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今,本名張小紅,1985年生于寧夏西吉,現(xiàn)居甘肅蘭州。自選代表作:《紫丁香:時光》《一記鐘聲》《弦音》《游牧者》《修補一只紅陶罐》等。
谷雨
萬物有知,這個時節(jié)
雨落下來,就是恰逢其時
緩緩的,剛剛好
除了這樣的雨聲
再無更有意味的聲響
這使一切的世間之物潮潤
復歸欣榮的消息
這使無有結果之物
亦無抱憾的情分——
一陣陣地
就落在了空無的清晨
一個人寂靜的春天
不宜省去一次野游,登山
對清幽之境保持恒久的眷戀
出門的時候
只帶一本書和多年前戴上左腕的玉鐲
帶上一個人寂靜的春天
——走向小路
瓊苞堆雪的山谷
那書不為讀盡
偶爾打開它
讓更多的山風、花香和鳥鳴
進入她曾醉心其間的語境
合上它,只是合上一個人獨坐時
鳥鳴也無法打碎的
莫名的寂靜
加一點藤黃就好了
遙遠之事是一柄折扇
帶來的風有墨香
帶來的時節(jié)
需要明媚和鮮艷
讓毛筆用軟硬兼施的秉性調和
紫藤愿意開幾個時辰
讓她開好了
籬邊無人
繞開舊風景和舊故事
為那葉脈和花心
稍加一點藤黃的明媚
雨有沒有落下
云有雨意就夠了
鳥有沒有倏地飛過
山澗空蒙就夠了
經(jīng)歷
當我把紙箋上疏朗的詞句
寫成白茫茫一場大雪
巢穴邊,鼴鼠的腳印多了些
冬藏的籽實會不會越來越少了
還是把帶著春寒的夜雨
寫成飄落庭前的花朵吧
各懷嫩綠的愿望
各長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寫到這里就停下來
四季中許多節(jié)氣
我經(jīng)歷了的
還要不要讓這些柔軟之物去經(jīng)歷?
太子山遇霧
眉宇隱入一場細雨
帶來的大霧
路隱于潮濕的山脊
雨絲拂著面頰
風帶來甜美的呼吸
這一重又一重的謎團
使我陷于一場漫長的跋涉
霧已久候多時
籠住初秋倉促的腳步聲
籠住拾級而上的訪者
山下
世事蒼茫已久
一株白蠟樹撐開整個秋天
登山,而后知天地曠遠
深秋撲面
一株白蠟樹撐開整個秋天
巨大樹冠籠罩著我
黃葉變薄
它們已活得足夠通透
多慵懶的天空啊
松松散散地飄著幾縷淡淡的云
我舉著相機
時空旋轉,樹葉落下來
好些事物也落了下來
我愛此時的荒蕪
獨自穿行于一段山路
什么也不想的時間是荒蕪的
內心已與世間萬物對應
撫摸樹皮斑駁的紅樺
隱藏的堅韌部分
是久經(jīng)風聲
呈現(xiàn)于歸途的指針
當我望向遠方
時間已足夠平緩
而山霧驟起
盂中之水
舊事物鐫刻舊時光
這斑駁的紋路沉寂
這些無言的指證
斜倚方形的銅水盂
我如這盂中之水
輕漾些許微瀾
——時光做舊不了的紋理
當九月的晨風吹過庭院
仿佛我依然嶄新
不曾有過褶皺堆疊的疼痛
落地的枝條
一定愿意開在最好的時辰
穿漢朝的嫁衣 或純凈的白紗裙
赴一場集體婚禮
園藝師手起刀落
美在他心中自有圖景
那些被棄在一旁的枝條
作為多余的部分
就要零落在春天了
我撿回其中的兩枝綠萼插進梅瓶
曾含苞的骨朵開了
好像她們也是誰
一直捧在手心里的人
簕竹
立在案頭已有些時日
它的根突兀
像一節(jié)不甘心的斷臂
橡膠繩纏繞它
使它從根部以上
陡然改變了命運的朝向
它彎曲,以適應屋宇的局限
和世人對美的誤解
我終于肯為她松綁
愿她想直就直地活著,以慰藉
一位書寫者正在生發(fā)的——
對理想生活的執(zhí)念
①阿波羅計劃(ProjectApollo),又稱阿波羅工程,是人類從1961年到1972年組織實施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阿波羅計劃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結束,歷時約11年?!芭腔舱咛柼綔y器計劃”“勘測者號探測器計劃”“雙子星座號飛船計劃”,均為登月飛行進行的輔助計劃。“阿波羅”11號飛船于1969年7月20日至21日首次實現(xiàn)人類登月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