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生,我都要做手術了,為什么還要抽那么多血?”“血提前抽出來,又在手術中輸回去,這有什么用呢?”這是一些擇期手術患者面對醫(yī)生“術前抽血備用”建議時提出的問題。
其實,這樣預先抽出患者的全血或成分血在術中備用,在臨床中是較為常見的,既能緩解臨床血源緊張,有效控制血源性疾病的傳播,又減少了輸血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風險,還可幫助稀有血型患者解決血源問題。
目前,自體輸血技術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它的優(yōu)點很多,比如避免輸異體血產生發(fā)熱、過敏、溶血等不良反應,以及艾滋病、梅毒、肝炎等經血傳播的疾?。痪徑庥醚o張,特別是解決一些稀有血型患者的手術用血問題;無須進行交叉配血試驗,血液保存便捷,能夠節(jié)約醫(yī)療資源和患者的開支;刺激骨髓造血細胞,使患者術后的造血能力得到提升,有利于身體機能的恢復;回輸的自體血保存時間相對較短,其攜氧量及凝血能力都強于異體血,能顯著降低輸注庫存異體血后代謝性酸中毒、低鈣血癥、高鉀血癥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此外,自體輸血還能解決一些患者由于宗教信仰而不接受異體血輸注的問題。
根據采集、處理和保存方式的不同,自體輸血可分為三種:儲存式自體輸血、稀釋式自體輸血和回收式自體輸血。
儲存式自體輸血
醫(yī)務人員在手術前采集患者自身的全血或成分血并保存在輸血科,當患者術中或術后需要輸血時,可將其預先采集并儲存的血液進行回輸,以滿足手術需要,或達到治療的目的。
儲存式自體輸血一般會在手術前3天完成采集。如果擇期手術需要準備的血量較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多次采集,每次采血不超過500毫升或患者自身血容量的10%,采集至少間隔3 天,采集后的血液要保存在4攝氏度的溫度條件下。擇期手術患者需要事先簽署自體儲血同意書。
采用這種方法進行自體輸血,患者身體狀況須良好,且血紅蛋白大于110克/升或紅細胞壓積大于0.33。采血前后,患者可適當使用鐵劑、維生素C 及葉酸,有條件的可用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等。需要注意的是,血紅蛋白小于100 克/ 升的患者及有細菌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血液。另外,冠心病、嚴重主動脈瓣狹窄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重癥患者要慎用儲存式自體輸血。
稀釋式自體輸血
稀釋式自體輸血一般在手術室進行。手術開始前,醫(yī)務人員會在短時間內采集患者全血,并用標準抗凝劑進行保存,同時輸注晶體液或膠體液,以維持患者的血容量。手術中,患者丟失的血液是已稀釋且紅細胞含量較低的血液,紅細胞丟失相對較少,術中或術后可將此前采集的血液回輸給患者。
采用稀釋式自體輸血的患者,一般經評估預計手術中出血量較大,也有些手術為達到更好治療效果,需要降低患者的血液黏稠度,以改善微循環(huán)灌流,此時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患者身體狀況須較好,血紅蛋白大于110克/ 升或紅細胞壓積大于0.33。術中要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紅細胞壓積、尿量變化等,必要時可檢測靜脈壓。如患者血紅蛋白小于100 克/ 升,有低蛋白血癥、凝血功能障礙、靜脈輸液通路不暢,以及不具備監(jiān)護條件等情況時,不宜進行血液稀釋。
回收式自體輸血
回收式自身輸血一般在手術時進行。醫(yī)務人員在嚴格無菌操作下,通過血液回收機回收患者手術部位流出的血液,經抗凝、離心、洗滌等一系列程序,去除血漿、血小板、紅細胞碎片、污染物及抗凝劑等,使回收的血液達到一定的質量標準,再將其回輸給患者。
該方法適用于心胸外科、骨科、神經外科、創(chuàng)傷急救、異位妊娠破裂大出血等失血量大的手術患者。但須排除以下情況:血液流出血管外超過6小時;超過4小時的開放性創(chuàng)傷;懷疑流出的血液被細菌、羊水、糞便等污染;懷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細胞;流出的血液嚴重溶血;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肝腎功能不全等。
以術前儲存式自體輸血為例,全血采集一般在幾分鐘內就可以完成。成分血采集要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把需要的血液成分單獨分離出來,一般時間較長,需要1~2小時。
患者完成采血后要休息20 分鐘,不可著急坐起,在針眼處按壓15分鐘,24小時內不洗澡,以避免感染?;颊咭囡嬎?,不要暴飲暴食,特別是不要飲酒。
如果患者術后復查血常規(guī)沒有貧血,事先保存的血液可以不用輸回,在保存到期時,由輸血科人員進行作廢處理。由于醫(yī)院輸血科不具備血液安全性檢測等各方面的能力,患者的術前備血不會再用于他人。
健康人的血液總量約占體重的7%~8%。以一個體重為60千克的人為例,其血液總量為4200~4800毫升。醫(yī)學研究證明,如果失血量不超過血液總量的10%,人體可以很快恢復,使血液總量保持在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一般不會出現不良后果。所以,根據患者自身的條件,每次采集血液200毫升或400毫升,一般不會出現不良后果。
在患者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在離預定手術日期盡可能遠時采血,以保證有足夠的時間使患者的血細胞比容恢復到采血前的水平。
如果患者想吃紅棗或者服用其他補血食物,在身體條件允許時也可以,但建議聽取營養(yǎng)科或中醫(yī)科醫(yī)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