXX,有愛學習的XXX,有愛勞動的XXX,不過,我最親近的要數(shù)XXX了。
四步教學法就好像是土壤,讓語文教學顯得鮮活起來。在執(zhí)行四步教學法的過程當中,也增強了我對語文教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