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雅薩穆帝的長壽神話傳說是傣族關(guān)于創(chuàng)世的神話傳說,講述梵天創(chuàng)世和有人類之后,人類一直沒有房屋居住、沒有首領(lǐng)、沒有耕耘、沒有社會制度。為此,因陀羅指令帕雅薩穆帝下凡到人間幫助解決這些問題,帕雅薩穆帝用14萬年時間,其中壽命(人身)12萬余歲,完成了使命,他的壽命就是人類從原始人到現(xiàn)代人的歷史。關(guān)于帕雅薩穆帝的傳說為傣族建立了最初的房屋信仰習俗和儀軌、農(nóng)耕技術(shù)和生態(tài)觀,由此影響著傣族人生觀、房屋文化、生活方式、農(nóng)耕文化和宗教信仰。
傣族受印度教和南亞、東南亞宗教的影響,創(chuàng)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長壽神話傳說——帕雅薩穆帝。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在傣族古代社會是通過口頭傳唱長詩的方式流傳的。近一千年,傣族有文字后,便把這個傳說寫成長詩唱本,在西雙版納等地的傣族社會中廣為傳唱,家喻戶曉。傣族上新房時,會請章哈來唱歌賀新房,如歌唱帕雅薩穆帝的萬代之業(yè)。帕雅薩穆帝被認為是傣族房屋建造和人們長壽的象征符號。傣族認為他是人類創(chuàng)造房屋和農(nóng)耕的始祖;沒有他人類就沒有房屋可以居??;沒有他人類就沒有農(nóng)耕時代和幸福家園。
帕雅薩穆帝的長壽神話傳說對傣族的很多風俗習慣,特別是房屋文化習俗、農(nóng)耕文化、生態(tài)文化等產(chǎn)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帕雅薩穆帝雖然是由因陀羅指令下凡到人間的,但他的壽命確實非人類所能比擬,他既是人又是神。創(chuàng)造這種神話故事的主要目的是告訴人們?nèi)祟愌莼瘹v程和祖先的偉業(yè),給后人明示社會制度和風俗習慣的緣起,并以此為理由和依據(jù)勸告人們應(yīng)當遵守和傳承,以便保持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
關(guān)于帕雅薩穆帝的長壽神話傳說
傣族創(chuàng)作的帕雅薩穆帝長壽神話傳說可以分五個階段——誕生前、誕生過程、建棚過程、造房過程和建章立制耕種過程,簡述如下:
帕雅薩穆帝誕生的理由——為人類安居樂業(yè)。從梵天造人類無量劫后,人類還沒有頭領(lǐng),不分夫妻,無規(guī)矩,無制度。再過無量劫后,樹木花草都會說話,人類以大樹為住所,不知道的事都要問大樹,有事經(jīng)大樹同意之后方能做。又過了無量劫,聰明之人被尊奉為婆羅門,他們能制作咒語和護身符來驅(qū)邪和鬼魂,人們依靠這些咒語和護身符來保護自己。因陀羅看到人間居無定所,無社會制度,痛苦不堪,于是決定派嘎吶納蘇基達(ka6na6na:4su1ci1ta1)天神下凡到人間幫助人類建造居所,建立社會制度,維護社會秩序。
帕雅薩穆帝的誕生過程——漫長的生命演化。按因陀羅的旨意,帕雅薩穆帝下凡到人間在樹梢間化成風(空氣)漂流,過了一萬年化成水流到大海里,再過了一萬年才回陸地,投胎到母親肚子里,他母親叫“贊達鵬瑪尼”(Can1da6pha:m4ma:6ni4),他父親叫“蘇陀鵬瑪諾”(Su1tho4pha:m4ma:6no4),在母親懷胎7年7月7個時辰后他才出生,并在1歲7個月之后取名為“蘇坦鵬瑪諾”(Su1than4pha:m4ma:6no4)。等他有1萬歲時,如同現(xiàn)在人類16歲的小伙。因陀羅命令帕雅威蘇宛納(Pha4ya4ve6su1van4na6,巴利語為“Vessava?a”,即四大天王之一的多聞天,守護北方,也叫毗沙門天。)任命蘇坦鵬瑪諾為人類的首領(lǐng)。帕雅威蘇宛納接受因陀羅的指令后,和其他三大天王幫助蘇坦鵬瑪諾成為人類首領(lǐng)。婆羅門和各類人都聽從四大天王的指令——尊奉蘇坦鵬瑪諾為首領(lǐng),并尊稱他為“帕雅薩穆帝”(Pha4ya4sa1mu6ti1)。帕雅(Pha4ya4)意為帝王,“薩穆帝”(sa1mu6ti1)來自巴利語“Sammuti”或“sammati”,意為同意、選出、認定、許可,傳承、圣傳書,由此可以看出這個稱號很有意義,可以理解為“神選定的帝王”。
帕雅薩穆帝建棚過程——人類曲折發(fā)展。帕雅薩穆帝10萬歲時,與一個叫贊達木希(Can1da6mu6khi1)的女子成婚。雨季期間,人們因找不到避雨的地方而淋雨,帕雅薩穆帝便想著帶領(lǐng)大家新蓋房子避雨,但他不知道蓋什么樣的房子才能避雨。天王便讓一尊神化作狗在雨中淋雨,一場雨過后,帕雅薩穆帝發(fā)現(xiàn)狗的前胸沒有淋濕,狗身下的地方也是干的。他受到啟發(fā),就使用樹木模仿狗蹲坐在地上的姿勢建造了第一代棚子,取名叫“都瑪哼”(tup2ma:1h?n1),意為狗蹲坐式棚子。這種棚子前高后低,屋內(nèi)空間狹小,僅后半部分能遮住雨,前半部分還是不能防雨,一旦遇到狂風暴雨來襲,房子便不堪一擊,滿地都是雨水,未能解決避雨的問題。
有一天,帕雅薩穆帝在森林里發(fā)現(xiàn)螞蟻筑窩,覺得螞蟻筑的窩很舒適,溫暖。他受到啟發(fā),便模仿螞蟻窩建造房子,先用四根木樁圍插在房子四周,再用四根木條搭在房頂上,然后再用樹枝、樹葉搭在木條上,因人坐在屋子下面很涼爽,便取名為“筏并”(pha:m1pe?4),意為平棚,這是第二代房屋?,F(xiàn)在,傣族過節(jié)在戶外做活動的時候,喜歡蓋這種簡易的平棚,但這種棚子只能用于乘涼,不能真正遮擋雨水。
帕雅薩穆帝又走進森林,發(fā)現(xiàn)豬窩下雨時不漏雨,太陽也曬不到,就在豬窩旁模仿建造房屋,將其稱之為“都松鴻賀”(tup2sum6hum3ho1),意為遮頭棚,作為第三代棚?,F(xiàn)在,傣族仍保留著新房入住之前要先蓋遮頭棚入住一段時間再搬進新房的習俗。
成功建造房屋“洪哼”——完成安居使命。又過了1萬年,帕雅薩穆帝不知道要蓋什么樣的房子才能真正解決人們避雨的問題。這次天王化作一只鳳凰棲息在一棵樹上,雙翅展開,擋住了掉落的雨水,鳳凰又縱身飛落在地上,將身子高高托起,暗示帕雅薩穆帝要建這樣的房子,鳳凰飛走后,帕雅薩穆帝知道了要怎樣建房。他決定模仿鳳凰的姿勢建造高腳樓,取名為“洪哼”(ho?1h?n4),意為鳳凰即將起飛的姿勢,后來,帕雅薩穆帝給房子取名為“哼”(h?n4)。從此,房屋建造從砍伐木料、整平地基、立柱、安裝大梁到入住新房等各階段都形成了嚴謹?shù)膬x式儀軌和風俗習慣。
耕耘播種建村立勐——完成建章立制安居樂業(yè)的使命。房屋建造完成后,帕雅薩穆帝又帶領(lǐng)人們建寨、定居、種瓜,后又“劃分田地,耕耘播種”。建立村寨和寨神,樹立寨心,象征著村寨人的“定心柱”。村寨附近建有保護林,設(shè)立“寨神”,命名為“竜曼”(竜林即寨神林地),有別于墳地。為了制定狩獵規(guī)矩,每個村寨附近的樹林或大樹下都建立“獵神殿”,與獵神始祖沙羅的規(guī)矩相一致。在一個勐(區(qū)域)設(shè)立一個“勐神”或多個“勐神”,命名為“竜勐”(勐神林地),并設(shè)立“勐心柱”。由此,帕雅薩穆帝完成了建寨立勐的使命。帕雅薩穆帝又制定了很多風俗習慣和社會制度,任命管山、河、湖泊、樹林等神,從此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神。帕雅薩穆帝完成了造屋和制定各種社會制度的使命,之后就進入了釋迦牟尼佛創(chuàng)立和弘揚佛教的時代。
帕雅薩穆帝的長壽神話傳說對后世的影響
傣族傳說中的帕雅薩穆帝是人神合一最完美的體現(xiàn),他是神與人同一形象,同時反映出傣族人內(nèi)心和精神世界。無論是把人民心中的英雄提格為“神”還是把本來就不是普通人的神變成活生生的普通人,都體現(xiàn)出傣族內(nèi)心和精神世界。帕雅薩穆帝下凡到人間的目的是解決人類沒有首領(lǐng)、沒有制度、沒有房屋居住和沒有耕種的狀態(tài)。
在因陀羅和四大天王的幫助下,帕雅薩穆帝成為人類和動物的首領(lǐng),后來完成了建造適合人類居住的房屋、耕耘種植、飼養(yǎng)動物以及制定維護社會秩序的風俗習慣和社會制度的使命。通過探究帕雅薩穆帝的長壽神話傳說及其對傣族文化習俗的影響,我們有以下收獲和啟發(fā):
人類演化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帕雅薩穆帝長壽神話傳說告訴人們:人類演化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進程。帕雅薩穆帝的壽命和人類演化一樣是漫長的過程。故事講述的時間是自從地球有了生命或有了人類起到釋迦牟尼佛時代止,即人類從原始人發(fā)展到有適合自己居住的房屋、農(nóng)耕時代需要14多萬年。從帕雅薩穆帝下凡到人間的時間算有14萬年,其中他的壽命是12萬余歲。帕雅薩穆帝長壽神話傳說體現(xiàn)傣族對宇宙變化和人類從原始人演化為現(xiàn)代人類的過渡時期的認知,這些認知是通過神話傳說表達出來的。傣族通過帕雅薩穆帝的長壽神話傳說講述了人類演化的過程,也體現(xiàn)了傣族的理解和認知,并教育后人今天能安居樂業(yè)實屬來之不易,一定要珍惜,傳承好帕雅薩穆帝當初制定的規(guī)矩、制度和風俗習慣等。
創(chuàng)造了宗教信仰象征符號。帕雅薩穆帝是傣族人類始祖、長壽、神圣房屋、農(nóng)耕和建寨立勐的宗教信仰象征符號。它通過賦予既定的世界觀以及實在性從而產(chǎn)生相應(yīng)的價值觀,價值觀則外化為一種特有的精神氣質(zhì)。因此,宗教符號又被賦予了既定的民族性和意義。神話傳說對作為傣族宗教信仰象征符號的房屋文化信仰、村寨勐信仰文化和生態(tài)文化以及日常風俗習慣都起到緣起和指導(dǎo)的作用。
構(gòu)建了長壽福祉與傣族房屋文化和生態(tài)觀。健康長壽與福祉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帕雅薩穆帝長壽神話傳說講述了這方面的主題。傳說首先在傣族信仰觀念中樹立了帕雅薩穆帝的偉大、神圣和長壽的形象;其次把帕雅薩穆帝的不朽功勞歸結(jié)于為人類安居樂業(yè)、健康長壽、幸福安康的福祉貢獻畢生精力,并創(chuàng)立了傣族最初房屋文化信仰;最后通過帕雅薩穆帝長壽神話傳說樹立了傣族生態(tài)觀,逐漸形成了傣族生態(tài)文化。以上是人類長壽福祉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傣族的幸福觀。
在傣族日常信仰行為中,雖然沒有帕雅薩穆帝神像朝拜,但在傣族安居樂業(yè)的幸福中銘記感恩他的偉大功勞在日常生活的祭祀活動中都會有所表現(xiàn)。傣族相信居住在房屋里感到安全舒適和幸福感,是因為房屋是由長壽的帕雅薩穆帝為始祖所創(chuàng)建,房屋由因陀羅及其妻子,龍王及其妻子、兒子,眾人們和親戚朋友,各動物之王來幫助建造,房子建造過程都是按照當初帕雅薩穆帝的做法、儀式儀軌完成的,房屋由靈魂柱、女王柱、家神、柱子保護符等保護著,這樣的房屋能驅(qū)鬼避邪,能讓傣族安心居住,感覺到安全和幸福。
由帕雅薩穆帝蓋房傳說形成的風俗習慣,后人繼承并發(fā)展為房屋和村寨文化認同,為人們安全住所、聚居生活、社會秩序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由帕雅薩穆帝建房建寨的起源,傣族繼承、發(fā)展豐富了房屋、村寨文化。傣族竹樓、木樓結(jié)構(gòu)基本上是固定的,在房屋建造和結(jié)構(gòu)上形成了極大的文化認同。傣族對建寨、建房,寨心和寨門的村寨結(jié)構(gòu)、房屋結(jié)構(gòu)與其相關(guān)的風俗習慣都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傣族文化認同,這對傣族居民的安居樂業(yè)、社會結(jié)構(gòu)、人際關(guān)系等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帕雅薩穆帝為傣族樹立了生態(tài)觀。在他建造房子時,不只是因陀羅、四大天王、龍王、眾人們來幫忙,動物也來幫忙,最初樹木花草都會說話。這有助于樹立人和動物都是朋友、人離不開動植物的觀念,告誡人們要愛護動植物,保護生態(tài)。傣族傳統(tǒng)村寨,寨有寨心、四個寨門,還有寨神(社曼);家家有家神,房屋有各部位的結(jié)構(gòu)和名稱及其靈魂。有些村寨有獵神樹或殿,墳地、竜林、獵神樹(殿)、寨神、勐神等這些地方的樹林嚴禁砍伐,大樹被認為是有神居住而不能亂砍,唯有祭祀之后方可砍伐。以上這些信仰和習俗組成了傣族生態(tài)文化,造就傣族和諧生態(tài)環(huán)境。
帕雅薩穆帝神話傳說體現(xiàn)了傣族文化意涵,表征傣族對宇宙變化、人類演化發(fā)展和生命的理解。神話傳說描述房屋是有血有肉有靈魂的神圣,可以給人類歸宿、保護生命和家人的屋子。房屋不僅可以給人安全入住的空間,還可以成為家人幸福安康的家園,并成為傣族人生活上的依賴和精神上的依靠。神話傳說又提到帕雅薩穆帝耕耘種植、建寨立勐和建章立制來維護社會秩序。帕雅薩穆帝的長壽神話傳說不僅告訴我們他是一個長壽的民族英雄,還為傣族房屋文化、村寨文化、生態(tài)文化認同開了先河,成為傣族房屋文化、村寨文化、生態(tài)觀、人生觀、幸福觀的最初綱領(lǐng),為傣族文化傳承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chǔ)。