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項目化學習能夠使學生親身經(jīng)歷知識探究的全過程。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融入項目化學習模式,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有效獲取知識、提升各項素質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文章分析項目化學習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促進作用,全面探討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應用項目化學習的策略與反思,以供廣大教育工作者參考研究。
【關鍵詞】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學習;育人模式;綜合素養(yǎng)
作者簡介:楊靈燕(1989—),女,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qū)紅橋中心小學。
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新育人模式,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的協(xié)同發(fā)展。項目化學習是以學習為中心的、動態(tài)的學習方法,可以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和親身體驗的機會,對于增強教學的有效性具有促進作用。因此,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應在課程教學中積極實施項目化學習,優(yōu)化“教”與“學”的方式,從而使學生全面成長。
一、項目化學習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促進作用
(一)促進學生學習體驗的增強
在傳統(tǒng)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部分教師未能立足于實踐開展課堂教學,直接展示與活動相關的多媒體圖片、視頻,從而難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項目化學習能夠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桎梏,強調學生的親身體驗和實踐參與,使學生成為“知識的生產(chǎn)者和建構者”[1]。教師應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實施項目化學習,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領會綜合實踐活動的意義及樂趣,使其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與項目化學習的有效結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升教學質量。
(二)促進學生提升跨學科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實踐探究為基本形式、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的跨學科實踐性課程。項目化學習強調學生能夠圍繞項目任務展開合作探究,并能綜合運用各學科的知識、技能。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在教學中實施項目化學習,能夠引導學生利用多學科知識完成貼近生活實際的項目任務,促進學生發(fā)展跨學科綜合能力。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師依托項目化學習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科的育人功能,助力學生提升跨學科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
師生關系是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師生關系是否良好,會直接影響教學活動效果是否顯著。項目化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圍繞基于真實情境的驅動性問題開展合作探究,設計并制作項目成果,而教師的主要任務則是指導學生合理分配學習小組、科學規(guī)劃項目方案等。在此過程之中,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會變得更加頻繁、更加有效,師生關系會自然而然地變得融洽。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師依托項目化學習展開教學,可以逐漸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建立起良好的和諧師生關系,這對于提高學科教學育人質量、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二、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實施項目化學習的策略
筆者以綜合實踐主題活動“我是環(huán)保宣傳員”為例,探討教師應如何有效開展項目化學習活動。
(一)項目準備階段:確定項目任務
項目化學習是以項目任務為驅動的學習方式,合適的項目任務是有效開展項目化學習活動的關鍵[2]。項目化學習強調打破學科界限,倡導學生利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問題。因此,在依托項目化學習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準備階段,教師應認真分析主題內涵,準確把握活動目的,并以此為依據(jù)設計跨學科項目任務,為后續(xù)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基礎。
主題活動“我是環(huán)保宣傳員”旨在引導學生關注地球環(huán)境,樹立保護地球環(huán)境、節(jié)約自然資源的思想和生態(tài)觀念?;诖耍處熆梢詫⒈敬尉C合實踐活動的項目主題確定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并設計如下跨學科項目化學習任務。
項目任務1(指向科學學科):了解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環(huán)境問題的產(chǎn)生原因、危害性,并整理制作成表格或者思維導圖。
項目任務2(指向語文學科):通過查找資料、采訪專業(yè)人員等方式,調查本市存在的環(huán)境問題并以此為依據(jù)寫一篇“環(huán)境改善建議書”。
項目任務3(指向美術學科及技術領域):嘗試利用廢紙板、碎布料等常見生活物品制作環(huán)保購物袋,并盡量使其變美觀。
這樣的項目任務,能夠使學生有效獲取知識、提高綜合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項目實施階段:落實指導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項目化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指導的學習方式[3]。在依托項目化學習開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落實引領、組織工作。
1.創(chuàng)設生動真實情境
項目化學習注重情境的真實性,強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體會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設計一般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展開。因此,在開展基于項目化學習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時,教師應認真篩選生活素材,并結合圖片、視頻、語言等方式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在開展“我是環(huán)保宣傳員”一課的項目化學習活動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聯(lián)合國公益動畫短片《綠》,展示現(xiàn)實生活中與地球環(huán)境問題的相關圖片、新聞資料,使本次綜合實踐活動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學生對地球環(huán)境問題的探究興趣。接著,教師可以提問:“當今世界存在哪些環(huán)境問題?你覺得生活中最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是什么?”同時,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進行探討。然后,學生會提出“氣候變暖的環(huán)境問題是如何產(chǎn)生的?”“氣候變暖會帶來哪些危害?”等問題。由此,教師可以順勢引出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項目主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項目任務。
2.協(xié)助學生探索任務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重視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fā)。項目化學習使學生由“被動接受學習”轉變?yōu)椤爸鲃雍献魈骄俊薄T谝劳许椖炕瘜W習組織教學活動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協(xié)助學生完成各項學習任務,保證學生能夠順利、有效地參與項目研究,取得發(fā)展及進步。
在創(chuàng)設情境后,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應合理組建學生合作團隊,根據(jù)“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劃分4人學習小組,并使每一小組都分別由性格內向、性格外向、學習能力較強及學習能力有待提升的學生組成。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利用投影儀展示“學習任務單”,引導各小組圍繞各個項目任務進行探討,設計與之相對應的方案計劃。例如,圍繞項目任務2,小組成員需要探討誰主要負責調查本市的環(huán)境問題,誰主要負責整理調查資料,等等。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微信等網(wǎng)絡社交平臺與各學習小組保持聯(lián)系,讓學生定期匯報項目進度。當學生在搜集資料、制作環(huán)保購物袋等環(huán)節(jié)遇到問題時,教師要及時提供指導與幫助,使學生能夠有效完成項目任務。
(三)項目總結階段:組織總結評價
項目總結是項目化學習活動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彌補自身不足、提高項目化學習的成效具有重要作用[4]。在項目總結階段,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應做好以下兩項工作。
1.提供自由展示平臺
成果展示是項目總結階段的組成部分之一。b9068b266408d25de3da32709ac29da5ea50732279ed9f4c79c99c2de3626c35通過交流、展示項目學習成果,學生可以獲得學習滿足感,增強學習信心,并有助于彌補自身不足、汲取他人經(jīng)驗,進而保障學生的項目化學習成效。因此,在完成綜合實踐活動的項目作品之后,教師要及時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給學生提供自由、開放的交流平臺,為學生深化學習成效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在結束項目探究之后,教師應組織各學習小組輪流展示3個項目任務的探究成果。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其他學習小組的成員認真傾聽,將這些項目成果與本組成果進行比較、分析,逐漸完善自己的成果。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設置話題“如何保護地球環(huán)境?”引導學生結合本次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知識進行小組討論,讓他們撰寫“環(huán)保宣傳演講稿”,并讓各小組派出代表進行演講。學生可以通過這一系列的成果展示活動學會借鑒,取長補短,提高項目化學習的效果,并能夠深刻理解本次活動主題,領會保護地球環(huán)境的重要性。
2.建立科學評價體系
項目化學習具有評價全面性的特征,要求教師在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評價的同時,注重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因此,在基于項目化學習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應綜合運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評價方式,以此建構科學的評價體系,增加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及全面性,進而促進學生自我反思與總結,增強項目化學習的效果。
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讓學生總結自己在此次綜合實踐活動中所取得的收獲,包括“了解了哪些與環(huán)境問題有關的知識?”“提高了哪些方面的能力?”等。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并提供相應的指導與建議。隨后,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整個學習過程,并認真填寫“小組成員互評表”。最后,教師應結合學生的項目完成情況及學生的項目學習過程進行總結,給各個學習小組打分,并根據(jù)分數(shù)高低予以一定的獎勵。對于整體學習情況不如人意的學習小組,教師應提供及時的指導、建議及意見,從而促使學生自我反思、積累經(jīng)驗,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
三、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實施項目化學習的反思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項目化學習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都強調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動手操作和親身體驗的機會[5]。為了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有效實施項目化學習,教師必須保證學生自覺且專注地參與學習活動。
第一,教師要注重強化學生全程參加項目學習活動的意識。在項目啟動之初,教師應該靈活采用話題討論、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學生的項目化學習意愿,及時找到情緒低落的學生并對其實施針對性的引導教育,使學生能夠重新認識自我,增強學習信心。在項目實施階段,對于一些自制力不足、學習焦慮感強、獨立意識薄弱的學生,教師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及關懷,并且多鼓勵、多表揚,避免他們產(chǎn)生消極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保證項目化學習活動順利、有效地落實。
第二,教師應注重發(fā)揮家長的指導和示范作用。項目化學習能夠打破空間限制,把學生的學習和研究拓展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或者實際生活中。然而,小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探究等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教師也未能及時為學生提供指導及幫助,從而使一些學生的項目化學習成效不如人意。對此,教師應積極加強與家長的交流、溝通,提高家長對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視程度,從而獲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同時,教師還要及時了解家長在指導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予家長相應的解決建議,以此充分發(fā)揮家庭的指導和示范作用,從而保證學生能夠有效完成項目任務,取得切實的發(fā)展及進步。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項目化學習的有機結合,可以實現(xiàn)學習過程的實踐化、學科知識的綜合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應正確認識項目化學習的應用價值,積極加強自身的學習、注重教學實踐反思,以不斷探尋更加完善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策略,推動學科課程教學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靈芝.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項目化學習探微[N].科學導報,2023-07-18(B02).
[2]王利鳳.項目化學習:促進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深化的有效途徑[J].小學生(下旬刊),2023(6):88-90.
[3]李海梅.基于項目化學習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與應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8(12):122-124.
[4]吳恒艷.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項目化學習的有效實施[J].小學生(中旬刊),2023(6):67-69.
[5]楊敏佳.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科探項目實踐路徑[J].教育視界,2023(22):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