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喜歡電影《死亡詩社》中的臺詞:我們讀詩、寫詩并不是因為它好玩,我們讀詩、寫詩是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分子,而人類是充滿激情的。醫(yī)學、法律、商業(yè)、工程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人的一生,但詩歌、美麗、浪漫、愛情這些才是我們生活的意義。
因為文學,我們一群人在十八、十九或者二十歲的年紀,在昕潮文學社遇見彼此,我們少年意氣,無數(shù)次高呼:有朝一日,我們一定要讓昕潮走出高原!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總有些驚奇的際遇,比方說當我遇見你
秋天,銀杏葉如同金色的粼粼波光,在我們頭頂蕩漾。那時的我剛剛開始我的大學生活,對一切都感到新奇,第一次坐地鐵,第一次學著打車,第一次一個人出遠門,第一次上課還要靠導航才能在偌大的學校里找到教室……新鮮的世界朝我涌來。
大學開學后不久,我們迎來了“百團大戰(zhàn)”,各種各樣的社團帳篷在圖書館周圍依次排開,社團招新就此拉開帷幕。我和室友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熱鬧,跟隨著人群朝圖書館走去。遠遠的,那些招新的帳篷一個個冒出來,五顏六色的,就像雨后的蘑菇。在帳篷中穿行,不一會兒我們就收到了一疊漂亮的招新海報。學生會、運動瘦身社、同行足跡話劇社、弦風吉他社、輪滑社、手語社、演講與辯論社團……真可謂是“亂花漸欲迷人眼”。吉他社的熱度是最高的,他們組了一個樂隊,有帥氣的學長、漂亮的學姐在南湖邊歌唱:“我肯定在幾百年前就說過愛你,只是你忘了,我也沒記起……”青春洋溢的歌聲讓新生們對大學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
不習慣嘈雜環(huán)境的我,看了一會兒就抽身出來。往里走了一段距離,人少了,我看到了一頂綠色的帳篷,上面寫著“昕潮文學社”幾個大字??粗T庭冷落的文學社,我不禁詫異,心想為什么文學社的熱度遠遠不及其他社團。因為從小就熱愛文學,我不由自主地朝著這頂綠色的帳篷走去。一進帳篷才發(fā)現(xiàn),帳篷外面看著樸素,里面卻別有洞天,不僅有精美的海報,還有各種精巧堆放著的期刊,讓我眼前一亮。我拿起一本期刊翻開來看,被期刊中的文字驚艷了。學長學姐在一旁熱情地為我介紹后,大一的我便義無反顧地加入了昕潮文學社,成為文編部里的一個審稿“小白”。
加入昕潮后我是慶幸的,上一屆的學長學姐經(jīng)常給我們分享學習、生活中的各種經(jīng)驗,讓我們在大學初期不至于暈頭轉(zhuǎn)向。除此之外,昕潮每周六固定的活動——讀書分享會,也讓我無比期待。會上,學長學姐們分享過金庸的武俠小說,分享過當代詩歌,也分享過外國文學中的優(yōu)秀作品。學長學姐們不只分享作品本身,還會分享與其相關(guān)的一些知識以及個人獨特的閱讀理解,這使我充分開闊了眼界,有了一定的文學積累。
在學長學姐們的鼓勵下,在與社團好友的交流中,我開始了我的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漸漸有文章發(fā)表,也在一些小比賽中獲獎。不過我時刻告訴自己,要謙遜,要不斷去接觸世間的種種美好。一年過后,換屆到來,我成了昕潮文學社的新任副社長。
莫愁千里路,自有到來風
當我是社員的時候,社團工作很輕松,基本上每次有征文比賽的時候,我去審審稿就行了??僧斘页闪烁鄙玳L以后,我才清楚地感受到要辦好一個社團有多么困難。如今社會的節(jié)奏很快,大學城更如一輛高速運轉(zhuǎn)的列車,許多人都在追求一些比較實際的東西,而文學社這樣帶著浪漫色彩的社團,則在其中漸漸顯出式微之態(tài)。要約大家出來,花兩個小時靜心參與一場讀書分享會,大多數(shù)時候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更讓人無力的是,在每一年的社團評優(yōu)中,昕潮基本都只能被評為合格。接手昕潮以來,我的內(nèi)心時常是忐忑的。
有一次出版社送來了昕潮的期刊,我們社團負責把期刊從二號門搬到辦公室,搬完以后我興致盎然地發(fā)了一個朋友圈。不久,我高中時代非常敬重的一個老師便來評論我:“學妹,我之前也是昕潮的。”那一刻我無比雀躍,原來昕潮不只是我們的昕潮,昕潮人如今分散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從事不同的職業(yè)。我想,如果他們某一天想起青春年少時在昕潮的種種,會不會有一刻的懷念?
還有一次,我拿到了紀念昕潮成立三十周年的特別期刊,我用一天的時間把里面的文章都細細讀了一遍,很受感動。卷首語是昕潮的第一任負責人寫的,當年是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舉辦了昕潮文學社的成立大會。三十年來,無數(shù)人因為昕潮遇見彼此,無數(shù)人因為昕潮在內(nèi)心種下了文學的種子?!叭辍保媸且粋€又深又闊的詞,我想,“年”這個字摸起來一定是軟軟的,像那黎明時的潮水。
我心中的不安似乎消弭了。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讓昕潮走出高原,絕不辜負前輩們?yōu)殛砍彼冻龅囊磺小N覀冮_始討論可以舉辦哪些有新意的活動,我們一起寫作,一起交流文學,舉辦各種讀書沙龍……在草坪上,在湖邊,在每一個生機盎然的晴天里,我們暢所欲言,說著自己對文學、生活、世界,乃至對生命的看法,高呼“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們時常展開辯論,在探討中進步。慢慢地,昕潮變得更像是一個家了,這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人漸漸不再難約,我們甚至可以用一整天來寫作,用一整個下午參加讀書沙龍,不管是蒼山日出,還是西山日落,只要昕潮有約,我們都是說走就走。很多次活動結(jié)束,回過頭時才發(fā)現(xiàn),天空早已明月高懸。在所有昕潮人的努力下,昕潮用了一年的時間從合格社團變成了最優(yōu)秀的社團。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魚
慢慢地,昕潮開始被更多人知道,我也擁有了大學中最值得交心的一群朋友。功不唐捐,昕潮有了名氣,也就意味著約稿的到來。
在我做副社長的這一年里,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鼓勵大家多看書,多寫作。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昕潮出現(xiàn)了很多文章寫得很好的社友,大家就開始了寫作投稿之路。在投稿之路上摸爬滾打,難免遇到挫折,有時候也會灰心喪氣,但是我們會彼此鼓勵,我們告訴對方,要一直走,走到春暖花開,走到燈火通明。
在一個和以往沒有什么不同的黃昏,我接到了省級報刊的約稿,這是所有昕潮人的機會。我們發(fā)布了約稿通知,大家開始靜心打磨自己的作品,終于,昕潮的作品登上了第一個省刊。
接下來的日子里,大家依舊熱愛生活,依舊寫詩,寫文章,有時候辯論得熱血沸騰,有時候唱歌唱得沒有一個人在調(diào)上……昕潮的我們,不斷地敲開各種文學刊物的大門,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我們做著動人的大夢,單純而熱烈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