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杏;成熟度;貯藏方式;果實品質(zhì)
中圖分類號:S66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8981(2024)03—0105—15
杏Prunus armeniaca L. 為薔薇科Rosaceae 李亞科Prunoideae 杏屬Armeniaca Mill. 植物[1]。新疆是杏的起源中心,有極為豐富的杏種質(zhì)資源,是我國最大的杏產(chǎn)區(qū)。新疆杏品種可分為三個品種群:中亞品種群、準噶爾- 外伊犁生態(tài)群與歐洲品種群,其中中亞品種栽培歷史悠久,資源豐富[2]。新疆杏品種果實大小適中且多數(shù)光滑無毛,具有濃郁香氣和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但果實柔軟且不耐貯運;甜核仁居多;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具有適宜糖酸比;成熟期多集中在6-7 月期間[3-4]。通過近幾年的發(fā)展,新疆杏產(chǎn)量和種植面積位居全國首位,已成為主產(chǎn)區(qū)果農(nóng)增收和鄉(xiāng)村產(chǎn)業(yè)振興的重要支柱[3]。但是,由于杏果實成熟期集中、貨架期短、不耐貯藏,加上新疆距離內(nèi)地市場較遠,嚴重影響了新疆杏鮮果的外銷[5-6]。所以,探索杏貯藏運輸技術(shù),對于新疆杏產(chǎn)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果實采收成熟度和采后貯藏方式是影響果實貨架品質(zhì)的重要因素之一。適宜的采收成熟度能較好地維持果實品質(zhì),提升貯藏性[7-8]。低溫貯藏是目前應用于果蔬采后保鮮最有效、最廣泛的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簡便,安全無污染的優(yōu)勢。杏屬于呼吸躍變型果實,貯藏溫度過高會導致果實代謝旺盛,快速軟化,果肉發(fā)生褐變,進而影響貨架期品質(zhì);杏也屬于冷敏性果實,成熟度過低和長期貯藏于低溫條件下易發(fā)生冷害和低溫凍害[9-10]。崔寬波等[11] 研究了近冰點貯藏對小白杏抗氧化能力和貯藏品質(zhì)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近冰點貯藏可以延長貯藏期,更好地維持貯藏品質(zhì)。Liu 等[12] 研究10、5、(-2.5±0.2)℃等3 種低溫貯藏條件對樹上干杏風味物質(zhì)的影響,發(fā)現(xiàn)近冰溫貯藏是保持杏果實貯藏后風味和貨架期的最佳方法。選擇適時的貯藏成熟度和適宜貯藏溫度,對提高果實的耐貯性、保持貯藏后的商品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選擇了3 個新疆優(yōu)良杏品種為研究對象,在果實兩種不同成熟度條件下采收,對果實在低溫貯藏條件下的外在品質(zhì)、內(nèi)在品質(zhì)、代謝酶活性等指標進行測定,旨在了解杏果實低溫貯藏條件下果實品質(zhì)的變化規(guī)律、確定3 個品種最佳果實采收成熟度,為延長杏果實的貯藏期提供理論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
試驗地位于新疆阿克蘇地區(qū)溫宿縣境內(nèi)新疆林業(yè)科學院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該研究區(qū)地勢平坦,土肥水管理中等,地理坐標為80°32′E,41°15′N,海拔1 103.8 m,面積80 hm2,屬大陸性干旱荒漠氣候,多晴少雨,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空氣干燥,年均氣溫10.10 ℃,無霜期195 d?;赜小畼渖细尚印笄嘈印畮燔嚧蟀仔印畮燔囆“仔印“仔印刃陆悠贩N100多種,種植株行距為3 m×4 m,樹姿為開心形,樹體健康,常規(guī)措施栽培管理。
1.2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選擇的是新疆杏品種中耐貯性好、果實品質(zhì)優(yōu)良、市場受歡迎程度高的‘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3 個杏品種,種植株行距3 m×4 m,10 ~ 12 年生,樹勢中庸,無病蟲害侵染。
1.3 試驗方法
2022年6 月5 日—7 月15 日,在杏園內(nèi)對3個品種分別選取9 個樣株,按‘樹上干杏’七成熟(落花后98 d)、八成熟(落花后103 d),‘大白杏’七成熟(落花后78 d)、八成熟(落花后83 d),‘油光大白杏’七成熟(落花后88 d),八成熟(落花后93 d),分別在所選樣株上采摘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侵染的兩種成熟度果實各600 個,并用泡沫網(wǎng)套對采收的果實進行套裝以避免機械損傷,分別裝入塑料筐后運回實驗室冷庫(4 ℃)中進行貯藏。每隔6 d 對3 個品種兩種成熟度果實分別抽樣后混合分為3 個重復組(每組不少于15 個果實),進行品質(zhì)測定。
1)果實單果質(zhì)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測定
電子天平稱質(zhì)量,單位:g。GY-4 果實硬度計測量果實陽面硬度,單位:kg·cm-2。使用手持折光儀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折光儀玻璃面上滴杏果肉汁液,蓋上蓋板后觀測數(shù)據(jù),讀取視野中明暗交界線上的刻度,即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單位:%。
2)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維生素C含量測定
可溶性糖含量測定采用蒽酮硫酸法,單位:%??傻味ㄋ岷繙y定采用酸堿滴定法,單位:%。維生素C 含量測定采用2,6- 二氯靛酚滴定法[13],單位:mg·kg-1。
3)含水量測定
從已混合的重復組果實中迅速取3 塊帶果皮果實,裝入已知質(zhì)量的稱量皿中,稱取鮮質(zhì)量。將稱過鮮質(zhì)量的果實連同稱量皿放入已提前升溫至100 ~ 105 ℃的烘箱內(nèi)殺青10 min,然后將烘箱的溫度降到70 ~ 80 ℃,烘至恒質(zhì)量。用稱重后的質(zhì)量減去稱重皿質(zhì)量即干質(zhì)量。含水量單位:%。
4)纖維素含量、果膠含量
纖維素含量測定采用酸堿水解法,單位:%。果膠含量測定采用咔唑比色法,單位:%。
5)質(zhì)膜透性測定
采用相對電導率法。樣品果實先用蒸餾水洗凈擦干,再用去離子水沖洗并用吸水紙擦干,用小刀將果實切碎(約0.5 cm 寬),稱取1 g,將稱量好的果實樣品放入20 mL 離心管(帶蓋),加去離子水20 mL,在室溫下靜置3 h,測定溶液電導率R;然后再放置于100 ℃恒溫水浴鍋內(nèi)水浴20 min,放置冷卻后測定溶液電導率R。質(zhì)膜透性(相對電導率)R=R/R×100%,單位:%。
6)細胞壁含量測定
從已混合的重復組果實中取3 g 果肉,放入100 mL 80% 乙醇中煮20 min,冷卻后2 000 r·min-1離心10 min,用20 mL 乙醇和丙酮各重新離心洗2遍得到粗細胞壁,然后用90% 的二甲基亞砜浸泡15 h 去掉淀粉,45 ℃干燥后稱質(zhì)量,單位:mg·g-1。
7)纖維素酶、果膠酶、多酚氧化酶、過氧化物酶活性測定
纖維素酶和果膠酶活性測定采用3,5- 二硝基水楊酸(DNS)法:纖維素酶活性以每小時每克(鮮質(zhì)量)果蔬組織樣品在37 ℃催化羧甲基纖維素水解形成還原糖的微克數(shù)表示,單位:μg·h-1·g-1;果膠酶活性以每小時每克(鮮質(zhì)量)果蔬組織樣品在37 ℃催化多聚半乳糖醛酸水解生成半乳糖醛酸的微克數(shù)表示,單位:μg·h-1·g-1。多酚氧化酶活性測定采用鄰苯二酚法:記錄反應體系在420 nm 波長處吸光度的變化;以每分鐘每克(鮮質(zhì)量)果蔬樣品吸光度變化1代表1個多酚氧化酶活性單位,單位:U·g-1。過氧化物酶活性測定采用愈創(chuàng)木酚法:記錄反應體系在470 nm 波長處吸光度的變化;以每分鐘每克(鮮質(zhì)量)果蔬樣品吸光度變化1代表1個過氧化物酶活性單位,單位:U·g-1。
1.4 數(shù)據(jù)處理
數(shù)據(jù)使用Excel 2021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和圖表制作,SPSS 26.0進行方差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低溫貯藏條件下果實外在品質(zhì)的變化
由圖1 可知,3 個杏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單果質(zhì)量均隨貯藏時間的延長逐步下降,貯藏至36 d時均有明顯上升,然后有下降的趨勢?!畼渖细尚印凸獯蟀仔印叱墒旃麑崋喂|(zhì)量在貯藏6 d 時分別高于八成熟果實7.4%、8.4%,‘大白杏’七成熟果實單果質(zhì)量低于八成熟2.5%。貯藏至42 d 時3 個杏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單果質(zhì)量達到最低值,對比初始值,‘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七成熟果實單果質(zhì)量下降幅度分別為39.9%、21.6%、38.4%, 平均下降33.3%; 八成熟果實單果質(zhì)量下降幅度分別為43.7%、25.2%、36.2%,平均下降35.0%。3個杏品種低溫貯藏期間果實單果質(zhì)量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樹上干杏’‘油光大白杏’‘大白杏’。
2.2 低溫貯藏條件下果實內(nèi)在品質(zhì)的變化
2.2.1 低溫貯藏條件下果實硬度的變化
由圖2 可知,3 個杏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硬度均隨貯藏時間的延長逐步下降,‘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七成熟果實硬度在貯藏6 d時分別高于八成熟果實3.9%、3.0%、2.3%。貯藏至42 d 時3 個杏品種七成熟和八成熟果實硬度達到最低值,對比初始值,‘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七成熟果實硬度分別下降36.8%、49.5%、40.6%,平均下降42.3%;八成熟果實硬度分別下降42.3%、51.2%、51.1%,平均下降48.2%。對比3 個品種七成熟和八成熟果實在同一貯藏時間的硬度,‘樹上干杏’差異顯著,‘大白杏’和‘油光大白杏’差異不顯著。貯藏期間3 個杏品種七成熟果實硬度均始終高于八成熟果實。3 個杏品種低溫貯藏期間果實硬度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大白杏’‘油光大白杏’‘樹上干杏’。
2.2.2 低溫貯藏條件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變化
由圖3 可知,3 個杏品種果實兩個成熟度果實在低溫貯藏至12 d 時,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幅下降,12 d 后開始逐步上升?!畼渖细尚印蟀仔印凸獯蟀仔印顺墒旃麑嵖扇苄怨绦挝锖吭谫A藏6 d 時分別高于七成熟果實15.5%、28.9%、10.3%。貯藏42 d 對比初始值,‘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七成熟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別上升15.5%、18.3%、19.6%,平均上升17.8%;八成熟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別上升3.0%、-5.0%、17.5%, 平均上升5.16%。對比3 個品種七成熟和八成熟果實貯藏期間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樹上干杏’‘大白杏’兩個成熟度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貯藏6 ~ 12 d 時存在顯著差異,‘油光大白杏’在貯藏6 d 與42 d 時存在顯著差異。3 個杏品種八成熟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始終高于七成熟果實。3 個杏品種低溫貯藏期間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量由大到小依次是‘油光大白杏’‘樹上干杏’‘大白杏’。
2.2.3 低溫貯藏條件下可溶性糖含量的變化
由圖4可知,3 個杏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可溶性糖含量隨貯藏時間的延長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畼渖细尚印顺墒旃麑嵲谫A藏24 d 和七成熟果實在貯藏30 d 時可溶性糖含量達到最低值,分別為9.0%、7.7%;貯藏42 d 時,八成熟果實可溶性糖含量高七成熟16.9%。‘大白杏’兩個成熟度果實可溶性糖含量均在貯藏24 d 時達到最低值,分別為14.1%、15.6%;貯藏42 d 時,八成熟果實可溶性糖含量高七成熟24.4%?!凸獯蟀仔印瘍蓚€成熟度果實可溶性糖含量在同一貯藏時間差異較大;貯藏42 d 時,八成熟果實可溶性糖含量高七成熟28.5%?!畼渖细尚印蟀仔印凸獯蟀仔印扇苄蕴呛抠A藏至42 d時對比初始值,七成熟果實可溶性糖含量分別下降26.6%、34.0%、36.3%, 平均下降32.3%; 八成熟果實可溶性糖含量分別下降19.2%、22.5%、22.1%,平均下降21.3%。3 個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可溶性糖含量在同一貯藏時間差異較大。八成熟果實可溶性糖含量始終高于七成熟果實。3 個杏品種低溫貯藏期間果實可溶性糖含量變化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大白杏’‘油光大白杏’‘樹上干杏’。
2.2.4 低溫貯藏條件下可滴定酸含量的變化
由圖5 可知,3 個杏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可滴定酸含量在貯藏前期均勻速下降,貯藏后期有明顯的先上升后下降趨勢?!畼渖细尚印蟀仔印凸獯蟀仔印叱墒旃麑嵖傻味ㄋ岷吭谫A藏6 d 時分別高于八成熟果實16.8%、30.9%、20.6%?!畼渖细尚印瘍蓚€成熟度在貯藏24 ~ 30 d 時先上升后下降,‘大白杏’‘油光大白杏’兩個成熟度果實可滴定酸含量較‘樹上干杏’延遲6 d 達到上升點,隨后下降。貯藏至42 d 時,3 個杏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可滴定酸含量達到最低值;‘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七成熟果實可滴定酸含量對比初始值分別下降61.9%、66.3%、45.5%,平均下降57.9%;八成熟果實可滴定酸含量對比初始值分別下降85.1%、72.1%、39.2%,平均下降65.5%。3 個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同一貯藏期間可滴定酸含量差異較大。七成熟果實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八成熟果實。3 個杏品種低溫貯藏期間果實可滴定酸含量的變化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
2.2.5 低溫貯藏條件下維生素C含量的變化
由圖6 可知,3 個杏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維生素C 含量隨貯藏時間延長呈上升趨勢,均在貯藏至36 d 時達到最高點,隨后下降?!畼渖细尚印蟀仔印凸獯蟀仔印谫A藏至36 d 時七成熟果實維生素C 含量分別達到30、25、24 mg·kg-1,八成熟果實維生素C 含量分別達到51、28、26 mg·kg-1。貯藏42 d 時,對比初始值,‘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七成熟果實維生素C 含量分別上升194.5%、367.5%、134.1%,平均上升232.0%;八成熟果實維生素C 含量分別上升555.1%、551.6%、303.7%,平均上升470.1%。八成熟果實維生素C 含量高于七成熟果實。3 個杏品種低溫貯藏期間果實維生素C 含量的變化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大白杏’‘樹上干杏’‘油光大白杏’。
2.2.6 低溫貯藏條件下含水量的變化
由圖7 可知,3 個杏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含水量呈雙“S”形變化趨勢?!畼渖细尚印蟀仔印凸獯蟀仔印叱墒旃麑嵑吭谫A藏至6 d 時分別高于八成熟果實7.4%、8.4%、3.4%?!畼渖细尚印瘍蓚€成熟度果實含水量在貯藏前期同一貯藏時間差異顯著,‘大白杏’‘油光大白杏’兩個成熟度果實含水量在貯藏期同一貯藏時間差異顯著。貯藏至42 d 時,對比初始值,‘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七成熟果實含水量分別上升1.9%、12.3%、9.4%,平均上升7.9%;八成熟果實含水量分別上升6.9%、8.4%、8.0%,平均上升7.8%。3 個品種七成熟果實含水量始終高于八成熟果實。3 個杏品種低溫貯藏期間果實含水量變化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 大白杏’‘ 油光大白杏’‘樹上干杏’。
2.2.7 低溫貯藏條件下纖維素含量的變化
由圖8 可知,3 個杏品種果實兩個成熟度果實在貯藏期間纖維素含量變化趨勢相似,均在貯藏6 ~ 12 d 時下降,貯藏12 ~ 24 d 上升,隨后下降,貯藏至30 d 開始又上升至貯藏結(jié)束。3 個杏品種八成熟果實纖維素含量在貯藏12 ~ 30 d 期間同一貯藏時間均高于七成熟,貯藏36 ~ 42 d 時低于七成熟。貯藏至42 d 時,‘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七成熟果實纖維素含量分別高于八成熟44.3%、31.0%、22.8%。對比初始值,七成熟果實纖維素含量分別上升288.7%、259.5%、80.0%,平均上升209.4%;八成熟果實纖維素含量分別上升133.3%、216.7%、75.9%,平均上升141.9%。3 個杏品種低溫貯藏期間果實纖維素含量變化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
2.2.8 低溫貯藏條件下果膠含量的變化
由圖9 可知,3 個杏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果膠含量在低溫貯藏期間呈雙“S”形變化趨勢,均在貯藏6 ~ 12 d 時下降,貯藏12 ~ 18 d 時上升,18 d 時出現(xiàn)第一次高峰,隨后下降,貯藏24 ~36 d 時上升,在36 d 時出現(xiàn)第二次高峰,隨后下降?!畼渖细尚印蟀仔印凸獯蟀仔印叱墒旃麑嵐z含量在貯藏6 d 時分別高于八成熟果實24.0%、12.6%、12.8%。對比初始值,貯藏42 d 時‘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七成熟果實果膠含量分別下降36.8%、49.5%、40.6%、平均下降42.3%;八成熟果實果膠含量分別下降42.3%、51.2%、51.1%,平均下降48.2%。3 個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果膠含量在同一貯藏時間差異不顯著。3 個杏品種低溫貯藏期間果實果膠含量變化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大白杏’‘油光大白杏’‘樹上干杏’。
2.2.9 低溫貯藏條件下細胞壁含量的變化
由圖10 可知,3 個杏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在貯藏期間細胞壁含量變化趨勢相似,均在貯藏6 ~ 12 d 時下降,隨后上升,貯藏18 ~ 24 d 下降,隨后上升至貯藏結(jié)束。與初始值相比,‘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貯藏42 d 七成熟果實細胞壁含量分別上升34.4%、28.8%、20.0%,平均上升27.7%;八成熟果實細胞壁含量分別上升40.0%、37.7%、35.9%,平均上升37.9%。3 個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同一貯藏時間細胞壁含量差異不顯著。八成熟果實細胞壁含量低于七成熟果實。3 個杏品種低溫貯藏期間果實細胞壁含量變化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
2.2.10 低溫貯藏條件下質(zhì)膜透性的變化
由圖11 可知,3 個杏品種果實兩個成熟度果實質(zhì)膜透性在貯藏6 ~ 12 d 時快速下降,均在貯藏18 ~ 24 d 時上升,隨后下降,貯藏36 ~ 42 d時上升。對比初始值,‘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貯藏42 d 七成熟果實質(zhì)膜透性分別下降32.6%、49.4%、36.1%, 平均下降39.4%;八成熟果實質(zhì)膜透性分別下降32.6%、27.8%、37.9%,平均下降32.8%。3 個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質(zhì)膜透性在同一貯藏期間差異不顯著。3 個杏品種低溫貯藏期間果實質(zhì)膜透性變化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大白杏’‘油光大白杏’‘樹上干杏’。
2.3 低溫貯藏條件下果實代謝酶活性變化
2.3.1 低溫貯藏條件下纖維素酶活性的變化
由圖12 可知,3 個杏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在低溫貯藏期間纖維素酶活性呈上升趨勢,貯藏至30 d 時均有下降,隨后上升。對比3 個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纖維素酶活性,30 d 前差異不顯著。在貯藏36 ~ 42 d 時‘樹上干杏’‘油光大白杏’七成熟果實纖維素酶活性和八成熟果實纖維素酶活性存在顯著差異。貯藏至42 d 時,‘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七成熟果實纖維素酶活性分別高于八成熟果實31.1%、12.2%、32.4%。對比初始值,七成熟果實纖維素酶活性分別上升273.1%、97.6%、122.7%,平均上升164.5%;八成熟果實纖維素酶活性分別上升221.7%、68.2%、131.3%,平均上升140.4%。3 個杏品種低溫貯藏期間果實纖維素酶活性的變化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樹上干杏’‘油光大白杏’‘大白杏’。
2.3.2 低溫貯藏條件下果膠酶活性的變化
由圖13 可知,‘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果實七成熟果實果膠酶活性呈兩次上升和兩次下降變化趨勢。酶活性均在貯藏至36 d時達到最高峰,分別為2.5、1.9、2.1 μg·h-1·g-1。‘樹上干杏’與‘油光大白杏’果實八成熟果膠酶活性呈兩次上升和兩次下降變化趨勢,‘大白杏’果實果膠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果實八成熟果實果膠酶活性均在貯藏至24 d時達到酶活性最高峰,分別為2.0、1.5、1.3 μg·h-1·g-1。貯藏至42 d 時,對比初始值,‘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七成熟果實果膠酶活性分別下降64.4%、-77.4%、21.4%,平均下降2.8%;八成熟果實果膠酶活性分別下降-136.0%、48.1%、-300%,平均下降-129.3%。3 個杏品種低溫貯藏期間果實果膠酶活性的變化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樹上干杏’‘油光大白杏’‘大白杏’。
2.3.3 低溫貯藏條件下多酚氧化酶活性的變化
由圖14 可知,‘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兩個成熟度果實多酚氧化酶活性在貯藏期間均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趨勢,在貯藏至24 d 時活性最高值。3 個品種七成熟果實多酚氧化酶活性最大值分別為2.2、1.6、2.1 U·g-1;八成熟果實最大值分別為2.2、1.4、1.9 U·g-1?!畼渖细尚印瘍蓚€成熟度果實多酚氧化酶活性在貯藏6 ~12 d 時差異顯著,‘油光大白杏’兩個成熟度果實在貯藏18 d、30 ~ 36 d 時差異顯著。貯藏42 d時,對比初始值,‘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七成熟果實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別上升90.1%、96.2%、112.3%,平均上升99.5%;八成熟果實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別上升61.2%、40.6%、74.4%,平均上升58.7%。3 個杏品種低溫貯藏期間果實多酚氧化酶活性變化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油光大白杏’‘樹上干杏’‘大白杏’。
2.3.4 低溫貯藏條件下過氧化物酶活性的變化
由圖15 可知,3 個杏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過氧化物酶活性在貯藏至6 ~ 12 d 時大幅上升,隨后下降。3 個杏品種八成熟果實過氧化物酶活性在貯藏30 ~ 42 d 時高于七成熟果實,且存在顯著差異。其中,‘油光大白杏’八成熟果實過氧化物酶活性在貯藏6 ~ 12 d 時與七成熟果實過氧化物酶活性差異顯著?!畼渖细尚印蟀仔印凸獯蟀仔印顺墒旃麑嵾^氧化物酶活性在貯藏42 d時分別高于七成熟果實14.1%、6.5%、4.4%。貯藏42 d 時,對比初始值,‘樹上干杏’‘大白杏’‘油光大白杏’七成熟果實過氧化物酶活性分別下降10.1%、-18.2%、-4.7%,平均下降-4.3%;八成熟果實過氧化物酶活性分別下降-3.8%、21.3%、1.1%,平均下降-8.0%。3 個杏品種低溫貯藏期間果實過氧化物酶活性的變化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大白杏’‘樹上干杏’‘油光大白杏’。
2.4 低溫貯藏條件下果實品質(zhì)相關(guān)分析
如表2 所示,果實硬度與可溶性糖含量呈顯著正相關(guān)(P < 0.05),與單果重、可滴定酸含量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P < 0.01),與可溶性固形物、維生素C、纖維素、細胞壁含量及纖維素酶和多酚氧化酶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P < 0.01)??扇苄怨绦挝锖颗c纖維素和細胞壁含量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P < 0.01),與維生素C、質(zhì)膜透性、纖維素酶和多酚氧化酶呈顯著正相關(guān)(P < 0.05)??扇苄蕴呛颗c果膠含量、質(zhì)膜透性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P < 0.01),與多酚氧化酶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P <0.01)??傻味ㄋ崤c質(zhì)膜透性呈顯著正相關(guān)(P <0.05),與果膠含量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P < 0.01),與纖維素含量呈顯著負相關(guān)(P < 0.05),與維生素C 和纖維素酶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P < 0.01)。維生素C 與果膠酶呈顯著正相關(guān)(P < 0.05),與細胞壁含量、纖維素酶和多酚氧化酶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P < 0.01),與質(zhì)膜透性呈顯著負相關(guān)(P < 0.05)。纖維素與細胞壁含量和纖維素酶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P < 0.01)。果膠與細胞壁含量呈顯著正相關(guān)(P < 0.05),與質(zhì)膜透性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P < 0.01),與過氧化物酶呈顯著負相關(guān)(P < 0.05)。
3 討論
果實硬度是評價果實品質(zhì)、耐貯藏性能和確定成熟度的重要指標,果實硬度會隨著果實熟度的上升而逐漸下降,其貯藏性因此受到直接影響[14-15]。試驗中,3 個杏品種七成熟和八成熟果實的硬度和果膠含量隨貯藏時間的延長均呈下降趨勢,纖維素和細胞壁含量呈現(xiàn)小幅上升趨勢。八成熟果實硬度和果膠含量的下降幅度更大、纖維素含量下降幅度相對較小,推測果實硬度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纖維素的降解引起。前人研究發(fā)現(xiàn),果實硬度的變化與細胞壁組分、纖維素含量、果膠的降解密切相關(guān);果膠對果實細胞壁的機械強度和物理結(jié)構(gòu)的穩(wěn)定性起著關(guān)鍵性作用,是影響果實硬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隨著杏果實成熟度的提高,原果膠逐漸分解為水溶性果膠或果膠酸,果實硬度隨之下降[7,16]。果膠酶和纖維素酶活性越高,組織細胞中果膠和纖維素物質(zhì)的降解速度越快;而低溫對果膠酶的活性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延緩了原果膠的降解[17]。試驗結(jié)果表明,隨著低溫貯藏天數(shù)的增加,3 個杏品種七成熟和八成熟果實的纖維素酶和果膠酶活性呈現(xiàn)上升趨勢,使得果實中果膠和纖維素被大量水解,細胞結(jié)構(gòu)穩(wěn)定性降低,導致果實硬度持續(xù)下降。七成熟果實中果膠酶活性高于八成熟果實,所以果膠含量在貯藏后期較低。果實中纖維素含量在貯藏期間小幅度地增加可能是由于果實其他物質(zhì)被大量降解,水不溶性纖維占比逐漸增大[18-19]。
采收成熟度是影響果實貯藏性的重要因子,適宜的采收成熟度對提高果實的耐貯性和貯藏品質(zhì)至關(guān)重要[20-21]??扇苄怨绦挝锸枪麑嶏L味與成熟度相關(guān)的重要內(nèi)在品質(zhì),由果膠、糖、有機酸和一些可溶于水的礦物質(zhì)等物質(zhì)組成。本試驗研究表明,低溫可使呼吸強度降低,減少可溶性固形物作為呼吸代謝底物的消耗。所以在低溫貯藏期間3 個杏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可溶性固形物保持較好,均在前期快速下降后緩慢上升。八成熟度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較七成熟度高,這與李宏祥等[22] 對桃溪蜜柚貯藏品質(zhì)研究結(jié)果一致。杏果實糖酸含量及種類是衡量果實風味及品質(zhì)的重要指標,對果實的商品性有較大的影響[23-24]。本試驗研究中3 個杏品種七成熟和八成熟果實的可溶性糖含量隨著低溫貯藏時間的延長,呈先勻速下降后平穩(wěn)上升趨勢。這是由于果實在采后仍進行新陳代謝,貯藏期間因呼吸作用消耗果實內(nèi)含物;后期上升是果實中的纖維素、果膠、淀粉等物質(zhì)水解后又產(chǎn)生糖,從而使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14,25-27]。成熟度高的杏果實可溶性糖含量高,七成熟果實可溶性糖含量整體要少于八成熟果實。其中,‘大白杏’八成熟果實可溶性糖含量優(yōu)于其他兩個杏品種,這與張志剛等[28] 在不同成熟度對杏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研究中的結(jié)果基本一致??傻味ㄋ崾窃u價果實風味、口感的重要指標。本試驗研究表明,隨低溫貯藏時間的延長,3 個杏品種七成熟果實的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八成熟果實。在貯藏期間,可滴定酸作為呼吸底物會隨著果實成熟度的增加而被消耗,呈明顯的下降趨勢,此時伴隨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這與王國立等[29] 在對獼猴桃果實品質(zhì)研究中的試驗結(jié)果一致。
果實在貯藏過程中,由于呼吸作用不斷加強,代謝產(chǎn)生的活性氧增多,導致果實細胞膜結(jié)構(gòu)被損害,果實品質(zhì)逐漸下降[28]。維生素C 作為組成果實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廣泛存在,其較強的抗氧化性可降低氧化酶活性;它還參與植物細胞膨大與細胞分裂等生理過程[30]。試驗結(jié)果表明,3 個杏品種七成熟和八成熟果實在低溫貯藏中后期質(zhì)膜透性逐漸升高,抗氧化物質(zhì)維生素C 含量隨之升高。3 個杏品種七成熟度果實維生素C 含量均低于八成熟果實。七成熟果實后熟過程大量消耗維生素C,與楊婷婷[31] 對不同采收成熟度杏果實品質(zhì)劣變影響研究結(jié)果一致。較高的抗氧化物質(zhì)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能夠減輕貯藏期間代謝產(chǎn)生活性氧對細胞組織結(jié)構(gòu)的傷害,提升果實耐貯藏性[26,32-33]。這一結(jié)論與李亞玲等[34] 對近冰溫貯藏對杏果實冷害及活性氧代謝研究中的結(jié)果一致。植物機體中的多酚氧化酶在氧氣存在的條件下會催化酚類物質(zhì)為醌類化合物質(zhì),進而形成褐色或黑色聚合物,導致果實褐變[35]。試驗中,在低溫貯藏前期,3 個杏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多酚氧化酶活性較低,隨貯藏時間的延長,多酚氧化酶活性均上升后趨于平穩(wěn),隨后緩慢下降。七成熟度果實多酚氧化酶活性明顯高于八成熟果實,說明活性氧的存在破壞了細胞膜并激活多酚氧化酶活性[36]。過氧化物酶作為果實內(nèi)部重要的抗氧化酶,對于消除活性氧自由基、延緩果實細胞衰老及延長果實貨架期具有重要作用[37-38]。過氧化物酶在低溫下是高度活性的[39],3 個杏品種兩種成熟度果實過氧化物酶活性變化趨勢基本一致,且八成熟果實酶活性均高于七成熟果實。這是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活性氧自由基上升,過氧化物酶活性增強,進而表現(xiàn)保護機制,提高貯藏品質(zhì)。這一結(jié)果與顏佳薇[30] 在櫻桃果實貯藏品質(zhì)研究中的結(jié)論一致。
試驗中3 個杏品種兩個成熟度果實硬度均隨貯藏時間的延長逐漸下降,且七成熟果實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始終高于八成熟。3 個杏品種八成熟度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維生素C 含量在貯藏期間保持較高,具有更好的內(nèi)在品質(zhì)及商品性。這一結(jié)果與薛曉敏等[21] 對李果實不同采收成熟度品質(zhì)變化研究結(jié)果一致。顧天齊[27] 對不同杏品種不同采收成熟度果實在不同貯藏條件下品質(zhì)變化進行研究,以果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總糖、果膠含量等作為判斷果實貯藏品質(zhì)的主要指標。
試驗中‘樹上干杏’果實硬度下降速度慢于‘油光大白杏’和‘大白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變化趨勢較‘油光大白杏’和‘大白杏’平穩(wěn),且伴隨可滴定酸含量快速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快速上升。綜合分析,‘樹上干杏’貯藏品質(zhì)優(yōu)于‘油光大白杏’和‘大白杏’。
本研究僅研究了4 ℃低溫貯藏下3 個杏品種兩種成熟度果實貯藏品質(zhì)變化,未設置其他溫度。因此,后續(xù)研究還需增加不同溫度梯度,以期明確最佳貯藏溫度,從而為杏果實貯藏保鮮提供參考依據(jù),為新疆杏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提供技術(shù)保障。
4 結(jié)論
3個杏品種七成熟和八成熟果實在低溫貯藏過程中,果實的單果重、硬度、果膠和可滴定酸含量均表現(xiàn)出逐漸下降的趨勢,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纖維素、細胞壁含量和含水量則表現(xiàn)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趨勢。七成熟杏果實由于在貯藏期間果實纖維素、果膠和水含量較高,果實物理結(jié)構(gòu)穩(wěn)定,果實外在品質(zhì)方面維持程度較好。八成熟果實貯藏期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維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較高,纖維素含量較少,果實內(nèi)含物氧化分解量相對較少,內(nèi)在品質(zhì)保持程度較好。綜合內(nèi)在和外在品質(zhì)的保持度和指標數(shù)值,八成熟杏果實進行低溫貯藏能較好保持果實商品性。3 個杏品種中‘樹上干杏’的耐貯藏性要好于‘油光大白杏’和‘大白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