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進一步對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工程造價和項目成本進行控制,本文在傳統(tǒng)掙值分析法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并通過實際工程案例對其進行驗證。本文重點介紹了改進掙值法的指標評價體系和工期、成本估算指標等計算核心思路,并在實際工程中采用該方法,應用結果表明改進掙值分析法在總體持續(xù)時間方面的估計準確率約為82%,在估算項目工序成本方面的總體準確率約為89%,優(yōu)于傳統(tǒng)掙值法。本文的研究內(nèi)容對后續(xù)工程建設項目成本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建筑工程;工程造價管理;成本控制;掙值分析法
中圖分類號:TU 723 " " " " 文獻標志碼:A
項目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將項目與制定的項目計劃保持一致,最大限度地降低失敗的風險,必要時須做出明智的決策,對計劃進行調整[1]。在實際應用中,工程師采用的項目管理控制系統(tǒng)為掙值分析法(Earned Value Analysis,EVA)[2-3]。掙值分析法在進行工程進度管理以及進度衡量、量化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4]。為解決這些問題,本文基于掙值分析法,研究了一套全新的指標體系,并將新指標應用于實際項目,將結果與掙值和掙得進度進行了比較。該體系數(shù)易于測量、理解和計算,在項目管理中的應用和影響更廣泛,例如,引入的工期績效指標可對實際工期的項目工期/時間進度進行比較,此外,本文還制定了工期和造價來估算績效衡量標準,可用來估算工期與成本。
1 工程概況
某酒店建設項目為獨棟建筑物,建筑物地上9層,地下1層,總高度為43.85m,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為10235㎡,地下面積為2024㎡,基底面積為5843㎡,項目為二類高層民用建筑,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建筑形式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地震設防烈度為6度。建筑工程預計建設周期為300d,為方便計算,在后續(xù)研究中,以周為單位進行計算和分析。
2 成本控制方法
2.1 指標體系
改進掙值分析法的概念示意圖如圖1所示,其與傳統(tǒng)掙值分析法大致相同,僅在部分指標計算過程中略有不同。本文所述的改進掙值分析法為在傳統(tǒng)掙值分析法的基礎上重新建立評價指標,傳統(tǒng)掙值法應用較為廣泛。
在改進掙值分析法中出現(xiàn)的全新的衡量標準包括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某工序i的工期績效指標、工序i的掙得工期指標等,其中DPIi在任何時間點都是衡量工序交付進度的指標。其主要反映了某工序在實現(xiàn)工期完成目標方面的具體影響情況。其計算過程如公式(1)所示。
(1)
式中:DPIi為總持續(xù)時間;EDi為掙得指標;ADi為工序進展指標(針對工序i)。
在DPIi的計算過程中,當DPIi大于1時,表示該工序對總體工期目標的影響符合計劃安排;當DPIi小于1時,表示該工序對總體工期目標的影響與計劃安排不符;當DPIi等于1時,該工序的相關指標符合計劃安排。DPIi的大小能體現(xiàn)具體工序提前或落后于計劃要求,因此,DPIi是衡量工序是否符合計劃、以及判定提前或落后的指標。
工序完成后,DPIi表示完成時間與計劃相比,工序交付的總體效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DPIi的最終值為最初工期估算的準確性。本文將工序i完成時的DPIi值稱為該工序的工期估算指標。
工序i的掙得工期指標:任何時間點的DPIi都是已掙工期(例如天數(shù))與截至該時間點的計劃工期的比較,如公式(2)所示。
(2)
式中:EDI為掙得指標;TED為總掙工期;TPD為計劃總工期。
從工期進度上看,與計劃完成的工作量相比,一個項目完成的工作量可能多一些,可能少一些,也可能相同。因此,這個指標與上述工序i的工期績效指標相同,可以分別大于1、小于1或等于1。
2.2 工期和成本估算績效衡量標準
本文在建筑工程整體層面使用平均函數(shù),該指標可用于基準測試或與以往的項目進行比較分析[5-6]。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其他方法,例如加權平均法(基于工期、成本、工作量等),根據(jù)工序類型在更高水平上獲得更準確的工期估算指標。計算項目工期估算指標的加權平均值如公式(3)所示。
(3)
式中:DEI為項目工期估算指標;為工序i的指定權重;m為已完成工序的數(shù)量。
項目成本估算指標:CEI是與DEI相對應的成本指標,用于衡量基于所有已完成工序的項目平均成本估算結果。計算成本估算指標如公式(4)所示。
(4)
式中:CEI為項目成本估算指標;yi為工序i的指定權重;m為已完成工序的數(shù)量。
由于在實際工程建設的過程中,計劃工期并不是百分百具有可執(zhí)行性,因此,不同類型項目的DEI和CEI會有一些差異。而對確定性項目來說,本文所述的改進掙值分析法在預計工期和成本估算等方面的可靠性比傳統(tǒng)掙值法高,且延誤或超支的風險較小。
3 案例分析
為驗證本文所述的改進掙值分析法的效果,對工程案例進行計算,當工程進行至18周時,分別采用傳統(tǒng)掙值分析法和改進掙值分析法對工程實際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見表1。
18周時,本工程采用傳統(tǒng)掙值分析法計算其評價指標SPI[7]如公式(5)所示。
SPI=EV/PV=474344.72/696406.08=0.68 (5)
第18周結束時的EV為474344.72元,SPI(t)的計算過程如公式(6)所示。
SPI(t)=ES(t)/AD=11/18=0.61 " (6)
當采用改進掙值法進行計算時,根據(jù)TPD一欄計算的數(shù)據(jù),ED(t)為16周??紤]從項目開始實際經(jīng)過的周數(shù)為18周,DPI和EDI的計算過程如公式(7)和公式(8)所示。
DPI=ED(t)/AD=16/18=0.89 "(7)
EDI=TED/TPD=184.78/203.03=0.91 " (8)
項目進度指標衡量的是與基準計劃工期相比,項目在工期上的進展,其計算方法如公式(9)所示。
PPI=ED(t)/BPD=16/46=0.35 "(9)
根據(jù)上述計算結果,可以計算案例項目的持續(xù)時間估計指標:DEI=0.91。表明總體持續(xù)時間估計準確率約為91%。說明改進掙值法在本節(jié)點中估算成本控制的準確度較高。DPI=0.89<1,說明17周時,工期出現(xiàn)了落后的情況,但落后不多,且資金投入量同樣較少。
隨后37周時,采用改進掙值分析法計算并繪制示意圖如圖2所示,同樣采用傳統(tǒng)掙值分析法計算并繪制示意圖如圖3所示。
采用改進掙值法對37周時的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其中,計算節(jié)點日期的TED=282天。根據(jù)計算結果,ED(t)=30周??紤]從項目開始經(jīng)過的實際周數(shù)是37周,DPI和EDI的計算過程如公式(10)和公式(11)所示。
DPI=ED(t)/AD=30.62/37.15=0.82 " (10)
EDI=TED/TPD=282.24/408.14=0.69 (11)
項目進度指標的計算方法如公式(12)所示。
PPI=ED(t)/BPD=30/46=0.65 "(12)
37周時,SPI(t)更接近DPI建議值,其原因是成本和工程進度在該階段越來越接近,計算結果表明改進掙值分析法提供了更實際的進度評估。根據(jù)上述計算結果,可以計算案例項目的的持續(xù)時間估計指標,DEI=0.82,表明總體持續(xù)時間估計準確率約為82%。CEI=0.89說明估算團隊在估算該項目工序成本方面的總體準確率約為89%。
考慮項目的實際完成時間為57周,不是施工計劃既定的46周,因此計算項目的持續(xù)時間績效指標如公式(13)所示。
DPI=ED(t)/AD=EPD/AD=46.10/57.02=0.8 " " " " " "(13)
計算項目結束時的EDI和PPI如公式(14)、公式(15)所示。
EDI=TED/TPD=484.52/484.52=1 (14)
PPI=ED(t)/BPD=46.38/46.38=1 "(15)
分別在3個時間節(jié)點采用傳統(tǒng)掙值分析法和改進掙值分析法對項目相關參數(shù)進行計算,結果表明,在工程項目的過程中,時間與成本之間通常存在一定的相關性,為了提高以工期為重點的績效衡量的準確性,須改進掙值分析法,通過增加掙得工期將傳統(tǒng)掙值分析法中的進度與成本維度分離,同時保持與傳統(tǒng)掙值分析法類似的范圍、成本和時間3大項目管理要素之間的獨特互動[8]。在改進掙值分析法中,新的估算指標可用于制定基準、記錄經(jīng)驗教訓以及在未來重新評估每個部分、環(huán)節(jié)、部門或整個項目所使用的模型和流程。總計劃工期、總掙得工期、總實際工期圖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工期工具(EDM圖),其作用與成本方面的傳統(tǒng)掙值分析EVM圖相同。新推出的項目進度指標(PPI)、工期績效指標(DPI)和掙得工期指標(EDI)是基于工期更好的績效衡量標準,可用來控制和管理項目進度。這些指標彌補了基于成本的進度績效指標的不足。
4 結論
為提高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工程造價管理和成本控制質量,本文以實際工程為研究對象,對傳統(tǒng)掙值法進行改進,得出以下結論。1)對傳統(tǒng)掙值分析法進行改進,提出某一工序i的工期績效指標、工序i的掙得工期指標等評價指標,并給出相應的計算方式且對工程案例進行分析,論證了該方法的實用性。2)對實際工程進行計算分析,結果表明,改進掙值分析法對總體持續(xù)時間估計準確率約為82%,團隊在估算該項目工序成本方面的總體準確率約為89%。與傳統(tǒng)掙值法相比,改進掙值分析法估算準確率更高。本文的研究內(nèi)容為后續(xù)提高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工程造價管理和成本控制質量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參考文獻
[1]王澤,邊晶梅,楊曉雯.基于掙值法的建筑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研究[J].中國集體經(jīng)濟,2023(27):103-105.
[2]姬茹,趙啟.掙值法在基坑工程成本和進度控制中的應用研究[J].四川水泥,2023(8):55-57.
[3]譚文騰.基于改進掙值法對暖通工程進度-費用-質量管理的研究[J].中國住宅設施,2023(7):91-93.
[4]吳思穎.基于掙值法的S公司地下停車場項目施工成本控制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23.
[5]劉妍伶.掙值法在建筑工程造價動態(tài)管理與成本控制中的應用解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23(10):140-142.
[6]楊凱,王志剛,邢膺,等.掙得值法和帕累托法在工程進度管理中的應用[J].安徽建筑,2023,30(4):180-182.
[7]毛勝魁,張愛林,王威棟,等.掙值法用于項目施工成本控制時的預算費用調整原則[J].四川水泥,2023(2):19-21.
[8]楊繼華,趙冰冰,史小麗,等.質量掙值分析中預測方法的改進與應用[J].價值工程,2023,42(1):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