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任意一款航班軟件,只要是從中國飛南美的航班,沒有一架是直航的,中途要么經(jīng)停美國,要么經(jīng)停歐洲,要么經(jīng)停北非。反之,從南美飛往中國的航班,也必須在第三國中轉(zhuǎn)。兩地?zé)o法直航,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民航的飛機很難達到這個距離。
地理學(xué)上有一個概念叫“對跖點”,就是說地球作為一個球體,它的直徑上必然存在兩個點隔著地心對望,比如南極和北極。這樣的“對跖點”有許多,而中國與南美剛好處在這個范圍內(nèi),像西安與智利的圣地亞哥幾乎完美對跖,上海與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也十分接近這種關(guān)系。
既然互為“對跖點”,那么從一地到另一地的最短距離就是沿球面的半個周長。我們知道地球的周長是40075公里,因此這段路程約20000公里。
目前已知客機的最遠飛行紀錄是波音777-200LR在 2005年創(chuàng)下的,飛行距離達到21602公里。不過這次飛行屬于實驗性質(zhì),實施了一系列的減重措施,原本可容納301人的客機只搭載了27人,其中還包括機組和技術(shù)人員。在現(xiàn)實中,民航飛機很難達到這樣的航程,再加上需要考慮天氣、高空對流、備降機場等因素,飛機的實際航程遠遠達不到20000公里。
有人說,可以考慮空中加油,從理論上說,只要燃料管夠,飛機可以抵達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這項技術(shù)目前只運用于軍事領(lǐng)域,空中加油成本高、風(fēng)險大,因加油失敗而導(dǎo)致機毀人亡的事故也不少。再者,航空公司屬于商業(yè)運營,高昂的空中加油成本只會平攤到每位乘客頭上,那還不如到中間地轉(zhuǎn)機。
從飛行時長來看,目前客機的飛行速度一般在每小時800公里左右,小型客機的速度更慢,時速只有500公里。即使飛機燃油足夠飛越一組“對跖點”的距離,時間最快也在25小時左右,這對機組來說很難承受,目前來說十幾個小時的航程是機組成員的極限,不然就會過勞產(chǎn)生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