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厥出身于晉國公族世家,但到了他這一輩時家道中落,父親早喪,而他尚且年幼,韓氏有了滅族之危。幸運的是,韓厥被仁慈寬厚的趙衰收留,趙衰是隨晉文公流亡的功臣之一,此時執(zhí)掌朝政,如日中天。趙衰對韓厥視如己出,讓他跟自己的兒子趙盾一起學習、生活,這讓韓厥得到了很好的教育,養(yǎng)成了正直、勇毅的品格。
趙衰去世后,年輕的趙盾接替父親主政晉國,兼任執(zhí)政大夫和中軍元帥。公元前615年,秦國發(fā)兵攻打晉國,趙盾親自領兵迎戰(zhàn)。出征前,他提拔韓厥為三軍司馬,這讓所有人為之側(cè)目。凡是與軍法相關的賞罰,均是由司馬一手處置,相當于“軍事法官”,手里掌握著生殺大權。在當時的晉國,司馬的地位僅次于六卿。然而令大家沒想到的是,韓厥的第一次出手,就讓趙盾很沒面子。
大軍開赴前線,旌旗招展,軍容齊整,不料一輛戰(zhàn)車飛馳而來,在大道上橫沖直撞,如入無人之境,嚇得士兵們不得不趕緊躲避,原本整齊的隊伍一下子混亂起來。這一幕恰巧被韓厥看到了,他二話不說,下令將戰(zhàn)車攔截,并把駕車的人抓了起來??傻热藗兛辞遘嚭腿酥?,不禁目瞪口呆,原來戰(zhàn)車是主帥趙盾的座駕,而駕車的人是他的御戎(駕馭軍車的甲士),怪不得敢如此放肆。韓厥想都沒想,下令將駕車人斬首。軍中將士都看呆了,紛紛議論說:“韓厥這官一定做不長久了,那車夫的主人剛剛提拔了他,而他馬上將車夫處死,有誰還能讓他穩(wěn)坐在這高位上呢!”
出人意料的是,趙盾不僅沒有發(fā)火,反而對韓厥大加贊賞:“我聽說,侍奉國君應該以義相交,而不能結黨營私。軍法不可違,違反軍法而不包庇,就是義。我向國君推薦你,就怕推薦了人才,結果你卻是無能之輩,那才是最嚴重的結黨營私,那樣我還憑什么執(zhí)政?所以,我才用這件事來觀察你,你要繼續(xù)努力!”最后還感嘆說:“茍從是行也,臨長晉國者,非女其誰?”倘若能照著這樣干下去,將來掌管晉國大政的,除了你還會有誰呢?
從此全軍上下為之肅然,沒人敢違犯軍紀,原因就是有一個公平正直、六親不認的執(zhí)法官在那里。正因如此,韓厥贏得了所有人的信任,晉軍的主帥換了一個又一個,而他這個司馬卻一干就是27年。
韓厥不僅處事公正,打仗還十分勇敢。因在作戰(zhàn)中的優(yōu)異表現(xiàn),晉景公在軍制改革時,任命韓厥為新中軍將,位居新三軍六卿之首,正式跨入卿士的行列。
公元前583年,晉國爆發(fā)了“下宮之難”,趙氏家族被人誣告謀反,晉景公下令諸卿出兵攻打趙氏,趙氏家族被滿門抄斬,僅剩趙盾的孫子趙武,因跟在晉景公的妹妹莊姬的身邊而幸免。
正直的韓厥感念昔日趙氏養(yǎng)育和知遇之恩,在“下宮之難”時,寧可違背國君命令,也始終不肯派兵攻趙家。事后,他更是悲憤難平,冒死向景公進言說:“當年趙衰、趙盾父子對晉國有大功,卻落了個無后的悲慘下場。如此,以后還有誰甘心為晉國建功效命呢?”晉景公聽從韓厥的諫言,封年幼的趙武為趙氏繼承人,返還了趙氏的封地,這才使趙氏免于亡族。
選自《思維與智慧·上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