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老師就跟大家分享了甜甜的紅薯干,還讓大家猜猜它們是怎么得來的。結果大家都沒猜對。原來,這是老師買眼鏡后老板送的。那家店的眼鏡很便宜,而且老板總會在顧客臨走時送些小禮物,讓人感到溫暖、歡喜。
平價眼鏡根本沒多少利潤,老板為什么還要開這樣一家店呢?老板說,十多年前他去配眼鏡時,發(fā)現眼鏡還挺貴的,于是暗下決心要讓大家都能配上平價的眼鏡,所以開了店?,F在顧客越來越多,已經不虧本了。
“哇,這個老板這么善良,一定好人有好報?!肚ё治摹肪椭v‘禍因惡積,福緣善慶’?!弊虞娴?。
是的,我們的祖先一直都教誨我們要懂得“善”的重要性。比如,《楚書》中有“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這樣的句子,講的是一個“不寶金玉而寶善人”的故事。楚國派了一個叫王孫圉(yǔ)的人到晉國。晉大夫趙簡子佩戴玉來見他,并故意弄得叮當作響。他問王孫圉:“你們楚國的白珩(一種很有價值的玉)還在嗎?”接著,他又問那玉的價值。沒想到王孫圉卻說:楚國并沒有把用來裝飾的金玉珠石當作珍寶,而是把有德的善人當作珍寶。比如楚國有一位叫“觀射父”的大臣,能用非常得體的外交辭令來與各諸侯國打交道,不為國家留下任何話柄;還有一位“左史倚相”,多讀古書,能根據典籍說明事物,并把從歷史成敗中總結的經驗教訓告訴國君……楚國把這樣為國奉獻的善人視為至寶。王孫圉的回答多么智慧而深刻?。?/p>
那怎樣才能做到“善”呢?
“‘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髯痈嬖V我們講話要善?!睍┲v出了自己剛剛學過的內容。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蔽覀兊男袨橐啤R宦晢柡?,一個笑容,一次傾聽,一回綠色出行都是善。我們不僅能在小事上“從善如流”,還能擁有很多行大善的機會。“大善”又是什么呢?“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庇掠诟倪^,原來就是我們人人都可以做的大善之行!
“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边@講的是心地要善,做好事不摻雜個人私心(求名譽等)。真正的善,不在乎別人是否知道,一心只為他人考慮。古有陳寔(shí)感染教化“梁上君子”,而近代家喻戶曉的雷鋒更是做好事不留名。一次,雷鋒在車站換車時,看到一群人圍著一位中年婦女。一打聽,他才知道這位婦女要去外地看望丈夫,卻丟了車票和錢。雷鋒立即自掏腰包買了一張火車票塞給這位婦女。這位婦女含淚問他的名字和住址,他只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雖然雷鋒22歲就殉職了,但他從未真正離開,他的事跡被無數人傳揚,他的精神被后人繼承,許多做好事的人都會說:“我的名字叫‘雷鋒’。”
善的精神如璀璨珠寶永遠照耀世間,如熱烈火把點亮盞盞心燈。以善為寶,代代傳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