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對性別的語言差異的研究在很多領(lǐng)域都有體現(xiàn),如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和傳播分析等。隨著社會語言學的發(fā)展和20世紀60年代女權(quán)運動的興起,原本零散的性別語言差異研究進入了一個快速發(fā)展期。性別語言差異的形成與社會心理和社會性別角色密切相關(guān),通過研究性別語言差異,可以更好地了解兩性對話的特點和其深層原因,從而探究兩性對話策略,提高溝通效率?!短煳膶W家的妻子》是一篇后現(xiàn)代主義短篇小說,由大量兩性對話構(gòu)成,其中角色的語言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兩性特點,為我們探究那個時代的兩性對話特征提供了有益的材料。本文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出發(fā),對《天文學家的妻子》中的兩性對話進行分析,歸納性別語言差異在小說情節(jié)中的表現(xiàn),分析其成因,為現(xiàn)實社會語境中兩性實現(xiàn)有效溝通提出建議。
[關(guān)鍵詞] 社會語言學 性別語言差異 天文學家的妻子 會話策略
[中圖分類號] I2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7-2881(2024)21-0049-04
社會語言學認為,語言中存在著性別差異,隨著社會語言學的發(fā)展和20世紀60年代女權(quán)運動的興起,以前零散的語言性別差異研究進入了快速發(fā)展期。羅賓-拉科夫(Robin Lakoff)是第一個使用語言學術(shù)語對語言中的性別差異提出一系列假設(shè)的人,他在《語言與女性地位》(1975)一書中認為,男性是語言所投射的世界形象的核心,而女性形象是支離破碎的。男女在語言使用上的性別差異反映了男女在社會中的不平等地位[3]。拉科夫的假設(shè)得到了學術(shù)界的大力支持,形成了許多文章和專著,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策略,研究具有一定充足性和廣泛性。國內(nèi)學界的性別差異研究則起步較晚,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才開始興起,但同樣有很多研究成果。
語言上的性別差異可以表現(xiàn)在很多方面,文學作品自然也不例外。作為人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外國文學在提高一個民族的整體素質(zhì)、塑造其文化品格、形成其人文精神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8]。本文通過對后現(xiàn)代女性主義作品《天文學家的妻子》的研究,追溯文學作品背后體現(xiàn)的兩性語言差異,并試圖探究其成因,思考此種差異對現(xiàn)實社會語境中跨性別對話的影響。
一、文獻綜述
這一部分首先簡單介紹了社會語言學的研究內(nèi)容;其次,簡要介紹了語言中的性別差異,包括國內(nèi)外研究及其理論基礎(chǔ);最后,介紹了短篇小說《天文學家的妻子》的作者、作品相關(guān)創(chuàng)作背景和情節(jié)概況。
1.社會語言學
社會語言學是一門研究語言和社會之間關(guān)系的學科,主要研究語言在不同社會語境下的功能,以及在不同社會語境中用何種方式來傳達說話者想傳達的意義。語言的社會視角研究有兩個基本目標:一個是解釋語言的內(nèi)在屬性,另一個是利用語言交際來確定其社會屬性特征。語言的社會屬性決定了語言在詞匯、語義、語用、口語交際等方面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
2.語言性別差異
1922年,賈斯珀森在她的著作《語言:自然與起源》中重點介紹了女性語言的特點。直至20世紀70年代,對語言中的性別差異的研究還只是聚焦于比較男女之間的語言差異。1960年代,社會語言學的發(fā)展和西方女性解放運動的興起,引起了學者對性別語言的系統(tǒng)研究興趣。拉科夫、齊默爾曼和韋斯特(1975)研究了男性和女性的英語發(fā)音、選詞和句子結(jié)構(gòu)特征,認為社會因素是造成性別語言差異的原因[5]。同樣在1975年,丹麥語言學家羅賓·拉科夫提出了“女性語體”的觀點,即女性使用加強從屬地位的語言形式,包括附加問題、疑問和“弱”命令,后來的研究者將他們的研究方法稱為“缺陷基礎(chǔ)”[3]。布林格(1980)認為,性別、語言和文化差異是語言差異的主要表現(xiàn)[1]。譚尼(1990)則主要研究了男女之間在話題、對話、打斷、重復(fù)、沉默等方面的差異[4]。隨著具體的性別語言研究方法的出現(xiàn),珍妮特-霍姆斯(1995)從語用學的角度分析了男女在語言上的禮貌差異[2]。
國內(nèi)學術(shù)界對性別語言差異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語言形式的研究,如發(fā)音、語調(diào)、句法等。1992年,中國的語言學教授朱萬金在《社會語言學導(dǎo)論》一書中使用了“女性風格”的概念 ,并指出“女性風格”并不限于女性使用。90年代末,研究的重點逐漸轉(zhuǎn)移到語言使用中的口語交際風格和策略。
3.語言性別差異研究的理論基礎(chǔ)
在《女子、男子和語言》雜志中,珍妮弗-科茨比較了性別語言研究的四個觀點:缺陷法、支配法、差異法和動態(tài)法。其中“動態(tài)法”的理論基礎(chǔ)是社會建構(gòu)理論。動態(tài)法打破了人們過于強調(diào)性別二元論的局面,而是根據(jù)實際的說話者,將語言看作一個動態(tài)的、不可分割的互動系統(tǒng),不再作為一個靜態(tài)的類別。
4.凱·博伊爾
凱·博伊爾是一位美國短篇小說作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博伊爾的短篇小說在世界各地評論家中享有盛譽,她的短篇小說曾兩次獲得歐·亨利獎。博伊爾的作品關(guān)注婦女的雙重異化,尤其是中產(chǎn)階級婦女在尋找和實現(xiàn)自我方面的困難?!短煳膶W家的妻子》是她的經(jīng)典短篇小說之一,被收錄在博伊爾的短篇小說集“維也納的白馬和其他故事”(1936)中。
1914年至1939年這一時期通常被稱為現(xiàn)代主義時期,這一時期的許多男性作家,如奧登(W. H. Auden),稱其為“焦慮的時代”。小說《天文學家的妻子》正是誕生于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中。在父權(quán)社會的高壓之下,婦女成為“房中的天使”,并被邊緣化為“他人”[7]。在這種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下,本篇短篇小說中的人物體現(xiàn)出不同性別的典型語言特征。
5.《天文學家的妻子》
《天文學家的妻子》是博伊爾最著名的短篇小說之一。
故事描述了女主人的家庭主婦生活及結(jié)尾女性意識的覺醒。艾姆斯夫人是一名循規(guī)蹈矩的家庭主婦,她的丈夫是一名天文學家,永遠專注于“天上的事情”,看不起“地下”的瑣碎日常。因此,即便日常生活十分倚仗艾姆斯太太,他也吝于和妻子交流,即使有也是單方面斥責。
一天晚上,家里的供水系統(tǒng)被堵住了,水管工上門修理。在與水管工的交流過程中,艾姆斯夫人發(fā)現(xiàn)水管工與丈夫的談吐風格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隨著兩人交談深入,水管工對她的態(tài)度和語言也發(fā)生了積極的變化。在小說的結(jié)尾,她終于鼓起勇氣,決定和水管工一起到地下管道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博伊爾的作品獲得了許多批評家的贊譽,其作品也常常被用作學者的研究對象。然而,目前少有研究者從社會語言學視角出發(fā),研究《天文學家的妻子》中的性別語言差異。事實上,文中對一個受忽視的妻子、不問世事的丈夫和樸實的水管工的語言描述,生動地呈現(xiàn)了當時社會典型的性別語言差異。
二、研究問題
本文通過對短篇小說《天文學家的妻子》中的跨性別對話語料進行分析,比較和總結(jié)了文中不同性別的語言特點和語言差異,詳細分析了該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原因及性別語言差異在現(xiàn)實社會語境中的影響。
(1)本篇小說所呈現(xiàn)的性別語言差異和特點有哪些?
(2)造成性別語言差異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實現(xiàn)兩性之間的有效溝通?
三、研究過程
本節(jié)將回答上一小節(jié)提出的研究問題,結(jié)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天文學家的妻子》的具體情節(jié),將其與現(xiàn)實中兩性對話場景相聯(lián)系,最后得出結(jié)論。
1.艾姆斯夫人的語言特點
艾姆斯夫人是一個典型的“房中天使”,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必須集中精力做家務(wù)。她羨慕丈夫的“神秘”職業(yè),卻經(jīng)常受到來自丈夫的漠視和斥責,這就是當時社會中的女性形象縮影。父權(quán)制社會限制了婦女的自由發(fā)展,剝奪了她們的獨立性,并將她們囚禁在一個壓抑和窒息的小環(huán)境中。在文中,艾姆斯夫人多次體現(xiàn)了“女性風格”的語言特點。
1.1頻繁使用感嘆詞和語氣詞
艾姆斯夫人在文中使用了一次“Ah”和五次“Oh”,而另外兩個男人中只有水管工使用了一次感嘆詞。女性通常比男性使用更多的感嘆詞,如“Oh”,“God”,“Wow”和“Dear me”。女性經(jīng)常用它們來表達喜悅、驚訝或恐懼的感情。韓禮德指出,情感系統(tǒng)也是人際意義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它是說話者對其句子的成功性和有效性的判斷。
1.2強化詞的頻繁使用
例如,艾姆斯夫人使用了“just before”,“just first”。女性比男性使用更多的加強語氣詞來增強語義效果。例如:Don’t worry about me; That’s very nice; I'm quite well;等等。
1.3頻繁道歉以緩和對話氣氛
文中當水管工指出水管堵塞可能是沒有安裝水閥造成的時侯,艾姆斯夫人立即道歉了:“I’m sorry—I’m sorry...”。事實上,沒有安裝水閥并非過錯,作為主顧,她也不需要向被雇傭者道歉,這事實上是女性慣用的緩和氣氛的策略。英美文化圈的男性普遍認為道歉有失身份,而女性的言語行為一般更符合禮貌原則,把道歉作為維持與他人和諧關(guān)系的一種方式。
1.4遵循禮貌性原則
損益原則是禮貌原則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它要求人們盡可能地考慮他人的利益,盡量減少損人利己的情況。體現(xiàn)在溝通中,則要求雙方都應(yīng)努力做到有禮貌、有禮節(jié)、語氣含蓄,充分尊重對方的顏面。在文中,描寫到艾姆斯女士時,作者連用了三個“soft”和“soft as a weeping willow”來描述她的語氣。當水管工邀請她去修水管時,她沒有立即拒絕,而是用“He’s still in bed, you know”來委婉拒絕。
d10566fd5f37d78b7785a9e7f3e6c1a8c64ef5cc69d0e7f845a21253013bef96至今在某些國家,這對女性來說仍然是一種無法打破的規(guī)約。例如,在日本,迫于“社交禮節(jié)”,女性在社交場合被要求使用母語中“不夠堅定”的詞匯和委婉語來表示拒絕,這常常使對話方意識不到或故意忽略她們的不情愿。在極端情況下,她們甚至不得不使用英語中的“No”一詞來讓其他人意識到她們的拒絕有多么堅定。
2.天文學家對禮貌原則的違反
與艾姆斯夫人不同,天文學家傾向于違反禮貌原則。他經(jīng)常無視艾姆斯夫人,而當他不得不找艾姆斯夫人解決問題時,他就用“ringing tones”高喊艾姆斯夫人的名字。這與禮貌原則中的統(tǒng)一原則有關(guān)。即使是在持有不同觀點的情況下,女性也傾向于通過同意或支持對方來創(chuàng)造和保持良好的關(guān)系;而男性則傾向于通過批評、反對或忽視對方來顯示自己的權(quán)力和權(quán)威。
3.水管工的語言特點的變化
在討論了兩種性別的典型言語特征后,以下部分將分析較為特殊的水管工的言語特征。
在故事剛開始時,他以一種僵硬的、典型的“男性風格”與艾姆斯夫人交談。但在艾姆斯夫人明顯被嚇到并道歉后,他的語言風格就變成了艾姆斯夫人所說的“...A man who spoke...as easily as a woman!”,開始帶有女性特征。這體現(xiàn)出了女性語體并非女性獨有,男人也可以“像女人一樣”說話。事實上,艾姆斯夫人也并不總是以女性的方式說話:她和女仆對話時使用的是祈使句,“ask him to come...”。這進一步證明了男女之間的語言差異并非來源于生物性別差異,而是社會地位差異造成的結(jié)果。上對下呈現(xiàn)出支配型、指令型的自信的語言特點;下對上則呈現(xiàn)出受支配的恭謙語言特點[6]。
四、語言特點分析
1.不同性別的語言特點
對文本的分析表明,女性和男性的語言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女性比男性更頻繁地使用感嘆詞和語氣詞。其次,女性比男性使用更多的強化詞來增強語氣。再次,女性比男性更關(guān)心和維護對話氣氛。最后,女性比男性更遵循禮貌的原則。
但事實上,上述特征并不固定于某一性別。例如,男性也可以在談話中使用女性語體,這取決于具體的會話環(huán)境。
2.語言性別差異的原因
第一,文章創(chuàng)作背景下,婦女的社會地位低。文中艾姆斯夫人是一個家庭主婦,她對家中瑣事了如指掌,卻不能得到社會尊重。在后現(xiàn)代時期,男女的社會地位是不平等的,女性不能經(jīng)濟獨立,不享有繼承權(quán),男性則在社會上更占優(yōu)勢。女性要想獲得滿意的生活,唯一的辦法就是取悅男性。長此以往,女性被認為普遍缺乏智慧和社會技能,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第二,婦女缺乏受教育機會。婦女很少有機會接受教育,即使接受了教育,課程內(nèi)容也局限于家政技巧等。
第三,社會心理的影響。拉科夫認為,男性和女性語言的差異來源于兒童在家庭和學校經(jīng)歷的社會化過程,成年人要求女孩說話更有禮貌、要傾聽和接受別人的意見,男孩則不然。在社會上,攻擊性被看作是一種男性特征,而順從則是一種女性特征。為了符合社會通常的心理性別偏好,兒童需要不斷改變和完善自己的性別心理,逐漸形成不同的心理定勢。
3.現(xiàn)代社會背景下兩性之間語言差異的表現(xiàn)
首先,兩性之間的語言差異正在減少。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婦女地位的提高,由于文化、教育和社會地位等社會因素造成的男女之間的語言差異正在逐步縮小?,F(xiàn)代社會的女性正在突破傳統(tǒng)的身份角色,從事以前由男性主導(dǎo)的工作。因此,現(xiàn)代社會中女性的語言特征也發(fā)生了變化,出現(xiàn)了一些男性化的特征。
第二,女性語體的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當女性語體的使用成為可選擇的,女性風格的交流方式就不能再等同于“無權(quán)力的交流方式”。在某些情況下,女性表達的柔和并不等同于軟弱,而是女性為實現(xiàn)其目標而努力克服困難的表現(xiàn),使用女性語體有時比使用強硬和嚴厲的語言更能有效地解決沖突。使用女性風格的語言不僅能顯示出女性的智慧和權(quán)力,還能將理性和情感結(jié)合起來,使說話人在說話時具有控制力和靈活性。相比之下,男性由于傾向于表現(xiàn)自己、質(zhì)疑他人,往往會打斷交流進程,以至于溝通效果不佳。但與此同時,它也有直接和簡潔的優(yōu)點。
現(xiàn)代社會,語言性別差異的弊端尚未完全消除,但隨著男女社會地位差異縮小,已經(jīng)在逐漸改善。我們意識到,要革除語言上的性別差異的弊端,首先要實現(xiàn)的是男女社會地位平等,使雙方都能在交流中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語言性別差異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五、結(jié)語
由于男女雙方的社會角色和經(jīng)濟地位不同而產(chǎn)生的性別語言差異,往往會妨礙交流或造成誤解。本文認為,跨性別溝通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改善。
首先,要培養(yǎng)對跨性別溝通的認識、換位思考。在跨性別溝通中,雙方都必須意識到自己和對方之間的性別差異,尊重理解對方的言語特征,溝通才能成功。
其次,譚尼(1990)認為,男性和女性都可以學習、了解對方的語言風格,并在恰當?shù)那闆r下加以利用。這可以避免誤解、促進溝通。
最后,要采取靈活的溝通策略。在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下,溝通者需要根據(jù)新的文化背景調(diào)整自己的溝通方式,不再局限于性別限制,以應(yīng)對不同文化背景下兩性溝通產(chǎn)生的更復(fù)雜的情況。
參考文獻
[1] Bolinger, D. Language: The Loaded Weapon [M]. London: Longman, 1980.
[2] Holmes, J. Women, Men and Politeness[M]. Harlow, Essex: Longman, 1995.
[3] Lakoff, R. Language and Woman s Place[M].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5.
[4] Tannen, D. You Just Don’t Understand: Women and Men in Conversation[M]. New York: William Morrow,1990.
[5] Zimmerman, D. & C. West. Sex roles,interruptions and silences in conversation. In B. T., & B. & Hen-ley, N. Language and Sex: Difference and Dominance[M]. Rowley, Mass: New Bury House, 1975.
[6] 胡文仲.文化與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7] 鮑忠明,孫紅衛(wèi).織就自我的花環(huán)——后現(xiàn)代語境下對《天文學家的妻子》的女性視角解讀[J].名作欣賞,2015(30).
[8] 劉存波,李莉.高校外語專業(yè)外國文學教學的尷尬與出路[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05(2).
(特約編輯 范 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