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你晚上能來我家一趟嗎?”暑假的一天下午,我下樓倒垃圾,遇到了閨蜜的婆婆?!鞍⒁?,咋了?”我問道。阿姨滿面愁容:“妙妙這幾天不聽話,在家鬧事呢,飯也不吃,白天不起,晚上不睡,我都快愁死了!”
妙妙是閨蜜的女兒,正上初一。我細問才知道,閨蜜回山西老家了,留下妙妙在西安。
我不了解具體情況,晚上便撥通了閨蜜的電話,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前幾天妙妙和朋友去看漫展,天黑了還沒有回來。閨蜜天黑開車不老練,去接妙妙時一不小心闖了個紅燈,所以跟妙妙說話時語氣便不太好。妙妙接到媽媽的催促電話時正跟朋友吃飯,聽媽媽語氣不好,也有些生氣:“就不能讓我把飯吃完嗎?”兩人都語氣不好,見面吵了幾句就互不理睬了。
第二天,閨蜜問妙妙回不回山西姥姥家,妙妙還在氣頭上,脫口而出:“不去!”閨蜜想著姥姥家孩子多,去了要被立規(guī)矩,妙妙可能是討厭這個,便沒再多說什么,自己回山西了。
妙妙留在家里,該吃不吃,該睡不睡,奶奶拿她沒辦法,便向我求助。
閨蜜說:“我婆婆既然向你求助,你就去看看吧。”我自然答應:“行,但我得假裝啥都不知道,不然孩子會有很強的戒備心?!遍|蜜同意:“你就去當個‘間諜’吧,和她聊聊,看看她在想什么?!?/p>
投其所好,贏得她的信任
想著妙妙這兩天沒怎么吃飯,我便在第二天晚飯時去了閨蜜家。阿姨看到我,很高興。我悄悄跟她擺擺手:“不用擔心,我來?!比缓蟪蠲畹呐P室喊:“妙妙,你在干嗎?阿姨來找你玩兒了?!?/p>
妙妙探出頭來,一臉迷惑,很明顯是還沒起床。
小寶寶都有自尊,更何況一個13歲的女孩子呢?她已經和奶奶杠了好幾天,自然不想在家里說話,我如果貿然問她怎么了,她肯定不愿意跟我說,于是我便俏皮地說:“走,陪我出去吃飯,到飯點了,我一個人,沒人陪,無聊得很?!?/p>
妙妙依然很困惑,但片刻后說:“好,我收拾一下,阿姨,你稍等一下?!?/p>
我說自己沒人陪,希望有人陪,其實就是給孩子提供價值感,進而激發(fā)她強烈的責任感。這時候,孩子出于責任感,會樂意幫助我,我們之間的信任感便有了。所以,我能夠約出妙妙,就很合理了。
妙妙是一個有點兒靦腆的小姑娘,不容易向人敞開心扉。去吃飯的路上,我便盡量想辦法讓她開心,想著她高興了,自然會愿意跟我多說說話。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喜歡掌控感。我便投其所好:“咱們今天去你們學校附近吃吧,那里我不熟悉,去哪家吃,你來決定!”聽我這么一說,妙妙立刻和她的朋友聯系,很快確定了一家餐廳。我們欣然前往。
路上,為了再次拉近跟妙妙的關系,我決定跟她聊點兒什么。
很多人說起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都會頭頭是道,我想妙妙應該也不例外,于是決定從興趣入手:“阿姨平時喜歡寫作,沒事了就愿意寫寫寫,你呢,有什么興趣愛好?咱倆交流交流。”妙妙立馬喜笑顏開:“我聽我媽講了,阿姨是個作家。”我趕緊擺擺手:“不算作家,就是平時給一些雜志投投稿?!?/p>
妙妙看我這樣隨意,也打開了話匣子:“其實我喜歡畫畫,心情好或者不好的時候,都會畫畫。我覺得畫畫跟寫作一樣,都是一種表達方式?!蔽邑Q起大拇指:“你年齡不大,見解倒是很獨到呀!這個興趣好啊,阿姨看到別人寥寥數筆就能畫出來一幅栩栩如生的畫,真是羨慕死了!”妙妙聽我這樣說,像是一下子找到了知音,眼里閃起了小火苗。
找準時機,讓她敞開心扉
妙妙選擇吃一家香辣蝦。
沒有人愿意在吃飯的時候談一些沉重的話題,就像我們小時候不喜歡父母在飯桌上說教一樣。因此,吃飯過程中,我只問一些輕松的話題,比如她跟她朋友們的事情,以聽她說為主。妙妙說了很多她和朋友們相處的搞笑片段,不知不覺中也吃了很多飯。
飯后,我們要回家了,我覺得氛圍鋪墊得基本到位了,是時候跟她討論主題了。
回到小區(qū),我說:“吃太多了,走,陪阿姨散散步?!泵蠲詈荛_心地順勢挽住了我的胳膊。小區(qū)里涼風習習,吹在臉上很是愜意,我知道,可以探尋她的內心了。
“你媽媽去哪里了?今天怎么沒見她?”我假裝什么都不知道。妙妙順口回答:“回我姥姥家了,去了好幾天?!蔽翼槃輪枺骸澳阏]去?你們吵架了?”妙妙略微低下頭,看得出來,有點兒小難受。
傾聽者若能感同身受,傾訴者才能敞開心扉。我拍拍妙妙的肩膀:“這有啥!我小時候也經常跟我媽媽吵架。所以,孩子跟父母吵架太正常了,沒什么大不了的!你如果愿意的話,跟阿姨說說咋回事唄。”
妙妙憋了幾天,看我這樣問,一股腦地說了出來。
那天,她身邊還有朋友,她媽媽催她回家,語氣很不好,讓她感覺沒有面子,因此便對她媽媽態(tài)度很不好。
事后她想通了,她媽媽晚上開車不老練,語氣著急也能理解??傻诙?,她媽媽問她回不回姥姥家,她說不回,是想著媽媽多問她幾次,給她個臺階下,誰知媽媽問都不問第二遍,扭頭就走了,讓她有點兒小失落。所以,她們的矛盾才一直積壓到現在。
我問她:“那接下來怎么辦呢?”妙妙不好意思地笑笑:“能怎么辦?我給她道歉唄?!逼毯?,妙妙又說:“只是我不覺得自己有錯,家長生氣,就可以說話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嗎?”
我正準備回答,妙妙繼續(xù)說:“但是,我不道歉,這事又過不去,我媽媽就會一直不開心,算了算了,我還是道歉吧……”說著,她的眼神里有種小大人的感覺。
我摸摸她的頭,認真地說:“你如果真的不覺得自己有錯,可以告訴媽媽。其實,你媽媽并不是非要你道歉,畢竟大人也會犯錯。”妙妙沒有說話,明顯在思考我說的話。
就這樣,我了解清楚了妙妙的想法,便送她回家了。很明顯,她開心了許多。
回家后,當我把這一切告訴閨蜜時,閨蜜很是感動,原來,小小年紀的孩子竟如此深切地為她考慮!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