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踩的這塊地,元代之前
仍在海底”——在海門博物館
有人伏我肩頭耳語
那么,頭頂?shù)暮K?/p>
到底有多深?
讀小學時,我的理想是化身為
通體透明的深海軟體動物
譬如水母……自身是發(fā)光體,
夜間不必帶燈而行。
沒有大腦,42nYZ7eU1PceLe/UzQcxxw==沒人能對她精神控制。
沒有骨骼,所以不會坍塌。
沒有心臟,別跟她談什么悲喜劇。
沒有動脈和靜脈,不會
淪為賣血的許三觀①。
沒有眼睛,所以沒有淚水。
不知美之為美,它凋亡更像是在綻放。
沒有記憶,根本記不清自己曾是閘橋村的
董竹君②還是三廠鎮(zhèn)的卞之琳③
元末破水而出,到明代又
被無端上漲的海水再度吞沒。
那么,大地上正觀看落日的
眼睛呢
廢墟上連夜重筑講經(jīng)堂的,那些手呢
在海底,他們將做些什么
我讀過國之舊典對海陸變遷的描繪:
“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東海行,復揚塵也”……然后呢?
俱往矣,潮之漲落
物之緘默
俱往矣,無名無姓的海底烏托邦
我依然渴望沉溺在純動物性的
孤獨之中,直到被海水磨成一粒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