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RC元件的幾種常見電路形式分析

      2024-12-04 00:00:00宋林濤盧煜龍張新鋒徐超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24年4期

      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日常雷達檢修中信號電路波形易失真的現狀,介紹了3種常用RC電路形式在雷達中的具體運用,分析了造成波形失真的主要誘因,列舉了幾種由電容器或電阻器損壞或參數變化導致的故障現象,給出了不同現象下應重點排查的方向,可為快速、高效解決此類電路故障提供參考。

      關鍵詞:RC微分電路;RC耦合電路;RC積分電路

      中圖分類號:TN 402" " " 文獻標志碼:A

      在雷達維修過程中,信號電路故障是較常見的現象之一。一般情況下,可通過測量信號電路有無波形來壓縮故障。但隨著裝備使用年限的增長,信號幅度、寬度等指標都會發(fā)生變化,進而造成電路故障。因此僅依靠有無波形來判斷電路好壞已無法滿足當前裝備維修需求。作為裝備維修人員,必須掌握信號電路的工作原理,了解信號異常的根本原因,才能準確解決疑難問題。本文列舉了3種R、C為主要元件的信號電路,包括尖脈沖產生電路、信號傳輸電路和鋸齒波產生電路,為解決信號電路故障提供參考。

      1 尖脈沖產生電路——RC微分電路

      脈沖是雷達各系統(tǒng)同步、協(xié)調工作的基礎。日常保障過程中出現的發(fā)射機高壓不自保、跟蹤時壓不住茅草等故障,很大程度上是由脈沖信號不正常引起的。因此了解脈沖產生電路的實現原理,有利于快速解決此類問題。

      RC微分電路是尖脈沖產生電路的基本形式,如圖1所示。該電路的電容器C和電阻器R為串聯連接方式,輸入信號Vi由電容器C的一端接入,輸出信號Vo值等同于電阻器R兩端的電壓值。當電路的時間常數τ(τ=RC)遠小于輸入方波寬度tw,該電路即為經典的RC微分電路[1]。

      在電阻器R的兩端獲得正負交替的尖銳脈沖,并且尖銳脈沖的翻轉時刻發(fā)生在控制方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時間常數τ與方波寬度tw的比值越大,正負尖銳脈沖的間距越大。如圖2所示。

      1.1 原理性分析

      當t=t1時,Vi從0變?yōu)閂m,由于電容器兩端的電壓不能突變(類似于短路,VC=0),因此電阻器R兩端電壓等于輸入電壓Vi,即VO=Vi=Vm。當電容器C快速充電時,輸出電壓呈指數下降,VO=Vi-VC=Vm-VC,在大約3τ(τ=RC)后,VC=Vm,VO=0,τ值越小,充電越快,輸出正脈沖越窄[2]。

      電容器原本充有左正、右負電壓Vm,當t=t2時,Vi從Vm變?yōu)?,相當于輸入短路,電容器開始通過電阻器R快速放電,其放電回路為電容器C的左端→電阻器R的下端→電阻器R的上端→電容器C的右端。此時電阻器R的電壓為下正、上負,因此輸出信號VO為負脈沖,其峰值為-Vm,寬度大約為3τ[2]。

      當控制方波的寬度twgt;(5~10)τ時,即保證電容器C有充分的時間完成充電或放電過程,其輸出端即可得到正負交替的尖銳脈沖[2]。

      如果將輸入信號Vi按傅里葉級數展開,再經過微分運算,其結果就是輸出信號VO的數學表達式,即VO=RC(dVi/dt)。因此,微分電路常用于復雜波形的分離和分頻器??珊唵卫斫鉃橛捎谳敵霾ㄐ蜼O和輸入波形Vi微分運算的結果一致,因此,其輸出波形實際上是截取了輸入波形的變化部分[1]。

      1.2 實例分析

      由于電容本身的充、放電現象,基本的微分電路能夠同時產生正、負2種尖脈沖信號,但在實際應用中,一般只會用到一種脈沖。下面以正脈沖電路為例分析,電路如圖3所示。

      通常情況下,這類電路的電容和二極管的故障發(fā)生率遠高于電阻,容易引發(fā)的故障現象見表1。

      2 信號傳輸電路——RC耦合電路

      一般情況下,觸發(fā)信號要經過多級放大、整形和濾波才能激勵末端負載電路,而各級放大器間的良好匹配需要信號傳輸電路來完成。RC耦合電路是最常見的電路形式之一。

      圖1中,如果電路時間常數τ遠大于方波寬度tw時,該電路將變?yōu)橐粋€RC耦合電路。輸出波形VO與輸入波形Vi基本一致。如圖4所示。

      2.1 原理性分析

      當t=t1時,即第一個方波的開始時刻。輸入信號Vi從0變?yōu)閂m。由于電容器兩端電壓有不能突變的特性,即VC=0,電阻器R兩端電壓等于輸入電壓Vi,即VO=Vi=Vm。因為τgt;gt;tw,電容器C充電緩慢,輸出信號VO=Vi-VC,VO緩慢下降。

      當t=t2時,即第一個方波的結束時刻。輸入信號Vi從Vm變?yōu)?,相當于輸入端被短路,電容器上已經有一個左正、右負的充電電壓,其值為VC=(Vi/τ)×tw,并通過電阻器R緩慢放電。

      當t=t3時,即第二個方波的開始時刻。由于電路的時間常數τ遠大于控制方波寬度tw,因此電容器C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放電,因此電容器C上保存了一定量的電荷。此時電阻器R上的輸出電壓值略小于峰值電壓Vm,輸出電壓VO的實際值為Vm-Vc。在這種情況下,與第一個輸出方波峰值相比,第二個輸出方波峰值略微向下移動,并且與前一個方波峰值相比,后面的方波峰值略向下移動。直至輸出波形的正半周與負半周面積相等時,達到一個穩(wěn)定狀態(tài)。也即在這種穩(wěn)定狀態(tài)下,電容器的充電量和放電量在一個周期內是相等的,輸出波形穩(wěn)定,不再發(fā)生移位現象。此時電容器上的平均電壓等于輸入信號中電壓的直流分量,相當于隔離了輸入信號的直流分量,只傳輸輸入信號的交流分量,即電路耦合[2]。

      2.2 實例分析

      耦合電路和微分電路在電路形式上是一致的,方波周期tw與RC電路時間常數τ的關系是兩者的主要區(qū)別,可以分為如下3種類型,波形如圖5所示[3]。

      類型一:方波寬度tw遠小于時間常數τ時,電容器C會有非常緩慢的充放電過程,電路的輸出波形近似于理想方波,是一種較理想的耦合電路。

      類型二:方波寬度tw等于時間常數τ時,電容器C會有一定時長的充放電過程,電路的輸出波形峰值會有一定的上升或者下降,與理想方波相差較大。

      類型三:方波寬度tw遠大于時間常數τ時,電容器C會快速完成充放電過程,因此電路的輸出波形呈上下尖銳脈沖形狀,是一種較理想的微分電路。

      3 鋸齒波產生電路——RC積分電路

      鋸齒波信號主要用于雷達顯示器,如果顯示器沒有掃描線或者掃描線不夠長,可能是由鋸齒波電路故障引起的。鋸齒波信號的產生采用了RC積分電路的原理。

      如圖6所示,電路的電阻器R和電容器C為串聯連接方式,輸入信號Vi由電阻器R的一端接入,通過電容器C的兩端輸出信號VO。當RC電路輸入方波寬度tw遠小于時間常數τ時,電路就是一種經典的積分電路。在電容器C兩端可以得到鋸齒波狀的輸出電壓,電壓波形如圖7所示。

      3.1 原理性分析

      當t=t1時,Vi從0變?yōu)閂m。因為電容器兩端電壓不能突變(VC=0),所以電阻器R兩端電壓值等于輸入電壓Vi,即VO=VC=0。

      當t1lt;tlt;t2時,即控制方波存續(xù)期間,電容器C開始充電,其兩端電壓VC逐步上升,VO=VC=Vi-VR。因為時間常數τ遠大于方波寬度tw,所以電容器C上會有一個時間較長的充電過程,VC上升極小,電容器C兩端電壓VC遠小于電阻器R兩端的電壓VR。因此Vi=VR+VC≈VR=iR=Vm,i≈Vm/R,輸出電壓VO=VC=1/C×∫idt≈1/C∫Vm/R×dt=Vm/RC×t。由此可見輸出信號VO(VC)與輸入信號Vi(Vm)的積分成正比。

      當t=t2時,Vi從Vm變?yōu)?。這種情形類似于輸入端短路,電容器C上已有上正、下負的充電電壓通過電阻器R放電,其放電回路為電容器C的上端→電阻器R的右端→電阻器R的左端→電容器C的下端,輸出電壓VO即電容器C兩端的電壓VC呈指數下降。

      這時,輸出信號VO即為鋸齒波,并與三角波非常相似。實現該電路的必要條件是時間常數τ遠大于方波寬度tw,以此保證在方波持續(xù)時間內,電容器C只能緩慢充電。在電容器C兩端電壓VC達到信號峰值Vm前,控制方波結束,此時電容器C開始放電,時間常數τ越大,鋸齒波就越接近三角波[2]。

      3.2 實例分析

      對于此類積分電路的故障檢測,可以采用測量輸出端直流電壓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測量輸出端波形的方法。

      其中電壓測量法最好使用數字式萬用表,對輸出信號影響較小。如果電路沒有輸出電壓,在輸入信號電壓正常的情況下,可直接用萬用表歐姆檔檢查電阻R是否斷路,電容C是否短路。如果測量的輸出電壓不是直流電壓,而是數字顯示不斷變化,說明電容C斷路。波形測量法的具體現象分析見表2。

      4 結語

      本文對RC電路的幾種常用形式進行了分析,總結了電路故障的具體現象和可能原因,對雷達信號電路維修有一定的指導借鑒作用。當然,本文列舉的是最基本的電路形式,實際應用中電路樣式會更復雜,輔助電路會更完善,需要保障人員進行具體分析。另外,RC電路的應用十分廣泛,除了本文介紹的3種常見電路形式外,還有很多應用,例如濾波旁路作用、脈沖分壓作用等,都需要進一步學習、研究。

      參考文獻

      [1]福田務,栗原豐,向坂榮夫.電子電路[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王恒山.RC電路及其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85.

      [3]胡斌,胡松編.電子工程師必備 關鍵技能速成寶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

      苏尼特左旗| 迭部县| 嘉义市| 井冈山市| 阿瓦提县| 乌拉特后旗| 南开区| 临汾市| 盐城市| 中牟县| 当涂县| 昭平县| 青铜峡市| 加查县| 施甸县| 黄石市| 马公市| 延长县| 商河县| 南平市| 彭州市| 成都市| 宣威市| 彩票| 海阳市| 松滋市| 凤凰县| 五大连池市| 丹江口市| 咸丰县| 汕尾市| 大足县| 六枝特区| 邹城市| 寻乌县| 武冈市| 建德市| 惠来县| 从化市| 漯河市| 河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