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課標確立了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程目標,即學生通過數學學習,形成和發(fā)展面向未來社會和個人發(fā)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yǎng)。這樣的目標,既充分體現了數學課程獨特的育人價值,又揭示了數學教育教學活動的本質要義。
鄭毓信教授指出:“我們應當通過數學幫助學生學會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地思考,從而不斷提高思維的品質,并能真正成為一個高度自覺的理性人?!薄皵祵W教育最主要的一個功能是提升人的智慧,或者說讓人變得更加聰明?!笨梢?,“啟思生慧”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劃向素養(yǎng)生成的“一把槳”。
啟思生慧,要將“越學越‘懂’數學”作為重要的基石。數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具有鮮明的抽象性、概括性、整體性、結構性、審美性等學科特點,數學課程、數學學習不僅要與數學的特點相適應,而且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對數學的特點心中有數,逐漸明白數學是怎么回事,數學學習具有怎樣的特點,如何用“數學的”方式學習數學。學生只有“懂”數學,才能深入到學習的本質,觸摸到數學的內核,感悟到數學迷人的魅力,進而越學越有感覺,越學越喜歡數學,越學越有靈氣。
啟思生慧,要以“一課三問”來推進深度學習。將育人落實在學科學習中,要從“學科之魂”“學科之眼”“學科之法”去探尋學科育人的獨特理念與方法(成尚榮語)。數學課程和數學學習有一條基本的發(fā)展路徑——知識由少到多,問題由簡單到復雜,但數學學習最需要培養(yǎng)的應是“化多為少”“化復雜為簡單”的本領。比如,作為基礎知識型的數學課堂,每節(jié)課的教學都可以圍繞三個問題展開:學習內容是怎樣體現“由少到多”或“由簡單到復雜”的?用什么辦法能實現“化多為少”或“化復雜為簡單”?從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能獲得哪些數學思想方法或啟迪?這三“問”,分別從“知”“術”“道”層面展開,以思維的拔節(jié)生長帶動學習的不斷深入。
啟思生慧,要把“逐步學會學習”作為更高的目標追求。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育人變革,一個基本的出發(fā)點就是要以適應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為目標來培養(yǎng)人才,因此,使學生愛上學習、學會學習、終身學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然而,學習素養(yǎng)并不會與生俱來,往往需要從“教師指導下進行學習”“善于通過同學間的合作與互動進行學習”逐步過渡到“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進行學習”。其中,個體的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反觀自我,尤其是通過對學習活動的總結和反思來促進自身認識的發(fā)展與深化,在孕育、引導、感悟、內省、轉化中“提智”“開悟”,成為當前數學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話題?!皩Ψ此寂c再認識的突出強調,正是數學教育與‘智慧’的又一共同點?!薄拔覀儾粌H應將不斷優(yōu)化看成數學學習的本質,而且應該通過這一途徑很好地實現自我的不斷完善。”(鄭毓信語)
(作者單位:江蘇海安市城南實驗小學)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