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我去成都照顧孫子。恰逢兒子新居裝修完成,余有幸先行體驗。小區(qū)環(huán)境優(yōu)雅,地理位置適中,交通便利,令人滿意之處不一而足,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五谷輪回之所”的溫馨與便捷。
走進衛(wèi)生間,用腳觸一下馬桶正下方閃著光亮的開關,馬桶蓋就自動打開了。坐在馬桶的座圈上,感覺暖暖的。活了大半輩子,這次算是大開眼界了。
右側墻上的遙控器,標有“沖水”“停止”“臀洗/移動”“婦洗/移動”“暖風烘干”“冷熱按摩”“開/關蓋”“開/關圈”“+清洗強度-”“夜燈”“水溫”“座溫”“風溫”“噴嘴位置”……有了這些現(xiàn)代化的溫馨設計,在這里進行“五谷輪回”,氣定神閑地排污去垢之后,便可享受隱形噴嘴的適度沖洗和輕柔按摩,豈不比神仙還快活!
正感嘆當今科技真是日新月異之際,發(fā)妻打趣道:“老了,跟不上時代了吧?主臥衛(wèi)生間還有更先進的玩意兒呢!”
“小艾,小艾!”
“我在。”
“打開座蓋。”
“好的,打開座蓋?!?/p>
“小艾,小艾!”
“我在?!?/p>
“關上座蓋?!?/p>
“好的,關上座蓋。”
…………
以前可望而不可即的智能家居,冷不丁就活生生地擺在了我們的眼前,真叫人不敢相信!
39年前從中等師范學校畢業(yè)后,我被分到瀘州市古藺縣大村鎮(zhèn)中心小學校任教。公路旁邊那個小學、文明辦和大村中學共用的老舊廁所,不僅衛(wèi)生條件極差,而且蹲位和糞坑容量都極為有限。每到周六,學校都要安排幾個身強力壯的學生輪番去舀糞水。糞水直接從排水溝“嘩啦嘩啦”往外流,弄得四周臭氣熏天。但沒辦法,當時就是那個條件,再臭也得忍著!
在小學工作了7年后,我被調(diào)到觀文鎮(zhèn)的觀文中學任教。當時住的是筒子樓,教師宿舍旁邊的公廁是一排低矮的土墻房。這里不僅蹲位夠用,而且打掃得比較干凈,還經(jīng)常用生石灰來消毒,和大村鎮(zhèn)那個無法下腳的老廁所比起來,感覺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在觀文中學工作了兩年后,我和妻子又被調(diào)到二郎鎮(zhèn)的二郎中學任教。雖說沒有分到帶衛(wèi)生間的套間宿舍,但宿舍同層的公廁還算干凈,而且配備了可供盥洗的自來水。這和觀文中學相比,又是一大進步。
在二郎中學工作了3年后,我被調(diào)到古藺鎮(zhèn)的藺陽中學任教。起初我在進修校內(nèi)租房居住,大路旁邊的公廁離家七八十米,條件與觀文中學差不多。一年后搬到藺陽中學,在學校伙食團旁邊那風雨飄搖的二層土樓上居住。雖說廁所離住處也就三四十米,但七八家人共用一個只有四五個蹲位的小廁所,而且不分男女,真的非常不便。每次內(nèi)急,忐忑而去,匆匆而回,提心吊膽,仿佛做賊一般。
兩年后,學校準備改建教師宿舍,我們在校園內(nèi)租了一套兩居室。雖說廁所不大,而且墻體和樓頂都沒有裝修,但總算可以心安理得地“解憂”了。
22年前,新教師宿舍樓落成,我們搬進了三室兩廳一廚一衛(wèi)的敞亮新居。廁所里一應俱全,不僅四壁貼了精美的瓷磚,地面貼了防滑瓷磚,而且做了吊頂,還安裝了浴霸。每次走進這盥洗佳境,幸福指數(shù)直線攀升。
我本以為水沖廁和抽水馬桶就是廁所的頂配了,哪知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在科技的不斷加持下,就連這人人羞于啟齒的蔽陋之所,如今也令人耳目一新、嘖嘖稱奇。
廁所古稱“溷藩”,又因農(nóng)家?guī)S妹┎菡诒?,故稱“茅廁”。其雅稱有“雪隱”“解憂所”“更衣室”和“五谷輪回之所”等。相關名人軼事和歷史掌故常見諸典冊。但自古文人好雅,鮮有以雪隱為題成文者。然而吃喝拉撒,茲事體大。上至王公貴胄,下至升斗小民,誰能離得了這看似俗不可耐的玩意兒?窺一斑而知全豹,從“雪隱變臉”這滴時代之水中,你窺見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