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丹東地區(qū)鮮食大豆主要病蟲害及防控措施

      2024-12-15 00:00:00畢聰媛
      中國種業(yè) 2024年12期
      關鍵詞:病蟲害防控措施

      DOI:10.19462/j.cnki.zgzy.20240926006

      摘要:病蟲害防治是確保作物健康生長、提高產量和品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鮮食大豆作為丹東地區(qū)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已成為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場價值不容小覷。然而,病蟲害的頻發(fā)對鮮食大豆的產量和品質造成了嚴重威脅。綜述了丹東地區(qū)鮮食大豆主要病蟲害的種類、危害癥狀,以及病蟲害發(fā)生現狀和規(guī)律,并提出了有效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以期為保障鮮食大豆市場供應和提升其經濟價值作出貢獻。

      關鍵詞:丹東地區(qū);鮮食大豆;病蟲害;防控;措施

      Mai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Fresh Soybean in Dandong Area

      BI Congyuan

      (D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Fengcheng 118109,Liaoning)

      丹東地區(qū)位于遼寧省東部,屬于暖溫帶氣候,年降雨量 600~1000mm,氣候濕潤,土壤肥沃,適宜鮮食大豆生長[1]。據統(tǒng)計,全球鮮食大豆因病蟲害導致的產量損失率高達20%~30%[2],其中,以大豆蚜蟲、豆莢螟等為代表的蟲害以及霜霉病、灰斑病等為代表的病害對鮮食大豆的產量和品質影響較為嚴重。為了提高大豆種植的產量及品質,從病蟲害的發(fā)病機理入手,結合其發(fā)病規(guī)律及危害程度,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才能保障糧食安全,提高農民種植收益。

      1 鮮食大豆常見病害及防控措施

      1.1 大豆銹病 大豆銹病主要由真菌引起,多影響大豆葉片、莖和豆莢。其典型特征在于大豆植株的葉片表面會密集出現鮮黃色至橙紅色的微小銹斑,這些銹斑會隨著病情的惡化逐漸擴大并相互融合,形成較大面積的不規(guī)則銹色斑塊,使葉片逐漸失去光澤,最終可能導致葉片枯黃、卷曲甚至脫落。

      為了有效控制大豆銹病的發(fā)生,農業(yè)生產中常采用綜合防治措施。一是選用抗病性強的大豆品種。二是通過合理輪作、深翻土地等栽培管理措施,改善土壤環(huán)境,減少病原菌的積累和傳播。三是在病害發(fā)生初期及時采取化學防治手段,如噴灑殺菌劑等,化學防治是控制病害擴散的重要手段之一。當病害初步發(fā)生時,通常在大豆生長的早期階段(分枝期至開花期)開始施藥,輪換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殺菌劑有助于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預防和控制病害的發(fā)展。戊唑醇是一種效果顯著的殺菌劑,將其稀釋500~1000倍液于植株上下表面均勻噴涂,能夠高效阻斷病菌的繁殖鏈條[3];使用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嘧菌酯稀釋1000倍液進行噴灑,能迅速抑制銹病病原體活性。此外,應確保噴藥時間恰當,并采用合適的噴灑方式,使藥液能夠均勻覆蓋大豆葉片的正反兩面,特別是葉片背面,銹病病菌的侵染點往往位于此處。通過持續(xù)監(jiān)測病害發(fā)展,及時調整防控策略,可以更有效地保護大豆免受銹病的

      侵害。

      1.2 大豆根腐病 大豆根腐病是一種主要發(fā)生在大豆根部的植物類疾病,由多種病原菌引起,包括疫霉菌、腐霉菌、鐮刀菌、立枯絲核菌等,其中以鐮刀菌和立枯絲核菌為主。真菌侵襲根部會導致根系功能衰竭,進而影響植株的水分和養(yǎng)分吸收,尤其是在濕度高或多雨天氣,土壤黏重,易發(fā)病。發(fā)病初期莖基部或胚根表皮出現淡紅褐色不規(guī)則的小斑,后變?yōu)榧t褐色凹陷壞死斑,繞根莖擴展致根皮枯死;發(fā)病后期受害株根系不發(fā)達,根瘤少,地上部矮小、瘦弱,葉色淡綠,分枝、結莢明顯減少。重病株的主根一般會變?yōu)楹稚?,側根和支根多呈腐爛狀,莖基部變褐、腐爛,下部葉片脈間變黃,上部葉片褪綠,植株萎蔫,嚴重時可導致植株死亡[4]。

      防治手段:一是對種子進行處理,選用抗病、包衣的種子,或用拌種劑或浸種劑滅菌。二是深翻土壤,對土壤結構進行優(yōu)化,深溝高畦栽培,做到雨停不積水,加速病殘體的腐爛分解,以確保大豆根系的健康生長。三是將鮮食大豆與玉米輪作,可以有效減少大豆根腐病和線蟲病的發(fā)生。四是定期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并且不得混有上茬作物殘體及腐爛物。五是合理密植,及時去除病枝、病葉、病株,并帶出田外燒毀,病穴施藥或生石灰。對于已經發(fā)生根腐病的大豆,可以使用殺菌劑進行防治。大豆根腐病常用的殺菌劑主要包括:20%二氯異氰尿酸鈉(萊菌清)可溶性粉劑,使用時通常稀釋為400倍液噴灑或澆灌大豆根部;2.5%適樂時懸浮劑,使用時稀釋為1000倍液噴灑;30%苯噻氰(倍生)乳油,使用時稀釋至1200倍液噴灑;30%愛苗(苯醚甲環(huán)唑+丙環(huán)唑)乳油,使用時稀釋為3000倍液噴灑或澆灌植株根部;甲霜靈·咯菌腈·嘧菌酯,使用時稀釋為1000~2000倍液灌根;甲霜噁霉靈,使用時稀釋為800倍液灌根;托布津可濕性粉劑,使用時稀釋為800~1000倍液灌根;嘧菌酯,使用時稀釋為1000倍液灌根[5]。

      1.3 大豆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是一種由霜霉菌引起的大豆病害,主要影響大豆的葉片和莖部。在感染初期,葉片上會出現淡黃色或灰白色的斑點,隨后逐漸擴大,形成不規(guī)則形狀的病斑。病斑表面通常覆有1層灰白色霉層,這是霜霉菌的孢子囊和菌絲體。隨著病情的發(fā)展,葉片會逐漸枯黃、脫落,莖部也會受到感染,導致植株整體生長受限,產量下降。大豆霜霉病的發(fā)生與氣候密切相關,特別是在多雨潮濕的環(huán)境下更容易發(fā)生。

      在大豆種植過程中,選擇適宜當地氣候環(huán)境、優(yōu)質、抗病性強的品種,并使用50%福美雙、50%四氯苯醌、65%福美特或70%敵克松等藥劑進行拌種,可提高種子的抗病性,降低霜霉病的發(fā)生概率。進行2年以上的輪作,大豆收獲后秋季深翻,清除田間病葉殘株,以減少初次侵染菌源。避免過于密植,保證通風透光,以降低田間濕度,控制再次侵染。同時加強田間管理,如增施磷、鉀肥,增加中耕次數,以促進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抗病能力。在發(fā)病初期落花后,可噴施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6%嘧菌酯·百菌清水乳劑800~1000倍液、40%霜霉威水劑300~400倍液等藥劑防治。具體用量和次數根據病情和藥劑說明調整。需要注意的是,大豆霜霉病的發(fā)生與氣候、土壤濕度等因素密切相關,在潮濕多雨的年份,霜霉病的侵襲更加嚴重。因此,在防治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田間濕度,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治。

      2 鮮食大豆常見蟲害及防控措施

      2.1 大豆蚜蟲 大豆蚜蟲是一種常見的害蟲,體小,呈綠色或黃色,以吸取大豆葉片汁液為生。大量繁殖的大豆蚜蟲會導致大豆葉片枯黃,嚴重影響光合作用和營養(yǎng)物質的積累,傳播病毒性疾病。在高溫、干燥的條件下,大豆蚜蟲繁殖速度加快,病害更為嚴重。當大豆蚜蟲大量出現時,會聚集在葉片背面吸食汁液,導致葉片卷曲,甚至整株

      枯萎。

      采取合理的農業(yè)管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大豆蚜蟲的發(fā)生。一是選擇具有抗蟲基因的大豆品種進行種植,能夠顯著降低蚜蟲的為害。二是保持田間清潔,及時清除雜草和殘株,減少蚜蟲的棲息場所。三是合理施肥,增強大豆的抵抗力。另外,在大豆蚜蟲發(fā)生初期進行防治,可有效減少損失。蚜蟲嚴重發(fā)生的情況下,需使用殺蟲劑進行化學防治。吡蟲啉是一種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殺蟲劑,可稀釋至10000倍液均勻噴灑在大豆植株上[6];啶蟲脒是一種新型煙堿類殺蟲劑,具有觸殺作用,可稀釋至1000~2000倍液均勻噴灑;高效氯氟氰菊酯可稀釋至100~200倍液,使用噴霧器均勻噴灑在需要處理的植物表面,確保覆蓋所有葉片的正反面[7]。對于害蟲藏匿的部位(如葉背、葉脈、嫩芽等)應重點噴灑。使用時需注意其可能對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影響,避免在風力較大或高溫天氣下使用。同時,還需結合生物防治的方法,利用天敵昆蟲,如瓢蟲、食蚜蠅等,進行生物防治。這些天敵昆蟲可以有效控制蚜蟲的數量,以達到最佳的防治

      效果。

      2.2 大豆豆莢螟 豆莢螟以其強大的繁殖能力和對豆類作物的偏好而臭名昭著,其主要危害豆莢,大豆豆莢螟幼蟲會鉆入大豆的豆莢內啃食豆粒,造成豆粒的破損和腐爛。這不僅降低了大豆產量,還使得大豆品質大打折扣,影響農民收益。大豆豆莢螟的發(fā)生常受到氣候、土壤、種植管理等的影響。溫暖濕潤的氣候有利于大豆豆莢螟的生長和繁殖,因此在此類氣候條件下,大豆豆莢螟的發(fā)生率通常較高。此外,土壤肥沃、種植密度過大、缺乏天敵等因素也可能增加大豆豆莢螟的發(fā)生風險。

      可通過選擇抗蟲品種進行合理輪作,來防治大豆豆莢螟。大豆初花期(幼蟲3齡前)是防治豆莢螟的最佳時期,每667m2用14%氯蟲·高氯氟懸浮劑20mL,或10%甲維·茚蟲威懸浮劑20~25mL,或11.6%甲維·氯蟲苯懸浮劑20mL,兌水稀釋至1000倍液均勻噴灑,每10d噴1次,連噴2次,即可控制其繼續(xù)為害和蔓延。敵敵畏通過干擾神經遞質的正常功能來殺死害蟲,可將敵敵畏稀釋成200~300倍液均勻地噴灑在豆莢表面,或用2.8%溴氰菊酯稀釋3500倍液進行大豆豆莢螟防治[8]。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敵或微生物來控制蟲體數量;物理防治可在田間設置黃色粘板,以有效捕集飛來的成蟲,降低害蟲種群密度,進而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綜合使用以上方法,可有效減少大豆豆莢螟的危害,提高大豆的產量和品質。

      3 結語

      在鮮食大豆的病蟲害綜合防治策略中,合理使用農藥是確保農作物質量與食品安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農藥的使用必須基于科學的病蟲害監(jiān)測和精準的農藥選擇,以最小化對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的負面影響。在農藥的使用策略上,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根據病蟲害發(fā)生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農藥類型和劑型,避免使用廣譜性農藥,采用針對性強的生物農藥或低毒化學農藥,以有效減少對非靶標生物的傷害。此外,農藥的施用時機也至關重要,如在病蟲害發(fā)生初期或關鍵時期進行噴灑,能提高防治效果,減少農藥用量。通過綜合運用多種防治手段可以實現對農藥使用的最優(yōu)化,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和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污染。

      參考文獻

      [1] 賈淑村.丹東地區(qū)鮮食大豆品種選擇及栽培技術要點.中國種業(yè),2021(11):119-121

      [2] 鄧一文,劉裕強,王靜,陳學偉,何祖華.農作物抗病蟲研究的戰(zhàn)略思考.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21,51(10):1435-1446

      [3] 于慶有,張金珂.南陽大豆標準化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研究.中國種業(yè),2024(8):167

      [4] 陳夕軍,陳瑩,陳宸.我國大豆根腐病研究進展.大豆科技,2023(1):34-39

      [5] 張澤中,余和平.幾種常見大豆病害防治技術.河南農業(yè),2021(13):31

      [6] 范杭.大豆蚜蟲的危害特點與綜合防治措施.農家參謀,2021(10):40-41

      [7] 高雪冬,丁俊杰,顧鑫,楊曉賀,張茂明,姚亮亮,李燦東,劉偉,邱磊.大豆常見病蟲害的發(fā)生與防治.現代農村科技,2021(5):32

      [8] 楊佳慧.淺談大豆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特點及綠色防治技術.農村實用技術,2020(6):81-82

      (收稿日期:2024-09-26)

      基金項目:遼寧省應用基礎研究計劃(2022JH2/101300147);遼寧省科學技術計劃項目(2022JH1/10200002)

      猜你喜歡
      病蟲害防控措施
      配合防控 人人有責
      春季葡萄苗病蟲害咋樣防治
      放養(yǎng)雞疾病防治八措施
      豬常見腹瀉病癥狀及防控
      夏季玉米主要病蟲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蟲害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8:52
      守牢防控一線 靜待春暖花開
      人大建設(2020年3期)2020-07-27 02:48:40
      高中數學解題中構造法的應用措施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減少豬相互打斗的措施
      广州市| 新田县| 宜阳县| 太谷县| 桃园县| 昌吉市| 永安市| 焉耆| 天门市| 台东县| 潢川县| 桑日县| 唐河县| 隆安县| 平昌县| 沙田区| 伽师县| 正安县| 荆州市| 德阳市| 当阳市| 仁化县| 邓州市| 苍溪县| 天长市| 桑日县| 钦州市| 西宁市| 紫云| 张家口市| 潞城市| 喀喇沁旗| 肥西县| 迁安市| 密云县| 海宁市| 天祝| 锡林浩特市| 泗水县| 淮南市| 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